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黄芩苷对人根尖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SCAP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具备稳定传代能力的第3代SCAPs,采用Live/Dead细胞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在0、10、20、50、100 μmol/L不同黄芩苷浓度干预培养24 h后的存活情况及细胞活力;然后将SCAPs分为普通培养基组(DMEM)和成骨诱导培养基组(ODM),根据黄芩苷的不同浓度,将实验组分为5个实验亚组,依次为0、10、20、50、100 μmol/L,利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和ALP定量检测法,研究不同浓度黄芩苷对SCAPs培养7、14 d早期成骨分化的影响。应用茜素红染色法,定量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对SCAPs培养21 d后成骨矿化的影响。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对SCAPs生长的影响。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活/死细胞荧光染色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药物干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旺盛,无明显异常;但黄芩苷药物浓度高于50 μmol/L时,细胞死亡数目有上升趋势。ALP定量检测结果显示,ODM组诱导分化第14天时,20 μmol/L浓度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 μmol/L浓度组的AL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MEM组培养14 d后,20 μmol/L浓度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茜素红定量显示,ODM组中100 μmol/L实验组的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 μmol/L的黄芩苷浓度组是促进SCAP生长的最适浓度。结论 高于50 μmol/L浓度的黄芩苷对SCAPs的成骨分化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而低浓度黄芩苷,尤其是20 μmol/L的黄芩苷对SCAPs成骨分化及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大豆异黄酮对大鼠下颌骨骨髓源巨噬细胞(mBMMs)破骨细胞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mBMMs在100 μmol/L、10 μmol/L、1 μmol/L、100 nmol/L、10 nmol/L及1 nmol/L 大豆异黄酮作用下细胞活性的改变。通过RANKL刺激mBMMs破骨细胞向分化,利用TRAP染色等方法分析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作用下多核破骨细胞数目及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μmol/L、100 nmol/L、 10 nmol/L及1 nmol/L大豆异黄酮组mBMMs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高浓度大豆异黄酮(100 μmol/L及10 μmol/L)可抑制mBMMs细胞活性(P<0.05)。mBMMs 在RANKL的诱导下形成破骨细胞,TRAP染色显示为酒红色多核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1 μmol/L及100 nmol/L大豆异黄酮组破骨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5)。分析破骨相关基因表达,发现1 μmol/L及100 nmol/L大豆异黄酮均能降低NFATc1、Mmp9、Trap及Ctsk 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抑制mBMMs破骨细胞向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浓度唑来膦酸对体外分离的健康人下颌骨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来源于健康人下颌骨的成骨细胞,取P3代成骨细胞,用1 μmol/L、5 μmol/L唑来膦酸分别处理,不加药组为空白对照。以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ALP染色及定量分析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ALP、OPN和Runx2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OPN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唑来膦酸处理后的成骨细胞增殖减慢,5 μmol/L处理组较1 μmol/L组增殖更慢。药物处理后的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加,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百分比显著上升。1 μmol/L及5 μmol/L唑来膦酸处理后的成骨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药物处理后的成骨相关基因ALP、OPN和Runx2的表达显著降低。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药物处理组OP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高浓度唑来膦酸抑制来源于人下颌骨成骨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促进其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CA)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原代人牙髓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细胞表型。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CA对hDPSCs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q-PCR、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等分析0、1、5、10、20、30 μmol/L BCA对hDPSCs成骨分化的作用,通过蛋白免疫印迹研究BCA对hDPSCs成骨分化过程中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获取的hDPSCs经流式细胞术鉴定,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征。CCK-8结果显示,25 μmol/L以下浓度的BCA对hDPSCs增殖无影响,30 μmol/L以上抑制hDPSCs增殖。q-PCR结果显示,10 μmol/L BCA显著提升hDPSCs成骨分化过程中标志基因ALP、COL-1、OPN、OCN的表达水平;碱性磷酸酶及茜素红染色显示,10 μmol/L BCA组比对照组及其他浓度组染色明显增强;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显示,BCA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但对ERK及JNK无明显激活作用。结论 组织块法可获取纯度较高的hDPSCs,BCA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hDPSCs成骨向分化。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柚皮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SDF-1α/CXCR4信号轴是否参与介导柚皮素促进BMSCs成骨分化。方法: 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BMSCs,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柚皮素对BMSCs增殖的影响,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RT-qPCR法检测各组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趋化因子受体4(CXCL receptor 4,CXCR4)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α)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CXCR4和SDF-1α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胞鉴定结果表明,培养细胞为高纯度的BMSCs。第1、3天,柚皮素对BMSCs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第5天时,50 μg/mL柚皮素可促进BMSCs增殖;第7天时,不同浓度柚皮素均促进BMSCs增殖(P<0.05);同时,ALP活性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RT-qPCR结果表明,柚皮素组和成骨诱导液组中相关基因表达均较培养基组明显增加,而AMD3100组中各基因表达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各组CXCR4和SDF-1α蛋白表达随诱导时间增加均逐渐上调,且两者均在100 μg/mL柚皮素组表达最高。结论: 柚皮素可促进BMSCs增殖和成骨向分化,SDF-1α/CXCR4信号轴参与柚皮素对BMSCs的成骨分化,主要在BMSCs成骨分化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对于下颌骨骨髓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s)破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雌性大鼠下颌骨BMMs。通过CCK-8分析1 nmol/L、10 nmol/L、100 nmol/L、1 μmol/L、10 μmol/L和100 μmol/L葛根素对BMMs细胞活性的影响。使用RANKL诱导BMMs破骨分化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葛根素,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酶化学染色及q-PCR分析破骨细胞形成及破骨相关基因的改变。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nmol/L、10 nmol/L、100 nmol/L、1 μmol/L、10 μmol/L葛根素组与对照组活细胞数无显著差异,100 μmol/L组活细胞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RANKL可诱导BMMs形成多核破骨细胞。10 nmol/L、100 nmol/L及1 μmol/L葛根素组破骨细胞数目及破骨细胞面积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q-PCR分析发现,10 nmol/L、100 nmol/L及1 μmol/L葛根素组NFATc1、C-fos、TRAP及CTSK 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葛根素可抑制下颌骨BMMs破骨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为葛根素应用于下颌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小RNA-31-5p(miR-31-5p)对牙髓干细胞(DPSCs)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cl-2/腺病毒E1B 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信号通路及成骨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DPSCs,分为对照组(不转染)、mimic NC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miR-31-5p)、miR-31-5p mimic组(转染hsa-miR-31-5p mimic)、siRNA NC组(转染nonsense siRNA)和miR-31-5p siRNA组(转染miR-31-5p s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DPSCs细胞中miR-31-5p、HIF-1α、BNIP3、碱性磷酸酶(ALP)、Runt相关转录子2(Runx2)mRNA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各组DPSCs细胞增殖情况,ALP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DPSCs细胞ALP活性,蛋白印迹(WB)法检测各组DPSCs细胞中HIF-1α、BNIP3、Runx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mimic NC组相比,miR-31-5p mimic组DPSCs细胞A值、ALP mRNA表达水平及活性、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LP染色明显减弱,miR-31-5p mRNA、HIF-1α、BNIP3 mRNA及HIF-1α、BNIP3、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siRNA NC组相比,miR-31-5p siRNA组DPSCs细胞A值、ALP mRNA表达水平及活性、Runx2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ALP染色明显增强,miR-31-5p mRNA、HIF-1α、BNIP3 mRNA及HIF-1α、BNIP3、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miR-31-5p可以激活HIF-1α/BNIP3信号通路,抑制DPSCs细胞的成骨相关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与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FZD3和JNK3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人牙源性角化囊肿上皮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GCG处理24、48、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FITC-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PCR、Western 免疫印迹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FZD3和JNK3的表达。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GCG以剂量-时间依赖方式抑制OKC上皮细胞增殖。低浓度EGCG(0~20 μmol/L)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高浓度EGCG(40~320 μmol/L)对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EGCG (20、160、320μmol/L)诱导OKC上皮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P<0.05),并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EGCG可下调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FZD3和JNK3的表达(P<0.05)。结论: EGCG抑制OKC上皮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阻断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FZD3和JNK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Smad4突变状态探讨双硫仑对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肿瘤切除术的46例OS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切片纳入研究,同时购置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C-25和CAL-27。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中Smad4的表达情况,Western免疫印迹测定细胞中Smad4的表达情况,分析双硫仑对TGF-β1诱导的细胞EMT迁移、侵袭、形态学以及p38、JNK和ERK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癌组织中Smad4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双硫仑浓度为5、10、20 μmol/L时,SCC-25和CAL-27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双硫仑浓度≥30 μmol/L后,SCC-25和CAL-27细胞存活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经TGF-β1处理后,SCC-25和CAL-27细胞形态由上皮样转变为间质样,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波形蛋白(Vimentin)和神经性钙黏附蛋白(Snail)表达显著升高,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经双硫仑+TGF-β1处理后,随着双硫仑浓度上升,SCC-25和CAL-27细胞形态改变逐渐减小,E-cadherin蛋白表达逐渐升高,Vimentin和Snail蛋白表达逐渐降低,迁移能力逐渐减弱(P<0.05)。TGF-β1刺激后5 min后,SCC-25和CAL-27细胞中p-ERK水平逐渐上升,在15 min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P<0.05)。经20 μmol/L双硫仑+TGF-β1处理后,SCC-25和CAL-27细胞中p-ERK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P<0.05)。结论 双硫仑可通过阻断MAPK信号通路中ERK磷酸化,达到抑制Smad4突变与Smad4非突变OSCC细胞EMT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199a在机械牵张力刺激下MC3T3-E1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牵张力刺激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MC3T3-E1细胞加载12%牵张力0、3、6、12和24 h后,利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ALP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钙素(OCN)、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 mRNA和miR-199a的表达。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牵张力组、牵张力+miR-NC组和牵张力+miR-199a组,加载12%牵张力和转染miR-199a模拟物后,观察miR-199a和OCN、OSX、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以及ALP活性。茜素红S(ARS)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能力。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99a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靶向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miR-199a模拟物对IGF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0 h时间点相比,以机械牵张力刺激3、6、12和24 h后,MC3T3-E1细胞ALP活性和OCN、OSX、Runx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miR-199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12 h时变化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牵张力组细胞中miR-199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细胞ALP活性、OCN、OSX、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钙结节形成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牵张力组相比,牵张力+miR-NC组细胞中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牵张力+miR-NC组相比,牵张力+miR-199a组细胞中miR-199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细胞ALP活性、OCN、OSX、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钙结节形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iR-199a可与IGF1靶向结合,miR-199a模拟物可使MC3T3-E1细胞中IG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miR-199a可抑制机械牵张力刺激诱导的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IGF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p38信号通路在上颌突间充质细胞体外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取第1代E12.5 d的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培养1周,实验组加入SB203580 (p38磷酸化抑制剂)。通过免疫荧光检测磷酸化p38的表达,通过Brdu标记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ALP染色和定量PCR检测成骨标志物的表达。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骨诱导可促进上颌突间充质细胞中p38的磷酸化(p-p38)。抑制p38的磷酸化,可抑制上颌突间充质细胞增殖,降低成骨标志物ALP、Runx2、OCN和OPN的表达,使ALP染色减弱。结论p38信号通路参与调控体外培养的上颌突间充质细胞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3.
14.
抑菌浓度米诺环素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抑菌浓度的米诺环素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米诺环素溶液(0、0.1、0.5、1、10 μg·mL-1)与原代成骨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增殖活性,通过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探讨米诺环素对成骨细胞分化、矿化的影响。结果 0.1、0.5、1 μg·mL-1的米诺环素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上调ALP、Runx2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钙含量及钙化结节的形成,其中1 μg·mL-1具有最大促进作用(P<0.05);当浓度为10 μg·mL-1时这种促进作用开始下降,并对ALP活性和OPN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 适宜抑菌浓度的米诺环素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上调Runx2、ALP、OPN的表达水平,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矿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17 β-雌二醇(E2)作用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不同浓度雌激素对细胞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加入0、10-9和10-7 mol/L不同浓度E2,CCK-8及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E2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分别于成骨诱导后第1、3、5、7、11、14和21天,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测定、ALP和钙结节染色,以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E2对细胞成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凋亡未见明显影响,并能显著提高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浓度为10-9 mol/L时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细胞ALP活性升高,钙结节形成增多,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COL I、OCN)表达显著升高。结论:17 β-雌二醇能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体外浓度为10-9 mol/L时,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