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合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诊断女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女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卵巢恶性肿瘤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SCT检查中的图像表现,对比经彩色多普勒超声、MSCT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29%、77.14%,MSCT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7.14%、88.57%,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SCT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57%、97.14%,明显高于单一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SCT检查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SCT检查均可有效显示卵巢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两者联合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MRI在筛查卵巢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和手术证实的39例卵巢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超声、MRI检查资料。结果 术前14例行超声检查,25例行MRI扫描检查;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5.71%,MRI诊断准确率为88.00%;超声、MRI扫描检查准确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显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患者卵巢可见呈椭圆形囊实混合型包块,内部无回声或有点状回声,有血流信号,盆腔内有积液;左右侧输卵管浆液性囊腺癌可见单右侧卵巢有实质性包块,内有强回声,血流信号较弱。MRI影像资料显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患者卵巢可见呈椭圆形囊实混合型包块,边界模糊,呈混杂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厚薄不均及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左右侧输卵管浆液性囊腺癌患者单侧卵巢可见椭圆形或圆形实质性包块,T1WI呈低信号或低、等信号,D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囊内片状阴影及实性部分强化明显。结论 超声、MRI卵巢病变准确率较高,但仍有待提高;二者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均可较清晰显示病变特点,对卵巢病变的筛查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卵巢转移的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伴卵巢转移的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肉眼观察:双侧卵巢肿瘤均为囊性,切面多囊状,囊内壁光滑.镜下囊内壁内衬单层黏液柱状上皮,局灶细胞轻度异型.免疫组化示卵巢及宫颈肿瘤细胞CEA(+)、P53(+)、Ki-67阳性指数〉5%.病理诊断: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伴双侧卵巢转移.结论: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伴卵巢转移易被误诊为黏液性囊腺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病理诊断为卵巢甲状腺肿(SO)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提高超声对本病的诊断水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7年5月经病理证实为SO的94例患者术前超声表现和临床资料,并总结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94例SO患者中,91例为良性卵巢甲状腺肿,3例为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其中良性卵巢甲状腺肿超声图像中77例(84.6%)呈囊性、分隔囊性或囊实性,86例(94.5%)边界清楚,70例(76.9%)形态规则,17例(18.7%)囊内有结节状突起,45例(49.5%)可探及血流信号;恶性卵巢甲状腺肿中,2例附件区囊实性(以囊性为主)占位,囊内壁可见稍强回声结节突起,囊壁、稍强回声及隔上均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超声声像图特点各异,但仍具有一些共性,多表现为附件区或盆腔内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分隔囊性或囊实性肿块,部分囊内可见结节状突起,囊壁及隔上探及血流。分析超声图像特点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与方法卵巢肿瘤患者 193例 ,年龄 19~ 6 9岁 ,平均 37.7岁。使用 L OGIQ4 0 0 B/ W、Aloka6 5 0型 B超诊断仪 ,经腹进行盆腔常规扫查 ,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2 结 果2 .1 本组卵巢囊性畸胎瘤 6 6例 ,巧克力囊肿 36例 ,粘液性囊腺瘤 2 2例 ,浆液性囊腺瘤 15例 ,卵巢黄体囊肿 16例 ,滤泡囊肿 14例 ,浆液性囊腺癌 5例 ,卵泡膜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勃伦纳瘤各 2例 ,粘液性囊腺癌、颗粒细胞瘤各 1例。2 .2 本组囊性肿瘤 177例 ,交界性 8例 ,实性肿瘤 8例。对卵巢肿瘤物理特性明确诊断 182例 ,诊断正确率为 94 .3%。2 .3 实性交界性肿瘤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87.5 % ,75 %。2 .4 囊性肿瘤 177例 ,与手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定性诊断正确率为 95 .4 %。超声判断错误 11例 ,巧克力囊肿、囊性畸胎瘤各 3例、粘液性囊腺癌 1例误认为粘液性囊肿 ;粘液性囊肿 2例、浆液性囊肿 1例误认为巧克力囊肿 ;浆液性囊腺癌误认为粘液性囊肿 1例。3 讨 论3.1 非赘生性囊肿内径较小 ,一般在 5 cm...  相似文献   

6.
栾维志  龚仁华  赵莉  蔡军 《安徽医学》2007,28(2):105-106
目的探讨胆管黏液腺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胆管黏液腺癌的术前诊断水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黏液细胞腺癌的CT资料,运用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胆管黏液腺癌病理改变的CT征象。结果胆管黏液细胞腺癌的MSCT影像特征:1.囊性肿块,囊壁、间隔厚薄不均匀,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可伴有钙化;2.薄层+多平面重建(MPVR)显示囊内间隔不完整,多房囊腔相互通连并在肝门部与胆管相通,胆总管黏液性阻塞和肝内外胆管扩张。结论MSCT可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结合临床可在术前提出胆管黏液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在卵巢囊腺癌(简称卵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确诊的卵巢囊性病变患者13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其中良性囊性病变71例,卵巢囊腺癌60例,患者手术及病理确诊前均行MRI检查,观察MRI在卵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卵腺癌的MRI征象。结果所有患者经MRI诊断,均准确定位,其中附件区75例,子宫上方54例,子宫前方2例;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直径在2.5~38.9mm。MRI诊断卵巢囊性腺瘤69例,卵巢囊性腺癌62例,浆液性囊腺癌39例,黏液性囊腺癌23例,与病理结果 (良性71例,恶性60例)比较,诊断敏感性为88.33%(53/60),特异性为92.96%(66/71)。卵巢囊腺癌以Ⅱ型为主,占91.36%,卵巢囊腺瘤患者以Ⅰ型为主,占73.91%,良恶性病变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MRI诊断为卵巢囊腺癌患者中单发13例,占20.97%,多发49例,占79.03%,MRI表现为盆腔内信号、形态不规则、不均匀的囊性、囊实性、囊实性肿块;T1WI呈等或高、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22例患者行增强扫描显示,囊性部分无强化,囊内无强化,实性部分有中度或明显强化。囊性肿块囊壁呈不规则增厚,囊内T1WI呈低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62例均有腹水征。结论 MRI可准确对卵巢囊性病变作进行定位,并可准确显示肿块形态、大小及侵及范围,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133-136
目的 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及浆液性腺癌的MR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透明细胞癌及6例浆液性腺癌的临床资料及腹盆腔MR平扫及增强表现特点,观察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信号及动态增强特征。结果 8例卵巢透明细胞癌单侧发病8例(右侧5例,左侧3例),最大径为3.9~16.1 cm,边界清晰6例,边界欠清2例,形态规则6例,不规则2例,囊实性病变8例;6例卵巢浆液性腺癌单侧5例(右侧3例,左侧2例),双侧1例,最大径为3.1~9.6 cm,边界清晰2例,边界不清4例,形态规则1例,不规则5例,囊实性病变6例。结论 卵巢透明细胞癌MRI表现为体积较大、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表现为边缘光滑突向囊内的单个或多个壁结节,囊性成分所占比例较实性成分多;卵巢浆液性腺癌MRI表现为体积较小、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的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表现为突向囊内及囊外生长的结节影,实性成分所占比例较囊性成分多。结合病史及不同影像表现,有利于对这两种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9.
小儿卵巢肿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卵巢肿瘤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小儿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对42例小儿卵巢肿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手术后病理诊断浆液性囊腺瘤及囊腺癌8例,超声诊断6例,敏感性75%;黏液性囊腺瘤及囊腺癌8例,超声诊断8例,敏感性100%;卵巢良恶性畸胎瘤23例,超声诊断20例,敏感性87%;卵巢实性及偏实性肿癌3例,超声诊断3例,敏感性100%。其中良性肿瘤32例,恶性肿瘤10例,肿瘤特点,大多为生殖细胞来源,占卵巢肿瘤62%,而其中以畸胎瘤多见。结论:超声诊断是小儿卵巢良恶性肿瘤首选可靠的医学诊断方法,其中良性肿瘤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如肿瘤内部回声更加杂乱,应密切结合临床,预示恶性可能。  相似文献   

10.
卵巢囊腺瘤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卵巢囊腺瘤的MRI表现,提高MRI诊断的正确性。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28个卵巢囊腺瘤,对其MRI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28个卵巢囊腺瘤中,浆液性13个,黏液性15个,其中良性25个,交界性或恶性变3个。良性表现为囊壁光整,囊内分隔薄而规则;交界性或恶性表现为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可见囊壁结节。结论多房性囊腺瘤具有较典型的MRI表现,诊断不难;单房性囊腺瘤缺乏特异表现,囊壁强化是与其他囊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征象,MRI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和CT在早期桥本氏甲状腺炎(H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早期HT患者(HT组)和50例甲亢患者(甲亢组)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CT检查,评估超声、CT在早期H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HT组血流信号丰富或杂乱的占比较甲亢组明显低(P<0.05);HT组腺体内强化血管影明显低于甲亢组,而均匀片状强化占比明显高于甲亢组(P<0.05);超声鉴别诊断早期HT、甲亢的灵敏度66.12%,特异度76.00%,准确度70.54%,Kappa值为0.414;CT鉴别诊断早期HT、甲亢的灵敏度79.03%,特异度80.00%,准确度79.46%,Kappa值为0.587,超声联合CT鉴别诊断早期HT、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灵敏度90.32%,特异度92.00%,准确度91.07%,Kappa值为0.820。结论单纯超声、CT对早期HT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都不高,两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早期HT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应用B型超声联合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肾结核患者53例,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肾结核在经腹壁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中的图像表现,计算两种检查联合对肾结核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超声对肾结核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4%、85.86%,多层螺旋CT对肾结核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21%、88.0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肾结核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91%、97.82%,明显高于超声、多层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表现可见实质回声不均匀,肾内、肾盏内出现液暗区及强回声团,集合系统紊乱分离;14例患者可见肾盂扩张,内部无回声透声差,部分见絮状沉积物;21例图像显示肾被膜不规则,肾实质回声不均匀,伴散在的点、团状强回声。CT平扫可见患者肾内出现低密度空洞,大小形态不一,围绕肾盂分布,CT值0-31Hu,增强后周边呈环状增强,内部无明显强化;20例患者出现肾脏形态失常,体积明显缩小,局部肾皮质厚度变薄,边缘不规整,内部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出现稍增强。结论应用B型超声、多层螺旋CT检查均可有效显示肾结核影像学特征,两者联合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13.
叶晓青  陈健  谭旭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78-80,F0003
目的 观察全腹部64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957例,利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将CT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CT的诊断结果与术后、治疗的结果相比,最后发现在实质脏器的损伤诊断中假阳性为5例、假阴性为3例;而在空腔脏器的CT诊断结果上假阳性为4例、假阴性为3例.CT诊断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97.86%,特异性为99.59%; CT诊断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76.67%,特异性为99.89%.结论 全腹部MSCT增强扫描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与诊断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特异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其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却要显著高于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P<0.05).  相似文献   

14.
夏皓  陈狄洪  舒艳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97-98,100,F0003
目的 思考卵巢宫内膜样癌的CT诊断思路,减少卵巢宫内膜样癌的误诊.方法 对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宫内膜样癌患者的CT图像回顾分析.结果 5例肿瘤CT影像共同点:病灶均为多房,囊壁不光滑、分隔厚薄不均,没有钙化灶,周围结构粘连、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可见持续性环形强化、分隔强化.结论 卵巢宫内膜样癌呈囊实性病变,排除囊腺癌特征的病例应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行超声造影及MSCT增强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5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造影、MSCT及二者联合术前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的诊断效能。结果54例患者,超声造影术前评估可切除肿瘤39例,不可切除肿瘤15例;超声造影诊断胰腺癌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31%、80.00%、88.89%。MSCT术前评估可切除肿瘤41例,不可切除肿瘤13例;MS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87%、73.33%、88.89%。二者联合胰腺癌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31%、93.33%、92.59%,相比于单项检查准确性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MSCT均在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中有重要价值,二者联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对肺癌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就诊的100例肺部占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比较不同肺部占位病变MSCT平扫CT值、增强峰值及强化增值,同时与病理学结果对照,分析MSCT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对照,MSCT平扫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0%、66.7%、68.0%,均显著低于增强扫描的91.4%、88.1%、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炎性假瘤、肺结核球三组增强峰值、强化增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癌、腺癌、小细胞癌CT净增强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且通过观察MSCT增强扫描影像特征可帮助与其他占位病变鉴别,以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对比超声造影、CT、MRI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卵巢肿瘤患者的超声造影、CT及MRI影像资料,并与病理学结果对比。结果 MRI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略高于超声造影检查,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CT诊断准确率低于MRI、CT(P0.05)。超声造影上,良性肿瘤实性成分为主表现为从瘤体周边向内部灌注,囊性成分为主可见囊壁呈环状不均匀增厚。恶性肿瘤实性成分为主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多数肿瘤体内部向周边病灶强化;囊性成分为主组织囊壁及囊内分隔明显增强。CT表现上,良性肿瘤以囊性多见,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恶性肿瘤有"分叶征",或多房性;以实性成分为主增强扫描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成分肿块增强扫描后无明显强化。MRI表现上,良性肿瘤囊性成分为主组织信号复杂,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有轻、重度强化;实性成分组织为主可见MRI信号不规则,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为延迟不均匀强化。恶性肿瘤以囊实性病灶或实性病灶为主,囊实性部分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多呈结节或乳头状从囊内突出囊外;实性部分T1WI等或低或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中重度明显强化。实性肿块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后信号不均,部分见腹水、淋巴结转移或盆腔受侵。结论超声造影是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声与CT融合图像对小肝癌(sHCC)诊断及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医院收治的sHCC患者104例均接受增强CT扫描检查,并将图像导入超声检测系统,接受RFA治疗。结果超声与CT融合图像诊断sHCC的灵敏度为95.74%,特异度为98.25%,准确率为97.12%;47例sHCC患者71个病灶中超声与CT成功对位68个(占95.77%),其中14个(20.59%)RFA病灶消融边界<5mm,其中9个病灶经补针后再次评估均达到安全边界;术后3个月时复查结果显示68个病灶中完全消融67个(98.53%),超声与CT融合图像评估RFA疗效灵敏度为97.01%,特异度为100.00%,准确率为97.06%;随访结果显示,消融达安全边界的63个病灶中术后复发2个(3.17%),未达边界及超声评估的8个病灶中术后复发3个(37.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6,P<0.05)。结论超声与CT融合图像可提升sHCC诊断准确率,用于RFA治疗可实时评估消融范围是否达安全边界并及时补针治疗,提升消融效果,同时还可监测术后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10例SPTP均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肿瘤呈囊实性,大部分体积较大,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仍低于胰腺正常组织,肿瘤的假包膜完整,强化明显,密度高于或与胰腺组织相似。结论:SPTP在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为该病特征性的CT表现,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SPT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