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二硝基甲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二硝基甲苯 (DNT)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某厂DNT作业环境和 81名DNT作业工人 (高浓度组 2 2名和低浓度组 5 9名 )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作业场所DNT平均浓度为 (1 6 4± 2 88)mg/m3,TWA浓度为 0 6 7mg/m3,有 2 4 6 9%的样品超标。DNT各组工人RBC、Hb和GST平均值降低 ,赫恩滋小体平均值和异常率、ALT和SDH以及SDH异常率升高 ;高浓度组MHb、Reticulocyte (Ret)异常率升高 ,CuZn SOD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或P <0 0 5 ) ,有浓度 反应关系。结论 DNT主要抑制机体抗氧化能力 ,易导致中毒性溶血性贫血 ,可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建议作业场所空气中的DNT的MAC为 0 5mg/m3,TWA浓度为 0 3mg/m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绿色通道的构建及其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启动绿色通道管理流程,同时将rt-PA静脉溶栓地点前移到急诊重症监护室。以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绿色通道管理流程实施前rt-PA静脉溶栓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DNT)、DNT60 min比例、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溶栓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DNT较短,DNT60 min比例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后24 h与72 h,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中构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患者自就诊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提高DNT60 min比率,提高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流程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加强流程管控对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院内时间延误(Door-to-needle time,DNT)的影响.方法 自2012年初起,采取多种管理措施对静脉溶栓流程进行改造,对改造前后的DNT、DNT≤60分钟比例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流程改造前共收治静脉溶栓患者41例,中位年龄为67.5岁(四分位数范围:60 ~77.5岁);流程改造后3年内共收治静脉溶栓患者380例,中位年龄75岁(63~ 83岁),较改造前明显增加(P<0.01).流程改造后,DNT中位数由109分钟(68 ~148分钟)降至69分钟(41~97分钟)(P<0.01);DNT≤60分钟比例由9.8%提高至43.2% (P <0.01).结论 加强优化溶栓流程的管理,可使溶栓患者数量明显增加,院内延误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 To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the DNT cells and T lymphocyte subtype in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The flow cytometry (FCM) was used to detected the DNT cells and other T lymphocyte subtype in 48 cases of IM.Results The study showed that DNT cells( 9.39 ± 4.89 )% were greatly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normal controls (NC) (4.26 ± 1.68)% ( P <0.01 ).CD4 cells(21.45 ±9.87)% were decreased ( P <0.01 ) and CD8 cells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NC (32.43 ± 5.07) % ( P < 0.01 ).Conclusion DNT cells and T lymphocyte subtyp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the DNT cells and T lymphocyte subtype in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The flow cytometry (FCM) was used to detected the DNT cells and other T lymphocyte subtype in 48 cases of IM.Results The study showed that DNT cells( 9.39 ± 4.89 )% were greatly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normal controls (NC) (4.26 ± 1.68)% ( P <0.01 ).CD4 cells(21.45 ±9.87)% were decreased ( P <0.01 ) and CD8 cells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NC (32.43 ± 5.07) % ( P < 0.01 ).Conclusion DNT cells and T lymphocyte subtyp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的基层卒中救治体系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南沙区构建基于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的基层脑卒中救治体系,选择体系构建后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为观察组,选取体系构建前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到达医院大门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DNT)、120院前救治时间、溶栓率、DNT达标率,并且观察3月后NHISS评分、致残率、病死率、依从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DNT时间、120院前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溶栓率和DN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3个月后的NHISS评分,致残率、致死率低于对照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的基层脑卒中救治体系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率、DNT达标率,缩短DNT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程美娟  李霞 《医疗装备》2022,(21):182-184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质控管理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绿色通道质控管理,比较两组入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DNT)、DNT达标率、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及病死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NT缩短,DNT达标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绿色通道质控管理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DNT,提高DNT达标率,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观察二硝基甲苯(DNT)对大鼠肾脏和睾丸的病理损害情况。[方法]用二硝基甲苯以食用植物油为溶剂分为0、5、16、50 mg/kg剂量组给大鼠经口灌胃,每日1次,连续13周,宰杀后取其肾脏、睾丸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大鼠肾脏、睾丸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肾间质淤血与DNT各剂量间呈显著正相关性。50 mg/kg组大鼠睾丸间质水肿、精曲小管各级生殖细胞及精子数量减少。[结论]表明DNT对大鼠肾脏和睾丸有一定的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二硝基甲苯对肝脏的毒作用。[方法]用二硝基甲苯(DNT)以食用植物油为溶剂分为0.5、16、50mg/kg剂量组给大鼠经口灌胃,每日1次,连续13周,宰杀后取其肝脏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大鼠肝脏脏器系数增大,肝脏的病理改变较为明显,其中肝细胞水肿、炎细胞浸润、肝脏淤血与对照组和比差异均有显著性,肝细胞坏死、脂变、嗜酸性变与DNT各剂量间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肝脏是DNT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阴性(double-negative,DN)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na,A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2例AA患者为AA组,另选取3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结合CD45/SSC设门和CD3/SSC设门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A组CD3~+、CD3~+CD8~+、DNT细胞比例显著增高,CD3~+CD4~+、CD4/CD8、CD3-CD56~+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其中DNT细胞显著增高,可能与AA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救护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从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DNT)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救护后,观察组患者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及DNT时间分别为(17.98±3.26)min、(69.29±4.37)min及(92.98±9.16)min,低于对照组的(24.43±5.62)min、(80.36±6.45)min及(111.25±10.55)min,(P值均<0.01);救护后,观察组患者SF-36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在急救绿色通道中采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救护,可有效缩短患者DNT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DN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48例IM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DNT细胞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水平.结果 IM患儿DNT细胞百分比(9.39±4.89)%高于正常对照组(4.26±1.68)%(P<0.01),CD3^+CD4^+T细胞百分比(21.45±9.87)%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5.07)%(P<0.01);而CD3+T细胞及CD3+CD8+T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M患儿DNT细胞升高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提示IM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为IM患儿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整合型院内绿色通道对急性脑卒中(AIS)急诊静脉溶栓再通疗效与预后。方法 选取急诊血管再通治疗的124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急诊流程分为观察组64人,通过整合型院内绿色通道诊治;对照组60人,以常规绿色通道诊治。比较两组患者到院至头颅CT完成时间、转送专科时间、到院至再通开始时间(DNT)、入院0.5、1、1.5小时静脉溶栓率。随访1年,比较两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到院至头颅CT完成时间、转送专科时间、DNT较低(p<0.05),入院0.5、1、1.5小时静脉溶栓率较高(p<0.05)。随访1年,观察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整合型院内绿色通道为预后保护因素(p=0.046)。结论 整合型院内绿色通道能提高急诊静脉溶栓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定点采样法估测TWA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 探索一种从最高容许浓度 (MAC)过渡到 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TWA)检测的定点采样 (GrabSample)方法。 [方法 ] 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含一氧化碳的环境进行不同方式的模拟采样 ,分析采样结果与总体的符合情况 ,以确定合适的采样方法。  [结果 ] 用采样频率将工作时间等分 ,在每一等分时间段内随机确定采样时机 ,或在第一等分时间段内随机 ,以后加上相等时间间隔确定采样时机 ,当采样频率适当时 ,可以得到与全程采样相近的TWA值 ;采样频率 (It)可根据采样时间 (Ts)用方程式It=36 .61 8Ts- 0 .50 4 5计算。  [结论 ] 沿用MAC的标准采样方法 ,增加采样频率并用推荐方法确定采样时机 ,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TWA值  相似文献   

15.
结合现场个人接触剂量监测结果(日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对77接触DNT和NT的硝化作业工人和40名非硝化作业工人的肝脏肿大检出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接触组工人肝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随接触时间的增加而加重,尤其工龄在20年以上更为明显。说明长期接触DNT的作业工人肝脏有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采样方法对透析机与供水回路连接处透析用水微生物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某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54台透析机与供水回路连接处的透析用水, 根据不同采样方法分为3组, 分别为单人采样组(2018年1—12月)、双人采样组(2019年1—12月)、取样阀采样组(2020年1—12月), 监测3组透析用水细菌、内毒素和采样用时情况。结果 单人采样组、双人采样组、取样阀采样组透析用水内毒素含量分别为(0.24±0.33)、(0.11±0.09)、(0.06±0.03)EU/mL, 细菌培养总数分别为(19.43±23.13)、(9.17±14.73)、(1.26±1.62)CFU/mL, 采样用时分别为(196.50±16.52)、(144.17±11.50)、(55.02±5.87) s, 总体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多重比较结果显示,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取样阀组采样用时最少(55.02 s), 平均内毒素含量最低(0.06 EU/mL), 细菌培养菌落数最低(1.26 CFU/mL)。单人采样组、双人采样组、取样阀采样组3组透析用水内毒素含量合格率分别为66.67%、92.59%、98.15%, 细菌培养合格率分别为77.78%、94.44%、100%, 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除双人采样组与取样阀采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 7)。结论 透析机与供水回路连接处的透析用水通过取样阀取样, 能有效保证采样结果的合格率、准确性, 提高采样效率, 保障透析质量和安全, 有效避免科室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入住本院的5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同期选择55例呼吸系统非结核杆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含量及百分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含量均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DNT、DPT百分含量均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CD3~+CD4~-CD8~+百分含量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在CD3~+、CD3~+CD4~+CD8~-百分含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特别是DNT及DPT亚群的检测,对准确判定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病情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结合现场个人接触浓度监测结果(日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对77名接触DNT和NT的硝化作业工人和40名非硝化作业工人的有关心血管系统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接触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和心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接触组心脏检查异常者为11.7%,比对照组高,经x^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接触组心脏检查异常者工龄均在5年以上,说明长期接触DNT和NT对作业工人心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常规采样方法的差异,提出目前比较适合的采样方法建议。方法选取4家企业电焊岗位劳动者,在同一采样时间内,分别采用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进行采样。中、美定点采样方法均按照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中的相关要求设定采样点。中国个体采样方法采样对象选择实际电焊工作时间较长与接触电焊烟尘浓度较高的劳动者,分别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和《Occupational Exposure Sampling Strategy Manual》选取采样对象。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定量资料的分析采用双侧t检验,定性资料的分析采用双侧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国定点采样方法在上、下午各采集1件15min样本,平均检测结果为(0.18±0.07~3.59±2.85)mg/m3。美国定点采样分别采样3种方法进行,连续8h采集1件样本检测结果为(0.27~1.45)mg/m3,15 min采样方法采集19件样本检测结果为(0.37±0.43~2.02±1.77)mg/m3,1h采样方法采集8件样本检测结果为(0.61±0.18~1.55±1.06)mg/m3。中国个体采样方法与美国个体采样方法均采用8h连续采样方法,中国个体采样方法检测结果为(3.42~9.26)mg/m3,美国个体采样方法检测结果为(2.19~5.85)mg/m3。结论采用定量采样结果推算8h时间抽取平均浓度时应该慎重。在同样人数的车间内,美国个体采样样本量高于中国个体采样样本量,提示美国个体采样方法比中国个体采样方法更能够反映出车间内大部分劳动者的平均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个体采样方法与美国个体采样方法对粉尘检测结果的影响,找出中美对于粉尘个体采样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及联系。本研究对北京市丰台区4个电焊车间的劳动者分别按照中国《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和美国《Occupational Exposure Sampling Strategy Manual》规定的采样对象选取原则和采样方法进行个体采样,其中,在中国采样对象确定原则中,将"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的采样方案定义为第一种方案,将"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的采样方案定义为第二种方案;美国采样对象选取的原则按照"最高风险概率等于10%,置信区间为95%时确定采样对象人数。数据的分析及处理采用统计学SPSS 16.0软件进行,定量资料的分析采用双侧t检验,定性资料分析采用双侧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采用中国第一方案采样的检测结果均值范围(1.85±1.46)mg/m3~(5.72±3.81)mg/m3,采用美国方案为(1.85±1.46)mg/m3~(5.44±3.12)mg/m3,中国第一方案的结果略高于美国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中国第二种采样方案检测结果中,某消毒设备厂、某汽车公司的检测结果 (6.34±1.33)mg/m3和(7.42±2.40)mg/m3,略高于美国方案检测结果 (3.80±2.01)mg/m3和(3.84±2.67)mg/m3,某车辆装备公司和某构件厂的结果 (5.41±5.23)mg/m3和(1.00±0.25)mg/m3,略低于美国检测结果(5.44±3.12)mg/m3和(1.85±1.46)mg/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95%可信区间上限值比较中,中国采样结果均较美国采样结果有增高的趋势。在采样对象较少的情况下,中国个体采样方法与美国个体采样方法所得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国个体采样数据及95%可信上限值普遍高于美国个体采样数据。与美国采样方法比较,我国现行采样规范有一些不足,应加快我国"采样规范"修订的步伐,满足职业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