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妇产科妊娠住院患者中潜伏性梅毒的存在现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15317例妊娠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317例妊娠住院患者中潜伏梅毒128例;梅毒患病人数逐年增多;潜伏梅毒在20~30岁年龄段患病人数较其他年龄段多。结论 对存在高危因素妊娠住院患者进行常规梅毒筛查试验是及早发现潜伏梅毒并防止其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对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住院患者8970例进行梅毒抗体初筛。结果ELISA法筛查阳性检出率为1.01%(90/8950),<20岁组检出率仅为0.22%,20~50岁和50~70岁年龄组分别0.73%、0.85%,70岁以上年龄组的检出率达1.58%。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临床确诊为梅毒现症感染的患者有48例。90例ELISA筛查阳性患者分布于各个临床科室,感染和风湿病等科室检出率0.58%,妇产科、肿瘤科和泌尿外科阳性率1.37%。结论采用ELISA法筛查,是梅毒血清学诊断较好的选择,适合手大批量样本的筛查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本区孕妇梅毒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利于《郑州市防治艾滋病梅毒“十二五”行动计划》的实现。方法对本区十家医院每例初次产检的孕妇进行梅毒筛查,发现阳性患者进一步检测以确诊,并进行追踪治疗。结果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监测24260例孕妇,发现梅毒阳性孕妇56例,阳性率为230.83/10万(56/24260);其中本地孕妇阳性率为133.07/10万(20/15030),外来孕妇阳性率为390.03/10万(36/9230)(P=-0.000)。年龄17~40岁,以20~30岁为主;文化程度主要是初中或高中;职业以无业、待业居多。18例梅毒阳性孕妇已终止妊娠,另8例梅毒阳性孕妇在规范的治疗下继续妊娠。梅毒阳性孕妇所生的30例新生儿均梅毒阳性,24例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6例失访。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前梅毒筛查并对阳性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可有效降低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妊娠梅毒的普查及综合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9年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进行初步分析,为梅毒的监控、确诊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09年住院患者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同时阳性或其中任何一项阳性的病例进行分析,TRUST法测定梅毒血清非特异类脂质抗体,TPPA法测定梅毒血清特异性螺旋体抗体。结果 2009年住院患者梅毒血清试验结果阳性共300例,TRUST(+)/TPPA(+)188例,TRUST(+)/TPPA(-)37例,TRUST(-)/TPPA(+)75例。其中188例TRUST(+)/TPPA(+)均为梅毒患者;37例TRUST(+)/TPPA(-)均为非梅毒患者;75例TRUST(-)/TPPA(+)中有3例为梅毒患者,1例为既往感染梅毒并治愈,其余均为非梅毒患者。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或TPPA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发现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时必须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假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先天性梅毒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4~2004年6月的34例先天性梅毒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及早诊断和治疗该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的情况,为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我院148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TPPA,乙肝五项,抗HIV抗体的血清检测,以同期正常住院的284例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流浪组的TPPA、HBsAg、HBV总感染阳性率大于对照组(P<0.05),流浪组男女之间各个抗原抗体比较则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是乙肝、梅毒的高危人群,应常规对新入院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乙肝、梅毒、艾滋病的抗原抗体检测,加强监管,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院2007~2010年住院及门诊患者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并分析。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患者进行梅毒抗体(抗-TP)检测,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结果:4年间共检测34252份标本,抗-TP阳性率为3.50%,ELISA法阳性1274例,TPPA法阳性1197例。门诊的阳性率最高,为10.95%,女性的阳性率(4.24%)高于男性的阳性率(2.87%),阳性患者年龄主要在31~50岁之间,感染途径以性感染为主,占96.1%。结论: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进行检测,可提高检出率,预防医院感染,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对住院46例脑梗死患者(以下简称ACI)采用以祛风药为主方,进行治疗观察,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进行对比观察,并与48例应用活血化瘀药比较,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住院患者。根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和CT、MRI检查结果,将确诊为脑梗死患者,按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进行随机化分组,将观察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6~81岁,平均53岁;病程1d~3个月;病情轻度15例,中度19例,重度12例;合并高血压21例,冠心…  相似文献   

9.
王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58-1859
神经梅毒(Neuro Syphilis,NS)是梅毒螺旋体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很容易误诊,近年来神经梅毒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神经梅毒是非常重要的.现对我院皮肤科病房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住院艾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现状,并探索出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004年2月~2008年12月所有住院的艾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的艾滋病患者逐年增加,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依次收治了3例、6例、18例、17例、21例,男:女为54:11,吸毒传播28例,占43%,,性传播18例,占28%。结论要加强传播的干预,以达到早发现和规范治疗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血清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感染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在我市各三甲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资料,共计1250例,对所有孕产妇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1250例孕产妇中检出抗-HIV阳性1例并经过我中心确认,阳性率为0.08%,梅毒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24%,HBsAg阳性72例,阳性率为5.76%,HBsAg阳性合并梅毒抗体阳性1例,占比0.08%。结论研究发现对孕产妇进行母婴阻断三项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疾病并且进行治疗,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母婴传播,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减少院内感染和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院门诊2002年3月~2004年2月的94例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梅毒病例增长快(年增长率大于50%)。临床症状呈多样性,首诊误诊率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HBsAg、抗-HCV、梅毒TP、抗-HIV感染情况,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生物防护与自我保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47628例拟输血患者进行以上四项检测,按项目、姓别、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47628例患者中,总阳性6316例,总阳性率13.26%。其中HBsAg阳性4308例,阳性率为9.04%;抗-HCV阳性772例,阳性率为1.62%;梅毒-TP阳性1212例,阳性率为2.54%;抗-HIV阳性24例,抗-HIV阳性率为0.05%;梅毒TP男性略高于女性;抗-HCV、梅毒阳性率TP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检测,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也可发现隐性感染者,为临床治疗、经血液传播疾病引起的医患纠纷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4.
我院皮肤科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共诊治60岁以上梅毒患者4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住院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指夜间难以入睡,睡不安稳,经常醒来或清晨早醒。失眠在住院患者中较为多见,2001~2004年6月,我们共对60例失眠住院患者进行了护理,现将其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风梅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1):F0003-F0003
2002年3月~2004年6月对在我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17例进行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6年至2010年南平市无偿献血者91 536份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83%,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30~50岁者阳性率较高,自由职业者构成比较高。结论根据我市梅毒抗体阳性者的特点,做好献血者筛选,减少高危人群参加献血,制定全市科学合理的血液收集和安全检验程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是仅次于艾滋病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梅毒是卣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95%的患者是因性接触感染。病变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如心脏、大动脉、中枢神经系统。据报道:梅毒患者平均年发病率为0.94/10万,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23.00%,孕产妇梅毒也相应增加。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对产科分娩住院患者18955人常规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共筛出梅毒患者34例。我们对34例梅毒患者及时地实施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严勤  张红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08-180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我院收住的18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资料,其中治疗组12例.进行了规范的驱梅治疗,因故未治疗组6例,比较两组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生率。结果:18例患者中,一期梅毒1例,隐性梅毒17例。治疗组孕妇的新生儿梅毒感染率25%,未治疗组孕妇新生儿梅毒感染率100%。结论:妊娠合并梅毒者以隐性梅毒为主,对所有孕妇都应该在首次产前检查中进行梅毒筛查。对于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早发现及规范的驱梅治疗是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群中梅毒、HCV及HI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松  李光勤  赖智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22-122,124
目的:调查了解近年梅毒、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感染情况的变化。方法:对输血前及其他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梅毒、HCV和HIV检测。梅毒先采用TP-ELISA方法进行初筛检查,阳性者再采用TPPA方法进行确诊;血清HCV和HIV1/2抗体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07年梅毒TPPA阳性率为2.29%,血清HCV抗体阳性率为0.35%,血清HIV1/2抗体阳性率为0.05%;2009年梅毒TTPA阳性率为3.72%,血清HCV抗体阳性率为0.60%,血清HIV1/2抗体阳性率为0.13%。结论:梅毒、HCV及HIV阳性率呈升高趋势,加强对梅毒、HCV及HIV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