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分析论证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针对危险因素总结出有效的预防对策.结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用了科学合理的预防对策后,相关的风险意识与护理专业水平都有提升,并且明显降低了护理风险出现的几率,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工作者要对平时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一定的认识并能进一步进行分析总结,以便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累积工作经验更好的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高唐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改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依从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危险因素主要为科室管理不够详细、护理人员职业素养较低,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相应措施的改进,降低了危险因素,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满意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两年间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找出临床护理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护理操作的熟练、护理水平的提高、护患纠纷的减少有赖于科学、全面的风险预防措施.结论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中可能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只有提高防范意识,制定出恰当的预防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与护患纠纷,最终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965例神经外科手术中存在的21起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管理制度欠完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制度执行不规范,护理操作欠严谨是引起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完善护理制度建设,加强专业训练,规范仪器的操作,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是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和患者安全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医院神经外科护理中进行流程优化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以及该科室中所有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实施护理单元的流程优化工作,之后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实施流程优化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原来的80%升高至94%,神经外科护理综合质量排名显著上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也提升至98%,经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流程单元实施优化之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均显著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患者护理过程存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统计结果采取有效措施;结果:52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危险事件共3例,发生率为5.77%。导致出现护理危险的因素很多,一旦出现则会对患者治疗造成影响。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必须加以重视,加强预防,提升治疗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对应的20名管床护士进行研究,以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对策。结果患者认为不安全因素主要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缺乏以及病房卫生环境;管床护士的问卷调查结果则提示,患者自身因素、科室相关培训的开展度以及医院管理制度是主要的不安全因素。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的培训学习、优化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认真度、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资料随机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护理风险事件18例,对存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结果: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血透室设备、管理因素及护理人员素质等.预防对策实施后1年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完善血透室规章制度并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从而降低血透患者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侯学莲 《现代保健》2009,(36):173-173
目的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所在科室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不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几年来,将不安全因素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无患者伤害事件发生。结论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和护理人员的安全性教育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凌岩  孙亮  王欣  李楠  于翠迪  刘晓影 《中国卫生产业》2013,(12):50+52-50,52
目的与临床病例相结合深入分析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及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法将我院2011—2012年100例神经科患者进行临床实践,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护理风险探讨其安全管理对策。结果临床实践中发现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不安全因素达16%,院方不安全因素达4%。存在着巨大的护理风险。结论就这些风险进行探讨,把风险管理研究对策普及到全体医护人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加大检查力度,进而大大降低了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间我院神经外科发生的26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的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结论神经外科的护理不良事件由多重因素造成,需针对相应的原因,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达到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外科护理工作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以供护理人员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外科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潜在危险,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外科护理共发生危险事件71例,其主要原因为:管理不当16例,护士护理服务不当28例,患者原因15例,其中以护士护理服务不当最多。结论外科护理是医院较为容易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需要护士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为患者实施更好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护理工作管理势在必行。整体护理是现代化的护理观念,它强调的是对患者的护理不仅要加强对患者自身的护理,也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患者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及对疾病的康复上[1]。因此,在整体护理中,护理人员并非单一的治疗、护理模式,而是进行小组整体护理[2]。根据需要选择1名资质较高,护理素质过硬的护理人员担任护理组长,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控,协助护士长加强对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3]。本科室在2010年7月—2011年12月间实施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组长在护理人员分级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预防措施,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方法:选取过去两年间我院收治的的外科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最后的调查情况,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危险性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结果: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风险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缺乏、职责未不清、护理技能水平较低以及引流管存在脱出、扭曲和堵塞等问题。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潜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不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保护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医院护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心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护理潜在风险及对策.结果:心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及医疗因素等.结论:在心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存在多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临床上应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加强风险安全管理,以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6.
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做好护理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1 薄弱环节1.1缺乏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的认识不足,依法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意识差,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就不能自觉地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技术指南、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去执行.因此,医疗行为不规范、不自觉,其表现操作前后洗手依从性差;无菌操作护理人员不戴口罩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科室为了节约开支,消毒用品配备不够,导致消毒不到位;个别科室配置的消毒液不能达到有效的浓度或过期使用等,是造成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以保证护理安全.方法:自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对开滦总医院西林医院的护理工作进行调查,总结并分析护理人员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因素,并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护理人员进行特定化培训,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结果: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护理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主要来自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度、医院的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针对这些的安全隐患采取的对策为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加强医院管理等.结论:对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后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对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及护理安全质量监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主要对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以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本院所出现的50例妇产科护理安全事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对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是导致安全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占了总数的50.0%,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此外,医院的缺乏完善的制度以及住院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为占总数的22.0%.而患者本身存在的因素占据了总数的24.0%.结论: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为护理人员、患者以及医院三方面的因素.因此,想要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提升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就需要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还需要完善医院的有关管理制度以及基础设施,对于患者则应该及时的进行健康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进入我院血液科的存在感染危险因素患者100例,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并加强护理.结果:100例患者发生感染情况,2例肺部感染,1例口腔感染,1例肛周感染.结论:针对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在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临床针对性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临床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40例脑动脉瘤手术前后临床护理体会,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神经外科病房以及重症监护室的共40例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通过采取各种积极进行措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思想教育、神经外科特有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危险因素发生。做好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前术后安全护理,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愈率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