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囊切除术近年来发展很快,除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因胆囊切除后,仍有右胁疼痛、腹胀或兼有恶心、畏寒、发热或出现黄疸,或有后背不适等症状。笔者运用疏肝活血汤治疗62例胆囊术后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疏和散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院魏占平黑龙江省大庆石油管理局化学助剂厂医院王凤智黑龙江省绥棱县医院孙庭文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疏和散由于胆囊切除术后可引起消化道内分泌变化,术后仍会有40%的遗留症状,表现为两胁上腹胀痛、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调肝胆法埋线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将72例胆囊术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通调肝胆法埋线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消炎利胆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调肝胆法埋线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尹哲  臧海洋 《光明中医》2011,26(8):1683-1683
胆囊术后综合征指胆囊切除术后所出现的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临床表现反复右胁部或上腹部不适,疼痛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畏寒发热等。胆囊切除术后一般有25%~30%可出现一过性症状,有2%~8%可因症状持续,而需要积极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中医无此病名,归属于中医学"胁痛"、"胃脘痛"等范畴。中医认为与肝郁气机不畅,胆失疏泄,  相似文献   

5.
卓悦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816-18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目前已成为胆囊结石及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但术后易发生胆漏、出血、黄疸、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及恶心、呕吐、纳差、排气不畅等术后综合征,不仅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而且部分严重并发症严重危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行LC术的36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及出现上述症状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优化其中医辨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胆囊术后综合征是胆囊因病用药治疗无效而行手术治疗后的一系列症状,有人称之为“社会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右胁处或痛或胀,胸闷,胃脘胀痛,纳差,抑郁。我们采用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逍遥散为主治疗本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骆××,男,40岁。1982年7月25日诊。四年前曾作“胆囊切除术”。近两年来,右胁疼痛频频发作,经县医院诊断为“胆囊术后综合征”。9天前疼痛发作而入院,经西医抗感染等和对症治疗及中药治疗乏效,乃延余诊治。症见右胁持续性剧烈疼痛,痛处不移,面目黄染,大便自调,尿黄赤,舌质紫黯、苔黄厚中心见黑,脉弦数。诊为胁痛,乃肝胆湿热内蕴,血瘀络阻。急用逐瘀行滞,通络止痛,利湿清热之法。处方:当归12克、红花12克、  相似文献   

8.
刘满君  朱向辉  葛建立  陈宵 《四川中医》2008,26(12):104-105
目的:观察通腑汤灌肠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使该疗法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方法:30例胃溃疡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30例胆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4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患者均随机分为空白组、通腑汤灌肠组。空白组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通腑汤灌肠。三种手术患者各自进行空白组、通腑汤灌肠组的比较。临床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三种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空白组、通腑汤灌肠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腑汤灌肠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应用通腑泻热灌肠合剂灌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通腑泻热灌肠合剂灌肠),对照组(温水灌肠)各19例,对照术前及用药前后的血浆胃泌素、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两组用药前后的胃泌素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空白组患者术后灌肠后与术前及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比空白组短(P<0.05).结论:通腑泻热灌肠合剂灌肠能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通腑理肠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腑理肠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通腑理肠饮组500例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术后口服通腑理肠饮,蕃泻叶组107例术前口服蕃泻叶,观察用药后第1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通腑理肠饮组术前排便4次以上,术后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8.25±4.5)h,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2h.效果均优于蕃泻叶组.结论:通腑理肠饮具有清洁肠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属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一个类型,本病证是胆囊切除术后,由于奥狄氏括约肌动力紊乱,痉挛收缩,胆道内胆汁流入十二指肠而引起发作性季肋部疼痛,消化不良的症状群。但不伴黄疸、发热、恶寒等症。笔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24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4例病人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26~64岁;病程为胆囊切除术后1月至3年。均为门诊病人,均出现术后胁肋部发作性疼痛,但无发热、恶寒、黄疸等症;B超提示:肝胆管无扩张,未发现胆囊管残留及再生胆囊,无…  相似文献   

12.
临床常见胃脘痞胀疼痛与右胁隐痛、肩背疼痛相兼,随着上消化道内窥镜、上消化道X线钡餐及B型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西医确诊同时患有胃病(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或反流性食管炎)与胆道疾病(胆囊炎、胆囊或胆管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例日益增多.笔者有幸跟随全国名老中医徐景藩教授临证,受益良多.现将徐老诊治胆胃同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例1,朱××,女,38岁。右胁下痛反复发作五年余,诸医均诊为慢性胆囊炎,常服清热利胆通腑之剂,时发时止,嗣后诸药不效,疼痛加剧,甚则抱腹翻滚,非吗啡类强力镇痛之品不能见效,1985年3月经县人民医院作胆囊造影和华西医科大学B 型超声波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患者于4月12日来诊。面色青黑无华,形瘦体弱,精神萎靡,右胁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应用通腑泻热灌肠合剂灌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通腑泻热灌肠合剂灌肠),对照组(温水灌肠)各19例,对照术前及用药前后的血浆胃泌素、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两组用药前后的胃泌素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空白组患者术后灌肠后与术前及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比空白组短(P<0.05).结论:通腑泻热灌肠合剂灌肠能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胃通腑汤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服用和胃通腑汤(自拟方),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对比观察2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2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服用和胃通腑汤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胆囊炎、胆石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行胆囊摘除或胆石摘除术(保留胆囊)后的结石复发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一些患者经数次手术仍未解决问题[1],且不少患者术后仍觉右上腹胀痛不适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江苏省中医院于文英主任医师近20年来自拟疏利通瘀汤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于1997年8月在省中医院进修期间,有幸跟随于老师学习,现将其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姜淑兰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27-1628
1胆总管结石郗某,男,58岁,农民,2004年5月26日初诊。主诉:右胁肋部疼痛1年。该患者有胆结石多年,2002年末在外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1年余,右上腹及胁肋部时绞痛,反复发作。多次B超示胆总管扩张,内含结石。最近一次B超示胆总管2.2cm,内含有2.0cm×1.8cm强回声光团,其后伴声影。  相似文献   

18.
胆道手术后运用理气通腑之中药以促进肠功能早日恢复 ,对防止术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腹腔残余感染及肠粘连等均有临床意义。现就近几年来收治的 1 0 4例胆道手术病人 ,运用理气通腑法促进肠功能恢复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0 4例中 ,男性 42例 ,女性 62例 ;年龄最大者 81岁 ,最小者 2 9岁。行单纯胆囊切除者 65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者 30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与十二指肠或胆总管与空肠吻合者 9例。2 治疗方法2 .1 中药内服 单纯胆囊切除者 ,于术后第 1天口服理气通腑剂。基本方 :生大黄 1 0 g(后下 ) ,枳…  相似文献   

19.
一、临床资料本文300例中,男102例,女198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82岁以35~55岁居多;病程最短半年,最长达20年。多数为常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患者。全部病例治疗前均经B超显像确诊。其中,肝胆管结石156例,胆囊及胆囊胆管结石88例,肝内胆管结石42例,术后胆道复发结石14例。临床主要症状:右胁上腹疼痛,口苦,恶心呕吐,常有脘腹胀  相似文献   

20.
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举隅湖北省黄州市中医院(436100)邵迎新湖北罗田县万密斋医院(436600)邵金阶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举隅一、胁痛(慢性胆道感染)闵某,女,48岁,1981年9月22日初诊。1964年因胆石症而切除胆囊,术后一月,右胁肋间歇性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