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参数机器方法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孕妇440例,分成巨大儿组和正常儿组,产前3天内应用超声进行双顶径、股骨径、头围、腹围的测量,并用机器法估测胎儿体重与实际胎儿出生体重进行对比分析符合率。结果胎儿预测体重与出生体重符合率较高,巨大儿组符合率明显低于正常儿组符合率。结论应用多参数超声机器法预测胎儿出生体重,适用范围广,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积极预防巨大儿发生和正确产前诊断。方法:选用我院2009年1—12月分娩的140例巨大胎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出生的单胎足月正常体重儿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产次、体重指数、宫高腹围、空腹血糖、血红蛋白、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分娩方式和并发症、新生儿性别和父母身高,并对巨大胎儿组3种预测体重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组孕妇体重指数、孕周、宫高腹围、父母身高、血糖、血红蛋白、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分娩方式和并发症高于对照组(P〈0.05),巨大胎儿男性多于女性。宫高+腹围≥140cm,BPD≥9.5cm或FL≥7.5cm,预测巨大儿符合率较高。结论:孕妇体重指数、孕周、宫高腹围、血糖、血红蛋白、新生儿性别及父母身高与巨大胎儿发生有关。宫高腹围同时结合B超进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3.
陈跃  庞战军  刘青云 《中外医疗》2010,29(23):29-30,32
目的评测常用的几种宫高腹围法用于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0至2008年在我院出生的正常体重儿1090例,产前测量宫高、腹围,以8种方法分别估算胎儿体重,与其出生体重相比较,计算符合率,对几种方法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卓晶如法等5种算法的预测符合率超过50%,其中卓晶如法预测符合率最高,达61.2%,而罗来敏算法的符合率最低,仅19.8%;不同方法的预测误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卓晶如法和颜贞淑法预测误差较小,而罗来敏法的预测误差最大。结论卓晶如算法等预测胎儿体重正常的符合率较高,罗来敏算法用于胎儿体重正常的预测准确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采用易于测量和获得的孕妇参数(宫高、腹围、身高和体重)预测足月妊娠胎儿体重。经152例训练样本训练后,该组预测胎儿体重符合率为86.84%。利用经训练的网络预测140例胎儿体重,符合率为85%。预测胎儿体重与出生时新生儿体重相对误差≤5%和≤1%者分别占预测总数的58.87%的94.28%,利用网络输入对输出贡献分析可知:宫高、腹围、身高和体重4个参数对胎儿体重影响系数分别为67%、13%、16%和4%。其中宫高影响最大。由此可见,该法与现在的采用孕妇参数预测胎儿体重方法中均以宫高为主要参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宫高测量法对胎儿体质量估计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分娩的547名孕妇,于产前分别采用子宫倾斜角及宫高测量仪测量改良宫高、常规宫高及腹围,运用临床常用公式计算改良宫高法和常规宫高法估测的胎儿体质量,并与胎儿出生的实际体质量相比较,计算符合率。结果547例孕妇改良宫高测量法所得宫高平均值为(31.7±2.30)cm,常规方法测量的宫高平均值为(34.7±2.46)cm,改良法所得平均宫高明显小于常规法所得平均宫高(t=54.25,P <0.01)。改良宫高法所测量数值使用宫高腹围法、袁冬生法、卓晶如法、凌萝达法、曾蔚越法及顾国华法估测新生儿体质量和新生儿出生实际体质量的符合率分别为68.4%、69.7%、59.4%、67.8%、69.3%、78.4%,而常规宫高法所测量数值计算的符合率分别为53.4%、34.4%、54.3%、46.1%、38.8%、45.9%,其中宫高腹围法、袁冬生法、凌萝达法、曾蔚越法、顾国华法采用改良宫高估计的胎儿体质量符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宫高所得符合率(P <0.01)。结论使用子宫倾斜角及宫高测量仪测定的改良宫高预测胎儿体质量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跃  庞战军  刘青云 《中外医疗》2010,29(10):14-16
目的探讨影响宫高腹围法预测巨大胎儿准确性的因素。方法选择2000~2006年在我院剖宫产出生的巨大儿1090例,产前测量宫高、腹围,以9种方法分别估算胎儿体重,与其出生体重相比较,计算符合率,同时观察胎儿孕龄、性别及孕母身高等因素对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结果经验法、罗来敏算法等5种方法对巨大儿的预测符合率超过50%,其中罗来敏算法的预测符合率达66.1%,而颜贞淑法的符合率最低,仅13.8%。胎儿孕龄和性别对预测准确性影响不大。罗来敏算法、袁冬生法等5种方法预测巨大儿体重的误差随孕母身高的增加逐渐减小。结论罗来敏算法、经验法等预测巨大儿准确性较高,颜贞淑法用于预测巨大儿准确性较差,建议不予采用,孕母身高可影响巨大儿体重预测的误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及B超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指标,建立产前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回归方程。方法:前瞻性选择我院入院待产的单胎孕妇200例,分娩前一周由产科医生测量孕妇的宫高、腹围;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BPD)、股骨长(FL)、小脑横径(TCD)、胎儿腹围(FAC),新生儿出生后准确测量体重,分析这些指标与胎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得出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回归方程。结果: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包括:胎儿腹围(P=0.000)、双顶径(P=0.000)、孕妇宫高(P=0.000)、股骨长(P=0.034)。其中胎儿腹围对预测胎儿出生体重贡献最大,标准回归系数为0.336。最终得到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多参数回归方程为:胎儿出生体重EFW(kg)=-3.944+0.006FAC+0.034BPD+0.036×宫高+0.013FL(F=46.294,P=0.000,R2=0.511)结论:临床联合B超指标是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4种估计胎儿体质量方法的准确性.方法 对420例足月单胎孕妇,分别用B超双顶径法、B超腹围法、B超多参数法及宫高腹围法估计胎儿体质量,与新生儿实际出生体质量进行比较,比较4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宫高腹围法(公式1)、B超双顶径法(公式2)估计胎儿体质量的绝对误差< 250g的分别为61.67%、57.38%,均显著低于B超腹围法(公式3)的81.67%和B超多参数法(公式4)的85.48%(均P<0.05).公式1与公式2,公式3与公式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公式1、公式2估计胎儿体质量的相对误差<10%的分别为66.19%、60.95%,均显著低于公式3的85.24%和公式4的87.86%(均P<0.05);公式1与公式2,公式3与公式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B超多参数法、B超腹围法估计胎儿体质量准确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66例特大胎儿的临床诊断,寻找特大胎儿相关因素及适宜的分娩方式。方法 将66例特大胎儿(出生体重≥4500g)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66例出生体重〈4000g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增长、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特大胎儿组孕妇身高、体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特大胎儿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71.2%,高于对照组(28.8%)。结论 孕妇身高、体重、宫高、腹围及B超检查是产前诊断特大胎儿的相关因素,特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B型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的指标,探讨超声估计胎儿体重精确性较高的公式。方法:对287例孕妇在分娩前一周用超声测量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分别用7个公式预测得出胎儿体重,并与新生儿实际出生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单项腹围预测胎儿体重与新生儿实际体重的符合率最高。倍论: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可以准确、方便地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多参数公式对胎儿体重的预测并不优于单项腹围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门诊确诊的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评定,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心理干预采用以个体为对象,以心理疏导为主。对治疗前后的SCL-90各因子分进行比较。结果: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躯体化障碍(65.6%)、强迫(34.4%)、人际敏感(18.8%)、抑郁(54.7%)、焦虑(78.1%)、敌对(29.7%)、偏执(40.6%)、恐惧(34.4%)、精神病性(48.4%)。给予心理疏导治疗后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治疗前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躯体化障碍、抑郁、焦虑、恐怖有显著好转(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卫生问题,恰当的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室间隔缺损的准确性,以及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的价值。方法运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室缺患者60例,并将超声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定位与手术完全符合的占93.4%,与手术定位有差异的占6、6%,超声对室缺口测值与手术结果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安全、无创,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准确的依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混合物的膜法分离,大多采用渗透汽化方法,少有采用蒸汽渗透法。用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对以蒸汽渗透和渗透汽化两种方式分离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混合物(甲醇质量分数为0.01-0.30)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甲醇质量分数低于0.05时,蒸汽渗透较渗透汽化法的分离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后皮质激素应用的时间、方法、效果和适用性,方法:对47例行巩膜冷凝、外加压+环扎术术后第5天仍有较严重球结膜水肿的患者进行全身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2天,5mg1天,停药后观察其球结膜水肿程度和消退时间,与与1990年以前末用皮质激素治疗的相关病例作对比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后球结膜水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P<0.01),平均消退时间比未用者缩短约4天,经随讠1年,全部病全均未发现视网膜脱离复发。结论:对于视网膜脱离术后第5天球结仍较严重水肿的患者进行短期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治疗,是,有效的,而且不影响视网膜的复位。  相似文献   

15.
樊林燕  乐凯  张红运 《重庆医学》2011,40(20):2010-2011
目的 观察舒筋活络中药结合水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高压氧、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每日辅助水疗1次.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改善及肌张力的缓解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筋活络中药结合水疗有利于加速痉挛型脑瘫患儿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防褥疮气垫配合翻身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骨科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不使用气垫床,观察组使用防褥疮气垫,比较两组骨科患者的翻身时效积分和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翻身时效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皮肤潮湿感、皮肤灼热感、皮肤发红及压疮发生例数均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应用防褥疮气垫床配合翻身、按摩有良好的疗效,对减少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减轻护士劳动强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赵秀伟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28-1930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心理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治疗,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心理状况,采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血三酰甘油(TG)评价两组血糖控制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及FPG、2hPG、HbA1c、TG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及FPG、2hPG、HbA1c、TG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药物配合心理治疗糖尿病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低血容量休克型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2005~2006年我院共收治低血容量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7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5例,开腹手术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病史、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部治疗成功,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低血容量休克型异位妊娠安全可靠,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0.6~2007.1月收治的5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根治性手术组1、3、5年生存率为70.1%、40.3%、20.1%;R1手术组1、3年生存率为38.1%和0%,开腹探查组1、3年生存率为25.1%和0%。单因素分析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与预后相关(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切除(P<0.01)、淋巴结转移(P<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可使患者具有较高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苏丹 《当代医学》2021,27(6):167-168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独实施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药物治疗比较,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