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6例肝移植术后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的特征、抗菌素使用与细菌性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价肝移植术后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探讨预防高水平耐药细菌性感染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抗菌素使用量,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评价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运用三维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 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真菌,大肠杆菌,术前抗菌素使用率为83.7%,以单一抗菌素使用为主,术后抗菌素使用率达100.0%,以二联、三联抗菌素使用为主,抗菌素使用量居前3位为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素与青霉素类抗菌素,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1的抗菌素包括氨苄西林、替考拉林,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β-内酰胺酶分别为43.3%,31.8%,同时产两种酶的细菌占21.3%. 结论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发生率高,抗菌素使用量大,频率高,抗菌素使用基本合理,易发生高耐药性细菌性感染,预防高耐药性细菌性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73例肝病患者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易感因素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住院的肝病患者真菌感染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0.2岁,真菌感染前有89%的患者出现了细菌感染,易感因素为应用抗菌素、激素等药物、侵袭性操作、血浆置换等治疗方法的不合理应用,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为37.0%。结论 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等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后,加重基础疾病病情,抗菌素、激素等药物和侵袭性操作和血浆置换等治疗方法的不合理应用,加重基础疾病和重度感染不可避免,导致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病因病原体及其毒素近年来,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种变动较大:耐药性金葡菌,因β-内酯环系抗菌素的发展而有所减少;而固紫阴性杆菌(GNB)的感染,却明显增多。GNB大多是正常与人体共生的非致病菌,内源性感染的发生主要由于机体防御功能薄弱。老年人多、皮质激素、抗癌和抗代谢药物的广泛应用,手术范围扩大等等,都使对GNB易感的人群增加。另一方面,GNB对一般抗菌药物多有不同程度的天然耐性;而且由于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更有所增多,而目前对GNB强有力的抗菌药物还较少,难以迅速控制其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血液病患者并发感染常见的细菌及其疗进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易感染因素中原文提到白细胞数量的减少,但忽视了中性粒细胞质的异常。血液病患者用抗肿瘤或抗免疫药、皮质激素或广谱抗菌素治疗期中易发生菌群交替症,每甚严重,此外,淋巴网细胞瘤等病易并发新型隐球菌败血症或脑膜炎,病死率很高,原文均未提得。发生菌群交替症应即停用有关药物,采取有效治疗,例如消化道真菌感染可服用生大蒜糖浆、制霉菌素或曲古霉素治疗。其他深部霉菌感染静脉滴注二性霉素B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很大。国产克霉唑口服毒性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鉴于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受药代动力学、遗传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致使常用的肝功能试验不能正确地反映病肝对抗菌素的排泄或代谢的能力。氧化代谢中的酶系统对药物代谢起了重要作用,参与药物代谢的酶又可有遗传变异;某些药代动力学因素对抗菌素代谢也有不同的影响。并非肝病患者均属同一种药代动力学类型,在有大量腹水、低蛋白血症和显著黄疸的严重肝硬化患者,其细胞外液量明显增加,因此抗菌素的分布容积也明显增加(如青霉素和氨基甙类)。其次由于低蛋白血症,加上胆红素对结合部位的竞争,不与蛋白结合的抗菌素的浓度也将明显增高。在这种病人,由其他药物所诱发的肝代谢足以清除抗菌  相似文献   

6.
正确地使用抗菌素其治疗效果很高。然而抗菌素的应用不总是很恰当的,常发生一些问题。抗菌素的滥用发生在很多不同的情况,包括选择一种不恰当的药物;给药途径或剂量间隔不当;维持治疗时间不足或治疗时间过长以及治疗对抗菌素无效的疾病。在老年人有很多重要因素要考虑,肾功能减退需要给比较低的剂量。在糖尿病人,由于肌注吸收较差,治疗可能不足。此外,由于老年人胃酸缺乏,用某些在酸性不稳定的抗菌素可能效力较好。应用抗菌素的原则为更好地使用抗菌素以治疗细菌性感染,医生必须了解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各种疾病长期以多种抗菌素治疗时,免疫机制障碍是发生葡萄球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使用特效抗菌素和化学药物治疗结核病,效果显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能促进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如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导致非特异感染的发生。某院768名各种结核病患者中,合并葡萄球菌类感染者184名,占23.9%。从痰、胸腔渗液、脓腔、瘘管等处都检出了大量葡萄球菌,也常常检出链球菌和其他细菌。例1.女,27岁。患者于入院数天前用手挤压脸上一小疖后出现衰弱、低热、右颈部淋巴结及右腋窝淋  相似文献   

8.
肺炎是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死因,由于老年人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而致诊断困难,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医生只有根据病情凭经验应用广谱抗菌素治疗。因头孢类抗菌素较安全,常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以达到广谱抗菌治疗的目的。如果“老人之家”缺少足够的医务人员和各种治疗措施,则住在该处的老年肺炎病人应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9.
肾功能不全和做了肾移植的病人常会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固紫阴性细菌感染,这些细菌对常用的抗菌素常有耐药性,故需要使用对肾和耳有毒性的抗菌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是治疗耐青霉素和二甲氧苯青霉素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迄今尚未发现有耐药现象。因其主要经肾排泄,故肾功能不全时特别易引起耳毒性,如果使用,就应经常检查其血中的浓度。治  相似文献   

10.
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直接作用的先决条件是药物必先由血液透过血脑屏障(BBB),进入 CNS 的细胞外液,才能发挥药效。不能透过 BBB 的药物难在 CNS 内发生作用。神经药物与 BBB 的关系固然密切,某些抗菌素、抗肿瘤药物和抗胆碱酯酶药物要求在 CNS起作用时也与 BBB 有关。故药物与 BBB 的关系,不但为神经药理学家所重视,而且也为临  相似文献   

11.
抗菌素为临床治疗广泛使用的药物。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细菌对各种抗菌素的耐药性亦在不断地变化。根据细菌对某种抗菌素的敏感程度合理用药,減少抗药菌株的产生,提高疗效,是临床治疗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决条件即为细菌对抗菌素的敏感试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对比研究,近年来国內外报导較多。目前各医  相似文献   

12.
全国第四次抗生素会议认为,随着“抗菌素”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来源和作用已突破原定内容,超出了“抗菌”范围,继续使用“抗菌素”一词,已不适应抗生素的进一步发展,更不符合实际情况,并易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因此,这次会议将“抗菌素”这一名称正式更名为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药品种类和合并用药的增多,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药物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1].药物相关性食管损伤作为食管疾病的病因之一,可通过削弱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直接理化损伤及间接作用等途径损伤食管黏膜,在临床中多见于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易被忽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先前仅有少数研究使用单剂抗菌素治疗老年患者细菌尿。本研究目的是对一组未导尿老年妇女细菌尿单剂抗菌素同常规七至十天抗菌素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患者不包括发热、败血症或因其他内科疾病需抗菌素治疗以及糖尿病或重度肿瘤患者。使用随意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单剂抗菌素治疗和常规剂量抗菌素治疗组。根据每一药物变应性及感染  相似文献   

15.
17种生态型鼠疫菌对21种抗菌素敏感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为探讨新型抗菌素在鼠疫临床治疗的效率。方法选用17个生态型的鼠疫菌对21种抗菌素进行了纸片法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21种抗菌素药敏抑制环均在24mm以上。结论同链霉素相比新型20种抗菌素对鼠疫菌的敏感性更好;17型鼠疫菌对同一种抗菌素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及预防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常见原因及其预防策略。结果68例发生低血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因应用降糖药物引起者42例,占62%;因进食少、延迟进食或运动量过大者共10例,占15%;因伴发病引起者共14例,占20%;因同时应用降糖药物以外的其他药物引起者2例,占3%。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且症状不典型,易造成漏诊、误诊,临床医生应早期发现、尽早治疗,以免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相似文献   

17.
各生态型鼠疫菌对抗菌素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长期以来,我国对鼠疫患者的治疗采用传统的链霉素为首选药物。虽然在治疗各型鼠疫患者中,链霉素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各生态型的鼠疫菌对链霉素是否敏感,各型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除此之外,其它种类的抗菌素对鼠疫菌的敏感性如何。尤其是近几年新的抗菌药物大量涌现,是否有更为敏感且毒性作用小的药物以替代链霉素的治疗效果。本试验选用18种抗菌素,对我国17个生态型的鼠疫菌进行了敏感性测定,以便选出对各生态型鼠疫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以及各生态之间对抗菌素敏感程度上的差异,以指导各疫区的鼠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重视和认识药物性肺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视和认识药物性肺损伤陈尔璋药物性肝肾功能损害及广谱抗菌素可诱发二重感染等不良药物反应,已为广大医务人员所熟知。但药物导致肺脏功能和结构损害,甚而发生死亡的事实,却远未受到医务界的足够重视和认识。笔者近来曾连续遇到二例高血压患者,因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  相似文献   

19.
肺化脓性疾病疗效并不很满意。原因之一是病灶局部不能得到足够的抗菌素浓度。本文作者提出用支气管动脉插管,直接注入抗菌素治疗肺部化脓疾病。导管固定在大腿皮肤上。有双侧病变而无支气管动脉主干时,可行双侧支气管动脉插管。注入抗菌素每2小时一次。抗菌素溶液中可加入维生素、强心剂、抗组胺药和解痉剂。在X线下将导管插至支气管动脉口并作动脉造影后就注入抗菌素。药物到达支气管粘膜时,病人即出现剧咳,口中有药味。药物在病灶内很快达到高浓度,而剧咳则有助于改善支气管树的排出机能。  相似文献   

20.
肾脏对药物毒性特别敏感,原因为:①与其重量相比,血液供应量大,因而有大量药物进入肾脏;②内皮细胞的表面积大,抗原抗体复合物得以定位于其上;③作用于肾小管腔表面的排泄产物浓度高;④肾小管细胞的代谢率高,由于重吸收或分泌过程,药物集中在肾小管细胞表面或细胞内,易于发生药物毒性。各种抗菌素对肾的毒性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