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荆芥连翘汤对小鼠皮肤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皮肤创伤和烫伤两种皮肤溃疡模型,比较荆芥连翘汤以及rhEGF的用药组和自身对照组小鼠皮肤溃疡面积,用显微镜观察溃疡面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和自身对照组相比,荆芥连翘汤可明显缩小小鼠皮肤溃疡面积(P<0.001),同时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01);荆芥连翘汤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rhEGF用药组。结论 荆芥连翘汤可明显促进小鼠皮肤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荆芥连翘汤促愈兔小腿溃疡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荆芥连翘汤浸泡治疗实验性兔小腿溃疡的疗效。方法成年新西兰雄性大白兔9只,随机分为荆芥连翘汤组、生肌玉红汤组和生理盐水组,建立小腿慢性溃疡模型,3组同时分别浸泡皮损部位。定期肉眼观察溃疡面积大小、深浅,表面分泌物等。3周后,取溃疡边缘组织制片,分别做常规病理、电镜、VEGF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观察毛细血管表达情况,并进行血管数量及面积计数。结果治疗过程中,肉眼观察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3周后常规病理、电镜结果显示3组之间有差异:免疫组化VEGF和CD34标记显示,实验组和阳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2组均与阴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荆芥连翘汤和生肌愈红汤均在治疗兔小腿溃疡过程中有明显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剂芥连翘汤湿敷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模型,比较荆芥连翘汤、利凡诺及生理盐水三组的小腿肿胀度,观察三组的皮损改善情况.结果 在抗炎方面,荆芥连翘汤组和利凡诺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溃疡愈合方面,三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荆芥连翘汤湿敷对放射线引起的急性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促进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的愈合,其促进溃疡愈合的疗效优于利凡诺.  相似文献   

4.
肠露灌肠剂对乙酸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乙酸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的治疗作用。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露组、柳氮磺毗啶(SASP)组4组,给药治疗7d后,比较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炎症反应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肠露对小鼠UC能明显减少疾病活动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能明显减轻结肠炎症反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检查示模型组小鼠结肠粘膜糜烂、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明显。肠壁增厚;肠露组小鼠结肠粘膜未见糜烂及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轻。粘膜轻度充血。结论: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小鼠UC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加减补阳还五汤对SHR/SP大鼠血压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使用加减补阳还五汤对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血压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20只5周龄雄性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随机分为二组(n=10只),喂含补阳还五汤的饲料为用药组,常规饲养为空白对照组;同时10只同龄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组。观察大鼠的体重、血压、行为学、记忆力和大脑病理变化。结果 用药组和对照组的血压、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用药组血压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用药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01),但明显差于正常组(P〈0.001)。结论 加减补阳还五汤对SHR/SP鼠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能显著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盐酸纳络酮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纳络酮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减压或大骨瓣减压、降颅内压、抗炎止血、冰毯降温、营养支持、气管切开、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络酮治疗。结果:治疗1~10d呼吸、心律异常观察组平均出现例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3、5、7、9、11d平均颅内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5、10d的血浆阻内啡肽含量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意识恢复时间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治疗1~10d应激性消化溃疡出血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d GC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恢复良好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纳络酮用药期间及停药后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纳络酮用于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疗效可靠,使用安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接种Lewis肺癌的C57BL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顺铂组、川芎嗪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连续用药20天,于接种后第22天处死全部小鼠,剥离皮下肿瘤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取出双肺观察表面肿瘤转移情况,计算肿瘤肺转移发生率、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及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用药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组抑瘤率明显高于顺铂组和川芎嗪组(P〈0.05),各用药组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及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联合用药组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明显高于顺铂组和川芎嗪组(P〈0.05)。川芎嗪组、联合用药组MVD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嗪可明显抑制Lewis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和转移,与顺铂联用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微血管生成和降低P-选择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甘利欣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kB(NF-kB)及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10只、模型组(B组)10只、甘利欣组(C组)10只和地塞米松组(D组)10只。用卵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气道上皮细胞NF-kB的表达;肺组织病理观察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因子测定。结果①哮喘模型组支气管周围明显炎细胞浸润,甘利欣组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炎细胞浸润。②甘利欣组BALF液中的IL-4、IL-5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IFN-λ水平明显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且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4组NF-kB细胞核阳性表达的细胞占气道上皮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2.10±2.21)%、(27.70±3.58)%、(16.66±2.88)%和(14.94±1.96)%。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甘利欣组明显低于模型(P〈0.01),且与激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甘利欣可以有效阻断肺组织中NF-kB的激活,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用敦煌养颜膏对小鼠衰老皮肤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10月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只。分别于用药后第10d、20d、30d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测量同等面积皮肤的重量和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用药10d时,皮肤重量和羟脯氨酸含量有增加现象,继续用药20d和30d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皮肤重量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和P〈0.01)。结论敦煌养颜膏外用可增加衰老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促进皮肤胶原蛋白合成,证明外用敦煌养颜膏具有养颜缓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nA肾病(IgAN)小鼠肾脏系膜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特点及中药益肾汤对其的影响。方法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加葡萄球菌肠毒索B尾静脉注射”法复制小鼠IgA肾病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肾汤低浓度组及益肾汤高浓度组。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小鼠系膜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系膜区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肾脏系膜细胞凋亡显著弱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Bax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模型组小鼠Bcl-2的表达则明显强于正常组(P〈0.05);益肾汤低浓度及高浓度组之间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益肾汤低浓度及高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Bax表达均增强(P〈0.05)、而Bcl-2表达则均减弱(P〈O.05)。结论IgAN小鼠存在明显的系膜细胞凋亡不足;益肾汤可通过调控系膜区Bax和Bcl-2的表达、诱导IgAN肾脏系膜细胞凋亡,进而抑制系膜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hEGF对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68例,随机分成rhEGF治疗组和非rhGF治疗组,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非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它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rhEGF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局部应用rhGF可促进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复方壳聚糖膜剂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壳聚糖膜剂促进家兔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每只白色家兔背部制备4个皮肤溃疡模型,共19只家兔,制备76个皮肤溃疡模型:随机分为1空白对照组,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3、4、5组分别为复方壳聚糖膜剂大、中、小剂量组.以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各组溃疡面积,溃疡容积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指标,观察复方壳聚糖膜剂外贴对溃疡愈合的影响.结果:在伤后14天内,复方壳聚糖膜剂外贴可使溃疡面积和容积缩小的速度及表皮完全覆盖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局部应用复方壳聚糖膜剂对家兔皮肤溃疡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黄连和白术的配伍对小鼠胃溃疡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胃溃疡 模型对照组、雷尼替丁阳性药物组、黄连组、白术组、黄连-白术药对不同配比(黄连:白术为9?1,8?2,7?3,6?4,5?5, 4?6)组。其中黄连组、白术组、黄连-白术药对配比组按照给药剂量的不同又分别设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 组。通过对小鼠预防性灌药6 d(正常组和胃溃疡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后灌胃无水乙醇(正常组除外)建立胃溃 疡模型。处死小鼠后取全胃剖开,肉眼观察胃黏膜形态,计算不同处理组溃疡抑制率,确定最佳药材配比与剂量。 在显微镜下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 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验证最佳配比组抗溃疡 效果。结果: 黄连-白术复方能显著降低无水乙醇致胃小鼠溃疡模型溃疡面积(P<0.001),且配伍后的药效大多明显优 于单用黄连和白术的药效(P<0.05,P<0.01 或P<0.001)。黄连?白术为6?4 配比组抗溃疡效果最显著,且该配比下高剂 量组抗胃溃疡药效明显优于雷尼替丁阳性药物组(P<0.001)。雷尼替丁阳性药物组、黄连高剂量组、白术高剂量组、 黄连+白术(6?4)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溃疡模型小鼠血清中MDA和ET-1 含量(P<0.01 或P<0.001),提高SOD和NO含 量(P<0.01 或P<0.001)。结论: 黄连-白术复方对无水乙醇法致小鼠胃溃疡具有预防作用,该作用表现出配比依赖和 剂量依赖的趋势,其机制可能与黄连和白术的抗氧化、舒张血管等作用有关。二者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富组蛋白1(histatin1,Hst1)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人成纤维细胞按常规方法传代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DMEM+1%小牛血清)、A组(100μg/ml Hst1)、B组(30μg/ml Hst1)、C组(3μg/mlHst1),细胞计数法观察不同浓度Hst1(3~100μg/ml)在不同时相点(24、48、72 h)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将已融合的人成纤维细胞分为丝裂霉素C处理组及丝裂霉素C未处理组,各组中再次分为空白对照组(DMEM+1%小牛血清)、Ⅰ组(30μg/ml Hst1)、Ⅱ组(10 ng/ml rhEGF)、Ⅲ组(30μg/ml Hst1+10 ng/ml rhEGF)、Ⅳ组(15μg/ml Hst1+5 ng/mlrhEGF)、Ⅴ组(15μg/ml Hst1+10 ng/ml rhEGF),通过体外细胞划痕实验考察Hst1对人成纤维细胞迁移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不同浓度的Hst1能够促进人成纤维细胞增殖,与浓度及时间无明显依赖关系,24 h时间点A、B组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②30μg/ml Hst1能促进细胞划痕创面愈合,8 h划痕愈合率约37.7%,与rhEGF联合应用时促划痕愈合率高于单独用药;利用丝裂霉素C排除细胞增殖作用后,30μg/ml Hst1较空白对照组无促进细胞迁移功能(P>0.05),划痕愈合率较丝裂霉素C未处理对应组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且与rhEGF联合应用时促划痕愈合率与单独用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st1能够促进人成纤维细胞增殖,但促迁移功能不明显。Hst1联合rhEGF使用时对人成纤维细胞划痕创伤愈合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纳米银护创液作用于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创面的疗效。方法建立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纳米银护创液组,动态观察两组的溃疡愈合面积、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结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纳米银护创液组溃疡的面积变化、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纳米银护创液联合使用比单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更能显著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薛仰杰 《安徽医学》2011,32(7):928-92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在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应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68例,随机分成rhEGF治疗组和非rhEGF治疗组,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非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他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方法比较,rhEGF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EGF应用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创面局部应用rhEGF可促进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海洋中药(氢化珊瑚钙)对表柔比星所致小鼠皮肤外渗性溃疡的防护作用,为海洋中药(氢化珊瑚钙)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表柔比星所致小鼠皮肤外渗性溃疡模,对照组常规处理,实验组加以海洋中药(氢化珊瑚钙)治疗。观察并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的实验动物外渗性溃疡面积、程度和愈合时间,在造模15天后,切除溃疡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溃疡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中的Ki67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外渗性溃疡发生率为100%,而实验组为60%。实验组的溃疡面积和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E染色显示对照组皮下结缔组织紊乱、毛囊扩张、鳞状上皮增厚,而实验组皮下组织层次清晰、少见毛囊扩张、鳞状上皮稍厚。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皮下组织中Ki67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NOX2在对照组中的表达高于实验组中的表达(P<0.05),SOD1在对照组中的表达低于实验组中的表达(P<0.05)。结论 海洋中药对表柔比星外渗所致的皮肤溃疡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