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一直以来都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随着人们对糖尿病治疗及预防关注度的提高,降血糖方案越来越成熟,疗效也有明显改善,血糖达标的成功率也不断提高[1]。而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可能诱发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在某些情况下胜过高血糖,特别对于病程较长,全身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患者,应特别警惕低血压的发生。因此,探索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导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为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提供参考[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门诊治疗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及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低血糖影响因素排在首位是监测不到位,依次是缺乏饮食知识、缺乏药物使用知识、不恰当的运动以及年龄因素.结论 针对糖尿病低血糖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低血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血糖浓度低于2.8 mmol/L。血糖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特别是脑组织,其代谢活动所需能量几乎全部由血糖提供,如果反复发生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不可逆的损伤,进一步出现智力下降、痴呆等[1]。低血糖最常见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属于急症,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为了降低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收集本科收治的3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现将原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终生的全身性疾病,有时低血糖反应是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心、脑等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1]。笔者对 1999年 3月~2000年 10月住院的30例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减少了患者的低血糖反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2岁。病程6月~18年。其中视网膜病变4例,周围神经病变4例,糖尿病肾病2例。同时兼有冠心病者3例,高血压者4例,…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1,2]。同时我国对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日渐深入,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治疗依从性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3,4]。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未能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很大程度地将会影响其预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是一种开放与延伸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是通过在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以达到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目的的一种从医院走向社会的延伸性护理访视形式[5]。出院后延续护理对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对维护和促进患者健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鑫 《中国医药指南》2012,(30):299-300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药物排泄慢,糖类摄入不足,抗胰岛素激素缺乏,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以及糖尿病知识缺乏等原因,在应用降糖药物治疗时极易发生低血糖,如持续时间长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患者大脑皮层细胞不可逆的损害,即使血糖恢复正常也遗留痴呆症,还可导致休克、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而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老年糖尿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给与特别的关注,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现将我科收治的34例低血糖患者的治预防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提醒患者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9例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昏迷的发病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9例中,2例死亡,27例治愈出院,经随访10个月~3年无再发病例.结论29例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昏迷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知识缺乏、用药不规范、饮食不当、管理能力差,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规范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认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能有效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吕春海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678-1679
目的:探讨预防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的相关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2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预防低血糖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低血糖症状的相关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经积极预防干预,低血糖发生率[20.71%(29/140)]明显低于对照组[44.29%(6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预防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干预措施,可大大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血糖调节状况。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并发症多,相关多器官功能损害常见,低血糖易感性高,且病情往往比较隐匿,容易误诊,故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低血糖的早期症状,将延误治疗时机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低血糖反应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严重低血糖的诊治与急救护理。方法:对40例严重低血糖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观察病情和有效的护理等。结果:通过快速诊断及积极救治与护理.能有效的挽救病人的生命。结论:降糖药使用不当、不规律进食易引起低血糖,糖尿病病人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对预防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何玉  王玲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16-217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病因,预防低血糖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与患者低血糖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年龄以及肝肾功能不全、感染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明显相关(P〈0.01),而性别与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感染和胃肠道疾病等并发症和年龄是诱导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根据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诱因,制定合理的护理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2.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是无糖尿病患者的2@4倍,其中以脑梗死多见[1]。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卒中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医疗干预后仍继续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2]。病情进展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h @1周。目前,有不少文献报道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认为其原因较多,与高血糖、高血脂、血压、血液流变学、血液的高凝状态及精神因素等有关。本文通过观察8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现糖尿病患者脑梗死急性期进展率明显升高,并综合相关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引发低血糖的护理方法。方法糖尿病所引发的低血糖是可防可治的,让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坚持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结果40例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好转。结论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充分认识到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护理过程中,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使之能及时处理低血糖的发生,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暴发性紫癜( PF)是一种少见但病情凶险,与感染或败血症相关的血栓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蛋白酶 C、蛋白酶S或抗凝血酶Ⅲ缺陷有关[1]。暴发性紫癜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中老年人少见[2],其病死率高达40%以上。我科于2012年2月收治1例瘤型麻风患者并暴发性紫癜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特点及有关护理方法.方法 对27例诊治及实施护理的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全部好转.结论 护士应熟练掌握低血糖反应的相关知识,对低血糖的临床症状有娴熟的鉴别能力和对患者出现的紧急症状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是胸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食管癌根治的有效方法[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发病几率也明显提高,所以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也相应呈上升趋势。当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时,患者手术风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5倍以上[3],预后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在食管癌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糖尿病的疾病特点,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夏宏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58-2159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 对该院门诊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进食不当、降糖药物使用不正确、运动过量、肾功能损害是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规范糖尿病的治疗,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教,从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2005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对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标准重新规定,不管是否空腹状态,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应按低血糖处理。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白天发生低血糖常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而夜间尤其是凌晨出现低血糖不易发现并处理,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心脑等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现将我科2007年1月~12月48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索强化治疗时出现夜间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作如下总结,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夜间低血糖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 DN )是糖尿病危害性较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血液透析是终末期DN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对延长DN患者的生存期有重要作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多种并发症,低血糖是常见急症,老年人更易发生[1]。持久严重的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将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轻度的低血糖症状有发抖、出汗、虚弱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易激惹,而中到重度的低血糖可导致患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因而早期诊断和应对低血糖,对老年DN患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4例,参考组患者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饮食、心理干预等,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时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避免并发症发生,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