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应用中医药干预和治疗胃黏膜癌前病变(PLGC)对预防胃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虚瘀痰毒关系密切,认为病因的叠加,病机的复合杂聚是发生PLGC的基础,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是PLGC发生的必然,毒邪内损是PLGC发生的关键,健脾补气、活血化瘀、通络解毒是阻止其发展,预防胃癌发生的王道治法。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20,(1):15-17
百病多由痰作祟,痰性黏腻,易阻滞气血,是胃癌的首要致病因素。因时制宜是中医基础治法之一,一年中四季更替、一日中时辰变化无不影响脏腑气机运行,与痰浊的产生密切相关,在脏腑层面上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结合时间节律,对于胃癌的预防,即胃癌前病变的治疗宜在巳时,建议服药时间为辰时;对于癌已成者,宜治在辰时,如手术时间安排于上午7点到9点。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的思维及内涵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也符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管理的要求。在糖尿病治疗中,"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以及既病防变。具体表现在:糖尿病前期的预防;防止糖尿病病情加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4.
癌症虽然可怕,但可以预防。戒烟可以预防1/3的癌症,而饮食防癌更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已证明,饮食因素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60%以上的癌症发生在消化道,如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胰腺癌等,其发生都与饮食因素关系密切。美国在50年前胃癌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后由于饮食的改变,现在胃癌发病率很低。日本是胃癌最高发的国家,但日本人移民到美国夏威夷以后,由于饮食习惯渐渐改变,胃癌发病率在第二代明显下降,与当地的白人相似。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是传统中医特有的预防医学理论,在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的比例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体系要从患者的体质分类、对未发生疾病的预防和对已发生疾病的控制分别进行讨论。"治未病"是一套超前的医学思想和医学理论体系,传统的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是以人们的健康为核心,对患者实施个体化、主动性防治的理念。它不仅是长期的实践经验的集合,也充分体现了事物动态发展和辩证联系的哲学观念。本文主要从中医典籍的经典理论入手,回顾前人的实践经验与现代临床的相关应用,阐述中医"治未病"的丰富理论内涵,认识其在临床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构建"治未病"的临床应用思路,引导健康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肠上皮化生属胃癌癌前病变(PLGC),由于目前胃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不易实施病因预防,因此从胃癌癌前病变着手,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预防胃癌发生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对肠上皮化生的研究已较为全面,尤其是病因、诊断等方面,但无法阻断或逆转其发展。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逆转或阻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对肠上皮化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虽然中西医对肠上皮化生的认识及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虽然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其防治工作仍是棘手的问题。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延至今日对临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中医药应用于胃癌防治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中医药在预防胃癌发生、防治胃癌治疗引起的并发症、控制疾病进展、维持带瘤生存状态、预防胃癌复发转移等方面已取得良好成果。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由于其与胃癌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为胃癌前状态。以往的研究已基本证实,CAG的发生发展与胃癌的发生密不可分,因此开展对CAG病变的干预阻断是胃癌预防工作的重点所在,干预阻断的成功可大大减少胃癌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节减大量不必要的医疗开支,以造福于广大消化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我室从2002年5月至2009年10月间,经胃镜检查及病检后确诊胃癌患病人数22例,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病史、家族史、饮食及生活习惯等的调查分析,对胃癌的发病原因、发展的因素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三大因素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行探讨。目的:主要意义通过此次调查,对于预防胃癌的发生和控制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人类对疾病认识的深化和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关注并研究如何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疾病预防,早期干预、延缓胃癌的发生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治未病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有效的指导着中医药临床工作,至今仍然具有指导价值。本文就中医药治未病学说在艾滋病临床中医工作防治中的指导性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在今后临床工作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中医中药医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的胃癌术后患者5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25例,术后给予中药及针灸的治疗,对照组25例,仅给予常规的术后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8%,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术后中医药治疗可提高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内外源性损伤因素使胃黏膜保护屏障受损及细胞因子失调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相关疾病发生。中医药作为临床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保护胃黏膜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从胃黏膜-碳酸氢盐屏障、胃黏膜血流、胃黏膜免疫系统、胃黏膜损伤修复等方面分析中医药对胃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从前列腺素、三叶因子家族、热休克蛋白等方面分析中医药对胃黏膜细胞保护因子的调节作用,从而对近年来中医药保护胃黏膜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为临床提高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阈下抑郁患者进行早期预防、诊断与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或延缓抑郁症发病。文章从"防、诊、治"3个方面切入:一是通过体育锻炼、结合气功疗法,调节阴阳偏性,修正人格,加强保健预防;二是进行阈下抑郁中医症状本质及中医相关症状与阈下抑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而推进阈下抑郁状态辨识及中医药治疗阈下抑郁疗效评价等研究;三是加强以心理治疗为主,针药联合的阈下抑郁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研究。结合"中医状态学"理论,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以期为阈下抑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化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生存质量有效率上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转换率四个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在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转换率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中药治疗胃癌术后患者具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及患者预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手术后早期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食管癌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早期应用中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选择食管癌根治手术(术中切断迷走神经)后早期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早期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案治疗。观测2组患者对临床症状、胃窦蠕动、胃排空时间、胃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28例,显效20例,显效率98%;对照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18例,显效率54%。经统计学处理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B超检查:手术后2组的胃窦蠕动出现时间、胃部分排空时间、胃功能恢复到手术前水平的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服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2组对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转氨酶、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中医药治疗,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莫爵飞  姜山  倪青 《环球中医药》2012,(12):947-95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致残率高的特点,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有较大的优势,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从内治法和外治法两个大的方面着眼,对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发现糖尿病足中医内治法研究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分型论治、分期论治以及专方专药治疗等不同形式;外治法研究的成果则集中体现在外科清创术和外用药物研究两个方面。总的来看,当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诊疗规范、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研究方法欠科学,基础性实验研究较薄弱等问题。本文就以上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并指出糖尿病足中医药防治应突出内外治相结合、注重整体调理的优势特色,同时应积极借鉴西医在糖尿病足防治中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的中医药治疗策略。方法:对中医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制定胃癌中医治疗策略。结果:将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紧密结合,配合手术、化疗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医治疗策略,将中医治疗贯穿于胃癌治疗的始终,从而达到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结论:通过对胃癌的中医治疗策略的分析发现,利用中医药治疗胃癌疗效确切,可达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思想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应用中医中药可以在"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两个阶段进行干预,通过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偏盛偏衰,增强体质,以实现预防哮喘发病、减少发作次数及防治药源性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邱佳信关于胃癌学术思想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邱佳信教授关于胃癌的学术思想 ,认为胃癌是一全身性疾病 ,治疗时必须突出预防、治疗结合 ;重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与现代医学成熟的肿瘤理论结合研究 ,临床注重中医经典方剂的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