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RCP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MRCP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40例手术确诊为胆囊及胆管结石患者,且同时具有手术前B超、CT和MRCP检查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评估不同影像学的诊断率。结果在胆囊结石的诊断中,超声和CT的诊断率(89.2%、91.89%)明显高于MRCP的诊断率(72.97%),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有优势。B超、CT和MRCP对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35.7%、32.1%和92.9%。MRCP对胆管结石的显示率要显著高于B超和CT。结论在显示胆总管结石上,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远高于B超和CT。  相似文献   

2.
MRCP对胆囊、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 (MRCP)对胆囊、胆管结石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与B超、CT等影像学资料比较 ,探讨胆系结石的术前最优检查方案。方法 收集有MRCP资料的胆道探查病历共 90份 ,将术前MRCP与术中探查情况作对照研究 ;90例患者术前均做过至少 1次的B超检查 ,4 1例有CT资料 ,12例曾作胆囊切除 ,比较MRCP与B超、CT对胆管结石的检出率。运用SPSS 6 .12版统计软件、McNemar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胆系结石在MRCP图像上形态常表现为低信号 ,呈圆形或卵圆形、“倒杯口征”、“靶征”或“胆管铸型”。MRCP对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 92 2 2 % ,94 0 5 % ,6 6 6 7%和 76 92 % ,76 % ,10 0 %。在胆囊结石诊断方面 ,MRCP同B超相比 ,胆囊结石的检出率低于B超 (P <0 0 1) ;在胆 (肝 )总管结石的诊断上 ,MRCP对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 (P <0 0 1)。MRCP同CT相比 ,对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胆囊结石的诊断 ,MRCP结合B超检查更为可靠 ;对胆管结石的诊断 ,MRCP是最理想且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吴金生 《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836-4837
目的:比较CT、MRCP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诊断效果。方法62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分别行CT、MRCP、B超+CT、B超+MRCP检查,记录并比较各种方法对肝胆管结石合并不同类型肝胆管癌的诊断率。结果 CT和MRCP总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9.4%和85.5%,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MRCP对肝胆管结石合并结节型、团块型和胆管乳头型肝胆管癌诊断率略高于 CT(P>0.05);MRCP对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增厚型肝胆管癌诊断率明显高于CT(P<0.05);联合检查后,B超+MRCP检测诊断高于B超+CT,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和MRCP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且B超分别与CT、MRCP联用后也可明显提高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李晓飞  张勇  杜红   《中国医学工程》2009,(12):19-20
目的:对比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B超诊断胆系结石的价值。方法:应用1.0T超导MRI扫描仪对171例胆系结石患者,胆囊结石68例,肝内胆管结石43例,胆总管结石60例,行B超检查及重T2加权多次激发FSE序列MRCP扫描。结果:B超及MRCP图像均能明确显示68例胆囊结石;103例胆管结石(43例肝内胆管结石和60例胆总管结石)在MRCP原始图像及MIP图像均可明确显示,而B超仅可显示其中的69例(67%)。结论:对于胆系结石的诊断,应有机地结合MRCP与B超检查,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成像技术。胆囊结石首选B超检查,胆管结石应首选MRCP。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联合磁共振成像诊断胆道梗阻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MRI对胆道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胆道梗阻患者,包括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胰头癌、胆管癌、胆囊癌、肝母细胞瘤、胆总管囊肿,术前行MRCP联合MRI检查.与手术结果对比,回顾性评价术前MRCP联合MRI定性及定位诊断.结果:①定位诊断:对肝内胆管结石梗阻部位显示率为87.5%,对其他梗阻部位显示率为100%;②定性诊断:术前诊断胆总管结石正确率为94.7%,肝内胆管结石正确率为75.0%,其他胆道梗阻正确率为90.9%~100%.结论:MRCP联合MRI作为无创性检查技术,可提高胆道梗阻病因的定性诊断率,对提高胆道梗阻性质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与CT两种诊断方法对胆道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250例胆道结石的CT和B超的影像学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胆囊结石采用B超诊断法明显优于CT诊断;而肝内胆管结石CT明显优于B超,但对肝外胆管结石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超和CT分别对胆囊、肝内胆管结石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B超在胆系不同部位结石症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探讨提高胆管结石诊断率的方法。方法 对92例B超检查的胆石症病人,按结石部位的不同将术前B超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B超对胆囊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对胆管结石,尤其是胆总管下段结石及多部位结石,检出率较低。结论 B超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明显高于胆管结石,通过改变操作方法可进一步提高胆管结石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CT、ERCP和MRCP对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术后病理确诊为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B超、CT、ERCP、MRCP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与B超检查相比,CT、ERCP、MRCP对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RCP、MRCP诊断结节型准确率较高,MRCP对胆管壁增厚以及腔内乳头型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在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临床诊断中,B超、CT、ERCP和MRCP均是较好的方法,ERCP、MRCP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梗阻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137例胆囊切除术后并再发胆道梗阻的患者进行MRCP检查,利用2D、3D并结合横断面图像,着重观察胆道术后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是否存在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震结石及恶性胆道梗阻等),并与直接胆管造影、B超或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摹本组137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梗阻的患者中胆道结石97例,MRCP检出89例,准确率91.8%:胆管狭窄(包括胆管损伤和胆道炎性狭窄)35例,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82.9%:本组病例MRCP检出残存胆囊合并残存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下段癌1例,均经手术证实;总之,MRCP可以满意显示术后胆道系统全貌,对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囊结石及恶性胆道梗阻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如果能结合常规薄层TWI2序列对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更有帮助。结论MRCP对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梗阻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超声、腹部CT(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等三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在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简称ERCP)确诊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比较B超、CT和MRCP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 R CP确诊胆总管结石患者261例,B超、CT和M R CP对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41.7%、55.6%和81.5%,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肝外胆管≤0.8c 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有47例,B超、C T和M R C P对胆总管不宽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21%,30.8%和56%,B超与C T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 R C P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显示肝外胆管结石方面,MR CP明显优于CT和B超,尤其肝外胆管不宽的患者,B超和CT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胆管结石的超声及CT的影像学特征,探讨这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能力及价值.方法 对3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超声与CT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2例中,CT明确诊断结石21例(准确性为65.6%),B超检查明确诊结石28例(准确性为87.5%).结论 超声与CT对胆管结石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二者各有所长,相互结合应用,可大大提高临床对胆管结石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MRCP)在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部微创外科共收治的5 698例胆囊结石患者,术前B超均诊断为胆囊结石,未发现胆总管结石,均行MRCP检查,评价MRCP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前的应用价值.结果 5 698例患者均诊断有胆囊结石,胆囊结石诊断率为100%,其中117例术前B超检查胆总管正常而MRCP提示胆总管下段结石,11例术前B超检查胆总管正常而MRCP提示胆总管扩张并下段结石,231例术前B超检查胆总管扩张而未见结石,MRCP提示胆总管扩张并结石,35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行胆总管探查或EST取石术,355例胆总管取出结石,MRCP胆总管结石诊断率为98.9%.MRCP检查发现Mirizzi综合征27例,胆囊管变异181例,副肝管83例,胆总管狭窄2例,布加综合征2例.术中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胆囊结石患者LC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可充分了解有无胆总管结石、胆囊管变异、副肝管等情况,术中准确选择术式,可降低术中胆道损伤和术后残留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许世华 《中外医疗》2011,30(36):182-183
目的 探讨运用B超检查诊断胆系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诊疗的112例胆系结石患者,对其B超和CT扫描的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12例患者经手术确认均有胆系结石,其中胆囊结石82例,肝内胆管结石15例,肝外胆管结石12例,胆囊及肝外胆管多发结石3例.在胆囊结石的阳性检出率方面,B超为98.78%,CT扫描为83.78%,B超显著高于CT扫描(P〈0.05);在肝内胆管结石及肝外胆管结石的阳性检出率方面,2种方法 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B超对于胆系结石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加之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无创伤及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水成像技术对58例胆道术后(胆囊切除术41例,胆总管探查术6例,肝管空肠吻合术11例)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黄疸、右上腹痛等症状患者进行MRCP检查,并与直接胆管造影、B超或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着重观察是否存在残余胆囊、胆管狭窄、胆道结石、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结果MRCP可以满意显示术后胆道全貌,对残余胆囊、胆管狭窄、胆道结石、胆管扩张、吻合口狭窄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7.8%、71.4%、87.5%、100%、88.9%,对胆管狭窄、胆肠吻合口定位准确率均为100%。结论MRCP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6排CT和0.3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胆道系统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胆道系统结石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CT组(80例)采用16排CT检查,MRCP组(80例)采用0.35T MRCP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优劣。结果手术证实80例结石患者,MRCP组确诊率(93.75%)高于CT组(7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P组检查无胆总管扩张结石直径0.8cm确诊率(93.33%)高于CT组(68.8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0.35T MRCP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较16排CT确诊率高,特别是在对直径0.8cm、胆总管未发生扩张的结石诊断中,0.35T MRCP诊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大石桥市中心医院接诊的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72例,分别行B超、CT及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评价各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CT和MRCP的检出率均高于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直径小于8 mm的小结石检出率与B超检出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CP对直径小于8 mm的小结石检出率高于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CP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时准确性较高,尤其是MRCP,能较清晰地观察到较小结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道复发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道结石术后复发病例的MRCP资料,并与B超和cT进行结果对比。结果:MRCP的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0%和91.7%,B超75.0%和63.8%;CT 80.6%和72.2%。结论:MRCP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均高于B超和CT。有利于术前制定再手术的正确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课题通过超声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囊结石治疗中有的放矢地确定手术方 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及再次手术的风险,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从准备行手术的胆囊结石住院 病人325 例中,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 例。 对照组做超声检查并测定胆囊功能,实验组做超声检查 并测定胆囊功能和 MRCP 检查。 所有手术病人术后一月随访行肝功和 MRCP 检查。 结果:实验组超声联合 MRCP 术前对胆总管结石、胆道变异准确判断,胆总管结石漏诊率、手术阴性探查率、并发症率均为 0;对照组超 声检查胆总管结石漏诊率 5% (字2 = 3. 000,P = 0. 000)、阴性探查率38. 4% ( 字2 = 18. 000,P = 0. 000)、并发症率 8. 3%(字2 = 110. 400,P= 0. 000);实验组内肝功异常胆总管结石漏诊率30. 8%(字2 = 26. 700,P = 0. 000)。 结论:超 声联合 MRCP 可以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帮助和指导,减少胆囊结石术中损伤胆管的可能,胆总管残留结石等并 发症,减轻病人痛苦,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扫描结合MRCP在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了MRI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50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同时对结石的影像表现、分布及其他临床表现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MRI多序列扫描结合MRCP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梗阻的整体确诊率为94%。对不同位置结石确诊率为:肝左叶确诊率96.7%;肝右叶患者确诊率87.5%;左右肝内胆管均有结石确诊率91.7%,诊断结果与手术确认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多序列扫描结合MRCP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梗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临床手术治疗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对80例PCS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黄疸、右上腹痛等症状患者进行B超及MRCP检查,观察是否存在残余胆囊、胆管狭窄、胆道结石、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并与直接胆管造影或手术结果相对照,比较两者对PCS的诊断正确率。结果MRCP可以满意显示术后胆道全貌,对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囊、吻合口狭窄、胆管炎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3%、66.6%、100%、83.3%、60%;B超对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囊、吻合口狭窄、胆管炎准确率分别为42.2%、44.4%、40%、50%、0%;两种检查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与B超相比,MRCP显示胆道的情况更加直观,对PCS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