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且呈低龄化、重度化趋势;严重威胁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焦点。近视危险因素众多,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且病程进展具有渐进、叠加和不可逆等特征。发现及控制近视的危险因素,对近视防控意义重大。以国内外近视相关的大量研究为基础,总结中小学生近视及危险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近视防控干预工作提供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视是中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居中学生常见病的首位,对于近视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如双生子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等,但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该文尝试应用这一方法对近视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近视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鸿杰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051-2053
目的建立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并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价,为防治高血压发病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60例对照病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并利用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BMI、文化程度、饮酒、蔬菜水果摄入、饮食偏咸、吃动物内脏、体育锻炼程度、血压差等,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建立了合理的logistic回归概率预测模型,模型评价效果较好,能较为准确地预测高血压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比较父母近视者与父母不近视者子女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南京、南通、镇江市2 311名中小学生近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父母是否近视学生近视发生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父母双方均近视者学生近视率显著高于父母双方均不近视者;学生每天学习用眼时间长、睡眠时间短、睡眠后精神状态差、做作业姿势差、喜欢躺着看书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时间长是近视的唯一保护因素,但这些影响因素不是与所有学生近视发生有关。父母均不近视学生和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不完全一致,做作业姿势差,睡眠时间短、睡眠后精神状态差是父母均不近视学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每天学习用眼时间长、晚上自习光线强、喜欢走路或坐车看书是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组学生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每天锻炼1 h以上是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组学生发生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父母近视或不近视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侧重有所不同。近视的预防控制应根据这些异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才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5—2016年伊宁市维汉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并探讨影响近视的相关因素,为改善中小学生近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2015—2016年对伊宁市6所学校进行调查。结果 2 549名维汉中小学生中视力不良者占38.3%,汉族学生近视率(52.0%)明显高于维吾尔族学生近视率(23.0%)(P0.01),中学生近视率明显高于小学生(P0.01);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读书时看书距离30 cm、不良读写习惯、不做眼保健操、每次读写时间≥1 h、每天睡眠时间8 h是伊宁市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伊宁市中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改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桂西地区儿童近视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近视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位于广西西部的百色市抽取17 927名学生开展近视筛查。结果 2020年百色市学生近视率为49.10%。男生近视率为43.62%,女生近视率为5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07,P<0.001)。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高学生近视率分别为16.02%、33.49%、65.78%、86.26%、7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587.52,P<0.001)。随着年级的增长近视率逐渐上升,高中生以中、高度近视为主,占86.78%,幼儿园、小学、初中、职高以低度近视为主。眼睛与书本距离、看电视时长、户外活动时间、父母近视等是近视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桂西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呈低龄化高发趋势,近视发病与遗传、个人不良用眼习惯等因素有关。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儿童近视防控工作,针对近视危险因素开展干预,共同保护孩子的眼健康。  相似文献   

7.
郭鹏  董雪  李思颖  郭颖  孙楠  张平  侯淼 《社区医学杂志》2023,(21):1099-1105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初一新生近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该年龄层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及相关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先期调查。方法 于2021-09-23-2021-10-19对随机抽取的北京市西城区3所中学全体初一新生的视力现状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学生的近视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学生的近视状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新生的近视率为56.7%,其中女生、父母和外祖母近视以及视疲劳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就近视患病率而言:女生是男生的1.675倍;父亲近视是父亲无近视的1.885倍,母亲近视是母亲无近视的1.756倍,外祖母近视是外祖母无近视的2.321倍,有过视疲劳是没有视疲劳学生的3.047倍。不同程度近视的影响因素:女生不同程度的近视率均高于男生;父母均患近视的学生是其他学生患不同程度近视可能性的5.102倍;统计发现近视的发病年龄:高度近视<低度近视<近视前期。佩戴框架眼镜近视学生近1年度数升高的因素分析:眼保健操取穴不正确的学生是取穴...  相似文献   

8.
兰州铁路地区学生近视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学生近视发病因素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近视危险因素的探讨已逐步深入。为此,我们对兰州铁路地区中小学生进行了近视发病因素的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铁二小、铁三中各个年级的一个班学生为调查对象。1.2方法:目拟学生情况调查表,发给学生逐项填写,内容包括学生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父母文化、职业、视力情况,学生的个人习惯,学校教学条件、采光、照明情况等。资料统计分析前,先进行量化处理,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初筛出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流回归分析。2结果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相似文献   

9.
澳门2005年小学生近视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澳门小学生近视现况以及影响其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订预防近视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澳门14所小学学生2 492名,对所抽取的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澳门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60.4%,轻度近视的构成比为75.9%.女生近视率(63.3%)高于男生(58.0%),高年级学生近视率(69.2%)高于低年级学生(49.0%),中国籍学生近视率(61.9%)高于非中国籍学生(43.6%);"阅读1 h没有休息10 min"和"每年不进行视力检查"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 澳门小学生近视率较高,以轻度近视为主,影响近视主要原因为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视眼是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屈光不正,目前儿童和青少年近视不仅发病年龄提前、发生率增高,且发生后呈进展趋势,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笔者将对近视眼的流行病学研究、近视眼的危险因素及近视的防治方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1.
重点高中是大学生的摇蓝。但近视一直在困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学生的常见病与高发病,已成为国家及每一位家长关注的焦点。为遏制危害学生健康的近视发病率逐年增高趋势,改变这种久防不降、越来越高的局面、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笔者对省、市重点高中在校生的近视成因及相关因素作一探讨,旨在唤起全民防近意识,大家都来关心学生心灵的窗户——眼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现状,并对导致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的诊治和早期干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所在地区10所幼儿园共1 20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弱视发病情况进行筛查,并对弱视患儿的弱视类型和弱视程度进行分类统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导致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 200名研究对象中,弱视患儿72例,弱视发病率为6.00%,以屈光不正性弱视为主。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近亲近视史、父母吸烟饮酒、出生时窒息、母亲高龄生育是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弱视患儿病情以轻度为主,弱视类型以屈光不正性弱视为主,近亲近视史、父母吸烟饮酒、出生时窒息、母亲高龄生育是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和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渭南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状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小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渭南市10所小学校学生2683名,对所抽取的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渭南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27.3%,轻度近视的构成比为70.0%,女生近视率(30.2%)高于男生(24.8%)。危险因素综合分析显示,高年级、看电视距离近、家中有电脑、玩电脑时间长、不注意读写光线、不注意读写姿势、母亲文化程度高和学生家庭学习桌椅高度不合适等均与小学生近视显著相关(P〈0.05)。结论渭南市小学生近视率较高,以轻度近视为主,影响近视主要原因是外在因素,良好用眼习惯是视力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缺血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各种资料;利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并利用ROC曲线方法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而文化程度、体力活动、生活自主程度、高密度脂蛋白(HDL)为保护因素;预测准确率高达92.8%。结论条件logistic回归预测概率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疾病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近视眼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文献报道[1] ,近年来学生视力低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并且随年级增高而增高。既往所见研究报告 ,多为一般性的描述性资料 ,有学者建议对近视危险因素设计研究时应遵循对照、重复、随机的原则 ,分析方法宜采用多元分析[2 ] 。为进一步了解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 ,对南京市小学生中的部分近视病例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①病例选择 选择近期经省级医院眼科确诊为近视眼的小学生 10 0名。②对照选择 按 1∶1比例选择与病例组基本情况相匹配的、经省级医院眼科检查确诊为非近视眼的同学 10 0名。匹配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近视患病率,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维吾尔族中学生近视患病的影响,为近视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9年12月调查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沙依巴克区、天山区及水磨沟区4所中学共1 199名维吾尔族中学生的近视患病情况,父母近视患病情况、一级亲属遗传度、不良读写习惯、睡眠时间及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等,分析遗传因素及用眼行为与近视的关联。结果本研究维吾尔族学生中,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39.18%vs 23.05%),初一年级到高二年级学生近视率依次为17.54%、28.98%、31.15%、43.57%、49.15%;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近视的一级亲属遗传度为42.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读书时眼睛距离书本30 cm、握笔部位过于下端或手指挡住眼视线(经常)、一级亲属家族史是近视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时间(学期中上学日,1~2 h)是近视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近视发病风险较高,可通过调查家族史发现近视易感人群,通过纠正不良读写习惯、增加室外活动时间等方面积极展开近视患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温州市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温州市某区重点小学及普通小学各1所,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和近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学生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点小学2 07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41.05%,女生(44.69%)高于男生(3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普通小学1 05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17.01%,男生(15.98%)与女生(1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近视(OR=2.122)、每天在家书写时间长(OR=1.230)、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长(OR=1.233)、每周课外阅读量多(OR=1.150)、长时间用眼不能休息(OR=1.246)是重点小学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OR=0.827)、在家不经常用计算机(OR=0.741)是保护因素。普通小学中,父母近视(OR=1.724)、每次用计算机时间长(OR=1.338)、参加课外培训班数量多(OR=1.190)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相对于距离近(OR=0.671)是保护因素。结论重点小学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小学,针对不同学校有侧重点地进行近视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某市2019年中小学生近视现状,探讨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抽取12所学校学生2568人,检测学生视力,问卷调查影响因素,描述中小学生视力现状,对影响因素进行卡方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 结果 郊县和城区不同年龄别学生的近视率呈现一致的上升趋势,但郊县的近视率略高于城区。年龄和遗传史,对城区和郊县学生近视都有影响。不同的是,城区学生,危险因素还包括性别(OR=1.460, 95%CI:1.087~1.961)、课后读写时长(OR=1.406, 95%CI:1.143~1.728)。郊县学生,危险因素还包括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OR=1.414, 95%CI:1.125~1.777)、住校(OR=1.590, 95%CI:1.132~2.234)。 结论 该市中小学生近视现患率高,郊县高于城区。城区与郊县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不同,郊县学生面临更多且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住校。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健康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了解无锡市梁溪区学生近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 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梁溪区9所学校的2 393名学生,对其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近视检出率为64.90%,学 生近视的严重程度随着学段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初中及以上学段、父母近视是导致 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读写姿势中眼睛距离书本总是超过1尺 (33.0 cm) 是学生视力的保护因素。结论:梁溪区学生近视状 况较为严峻,学生近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关管理部门应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减少学生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12所中小学校共3001例学生进行视力、屈光与用眼卫生等调查,采用χ^(2)检验与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近视2150例,近视率71.6%。城区和郊县的近视率均是女生高于男生,各教育阶段学生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教育阶段、课间休息活动场所、参与文化类补习班时长、近距离用眼多久休息一次以及父母近视情况是近视的影响因素。其中,女性、父母近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