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 10月入住我院的CKD患者10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测定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部分生化指标,分 析sRAGE水平与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是否相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且有较高的收缩压、甘油三酯、葡萄糖和血磷水平,较 低的血红蛋白和胆固醇水平(P <0.001),CKD患者颈动脉内径和斑块总数的均高于对照组(P <0.001),CKD 组患者sRAGE 水平与年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IMT均呈负相关(P <0.01).结论 sRAGE可作为生物标志物,为诊断及预防CKD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按照简化的MDRD方程,估算出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eGFR将CKD患者分为3组:A组eGFR≥60mL/(min.1.73m2);B组eGFR 15~59mL/(min.1.73m2);C组eGFR<15mL/(min.1.73m2)。以同期健康体检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高的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慢性肾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胎球蛋白-A(Fetuin-A)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诊治的9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Fetuin-A表达水平、血脂表达水平、c IMT、脉搏波传导速度指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血浆Fetuin-A表达水平者的血脂水平、c IMT、脉搏波传导速度指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Pearson分析血浆Fetuin-A表达与血脂、c IMT、脉搏波传导速度指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Fetuin-A表达水平、血脂水平、c IMT、脉搏波传导速度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血浆Fetuin-A表达较高者上述指标均高于血浆Fetuin-A表达较低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Fetuin-A表达与血脂水平、c IMT、脉搏波传导速度指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Fetuin-A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较大,应重视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Fetuin-A表达的监测与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维生素K水平与慢性肾脏病(CKD)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K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血管钙化分为钙化组(n=50)和对照组(n=30),对比两组血钙(Ca)、血磷(P)、钙磷乘积(Ca×P)、碱性磷酸酶(ALP)和骨保护素(OPG)水平,检测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甲状旁腺激素(PTH)、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MGP)、维生素K2水平及血管钙化评分,分析影响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比不同血管钙化程度患者血清K2及上述指标水平,分析血清K2与血管钙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钙化组血清P、Ca×P、ALP、OPG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Ca低于对照组(P<0.05);钙化组血清hs-CRP、IL-6、PTH、FGF、MGP和血管钙化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K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Ca、MGP、hs-CRP、FGF-23、K2水平是影响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管重度钙化组与轻中度钙化组比较,血清Ca、K2降低,MGP、hs-CRP、FGF-23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血K2水平与血清Ca呈正相关,与MGP、血管钙化积分、FGF-23呈负相关(P<0.05).结论 CKD患者存在的血管钙化与血维生素K水平有关,血维生素K2是影响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征及其对冠心病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6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及其对冠心病病情预测价值,并对炎症反应指标和血脂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CCL21、FFA、LDL-C、CCR7、sCD40L比较,对照组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IL-10、MFG-E8、HDL-C/LDL-C比例比较,对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IMT不同患者炎症反应指标、血脂代谢指标差异明显,血浆中sCD40L、CCR7、LDL-C、FFA、CCL21含量与IMT厚度成正比,HDL-C/LDL-C、IL-10、MFGE8、HDL-C含量与IMT厚度成反比.结论 颈动脉IMT增厚对评定冠心病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炎症反应程度及冠脉病变数目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不同时期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评价其对CKD患者高血容量负荷及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152例CKD患者分为4组,CKD-Ⅰ、Ⅱ期组;CKD-Ⅲ期组;CKD-Ⅳ期组;CKD-Ⅴ期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32例。结果1)CKD各组血浆BN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且随eGFR减少而逐渐增高,CKD-Ⅰ、Ⅱ期以上各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与体表面积矫正后下腔静脉宽度(VCD)呈正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呈正相关(P<0.05);3)CKD的152例患者中,LVEF<50%者,血浆BNP显著高于LVEF>50%者。结论CKD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肾功能的减退逐渐增高,是左心功能及血容量负荷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60例纳入观察组,并将单纯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各40例分别纳入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作为对照,检测并分析三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根据U-MA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U-MA正常组与U-MA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差异,分析U-MA与IM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①观察组U-MA水平、U-MA异常比例、IMT厚度、斑块阳性例数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或糖尿病组(P<0.05)。②U-MA异常组IMT厚度显著高于U-MA正常组患者,并且该组患者视网膜病变(DR)、心血管疾病(CVD)、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U-MA正常组(P<0.05)。③U-MA与IMT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β=0.75,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U-MA异常的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较高,且U-MA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防治DR、DN、CVD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各期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301例住院的慢性肾脏病1-5期的患者作为CKD组,经体检证实的301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CKD组与对照组及CKD不同分期患者发病年龄、血压、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脂、血小板、血色素等临床资料,并分析CKD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CKD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血色素、血小板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 2期血压低于CKD 4、5期(P<0.05);CKD 3期血小板高于CKD 4、5期(P<0.05);血脂、血红蛋白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滤过率与血肌酐、年龄呈负相关,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成正相关。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即出现脂代谢紊乱,以甘油三酯增高为主;CKD 3期以后血压增高明显,以收缩压增高为主;CKD 5期血小板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相关性。方法:CKD患者60例,按eGFR分为CKD1-2期、CKD3-4期、非透析CKD5期组,每组各20例,同期正常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以红细胞膜C3b受体花环率(RCR)表示,采用郭峰法检测。结果:随着eGFR下降,iPTH水平逐渐升高,RCR进行性下降,CKD3-4期组及CKD5期组与健康对照组及CKD1-2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肾功能减退,Hb下降,CKD3-4期组及CKD5期组与健康对照组及CKD1-2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肾功能减退钙磷代谢紊乱加重,CKD5期组血钙明显降低、血磷显著升高,血钙及血磷与CKD1-2期组及CKD3-4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CKD3-4期组及CKD5期组患者RCR与iPTH水平呈负相关(r=-0.36,P<0.05),与Hb呈正相关(r=0.46,P<0.05),与eGFR呈正相关(r=0.41、P<0.05)。结论:肾功能减退及PTH异常升高可导致CKD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分析hs-CRP对CKD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2016年6~11月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纳入CKD患者128例作为CKD组,以10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肌酐(SCr)、hsCRP和Cys C,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KD组和对照组SCr、hs-CRP、CysC水平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SCr、hs-CRP、CysC对CKD的诊断价值;并通过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CKD患者hs-CRP与GFR的相关性.结果 CKD组患者SCr[(476±273.5)μmol/L]、hs-CRP[(14.54±26.43)]mg/L和CysC[(4.13±2.05)m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0.9±14.5)μmol/L、(0.58±0.69)mg/L、(1.06±0.2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患者hs-CRP与GFR水平呈负相关(r=-0.356,P<0.01);SCr、hs-CRP、CysC三指标诊断CK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7、0.846、0.970.结论 CK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且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对诊断慢性肾脏病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可用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兰世才 《四川医学》2012,33(7):1256-1258
目的探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健康对照组、OSAS组、高血压组和OSAS合并高血压组患者IMT。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RP水平。结果 OSAS合并高血压组患者IMT、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单纯OSAS组和单纯高血压组(P<0.05)。检验结果显示,CRP升高与IMT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OR(95%CI)为4.329(3.837~5.641)。结论血清CRP水平可以作为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将来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血浆sRAGE水平及其与各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1例2型糖尿病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及48例正常对照者血浆sRAGE水平,测量腰围(WC)、臀围(WC)、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BG×FINS)/22.5]等相关指标,运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人群上述指标间的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观察组血浆sRAGE水平同SBP、DBP、WC、HC、BMI、TG、TC、HDL-C、LDL-C、HOMA-IR之间的关系,探索观察组人群特点。以BMI=25为切点,将观察组分为体质量指数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并对血浆sRAGE水平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BMI与sRAGE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G、FINS、HOMA-IR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sRAGE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sRAGE水平与BMI、WC、HC、WHR、FBG呈明显负相关(P<0.05);BMI是血浆sRAGE的独立相关因素(复相关系数R2=0.145)。超重肥胖组的sRAGE水平明显低于体质量指数正常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血浆sRAGE水平较正常人群降低,BMI的升高是其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彩练 《当代医学》2013,(27):124-126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代谢指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CK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内科常规治疗和自我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干预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及SF-36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对Scr和BUN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两组对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善相当(P>0.05);观察组对SF-36量表各项目评分(除SF外)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自我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CKD患者的代谢指标,并能提高老年CK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30例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mg+0.8mg)和对照组(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总观察治疗时间为36周。评价指标有:血压水平、血浆Hcy、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压水平、Hcy、尿A/C、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治疗36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水平的控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浆Hcy的控制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尿A/C比值水平的控制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IMT的控制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于伴有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高血压患者(H型高血压)的血压水平、血浆Hcy、尿A/C比值、IMT均有明显的改善,延缓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保护了靶器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治疗脾肾两虚、湿浊瘀阻型CKD 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4),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衰Ⅱ号方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肾功能指标及血清钙、血清磷、24 h尿蛋白定量等的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脏病分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肾功能方面,治疗后,治疗组Scr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Sc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U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UA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GFR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GF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GF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纠正贫血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升高(P>0.05)。在改善电解质紊乱及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治疗后,治疗组血Ca2+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P3-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血Ca2+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血P3-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两组血Ca2+及血P3-水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则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在改善CKD分期方面,治疗组CKD分期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肾衰Ⅱ号方治疗CKD 3-4期患者,对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逆转或延缓CKD进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FT)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4例CKD 3~4期合并SHPT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低蛋白饮食(0.6 g·kg~(-1)·d~(-1))加复方α-酮酸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均观察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SCr、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血磷、HCO_3~-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明显升高,血磷、iPTH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HCO_3~-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升高,BU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HCO_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KD 3~4期继发SHPT患者使用低蛋白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具有降低血磷、iPHT、升高血钙以及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静  王志芬  杨庚武  李颖  刘峥 《广东医学》2023,(11):1390-1394
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AP方案在浸润性小叶癌中的应用及其对纤维胶凝蛋白3(FCN3)、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结合素-4(nectin-4)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2020年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200例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AP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A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FCN3、sRAGE和nectin-4水平,同时分析患者血清FCN3、sRAGE和nectin-4水平和临床不同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FCN3、sRAGE和nectin-4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CN3、sRAGE和nectin-4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孕激素受体表达、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波立维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0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84.00%(42/50)(P<0.05)。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90.00%(45/50),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84.00%(42/50)(P>0.05);观察组再通时间低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匹格雷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8例2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非AS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测定血浆HGF和HCY水平,并分析血浆HGF和HCY水平与IMT关系。结果 AS组和非AS组血浆HGF水平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S组血浆HGF水平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S组(均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GF与IMT、FBG、HCY呈正相关(r=0.431、0.264、0.375,P<0.01或<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与IMT、HGF呈正相关(r=0.347、0.309,P<0.01和P<0.05)。HGF和HCY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高水平血浆HGF和HCY水平在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肾病(CKD)患者颈动脉超声瞬时波强参数对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CKD患者(肾病组)及4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超声瞬时波强参数;检测血生化指标;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颈总动脉IMT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病组血清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 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病组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弹性系数(EP)、僵硬参数(β)、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W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W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R波至W1波峰时间(R-1st)、W1至W2波峰时间(1st-2nd)、顺应性(AC)、管径增大指数(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β2-MG、Cys-C、IP水平与W2、NA、β、EP、PWVβ、PWV-W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KD患者颈动脉瞬时波强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均早于血管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