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振动排痰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应用振动排痰机对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并与同期52例未应用振动排痰机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结果振动排痰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促进了痰液的排出,改善了通气。结论振动排痰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畅通呼吸道,改善通气,利于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2.
朱秀宁 《当代医学》2012,18(24):62-63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联合振动排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4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无创通气及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振动排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及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试验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无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4.1±2.4)d比(8.2±3.1)d,(14.8±6.1)d比(21.8±5.8)d,均P<0.05].结论 无创通气联合振动排痰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重症肺炎吸痰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8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纤维支气管镜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机械振动排痰、气道优化护理),对比两组呼吸功能指标(PaO2/FiO2、PaO2)、排痰量、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VAP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观察组PaO2/FiO2、PaO2更高,第2天、6天排痰量更多;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更短,首次撤机成功率(90.70%)更高;观察组无VAP,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振动排痰、气道优化护理,能有效改善重症肺炎通气功能,促进康复,降低VAP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振动排痰、无创通气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无创通气,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振动排痰。以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撤机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为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试验组pH、PaO2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aCO2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撤机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振动排痰联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目的:观察振动排痰、无创通气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无创通气,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振动排痰。以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撤机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为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试验组pH、PaO2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aCO2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撤机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振动排痰联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机的探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雪影 《华夏医学》2004,17(5):712-713
机械通气是救治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影响痰液排出,因此,吸痰成为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护理任务,吸痰过于频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粘膜损伤,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衰;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通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律失常,因此临床上抓住吸痰时机,适时吸痰,从而使  相似文献   

6.
赵银花 《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9):148-148
目的探讨体外排痰机与手工叩背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需要排痰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体外排痰机排痰,B组用传统的手工叩背法排痰。结果 A组患者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呼吸频率,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均少于B组(P〈0.05)。结论体外排痰机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工叩背排痰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吸痰时机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排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静  朱芹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4):339-340
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护理时机。方法将60例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翻身、叩背等物理治疗后立即吸痰,实验组行翻身、叩背等物理治疗后保持侧卧位8-10m in后吸痰。结果两组吸痰效果和吸痰间隔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翻身、叩背等物理治疗后,保持侧卧位8-10m in后吸痰,能明显延长吸痰间隔时间,提高患者对吸痰的耐受性,达到最佳吸痰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在ICU机械通气辅助排痰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40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振动排痰,观察组给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比较两组排痰量、排痰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撤机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结果:排痰第1~5 d,观察组排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排痰后,观察组心率、呼吸、收缩压及血氧饱和度分别为(87.2±10.5)次/min、(19.3±3.3)次/min、(134.4±11.2)mm Hg、(97.6±1.0)%,对照组分别为(89.3±9.6)次/min、(18.7±2.8)次/min、(135.0±14.8)mm Hg、(95.0±0.7)%,两组心率、呼吸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撤机时间及VAP发生率分别为(6.6±2.1)d、16.0%(32/200),对照组分别为(9.4±1.5)d、37.0%(74/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辅助排痰,可显著促进排痰,改善低血氧症状,缩短撤机时间,其预防VAP的效果优于振动排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在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排痰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9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振动排痰。观察组给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比较两组排痰量、生命体征变化、撤机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排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后,两组心率、呼吸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撤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排痰护理,可有效促进排痰,提高血氧饱和度,缩短撤机时间,有效预防VAP。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机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伊明 《华夏医学》2004,17(4):630-631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机械通气患者通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正常的上呼吸道粘膜有加温、加湿、滤过和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的作用。建立人工气道后患者有效的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分泌物不易咳出,因此吸痰是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吸痰过频可加重患者低氧血症,但如不及时吸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频振动排痰机排痰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74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采用人工叩背排痰的37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采用高频振动排痰机治疗的37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护理效果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排痰前两组患儿氧合指数(OI)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3 d两组患儿OI及SPO2水平均高于排痰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在BAL治疗后采用高频振动排痰机排痰,能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G5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入选患者均给予氧疗、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A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将特布他林雾化液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 ml溶液加入德国PARI(百瑞)雾化吸入器内吸入,雾化时间20 min,3次/d,5 d为1个疗程;B组在此基础上采用G5振动排痰仪治疗,选择频率15~30 Hz,每次15 min,3次/d;C组采用特布他林雾化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雾化后间隔30 min应用振动排痰仪治疗,3次/d。结果:C组与A组和B组患者的排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排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G5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排痰效果明显,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护理患有呼吸道疾病或术后患者中,经常遇见痰多、排痰困难、痰液潴留的患者,导致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因此,帮助其有效排痰,对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呼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雾化吸入、变换体位、叩打、振动等护理技术,可促进有效排痰、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排痰护理的基本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护理患有呼吸道疾病或术后患者中,经常遇见痰多、排痰困难、痰液潴留的患者,导致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因此,帮助其有效排痰,对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呼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雾化吸入、变换体位、叩打、振动等护理技术,可促进有效排痰、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行机械通气并辅以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要点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12-2017.6期间ICU接收的90例重症监护患者,按照患者入ICU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45例。对照组重症监护患者在行机械通气治疗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重症监护患者则在治疗中采取振动排痰机排痰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效果、ICU停留时间以及脱机时间。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患者ICU停留时间和脱机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缩短,观察组重症监护患者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患者有改善,P0.05。结论:重症监护患者在行机械通气辅以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减轻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实验动物模型探讨中药复方排痰液止咳祛痰的作用机理并观察排痰液干预行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病率,探讨排痰液干预的作用机理,评价排痰液干预的疗效。方法实验研究通过小鼠浓氨水引咳实验检测排痰液对反射性咳嗽的止咳作用及酚红排泌试验检测排痰液的排痰作用。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法,选取ICU行机械通气的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加排痰液雾化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排痰液可显著缩短小鼠引咳潜伏期(P0.01)和减少咳嗽次数(P0.01),对气管酚红排泌量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排痰液可降低VAP发生率(P0.05),减少机械通气时间(P0.05)。结论排痰液对VAP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多为呼吸道急性感染,使气道分泌物增加,痰粘稠不易咳出,潴留在支气管内造成气道阻塞,系使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我们对40例病人在注意到心功能允许情况下,采用补足液体量,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改善通气,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结核病人排痰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痰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尤其是肺部有空洞形成或继发其它细菌感染后,痰量增多,呈粘液脓性或脓性.而患肺结核的病人大多体质差,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使得痰液壅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另一方面,检查肺结核病人的痰中是否含有结核菌,将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排菌病人的痰又是结核病的传染源[1].为有效地助病人排液,协助医生诊治,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减少传染源,临床上我们针对肺结核病人的痰液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严重痰阻常危及患者生命。通过我科近几年收治的COPD病人的护理,认为给病人采取正确的排痰方式是护理此类病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震动排痰机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振动排痰机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效果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扣法促进排痰,治疗组采用振动排痰机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呼吸、心率、痰量、呼吸音、胸片、血气分析、脱机时间等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治疗可有效清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有较为确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