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宽敏  闫娟  于蕾 《河北医药》2016,(2):295-297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培训在重症医学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79名实习护士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79名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 =42)和对照组(n =37),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跟班式护士临床带教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带教模式基础上介入医护合作临床带教模式,观察2组实习护士考核成绩、医护合作测量量表评分、镇痛和镇静管理效果、导管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等各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 JSAPNC 量表、CPS 量表及 CSACD 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 PSA 落实率、UE 及 VAP 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医护合作带教模式能显著提高实习护士的重症监护能力,有利于重症医学科护理人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改善医护合作态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问题式教学法(PBL)联合讲授式教学法(CBL)在重症医学科(ICU)实习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在某院实习的96名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按入科月份的奇偶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7例).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方法,科内带教1个月.考核2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临床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评估2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临床案例分析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效果、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带教老师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方法对ICU实习护士临床带教培训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实习护士的ICU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学习兴趣及临床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的科内带教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带教模式应用于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妇科及乳腺科实习的护生68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妇科及乳腺科实习的护生82名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分数、操作考核分数及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结果 两组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0.0394,0.0004);两组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2,0.0168,0.0291);两组对教学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带教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能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对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等,值得护理临床带教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临床带教教师资格认定对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2012年7月~2013年4月未实施带教教师资格认定的实习护生中随机抽取65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从2013年7月~2014年4月实施带教教师资格认定的实习护生中随机抽取65名实习护生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生的实习效果.结果 两组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师对两组护生的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操作能力、沟通技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对两组护生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带教教师实行资格认定能进一步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外科护士带教中的效果,总结带教经验。方法:抽取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某院外科实习的6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进行为期10周的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在理论知识学习、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提高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为100%(30/30),对照组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为76.6%(23/3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本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在该科实习的34名本科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进行带教;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该科实习的32名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功能制带教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并对出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成绩,以及教学综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95.35±2.57)、(95.53±1.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1.09±3.85)、(92.06±2.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76.47%)、教师满意度(88.24%)和对带教模式满意度(79.41%)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62.50%、5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84、5.925、3.897,P<0.05);且观察组自评项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于本科护生的临床带教中,有利于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莱阳中心医院急诊科新进及实习护理人员40名,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名,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分层带教方法进行带教,对两组带教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士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对执教教师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2,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实施分层带教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层次培训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临床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观察组进行分层次带教,观察实习结束时综合评分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实习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结束时综合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实习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层次培训的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效果良好,在护理实习教学过程中推荐积极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主分管患者的带教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3年5月在本院临床实习的护生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护生后4个月的培训采用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分管患者,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护生仍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带教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成绩、护生综合能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生的带教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分管患者的带教模式能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查房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3月,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实习的护生共计127人,随机分成对照组(66人)和观察组(6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PPT教学查房模式,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演练加录像回放点评模式进行教学查房。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均参与出科理论与操作考核及评教评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实习考核鉴定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科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带教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演练式教学查房模式能有效提高血液净化中心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改善实习考核结果,获得护生好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规范化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在消化内科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60例在我院实习护生的资料,按照护生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2年7月-2013年6月)及对照组(2011年7月~2012年6月),各30例,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带教结束后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进行评价,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出科专业理论考试及整体护理综合考核。结果观察组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小科专业理论考试及整体护理综合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对师资队伍建设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专业理论及专业实践能力,是提高临床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临床效果,探讨护理方法,并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病房护士40名,考核护理综合能力及其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相关信息,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于我院两个ICU工作。实验组给予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定期培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两组均定期考核护理综合能力及患者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护士各项临床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率为89%,对照组满意率为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非常有帮助,有利于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综合能力,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护合作关系,值得我院发展宣传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联合粤澳两地区高校和临床实践基地,通过妇产科临床案例驱动,共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改革模式在妇产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0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实习的18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同期对照,2019年6月至12月实习护生9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9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阶段性目标教学在神经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比较两种带教方法对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实习符合入选标准护生60名为对照组,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实习护生60名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护生应用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对照组护生则采取传统教学法.实习4周后评定、调查护生的综合能力、出科综合成绩、护生实习护士角色适应情况及患者、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生的综合能力评分为(85.71±11.72)分,出科综合成绩优秀(>90分)率为38.33%,实习护士角色适应良好率为56.67%,患者对护生的满意率为96.67%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率为7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的(77.89±10.16)分、21.67%、28.33%、45.00%及51.67%(P<0.05).结论 阶段性目标教学对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护生的出科综合成绩、帮助护生尽快适应护士角色,提升患者、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率等方面均有成效,从而明显提高了护生的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病例分享”教学法在中心ICU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中心ICU进修学习的实习医师、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共64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名,实验组采用“病例分享”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培训结束后采用:①问卷调查法,调查两组学员:是否提高兴趣满意度、是否有良好的教学气氛、是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是否提高构建问题能力、是否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等7个方面;②临床综合能力考核,统一命题,对两组学员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综合能力考试.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问卷得分为(26.4±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理论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得分为(80.1±4.4),高于对照组的(77.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综合能力得分为(81.4±4.3),高于对照组的(77.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中心ICU中,采取“病例分享”教学查房后,能显著提高各级别医师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查房具有借鉴意义,值得在临床教学推广.  相似文献   

16.
常宏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94-19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的基础护理效果。方法本院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7~12月共收治危重患者19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回顾分析2011年1~6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患者17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基础护理工作中的部分操作由护工协助护士完成。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全部由经过强化培训的护士进行操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脱落、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以及皮肤改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基础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重症监护病房的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高职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方法以2007、2008、2009级护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07级护生)和实验组(2008、2009级护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而实验组增加实践教学,对两组护士的毕业实习成绩、患者评分及专家考核进行记录。结果患者对实验组人院护理、专业态度、健康教育、病情观察、护理操作及出院护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专家对实验组的总体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重症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管理及护理技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其焦虑和抑郁.对促进护患关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评判性思维在NICU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将6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按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反思性教学法,病例讨论法及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临床教学法等措施,逐渐培养和提高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两组护生出科时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认知评估比较,均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护理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内分泌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适合内分泌科护理的教学方法。方法将2011-2012年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23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012-2013年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21名作为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结合学生管床的方法。比较2组学生实习结束时考试成绩与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和综合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PBL教学法结合学生管床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查阅资料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的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