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惊厥性脑损伤患儿血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惊厥患儿100例,据病情分为惊厥持续状态组38例、多次惊厥组32例,单次惊厥组30例,选择同期无惊厥患儿30例为对照组,测定患儿惊厥发作后24、72小时血清、脑脊液IL-6、NSE的水平变化.结果 惊厥发作后24小时各惊厥组血清、脑脊液中IL-6、NS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持续状态组明显高于多次惊厥组,多次惊厥组明显高于单次惊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小时后各惊厥组IL-6、NSE与24小时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血清IL-6与NSE呈正相关(P<0.05),脑脊液IL-6与NSE呈正相关(P<0.05),血清、脑脊液IL-6呈正相关(P<0.05);血清、脑脊液NSE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6与NSE参与了惊厥性脑损伤的病理损害过程,能反映惊厥性脑损伤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评估惊厥惠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婴幼儿热性惊厥(FS)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其在热性惊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符合FS诊断标准的患儿按发作次数分为首次发作、2次发作、≥3次发作组,常规进行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检测,脑电图、头颅CT检查外,比较各组治疗前、后NSE水平;随访>6个月。对照组40例,为同期的门诊健康体检者。结果 FS患儿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发作≥3次患儿血清NSE水平升高明显(P<0.01)。各组患儿治疗后NS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P<0.05);接近对照组(P>0.05)。结论 FS可对神经元造成短期损伤,及早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热性惊厥患儿血浆和脑脊液β-内啡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β-内啡肽在小儿热性惊厥中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8例热性惊厥和15例对照组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的β-内啡肽含量。结果:热性惊厥组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脑脊液中β-内啡肽含量显著高于单纯性热性惊患儿(P〈0.05)。热性惊厥组患几的血浆与脑脊液的β-内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β-内啡肽在和热性惊厥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催乳素(PRL)、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体系用于癫痫与热性惊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25例癫痫患儿、20例热性惊厥患儿及15例正常儿的血清PRL和NO/NOS水平。结果癫痫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热性惊厥组和对照组(P〈0.05),癫痫组与热性惊厥组血清NO/NO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组显著高于热性惊厥组(P〈0.05)。结论检测癫痫与热性惊厥患儿血清中PRL、NO/NOS水平,可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S-100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变化,寻找反映FS惠儿脑损伤的生化指标.方法: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并FS患儿63例为病例组,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SFS)组45例,复杂性热性惊厥(CFS)组18例.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SA法作血清S-00β和MBP蛋白定量测定.结果:FS组血清S-100β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血清中MB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FS组血清MBP含量显著高于SF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S组血清中S-100β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FS发作时可能存在神经元损害.CFS组较SFS组MBP升高更为显著,表明CFS患儿中枢神经系统髓鞘损伤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BICE)与热性惊厥(FC)患儿的血清锌和脑脊液锌水平,为评估、判断和防治惊厥症状婴幼儿早期脑损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244例轻度胃肠炎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惊厥症状有或无类型分为BICE组(81例)、FC组(79例)和对照组(无惊厥,84例)。检测惊厥婴幼儿首次惊厥发作24 h内锌含量,记录一次病程中惊厥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对比分析BICE和FC与锌水平的关系。结果首次惊厥发作24 h内,BICE组和FC组患儿的血清锌和脑脊液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C组患儿的血清锌和脑脊液锌水平显著低于BICE组患儿;同时在婴幼儿一次病程中,BICE组和FC组患儿在不同惊厥发作次数(2次和≥2次)和惊厥平均持续时间(5 min和≥5 min)时,血清锌和脑脊液锌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C组患儿血清锌和脑脊液锌水平明显低于BICE组患儿(P0.05)。患儿良性惊厥和热性惊厥的婴幼儿惊厥发生率、发作次数与血清锌水平呈负相关(r=-0.347,P=0.003;r=-0.434,P=0.004)。惊厥持续时间≥5 min时,患儿惊厥持续时间与血清锌水平呈负相关(r=-0.347,P=0.008)。结论BICE和FC患儿常伴低血锌症,伴FC患儿的血清锌和脑脊液锌水平低于BICE患儿,且FC患儿临床症状加重与锌水平更低下有关,调节患儿血清锌水平可作为抵御幼儿惊厥发作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预防复杂性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照组口服小剂量地西泮至体温正常,研究组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及智商、行为能力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1年随访以统计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NSE、S-100β水平及智商总分、行为能力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SE、S-100β水平明显较参照组低,智商总分、行为能力总分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复发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在预防复杂性热性惊厥复发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不良反应少,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智商及行为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纳络酮干预治疗1岁以内儿童复杂性热性惊厥对血清NSE水平的影响,探讨纳络酮对热性惊厥致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1例1岁以内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纳络酮干预组(13例)和常规治疗组(8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纳络酮干预组在惊厥后加用盐酸纳络酮针0.16mg/kg静注一次。采用EL1SA方法分别测定惊厥后2、48、72h血清NSE值。结果 纳络酮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两者2h血清NSE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48、72h血清NSE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纳络酮对1岁以内儿童复杂性热性惊厥致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就诊的8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低剂量(15 mg/kg)左乙拉西坦治疗,研究组采用高剂量(30 mg/kg)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 d后,两组S-100β、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略高于对照组(1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可有效预防小儿热性惊厥,低剂量与高剂量左乙拉西坦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可首选低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小儿牛黄清心散在热性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脑神经因子水平、康复进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100β蛋白(S-100β)、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流涕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在热性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调节患儿免疫功能,改善脑神经因子水平,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
杨小芳  喻明  聂本刚  熊高华 《华西医学》2010,(11):2007-2008
目的探讨单次癫痫发作是否会引起脑损伤。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1月,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癫痫发作后24h内40例和对照组40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和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yebin bosic protein,MBP)水平。结果癫痫组血清和脑脊液中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癫痫组血清M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脑脊液中M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次癫痫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NSE明显升高,脑脊液中MBP升高,提示单次癫痫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2.
儿童热性惊厥NSE与视频脑电图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温慈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1):1142-1143
目的探讨血清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视频脑电图在热性惊厥儿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4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和30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在发作以后的第1天和第7天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NSE进行检测。同时对所有患儿在发作第1天、第7天和1个月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在惊厥后24h和7d 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浓度在单纯性惊厥和复杂性惊厥中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恢复的越慢,脑电图的异常率越高。结论患儿NSE在发作以后24h内明显增高,尤其是复杂性惊厥患儿。视频脑电图的异常率和NSE浓度变化有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诊断热性惊厥患儿的价值。方法将140例热性惊厥患儿分为复发性80例(复杂组)与单纯性60例(单纯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7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在发病12、48 h后进行NSE测定,并在其入院后进行7 d的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单纯组与复杂组患儿的脑电图时相分布、脑电图异常部位相比有显著差异(P 0. 05);复杂组半年内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组(P 0. 05);复杂组的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组、对照组(P 0. 05)。动态脑电图联合NSE检查法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法(P 0. 05)。结论视频脑电图联合NSE测定法在热性惊厥患儿中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测定重症EV71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β蛋白的含量,探讨其在EV71脑损伤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5例EV71脑炎患儿(脑炎组,重症16例,危重症9例)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中NSE、MBP、S-100β蛋白含量,并与1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血清与脑脊液的NSE、MBP、S-100β含量经直线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806,0.671,0.802(均P<0.01);(2)脑炎组血清NSE(7.46±2.74)ng/mL、S-100β(529.85±192.90)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NSE(4.13±0.68)ng/mL、S-100β(325.61±63.14)pg/mL(均P<0.01),脑炎组血清MBP(1.45±0.79)ng/mL与对照组血清MBP(1.22±0.56)ng/mL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409);(3)与对照组相比,危重症组血清NSE、MBP和S-100β含量显著增高,NSE(10.34±1.50)ng/mL(P< 0.01),MBP(1.95±0.48)ng/mL(P< 0.05),S-100β(744.31±101.57)pg/mL(P< 0.01),重症组血清NSE、S-100β含量增高,NSE(5.80±1.70)ng/mL(P< 0.05)、S-100β(409.22±104.50)pg/mL(P< 0.05).(4)与重症患儿相比,危重症患儿血清NSE、MBP、S-100β含量明显增高(均P<0.01).结论:NSE、MBP、S-100β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检测其血清含量有助于EV71感染后脑损伤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5.
颅内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SIL-2R、NSE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发光  黄志 《华西医学》2007,22(2):230-231
目的探讨SIL-2R、NSE在颅内感染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ELISA酶联免疫法对6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患儿,其中化脓性脑膜炎20例,结核性脑膜炎18例,病毒性脑炎25例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照组20例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IL-2R、NSE水平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血清和脑脊液中SIL-2R、NSE水平均表现为结核性脑膜炎组最高、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次之,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的SIL-2R、NSE水平与脑脊液中的SIL-2R、NSE水平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IL-2R、NSE水平的检测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4项指标水平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儿科(下称该院)就诊患有热性惊厥的患儿155例作为热性惊厥组,按照患儿的抽搐频率、持续时间与精神状态将其分为轻度热性惊厥组(n=77)和重度热性惊厥组(n=78)。同时,选取该院同期77例无惊厥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的BDNF、NSE、PCT及CRP 4项指标的评分差异,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有热性惊厥儿童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再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DNF、NSE、PCT、CRP各项及4项指标联合检测热性惊厥发生的价值。结果 轻度热性惊厥组和重度热性惊厥组的BDNF、NSE、PCT及CRP 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热性惊厥组的BDNF、NSE、PCT及CRP 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轻度热性惊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BDNF、NSE、PCT及CRP...  相似文献   

17.
王侃  徐婷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0):1025-1026
目的 探讨HIE患儿血清NSE水平与HIE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46名足月的HIE患儿(A组)和15名有羊水污染的足月新生儿(B组)及15名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不同时期的NSE水平,同时记录孕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各研究组中的孕周、出生体重和性别及分娩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在A组与B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对照组的NSE1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虽然各组NSE2浓度比NSE1浓度显著降低,但A组与B组之间的NSE2浓度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Ⅱ级HIE患儿的NSE2浓度亦明显高于Ⅰ、Ⅱ级HIE患儿的NSE2浓度(P<0.05).结论 NSE可作为判断HIE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脊液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38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40例单纯手足口病和2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TNF-α、NSE进行检测。结果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组脑脊液和血清TNF-α、NSE水平高于单纯手足口病组和对照组(P〈0.01),且患儿脑脊液TNF-α、NSE与血清TNF-α、NSE含量呈正相关(r=0.75,r=0.83,P〈0.01)。单纯手足口病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脑脊液TNF-α.与血清TNF-α含量呈正相关(r=0.71,P〈0.01);而NSE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及血清TNF-α、NSE水平检测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NSE对手足口病患者是否合并脑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 group type 71,EV71)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和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卫生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普通病例组、重症病例组(再分为重症重型组和重症危重型组),同时设立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患儿不同时期血清、CSF中S-100和MBP的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儿不同时期血清、CSF中NSE的水平。结果 重症危重型组和重症重型组中,血清和CSF中NSE以及S-100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危重型组CSF中NSE、S-100水平也高于重症重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病例组血清和CSF中NSE、S-100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病例组急性期血清和CSF中NSE、S-100含量均显著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恢复期血清和CSF中NSE、S-100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清和CSF中M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病例组血清与CSF中NSE和S-100的含量均呈正相关(r=0.886,P0.01; r=0.875, P0.01)。结论 检测EV71脑炎患儿血清和CSF中NSE、S-100水平,可评估其脑损伤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降钙素原(PCT)、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脑(膜)炎患儿73例,其中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2例(化脑组),病毒性脑炎患儿51例(病脑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于入院后24h内,在无菌条件下行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2.0 mL,同时采取静脉血4 mL,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检测血清、脑脊液MMP-9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脑脊液PCT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应用SNK-q检验,阳性率显著性比较用四格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 化脑组患儿血清、脑脊液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病脑组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脑组患儿血清、脑脊液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脑组,病脑组较对照组亦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化脑组患儿血清、脑脊液PCT异常升高率明显高于病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血清、脑脊液MMP-9异常升高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化脑组PCT和MMP-9血清水平呈正相关(r=0.694,P<0.01),脑脊液PCT和MMP-9水平也呈正相关(r=0.498,P<0.01),而病脑组血清、脑脊液PCT含量基本正常,与MMP-9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脑脊液PCT、MMP-9水平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