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I对四肢软组织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神经鞘瘤的MR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常规MR扫描,应用T1WI、T2WI及脂肪抑制PDWI序列做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扫描,其中9例行T1WI增强扫描.结果 12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纺锤形或椭圆形肿块,沿神经走行方向生长,其中单发9例,多发3例.在T1WI呈稍高信号6例,等信号4例,低信号2例.在T2WI及PDWI像上12例均呈不均质高信号.5例可见靶征,7例可见神经出入征,4例可见脂肪分离征,2例同时出现以上3种征象.结论 四肢软组织神经鞘瘤的典型MRI征象是与神经走行一致的椭圆形肿块,T2WI呈不均质高信号,T1WI多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楚.靶征、神经出入征、脂肪分离征的存在有助于神经鞘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MRI对四肢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提高MRI对四肢神经鞘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资料,其中上肢8例,下肢15例.23例均行常规MRI扫描,包括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SE T1WI增强扫描.结果:23例肿瘤有20例呈椭圆形或梭形,边界清楚光滑,14例位于神经血管束走行区,沿神经走行方向生长,并与神经偏心性相连,9例未追踪到起源神经.21例有完整包膜.绝大多数神经鞘瘤T1WI呈中等至低信号,所有肿瘤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或高低混合信号,增强扫描有不均匀强化.其中显示靶征6例,神经出入征14例,脂肪包绕征10例,脂肪尾征12例.结论:MRI有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和范围,靶征、神经出入征、脂肪包绕征和脂肪尾征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磁共振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源性肿瘤21例,其中神经纤维瘤14例,神经鞘瘤6例,恶性蝾螈瘤1例。所有神经源性肿瘤患者行 MRI 扫描。结果:4例神经纤维瘤表现为“葡萄藤”状,10例神经纤维瘤为分叶状,6例神经鞘瘤表现为梭形或类圆形肿块,恶性蝾螈瘤为团块状。神经纤维瘤 MR 均表现为 T1 WI 等信号,T2 WI 以高信号为主,其中夹杂低信号分隔;神经鞘瘤 T1 WI 呈稍低信号,T2 WI 表现为低信号周边环绕高信号即“靶征”;恶性蝾螈瘤在 T2 WI 上表现为高信号,其内可见环形或线样低信号分隔影。结论: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发生的部位、形状、大小以及信号特点均对其 MRI 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臂丛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以期对临床诊治有所裨益。材料和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臂丛神经鞘瘤,术前均行MRI检查。所有患者MRI检查序列包括轴位T2WI(STIR),增强前后横断面、斜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增强后扫描加脂肪抑制),部分病例增强前加扫冠状面T2WI。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病变部位、肿块大小、边界、信号、强化及范围作出判断。病变的定位及MRI不同序列中的特征与手术和病理表现行对照研究。结果:臂丛神经的根、干及分支在MRI所有序列中均表现为线状低信号影。36例臂丛神经鞘瘤平均大小为4.9cm(3.0~6.8cm),均表现为沿臂丛神经根生长的肿块。30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纺锤形或长圆形肿块。MRI信号特点:16例表现为均匀的T1WI低或等信号(与肌肉相比),T2WI高信号,增强后中等度强化;20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区,所谓的“靶征”,增强后明显强化。所有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均遵循肿块内容物的摘除,包膜的剥离与神经的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结论:根据臂丛神经鞘瘤的特征性部位和形态学表现以及MRI信号特点,能对本病作出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该病的典型表现有利于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显微外科手术有利于保护有关神经。  相似文献   

5.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病人12例,术前均进行了CT或MRI检查。结果CT表现平扫上为等、低密度混合的软组织肿块影,外形不规则,边界清楚(n=9)或模糊(n=3);增强扫描时呈不均性强化,坏死区不强化。MRI表现边界模糊,信号混杂。T1WI序列上多与肌肉等信号(n=11),内示局灶性长T1信号影;T2WI抑脂序列上以略高信号为主,边界清楚(n=2)或模糊(n=10),内示局灶性长T2信号,周围软组织浸润表现为片状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呈不均性强化。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四肢软组织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神经鞘瘤17例(18个病灶),均行MRI检查。结果:17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梭形、椭圆形肿块,沿神经走行方向生长;16例为单发,1例多发2个。12个病灶T1WI呈等信号,4个呈低信号,1个呈稍高信号为主夹杂斑点状更低信号,1个呈略高信号及散在低信号;T2WI表现各异。5个病灶可见靶征,14个可见偏心神经伴行,10个显示脂肪环绕。结论:四肢软组织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有其特征性,有助于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软组织肿瘤的MRI表现及其组间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软组织肿瘤的病例资料,其中外周神经鞘瘤13例,侵蚀性纤维瘤10例,纤维肉瘤1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6例。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18例行MR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MR血管成像,2例行MR波谱成像。结果:50例软组织肿瘤中45例发生于四肢。纤维肉瘤与侵蚀性纤维瘤长径最长,约112.73mm与112.98mm,外周神经鞘瘤长径最短,约37.75mm。50例肿瘤边界均较清楚,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夹杂多发线样或片状低信号分隔。外周神经鞘瘤为类圆形软组织肿块,MRI特异征象为"靶征"、"神经出入征"及"脂肪彗星尾征"。侵蚀性纤维瘤T2WI呈高信号且有多发粗条状低信号分隔。纤维肉瘤主要表现为多发囊变坏死、出血及邻近组织受侵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呈边界不清的分叶状,可见囊变坏死与出血灶,T2WI背景呈高信号。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多呈类圆形,病灶内可见血液流空信号及线样低信号分隔。结论:好发于四肢的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的软组织肿瘤极易混淆,但各种肿瘤的MRI表现有差异,再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鉴别五种肿瘤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8.
倪恩珍  王亚非   《放射学实践》2012,27(1):89-92
目的:总结分析外周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11例中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4例,CT和MRI均检查4例。结果:CT平扫表现为等、低混合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形态不规则,病灶边缘较光整2例,边缘毛糙5例。CT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坏死区不强化,网格样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5例。T1WI呈等、略低信号,内见局灶性长T1信号影;T2WI序列以略高信号为主,内见局灶性长T2信号,周围软组织见片状浸润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下肢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估下肢神经源性肿瘤的MR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下肢神经源性肿瘤的MR表现,其中4例为神经鞘瘤(3例良性,1例恶性),1例为恶性神经纤维瘤;肿瘤分别位于小腿(2例)、腘区(1例)、大腿(1例)和股区(1例)。5例均行常规MR扫描,应用T1、T2加权序列作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扫描,2例良性神经鞘瘤应用T1WSE作增强扫描。结果 在T1WI2例良性神经鞘瘤呈等信号强度,1例良性神经鞘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和1例恶性神经纤维瘤呈不均质的低一中等信号强度。在T2WI5例肿瘤均呈不均质高信号。2例神经鞘瘤可见靶征,表现为瘤体中央为低信号区,其周围为高信号区,于T2WI显示清楚。结论 MRI有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外科治疗计划的制定。靶征对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是1种有价值的征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3.0 T MRI对四肢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瘤病例资料,12例行MRI平扫,6例行MRI增强.总结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结果 病灶位于大腿5例,小腿后部1例,踝关节后部1例,前臂2例,肘部1例,上臂1例,手掌1例.单发10例,多发2例,12例共14个病灶.14个病灶均位于四肢肌间神经血管束走行区内,表现为沿神经干走行的梭形或椭圆形肿块(14/14),“靶征”(12/14),“神经出入征”(12/14),“脂肪分离征”及“脂肪尾征”(14/14).T1WI病灶呈等或稍高信号.T2 WI呈不均匀高信号,12个病灶见靶征.增强后4个病灶见靶征;2个病灶不均匀强化;1例呈环状强化.14个病灶均包膜完整.结论 沿神经干走行的梭形或椭圆形肿块、“神经出入征”、“靶征”、“脂肪分离征”和“脂肪尾征”是MRI四肢神经鞘瘤的特征性表现,MRI对四肢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是四肢神经鞘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其中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9例。结果:23例肿瘤位于四肢及腰背部肌间隙或肌肉内、颈动脉鞘周围或骶前间隙。23例肿瘤中不均匀混杂信号17例,肿瘤呈等T1长T2信号间夹杂弥漫多发梭状、斑点片状长T1短T2影;靶征2例,表现为边缘呈环形呈长T2信号,中央呈短T2信号,增强扫描中央强化;囊性或囊实性4例,表现为肿瘤内见多发长T1长T2囊变区,囊壁及分隔呈短T2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及分隔强化。3例肿瘤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2例可见肿瘤邻近肌肉萎缩征象。结论: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发生部位、形态、边界及信号特点、瘤周是否水肿等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有利于术前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颞下窝原发肿瘤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颞下窝原发肿瘤的CT及MR资料。结果颞下窝肿瘤形态多不规则。神经鞘瘤多边界清楚(5/6),MR 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肿物伴线状分隔样低信号,2例通过卵圆孔伸入中颅窝呈哑铃状生长。恶性外周神经鞘膜肿瘤边界多不清楚(4/5),MR T1WI为等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病变可侵犯邻近肌肉及骨质。横纹肌肉瘤MR 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边界清楚,MR T1 WI等信号,T2 WI为混杂略高信号,增强后较明显强化。腺样囊性癌边界不清,沿神经浸润生长。侵袭性多形性腺瘤MR T1 WI为等、低信号,T2 WI为高信号,侵犯邻近肌肉。淋巴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MR T1WI为低信号,T2WI为中高信号,轻度强化,内有线样血管影穿行。结论熟悉颞下窝原发肿瘤CT及MRI表现,有助于提高该部位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小南  袁建华  王志平   《放射学实践》2009,24(3):305-308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发生在颈椎和胸椎椎间孔内的2例、颈部1例、枕部1例、纵隔1例、胸壁1例及下肢7例。结果:肿瘤均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光滑,沿神经走行方向生长,2例有邻近椎间孔扩大。CT显示肿瘤包膜密度高,包膜内肿瘤组织密度低于肌肉组织。MRI T1WI显示肿瘤呈中~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有不均匀强化。其中显示靶征4例,神经出入征3例,脂肪包绕征8例,脂肪尾征7例及脑脊液尾征1例。结论:周围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MRI增强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NR表现,评价MRI增强扫描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所有病例均位于髓外硬膜下,颈段6例,胸段5例,胸腰交界处3例,腰段2例,MRI平扫T1WI呈长椭圆形边界清楚的等、低混杂信号,T2WI表现为等、高混杂信号,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增强后肿瘤与邻近脊髓及硬膜囊的关系更加清楚。结论:NRI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术前定位、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对指导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的 CT 和 MRI 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患者中,21例行多层螺旋 CT 检查,9例行 MRI 检查.观察 CT、MRI 平扫和增强时肿瘤的特征性改变.结果27例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边缘规则光整,直径多在5~10cm之间,CT 平扫肿瘤呈实性或囊实性.CT 增强后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10例,主要呈云絮状、索条状强化;动脉期9例可见纤细血管显影.门脉期及延迟扫描轻度渐进性强化13例.MRI 平扫呈不均匀长 T1长 T2影,DWI 呈高信号,4例可见靶征改变,增强后门脉期及延迟呈渐进性强化.无一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CT 结合 MRI 检查及多期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坐骨神经恶性神经鞘瘤MRI表现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8岁.1d前出现腰部疼痛并向双下肢放射,活动及卧床后无缓解.MRI:左侧大腿上方外侧肌间隙内、血管神经鞘区域见一纺锤形异常信号灶T1WI病灶呈混杂信号且高于肌肉信号政变,中心为低信号(图1);T2W1呈不均匀高信号、中心可见低信号(图2);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强化,其中心区见散在无明显强化改变,边缘见环形强化,旱"靶征"表现(图3);MRI诊断:左大腿上段肌问软组织肿块,腰骶尾部多发转移,神经鞘瘤可能性大.病理检查:肉眼见送检组织长10 cm,最大直径3 cm(图4).镜下所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少见原发性肿瘤的MR表现及特征,并与病理学对照,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卵巢少见原发性肿瘤的MR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淋巴瘤1例,表现双侧附件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软组织肿块影,信号均匀,边缘光滑。无性细胞瘤2例,表现为盆腔巨大实性软组织肿块影,呈T1WI等、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中心可见少量囊变坏死区。卵巢wolffian管瘤1例,表现为不规则浅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晰,呈T1WI等略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影。卵巢Brener瘤1例,盆腔内软组织肿块影,呈T1WI等信号T2WI略低信号,病灶中心可见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提示钙化灶。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实性肿块,边界清晰,瘤体内见不规则斑片状钙化。硬化性间质瘤1例,表现为盆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呈T1WI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影。结论 MRI对卵巢少见原发肿瘤的定位以及定性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是目前最为可靠的术前检查手段,能充分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最后确诊仍须结合临床及完整的病理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神经鞘肿瘤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肿瘤的MRI表现,其中神经鞘瘤6例(5例良性,1例恶性),神经纤维瘤2例(良恶性各1例);下肢3例,上肢5例。结果:8例肿瘤均表现为梭形肿块,边界较清晰,6例良性神经鞘肿瘤中4例可见靶征,5例可见脂肪分离征,1例可见神经出入征;2例恶性肿瘤均未见靶征及神经出入征,其中1例可见脂肪分离征。Gd-DTPA增强扫描良性肿瘤均匀强化或实性结节均匀强化,恶性肿瘤强化不均匀。结论:四肢神经鞘肿瘤低场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为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MRI强化模式并结合病理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的MRI图像,分析其MRI信号特点及强化模式。结果 10例共12个病灶,其中上肢3个、下肢7个、脊柱旁2个。肿瘤的直径约1.5~36.7cm,平均9.6cm。病灶呈椭圆形3个、圆形3个、不规则形6个。10个病灶T_2WI呈等、高信号,T_1WI呈等、稍低信号;其中2个神经鞘瘤及1个神经纤维瘤病灶呈现靶征,出现率为25.00%;1个上肢神经鞘瘤呈现反靶征,出现率8.33%;2个神经鞘瘤及4个神经纤维瘤病灶呈海礁征,出现率为50.00%;2个神经鞘瘤及2个神经纤维瘤病灶呈现脂肪分离征,出现率33.33%。5个神经鞘瘤及4个神经纤维瘤病灶T_1WI增强扫描表现为渐进强化,出现率为75.00%;其余病灶呈轻度强化或中等度强化,未见明显渐进强化。结论良性周围神经鞘肿瘤黏液基质为主区域呈渐进强化,其原因可能为黏液基质的主要成分黏蛋白形成筛网状结构,导致钆剂通过缓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典型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4例经病理学诊断的不典型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绝大多数(38/40)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7例,囊实性病灶19例,单纯囊性病灶4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可能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可能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 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