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蒋少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3,(13):2018-2020
目的了解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对123例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在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通路,通过通路进行输尿管镜和(或)肾镜探查结石,再予以大功率钬激光粉碎结石并取石,分析钬激光碎石取石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12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3.5%(115/123),手术时间45-220 min,术中平均出血120 mL,术后低、中度发热14例,平均住院时间15 d。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系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B超引导下定位进行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结果 160例除1例外均一期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平均手术时间95min,术中出血平均100mL,平均住院时间12.5d,1次取净结石146例,2次取净5例,总结石清除率为94.4%,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治疗泌尿系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方法,其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解吕中  李建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694-1695
目的探讨B超实时引导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方法采用B超实时引导下经皮穿刺肾微造瘘碎石取石术,治疗57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57例穿刺造瘘均成功,术中无大出血,49例结石基本清除,少量碎石屑3个月内自行排出,8例留有0.5~0.8cm残留结石经1~3次体外震波碎石后结石排出,3例术后出现较大量出血,1例输血400ml,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B超实时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穿刺成功率高,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操作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4.
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在本院采用B超引导进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与80例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优于传统手术,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予以硬膜外麻醉或局麻下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另转开放手术病例,9例患者术后出现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为93.23%,133例患者中无腹腔脏器损伤及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术中1例在碎石过程中造成肾盂黏膜受损,1例为输尿管导管对右肾上级实质造成损伤。结论采用在超声定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上尿路结石能够准确定位,操作通道建立简便安全,结石清除率高,且创伤小、并发症少,但仍需要对术中操作技能进行熟练掌握,才能有效的降低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结石残留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均可靠,结石清除率高,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短,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出血量少,两种手术方法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超引导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方法、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B超引导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4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方法、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评价.结果 48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手术时间30~55 min,平均46 min,术后3d内体温≥38.5℃者5例,占10%,无血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44例患者取尽结石,一期结石清除率92%,4例患者因肾盏结石残留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结石清除率100%.结论B超引导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方法可行,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m 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标准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应用B超引导下m PCNL与标准通道PCNL分别治疗150例肾结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Ⅰ期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肾造瘘管留置时间,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迟发型出血、感染等)。结果 m PCNL组与标准通道PCNL组一期分别建立F18和F24肾穿刺通道。标准通道PCNL组手术时间比m PCNL组缩短(P<0.05);单纯肾盂结石Ⅰ期清除率较m PCNL组要高(P<0.05);m PCNL组对多发性肾盏结石患者Ⅰ期结石清除率比标准通道PCNL组高(P<0.05)。m PCNL组术中输血率、肾造瘘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标准通道PCNL组(P<0.05)。结论 MPCNL与标准通道PCNL均具有术中损伤小、Ⅰ期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标准通道PCNL适合较大的肾盂结石,而肾盏多发结石应首先考虑m PCNL,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处理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B超在经皮肾镜碎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运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PCNL)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用超声引导进行经皮肾微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的1000多例上尿路结石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在B超引导下均成功建立经皮肾微穿刺通道,共行1106次手术.结论 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是有效的,单用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微穿刺通道行PCNL技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术中彩色"B"超,测定穿刺点径路血流,避开血流较丰富的部位,对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有较好的作用.因此,B超引导下经皮肾微穿刺肾镜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是一种较好而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肾结石患者分到观察组(n=58例)和对照组(n=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结石残留率、Ⅰ期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5.64±6.15)mL、(168.85±9.92)mL;结石残留率分别为8.62%(5/58)、18.97%(11/58);Ⅰ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6.21%(50/58)、68.97%(40/58);两组比较,均有P <0.05。结论相较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患者中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结石残留率低、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临床复杂性肾结石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患有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诸上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进行统计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7.2±15.6)较对照组患者(107.2±26.2)明显缩短,输血率及术后高热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vs 10%)、结石清除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上述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相比,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治疗临床复杂性肾时更具优势,可有效减少输血及术后高情况出现,此种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存在深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CT检查在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进行经皮肾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以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术前患者行上腹部CT平扫,利用CT阅片系统设计肾穿刺点、穿刺方向及深度,帮助术中B超下肾穿刺点、穿刺方向及深度定位,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对46例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微创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结果 46例结石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性手术,成功率100%。30例肾结石取净率达80%,肾盂梗阻解除率达100%。1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结石24例)均一次取净结石。结论术前CT检查和术中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可提高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成功,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超结合CT定位下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B超结合CT定位下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行一期或二期碎石.结果 一期穿刺碎石成功103例,其中有5例需二期碎石;5例转开放手术;无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B超结合CT定位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建立皮肾通道简单可行,创伤性小,并发出血少;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疗效确切,碎石彻底,清除干净,结石残留少;无严重并发症等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侧卧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术中取侧卧位B超定位建立手术通道,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55例行俯卧位手术治疗。结果侧卧位组50例患者成功建立68条经皮肾通道,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结石清除率、二次结石清除率等指标均优于俯卧位组。结论侧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患者体位舒适、术中便于观察病情、碎石取石效率高、手术更安全的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与评价Ⅱ期手术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Ⅱ期手术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激光成功处理包括鹿角形结石、多发性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失败、开放取石手术后复发、输尿管上段结石在内的58例上尿路结石病例。结果肾结石清除率94.7%,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95%。随访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Ⅱ期手术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和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对于手术室不具备C臂X线机和B超引导穿刺条件的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入超声在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通道中的应用及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诊断监测。方法回顾性分超声科与泌尿外科开展超声术前定位、术中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并完成MPCNL368例,配合术后有无并发症的诊断监测。结果 368例患者均Ⅰ期成功建立皮肾通道,碎石成功率99.4%;Ⅰ期取净结石366例,Ⅱ期取净结石2例;2例术后并发肾周血肿。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创伤较小、结石清除率高、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二期取石术的原因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分析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二期取石术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患者中,结石残留54例,出血10例,脓肾8例,高热2例,术中不能配合者2例,严重合并症者5例。平均手术时间45 min(25~64 min),平均出血量35 ml(20~105 ml),结石清除率85.2%,无大出血、发热及严重感染。结论合理选择二期手术可提高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成功率。结石残留是经皮肾镜二期手术的主要原因,术前造影、CT检查以及术中B超的应用可提高结石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标准通道与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感染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泌尿外科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感染性休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在给予抗休克治疗后,A组采用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B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两组术后血肌酐、尿素氮、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统计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70例患者上尿路结石清除率为91.43%(64/70),B组为85.71%(60/70),A组上尿路结石清除率较B组高(P<0.05).两组术前肌酐、尿素氮、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及术后1d,两组肌酐、尿素氮及Cys-C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B组肌酐、尿素氮及Cys-C水平均高于A组(P<0.05).术后7d,两组肌酐、尿素氮及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有15例患者出现高热,A组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感染性休克对患者肾功能损伤小,结石清除率相对标准通道较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均成功建立皮肾通道,进行I期碎石清石。手术时间平均86min,结石处理时间55min。术后1周KUB检查,结石清除率达88.88%,4例结石残留小于1.0cm,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论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和/或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240例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B超引导穿刺建立小通道或标准通道,输尿管镜和/或肾镜下气压弹道、超声、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术治疗240例上尿路结石。膀胱镜下患侧输尿管逆行留置5~6F输尿管导管,生理盐水持续灌注。B超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建立皮肤肾脏通道,肾镜、输尿管镜下采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术。对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0例患者中,224例(93.3%)一期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路,212例行一期碎石术,6例行二期碎石术。208例患者一期单通道碎石,4例患者一期两通道碎石。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86±12)min。12例患者术中、术后输血400~800 ml。6例患者改小切口手辅助穿刺肾镜碎石;4例改开放手术。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172例患者排净结石,52例有结石残余,结石清除率为76.8%。结论经皮输尿管镜和/或肾镜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