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VEGF在内异症异位及部分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VEGF在38例异位内膜,16例在位内膜,对照组30例非异位症的内膜中的表达.结果①VEGF在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在位内膜中均呈高表达,异位内膜组与对照组内膜阳性表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EMs患者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VEGF增生期和分泌期均较对照组和在位内膜组阳性率增高,且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腺上皮细胞中VEGF表达分泌期均较增生期增高,而在异位内膜组VEGF表达无此规律(P>0.05),与月经周期无关.结论子宫内膜症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的升高与内异症的发病具有相关性,且这种变化与月经周期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VEGF在内异症异位及部分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VEGF在38例异位内膜,16例在位内膜,对照组30例非异位症的内膜中的表达。结果:①VEGF在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在位内膜中均呈高表达,异位内膜组与对照组内膜阳性表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EMs患者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VEGF增生期和分泌期均较对照组和在位内膜组阳性率增高,且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腺上皮细胞中VEGF表达分泌期均较增生期增高,而在异位内膜组VEGF表达无此规律(P﹥0.05),与月经周期无关。结论:子宫内膜症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的升高与内异症的发病具有相关性,且这种变化与月经周期无关。  相似文献   

3.
吴华真  赵轩  王宝金  孙文霞 《西部医学》2004,16(3):212-213,215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icrovascular density,MVD)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各 30份 ,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 15份组织中的 VEGF,并对 CD34阳性血管进行 MVD计数 ,同时测量微血管管腔及管壁的面积。结果 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腺上皮组织中 VE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腺上皮 VEGF评分分泌期与增生期相比 ,有显著增加 (P<0 .0 5 )。异位内膜组织中 VEGF较在位内膜相比 ,显著增加 (P<0 .0 5 ) ,但无周期性变化。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 MVD、血管腔及血管壁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 VEGF高表达及微血管形成对内异症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氧合酶-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卵巢内异症在位内膜、1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壁异位内膜及27例正常子宫内膜中COX-2的分布和表达。结果:COX-2在3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可见表达。COX-2在正常对照组内膜和卵巢内异症组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均是分泌期高于增生期(P<0.05),而在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分泌期与增生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OX-2在卵巢内异症组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内异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COX-2的表达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在卵巢内异症在位和异位内膜中表达增高,可能与卵巢内异症的病理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正常对照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在内异症患者的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34例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PEDF与VEGF表达的蛋白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均有PEDF和VEGF的蛋白表达,PEDF的蛋白表达异位内膜高于在位内膜,高于同期对照组正常内膜。VEGF的蛋白表达异位内膜低于在位内膜,对照组正常内膜低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DF在对照组分泌期内膜表达低于增生期,而对照组分泌期内膜VEGF的表达高于增生期,二者均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但研究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PEDF及VEGF的表达失去了周期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异症患者PEDF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比在位宫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高,VEGF在位内膜的表达比异位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高。根据r-AFS分期法,PEDF在III、IV期患者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比I、II高,VEGF表达高低与r-AFS分期无明显关系。二者在EMT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上的表达,可能参与内异症异位病灶的形成,而且二者与内异症患者的新生血管生成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D2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内异症异位内膜组、48例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和30例正常内膜(对照组)标本及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不同月经周期中CD24的表达情况。结果内异症异位内膜组、内异症在位内膜组CD24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内异症异位内膜组、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CD24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CD2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增生期、内异症异位内膜组增生期、对照组增生期、分泌期CD24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分泌期(P均〈0.05)。结论CD24在内异症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艳雅  卢丽娜 《广东医学》2007,28(6):894-896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arom)及环氧合酶-2(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内异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中P450arom,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P450arom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中均有强表达,正常子宫内膜无表达,增生期、分泌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COX-2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亦有强表达,增生期、分泌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弱表达,分泌期表达强于增生期(P<0.05).P450arom与COX-2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内异症组织中芳香化酶、COX-2的高表达可能是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抑制芳香化酶及COX-2活性可为内异症治疗提供新靶点,对在位内膜芳香化酶的检测也可能成为内异症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金海燕  唐薇  周龙书 《海南医学》2010,21(12):60-61,67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异常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比较ICAM-1在正常子宫内膜、内异症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含量。结果 (1)正常子宫内膜和内异症在位内膜腺上皮ICAM-1的表达无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整个月经周期中,内异症在位内膜腺上皮I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异位内膜腺上皮I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同组患者的在位内膜。结论内异症在位和异位内膜腺上皮ICAM-1的表达增高与内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激酶插入区受体(kinase insert domain receptor,KDR)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ian endometriosis,OEM)在位内膜和卵巢异位内膜及其周围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在O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VEGF和KDR在51例Ⅱ~Ⅲ期OEM患者的44份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其邻近卵巢组织、20份子宫内膜组织及18份非子宫内膜异位症(非内异症)患者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对表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EGF和KDR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及异位内膜的腺上皮细胞质中。VEGF和KDR在卵巢异位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63.6%、54.6%,而在异位上皮邻近卵巢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6.8%、15.9%,VEGF和KDR在异位内膜的阳性率均高于卵巢异位内膜邻近卵巢组织(P=0.000 1和P=0.008 4),且两者在异位内膜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00)。VEGF和KDR在OEM子宫内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75.0%,而在非内异症子宫内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6.7%、27.8%,VEGF和KDR在在位内膜中的阳性率同对照组子宫内膜上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在OEM卵巢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上的阳性率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与KDR在卵巢异位内膜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邻近卵巢组织,提示VEGF与受体KDR协同表达可能与OEM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VEGF、KDR在OEM在位内膜的阳性率高于非内异症组子宫内膜,且两者在OEM卵巢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上的阳性率相似,支持在位内膜决定论学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VEGF-165在子宫腺肌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4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21)和米非司酮治疗组(n=22),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照组(月经第3天)和米非司酮组(术前)血清中FSH、LH、E2、PRL、P及T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患者在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中的VEGF-165蛋白水平。结果米非司酮组较对照组血清FSH、LH、E2、P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PRL和T的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VEGF-165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异位内膜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5);而其在间质细胞内的表达,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无统计学差异(P>0.05)。米非司酮组异位和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VEGF-165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VEGF-165在对照组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后,VEGF-165在异位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下降,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蛋白合成,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有效地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33份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32份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阳性率及半定量的比较。以26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26份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EM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VEGFmRNA表达与在位子宫内膜比较,水平较低(P〈0.05),但高于对照组(P〈0.05);在位子宫内膜与对照组比较VEGFmRNA表达水平较高(P〈0.01);在不同月经周期中,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分泌期VEGF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增生期(P〈0.01),在位内膜组分泌期和增生期的VEGFmRNA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EM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中VEGFmRNA的表达,可能与其血管化程度有关;VEGF对EM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在30例EMS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VEGF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P〈0.05)。VEGF在EMS在位内膜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结论VEGF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和子宫腺肌病(AMS)患者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在血管生成调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16例异位内膜组织、10例腺肌瘤组织、20例在位内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VEGF在异位内膜组织(EMT,E)中阳性表达率为93.75%(15/16),强阳性表达8例;在腺肌瘤组织(AMS,A)中阳性表达率为80.00%(8/10),强阳性表达4例;于在位内膜组织(eutopic,e)中阳性表达率为55.00%(11/20),强阳性表达3例;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control,C)中阳性表达率为20.00%(4/20),无强阳性表达.E A与e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E A与C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e与C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 A与e强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 A与C强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EMT、AMS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高表达VEGF可能与EMT和AMS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VEGF及TSP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反应素(TSP)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及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VEGF及TSP在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内异症组)及14例非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组织(对照组)的表达。结果异位内膜组织VEGF表达增加,TSP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VEGF可能参与异位子宫内膜的形成及某些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中的表达 ,探讨与E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VEGF在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用组织学评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统计 ,比较其表达强度。结果 :VEGF在三组内膜的腺体及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 ,主要定位于细胞浆。EM患者的VEGF在异位内膜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无周期性变化 ,而在EM患者的在位内膜中VEGF的表达强度分泌期比增生期明显增强 ,在月经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结论 :VEGF为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 ,血管生成是EM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Endometriosisisoneofcommon gynecologicdiseasesanditspathogenesisisunclear .Theimplan tationofexfoliatedendometrium ,depositedintheperitonealcavitybyretrogrademenstruation ,isas sumedinmostcasestobethecause .However ,acrit icalstepintheestablishmentofanyex…  相似文献   

17.
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bFGF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中的表达 ,探讨两种因子与E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收集EM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 35例 ,在位内膜组织38例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 37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VEGF及bFGF在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用组织学评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统计 ,比较其表达强度。结果 :①VEGF在三组内膜的腺体及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 ,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异位内膜组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位内膜组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异位内膜组同在位内膜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EM患者的VEGF在异位内膜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无周期性变化 ,而在EM患者的在位内膜中VEGF的表达强度分泌期比增生期明显增强 ,在月经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 ;③bFGF在正常子宫内膜及EM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增生期和分泌期中均有表达 ,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无周期性变化 ;④VEGF和bFGF在EM患者增生期和分泌期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VEGF和bFGF均为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均有表达 ,从  相似文献   

18.
朱伟南  金海燕 《广东医学》2005,26(11):1486-1487
目的探讨基质蛋白水解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测定MMP-2,9和组织蛋白酶D在正常子宫内膜、EM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含量。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和EM在位内膜腺上皮的MMP-2,9和组织蛋白酶D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变化,分泌期显著高于增生期;EM在位内膜腺上皮MMP-2,9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无明显差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异位腺上皮MMP-9的表达,与同组EM在位内膜差异无显著性。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异位腺上皮MMP-2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显著高于EM在位内膜。结论MMP-2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异常与EM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kit受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4例EMs病人异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组织及在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组织c-kit受体和VEGF的表达,并与30例非EMs病人在位内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异位和在位内膜组中,c-kit受体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MOD)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异位和在位内膜组中,VEGF阳性表达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c-kit受体和VEGF在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的分泌期高于增生期(P<0.05);在在位内膜组分泌期和增殖期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④异位和在位内膜组中,c-kit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kit受体和VEGF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二者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密切相关,可能为EMs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通过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MMP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明胶酶谱法对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进行测定,酶活性由凝胶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均有MMP-9的表达,异位内膜显著高于在位内膜,并且随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程度的增强,其表达增高,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异位内膜组织MMPs的表达增高,MMPs在异位组织的种植和侵袭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