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7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60例传统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与传统式全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j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刘岑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298-2298
目的探讨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进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集束法处理子宫韧带与附件,筋膜内脱袖式切除子宫(观察组),并与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的6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平均出血量少,胃肠恢复快,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开腹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越性。方法 :对 7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小开腹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选 70例行传统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小开腹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操作简单、切口小而美观、出血少、患者恢复快 ,较传统子宫切除术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寻找临床上安全性大、创伤小、适合农村妇女健康需求的手术术式。方法:2005--2009年子宫、附件良性疾病需行全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82例为观察组,行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将2001年至2004年子宫良性病变行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筋膜外)92例为对照组。结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发病率、性功能影响率、劳动力恢复等均优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结论: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术式简单、术后病率低、术后恢复好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与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腹子宫切除术术后临床效果的不同。方法选取2000—2008年有子宫切除术指征的病例,随机抽取65例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病例及65例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病例,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比经腹组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体温恢复正常快等,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后恢复明显优于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腹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有全子宫切除手术指征的52例患者行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实验组),选手术指征相同的50例患者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就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保留了盆底结构,对性生活及体力劳动影响较小,两种术式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是目前较好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及术后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采用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研究组)69例,并与同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89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效果好,尤其适于盆腔粘连重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对92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要求行子宫切除者行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随机选择同期90例类似患者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和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结论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式,在保留女性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更安全、简捷的术式。方法33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实验组)采取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44例(对照组)采取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对有子宫切除指征而无恶性倾向的患者,尤其是直肠陷凹有病变及有手术史的患者,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可作为一种更安全、更简捷的全子宫切除术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同组指征相近38例筋膜外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筋膜内组手术时间(66.41±19.56)min,显著短于筋膜外组的(78.40±22.28)min(P<0.01);筋膜内组术中出血(51.24±5.56)mL,筋膜外组术中出血(48.34±4.43)mL,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筋膜内组肛门排气时间(28.4±4.23)h,术后下床时间(27.25±2.56)h,术后住院时间(7±1.21)d;筋膜外组分别为(39.24±3.44)h、(36.13±3.52)h、(8±1.31)d,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时间短,恢复快,保持了原有盆底结构,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方法:选择子宫附件良性疾病而需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行改良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结果 :术中平均手术时间90min,平均出血量100ml,术后2日内体温>38℃ 12例,术后肠排气时间平均36h。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保留了盆底结构,对性生活及体力劳动影响较小。结论:改良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杰 《亚太传统医药》2009,5(4):106-107
目的:分析比较剖腹子宫全切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0月188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分别采取剖腹子宫全切术(观察组)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6例,对照组92例,比较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剖腹手术史、子宫大小、子宫病变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3d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对镇痛的需求、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并经术后随访,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明显优于剖腹子宫全切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保留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较剖腹子宫全切术有明显的优势。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子宫术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脱垂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子宫切除指征、符合阴式子宫切除术条件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阴式子宫切除术60例(治疗组),腹式子宫全切除术60例(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首次下床和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床早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肠功能恢复、切口感染等方面,较腹式子宫切除术更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筋膜内子宫切除术逐步取代许多良性妇科疾病临床上采用的传统手术方式(子宫全切及子宫次全切除术),该术式具有减少手术步骤、创伤小、对性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保持盆底及阴道完整性等优点。本院1996年1月-2000年12月共施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因子宫肌瘤需要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LAVH组和经腹子宫切除术(TAH)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与TA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TA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LAVH是较为理想的子宫切除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创伤小、费用低、安全性高的微创子宫切除的术式。方法:采用经腹超小切口、撕拉式开腹、腹腔内直视下局限性操作、不干扰肠道、碎宫取出、筋膜内宫颈切除的方法,实施全子宫切除术并与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式对照。结果:腹部切口长(3.7±0.5)cm,手术时间(56.3±16.8)min,并且出血少、术后病率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结论:腹式超小切口碎宫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具有安全、微创效果,并且难度系数及危险系数均明显小于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值得手术熟练的高年资医师采用及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横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 70例患子宫良性病变行横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与同期随机选择的 70例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横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切口小而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 ,较传统子宫切除术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腹和经阴道腹腔镜腹辅助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比较非脱垂子宫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传统开腹40例,经阴道腹腔镜腹辅助的全子宫切除术40例,分别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 d内体温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分级及镇痛药物使用及术后1个月复诊妇科检查和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 d内体温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术后疼痛分级及镇痛药使用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患者均在术后48 h拔出尿管。腹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腹部穿刺口疼痛不明显,而开腹组所有患者均需要家人搀扶,并且因腹部切口疼痛而限制活动。所有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来院复诊,腹腔镜组阴道残端愈合好,无残端肉芽生成,盆腔检查阴道残端上方质软;开腹组术后有5例阴道残端有肉芽组织增生,盆腔检查阴道残端上方不同程度增厚。结论经阴道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既有开腹手术清晰的视野.又可避免阴道手术不能了解盆腔情况所带来的弊端,技术成熟,安全、方便,简便易学,实用性强,并发症发生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与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与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比较具有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的优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6预防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于手术前随机分为3组各35例,分别为A组、B组和C组,按1∶1∶1的比例分配受试对象。A组术毕即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6各50mg;B组术毕即行臀部肌肉注射维生素B6 100mg;C组术毕不做任何防治PONV的措施。观察术后24小时内3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结果:A组、B组、C组术后24小时内PONV总发生率分别为14.3%、40.0%、65.7%,3组PONV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ONV发生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和臀部肌肉注射维生素B6都有预防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PONV的作用,而穴位注射效果具有优于臀部肌肉注射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