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死亡率高,预后差。恶性肿瘤与正常组织或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可直接比较两者之间蛋白质组学的表达差异,为我们发现新的肿瘤标记物提供了可能,从而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一条新的途径。现简要介绍目前常用的诊断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及其各种方法在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李学勇  林元耀 《浙江医学》2000,22(12):741-742
食管癌和贲门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县是浙江省的高发区。食管、贲门癌早期症状轻微而易误诊,而进展期患者常常预后较差,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笔者收集1987年1月~1998年12月底收治的早期食管癌、贲门癌75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提高早期诊断率的途径。1.一般资料:1987年1月~1998年12月12年间仙居县中医院和仙居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1039例中确诊为早期癌患者75例(占7.2%),男性46例,女性29例,男女性比例为1.6∶1.0。平均年龄为54岁(30~78岁…  相似文献   

3.
刘安丽 《西部医学》2003,1(4):372-372
目的探讨食道癌的发病规律,为临床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校附属医院病理科8年所查食道癌术后标本790的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上就诊的食道癌病人98.35%为中晚期食道癌,1.65%为早期食道癌。结论应提高全民对食道癌的防范意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徐燕虹   《中国医学工程》2011,(2):168+173
基于地震后早期疾病应急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全面分析了地震后早期疾病流行的原因,认为传染源普遍存在、各种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人群易感性增加等是地震后早期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为此应该构建地震后早期疾病应急监测工作模式,即在早期疾病应急监测时开展巡诊工作、配置快速检测设备和通信设备、实现早期疾病监测工作的长期性与系统性、完善灾区公共卫生设施等,从而掌握疫情发生和流行动态,及时报告疫情,做好疫情的预测预警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肠内营养是利用鼻肠管经胃肠途径来提供机体代谢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支持方式。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研究证明早期肠内营养对消化道不仅是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维持肠道的完整性,这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45例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采用鼻肠管术后早期输入能全力,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乳腺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疾病,治疗手段近20年来虽几经改进,但死亡率迄今无下降趋势,其根本的原因是,目前临床上发现的乳腺癌多为中、晚期,真正早期乳腺癌比例甚少。为了改善乳腺癌的疗效,探索如何诊断乳腺癌的途径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有关乳腺癌早期诊断问题进行综述。一、早期乳腺癌的含义何谓早期乳腺癌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不少人将临床Ⅰ期,甚至未发现腋淋巴结转移的局部Ⅱ期癌列入早期。据实验及临床  相似文献   

7.
58例早期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肖嫣 《当代医学》2010,16(20):6-7
目的分析早期梅毒患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总结其危险因素,为梅毒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8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传播途径等一般资料;分析早期梅毒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结果早期梅毒患者年龄主要介于18~45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比例1.42:1;传播途径主要为不洁性接触。早期梅毒中以二期梅毒患者最多(32例,55.2%),一、二期梅毒共存患者最少(3例,5.2%)。皮疹有单发硬下疳、鳞屑性红斑、鳞屑性梅毒疹、扁平湿疣等,种类较多。青霉素治疗后第6个月潜伏梅毒阴转率为50.1%,一期梅毒RPR阴转率为85.4%,二期梅毒阴转率为44.5%。结论早期梅毒皮疹多种多样,应注意检查以防误诊、漏诊;尽早采用青霉素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起病急骤,早期死亡率高,病人死亡常在发病最初的一周.因此一旦确诊,应立即抢救.我们自2009年以来对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早期监护,为医生正确判断病情,积极合理采用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89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早期梅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54∶1。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岁,其次是31~40岁和41~50岁;职业以服务员、民工、司机及待业者居多;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感染途径以婚外性和其他为主;临床治愈率为89.89%;血清学治愈率为84.27%。结论早期梅毒流行病学特点是男多于女,年龄年轻化,职业以服务员、民工等文化程度低的人员为主,婚外感染为主,用苄星青霉素和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大面积烧伤休克患者的早期补液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抗休克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4到2012年我院接收的35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是TBSA>50%的患者,对患者进行了早期抗休克补液治疗,对补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接收补液治疗后,均顺利的度过了休克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休克症状可以通过早期补液治疗来进行改善,患者的病情有较大的改善,对于后续的治疗可以提供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大面积烧伤休克患者的早期补液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抗休克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4到2012年我院接收的35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是 TBSA >50%的患者,对患者进行了早期抗休克补液治疗,对补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接收补液治疗后,均顺利的度过了休克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休克症状可以通过早期补液治疗来进行改善,患者的病情有较大的改善,对于后续的治疗可以提供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儿科的路怎么走?琢磨了十五六年,我认为,社区为儿童早期发育发展提供个体化服务,是值得探讨的一条路。  相似文献   

13.
综述端粒酶与肿瘤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胰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 ,提示通过内镜逆行胰管冲洗法 (ERPDB)收集胰管脱落细胞检测端粒酶活性及其相关指标 ,将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外科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选择经鼻胃管或空肠造瘘管的途径缓慢均匀的滴注,可提供给患者足够的热卡和氮量,维持肠道的功能,改善和纠正患者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状态,我们对20例患者实施早期经肠营养后,检测了各项生化及营养评定指标均正常,应用结果证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是安全而有益的,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卵巢癌早期筛查的争议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钟茜 《西部医学》2009,21(1):1-2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日益升高。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为220万人,因肿瘤死亡人数为160万人。恶性肿瘤已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如何早期诊断和提高肿瘤的治愈率,一直是医学工作者努力的目标。提高恶性肿瘤治愈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但大多数恶性肿瘤被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五年生存率低。因此,寻找一些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筛查途径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肿瘤学界的重点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国2010年—2020年早期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和趋势,为我国从事早期康复护理研究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依据.方法 以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2月早期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及其趋势.结果 共提取4637篇文献,早期康复护理领...  相似文献   

17.
近年异位妊娠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随着血 β hCG的监测及超声检查的应用 ,异位妊娠得到了早期诊断 ,这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已被临床证实 ,米非司酮是近年来用于药物流产的新药 ,而且疗效已被肯定 ,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 ,米非司酮尚在临床探索阶段。1996年 10月~ 1997年 12月 ,我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异位妊娠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根据病史、体征、血 β hCG测定和盆腔B超检查结果确诊为早期异位妊娠并符合下列条件者为治疗对象。 ( 1)输卵管妊娠…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医院感染,2004年-2006年对122例患者采取严密观察疾病各期先兆症状,为早期治疗提供时机,合理给药减轻疾病损害,减少内源性感染的发生;针对易感染的部位做好消毒隔离和护理,切断外源性感染的途径。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性传播疾病诊疗常规(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 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Subsidies Pallidum),也称梅毒螺旋体。梅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是经典的性病之一。根据传染途径,梅毒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先天(胎传)梅毒。后天获得性梅毒根据感染后的病期又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包括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以及早期潜伏梅毒(感染期〈2年);晚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树胶肿,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感染期≥2年)。  相似文献   

20.
周浪  任路忠  史俊霞 《中外医疗》2013,32(21):141-142
目的对未确诊为孤独症,但有言语迟缓或社交问题或象征行为问题的部分症状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方法从2009年9月始,对1~2岁儿童进行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对筛查后确诊及疑似孤独症患儿进行专门治疗,实行早期干预。结果在进行早期干预后,确诊的9例孤独症儿童显效8例,有效1例;语言迟缓、社交问题、象征行为问题等症状显著好转,未发展为孤独症儿童。结论通过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的诊断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孤独症的发生,从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美好未来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