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自1985~1991年以来,应用自拟生肌复胃汤治疗胃脘痛176例效果显著,介绍如下。方药组成:炙甘草15g、生甘草15g、黄芪15g、白芍15g、枳实9g、黄连4g、黄芩12g、干姜6g、姜半夏12g、白芨9g、麦芽15g、神曲9g。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40岁,于2009年5月18日初诊。左侧偏头痛,局部有热感,影响工作与睡眠。喉吐黏痰。恶心、逆气频作,手心热,思冷饮,小便黄,舌苔白腻,少津,脉弦数。证:属肝阳上饶胃气不和。治则:平肝清脑,润气和胃。处方:珍珠母(先煎)30 g、紫贝齿(先煎)12 g、菊花9 g、夏枯草12 g、连翘15 g、云参24 g、麦冬18g、扁豆花9 g、竹茹9 g、陈皮9 g、藿香9 g、神曲9 g、(布包)旋复花9 g、代赭石包15 g、海浮石12 g。3付水煎服。诊断:头痛渐缓。逆气除,其余各症均有减轻。仍以平肝清脑为主,佐以调中。处方:珍珠母先30 g、紫贝齿先15 g、菊花9 g、白蒺藜12 g、夜交藤15 g、夏枯草12 g、连翘15 g、桑叶9 g、钩藤9 g、云参30 g、麦冬18 g、扁豆花。9 g、竹茹9 g、陈皮9 g、藿香9 g。3付水煎服。患者,男,49岁,干部,2009年3月15日初诊。头痛3 d,左侧较重。患者15日下午开始头痛如裂,面目红赤,眼睛流泪,口苦咽干,颈强。痛苦时全身汗出,烦躁易怒,四肢抽搐,睡眠不宁,小便黄。曾服用  相似文献   

3.
严琳 《中外健康文摘》2007,4(9):114-114
组方: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当归15g茯苓 15g山药20g白芍15g佛手9g熟地30g仙灵脾15g菟丝子15g山芋肉15g五味子12g熟附子10g麦冬15g土茯苓30g。[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29例中,男性77例,女性52例,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52岁,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源性心脏病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加味五味子汤:五味子15~30g 麦冬10g红花9g(另包) 潞参30g 黄芪30g 炙麻黄9~15g 杏仁15g 陈皮12g 茯苓30g 半夏10g丹参30g 当归12g 熟地15g 山药20g 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加减:大便秘者加火麻仁15g;大便溏、次数多者加焦术15g;胸闷者加枳壳12g、桔梗12g;痰热盛者加黄连6g、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安肾汤治疗慢性复发性泌尿系感染患者17例,取得可靠疗效,现总结如下: 方莉组成及应用方药:生黄芪10~60g 汉防己6~15g 益母草30g 白茅根30~60g 连翘9~15g 银花9~15g 赤小豆30g 竹叶9g 黄柏12g 茯  相似文献   

6.
1.处方:射干15g,水煎后加入白糖适量,日3次,或制成剂丸,每次4g,日3次,饭后服,10天一疗程。病程较长者可酌加川芎9g,赤芍12g;乳糜血尿者,可加生地15g,仙鹤草15g。疗效:治疗104例中,痊愈94例,占90.4%,无效10例,占9.6%。其中9例治愈1~6个月无复发;只有1例轻度腹泻,但无其他不良反应。 (中医杂志5:44,1981) 2.处方:阿胶9g(冲服),云苓12g,泽泻12g,滑石12g,猪苓12g,每日1剂,水煎  相似文献   

7.
21例均为门诊部患人,年龄34~53岁,男4例,女17例,按1984年学林出版社出版《周围血管外科》第一版临床标准诊断。其中以肢体冰凉、苍白色,受寒冷即刻引起发作,冬季明显加重者8例;肢体持续性青紫,发凉,胀痛,手指瘀肿者10例;肢体发红,肿胀,疼痛,炎证表现者3例。病程9~15年以上者3例,5~9年者15例,1~5年者3例。治疗方法:地黄饮子化裁: 熟地黄24g 巴戟肉15g 山萸肉15g 石斛24g 肉苁蓉12g 炮附子9g 五味子6g 官桂9g 茯苓30g 麦冬12g 菖蒲12g 远志6g。  相似文献   

8.
<正>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为已婚育龄期妇女,发病年龄25~30岁11人,31~35岁18人,36~40岁21人。以头晕头痛为主症者13人,以乳房胀痛为主症者14人,以心烦失眠,情绪改变为主症者12人,以浮肿腹泻为主症者5人,以身痛烦热为主症者5人,以口舌糜烂为主症者1人。月经周期正常者38人,月经提前4人,后延7人。妇科检查有慢性盆腔炎者3人,子宫肥大者2人。 2 治疗方法自拟加味调肝汤为基本方,方药组成:当归12g,白芍15g,阿胶9g,川芎9g,熟地9g,山药12g,茯苓9g,山萸肉12g,制何首乌15g,巴戟天9g,女贞子12g,旱莲草15g。随症加减:头晕加龟  相似文献   

9.
1.龙胆草30g,篦麻籽7个,黄蜡30g,大枣7个(去皮),冰片1g,轻粉1g,共捣如泥,摊在生白布上外敷,7天7夜可愈。 2.牙皂12g,防风9g,羌活9g,白芷6g,乳香9g,炮山甲12g,金银花12g,连翘24g,当归12g,沉香3g,石决明3g,红花9g,大黄15g,甘草3g,水煎服(未化脓时用) 3.铜绿12g,官粉30g,轻粉9g,潮脑6g,血余炭15g,百草霜30g,公猪脂油120g。用法:将上药共合一处,用铁锤砸成膏(最好在青石板上砸),摊在布上敷患处,每天换1次,7日可愈。  相似文献   

10.
资料与方法2003年以来收治荨麻疹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6~10岁18例,10~15岁12例,病程6~12个月21例,1~2年9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疗方法:以养血熄风汤加减治疗。处方:生首乌10g,黄芩15g,地龙15g,乌梢蛇9g,蝉蜕10g,麻黄6g,蛇床子9g,刺蒺藜1  相似文献   

11.
自拟养牙汤治疗慢性牙龈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拟养牙汤治疗慢性牙龈炎 ,临床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的牙龈炎患者多来自门诊中医内科。病程最长为 7年 ,最短为 1年。年龄最大为 43岁 ,最小为 16岁 ,平均年龄为 2 8.5岁。所有患者均经牙科确诊 ,并经常规西医治疗 1月以上无效者。1.2 治疗方法 采取随机的方法 ,将上述病例平均分成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自拟养牙汤煎服。方药组成 :天冬 15 g、麦冬 15 g、生地 12 g、熟地 12 g、玄参 30 g、杷叶 12 g、陈蒿 15 g、石斛 12 g、茯苓 12 g、黄芩 9g、大黄 3g、川朴 6 g、银花 9g、连翘 9…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清·钱镜湖之助肝益脑汤治疗复视患者17例,疗效显著。17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14例,年龄16~41岁。病程4~19天。17例患者中最多服9剂,最少服2剂,平均4.2剂,均治愈。 1.方药组成及服法白芍12g当归9g 人参6g 郁李仁9g 柴胡9g 花粉12g 细辛3g川芎9g 菊花9g 薄荷6g 生地15g 天冬12g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 1997— 2 0 0 0年 ,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VBIV) 84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依据 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 VBIV诊断标准 ,总结资料完整者 84例 ,其中男性33例 ,女性 5 1例 ;年龄 32~ 71岁 ;病程 3天~ 18年 ;门诊患者 31例 ,住院患者 5 3例。2 治疗方法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基础方 :桃仁 12 g、红花 9g、当归 15 g、生地黄 15 g、白芍 12 g、川芎 2 0 g、桔梗 9g、牛膝12 g、枳壳 6 g、柴胡 9g、葛根 15 g、丹参 2 0 g、甘草 5 g。随证加减 :兼气虚者加黄芪 ,宜重用 30…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学“崩漏”病范畴。笔者自拟安冲场,随证加减治疗8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80例中,年龄28~35岁20例,35~42岁36例,42~50岁24例;出血时间:1~3个月25例,3~5个月37例,5个月以上18例;不规则子宫出血65例;月经过多而周期正常15例。治疗方法:安冲汤由:黄芪15g、白术9g、炒山药30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川断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乌贼骨12g、茜草9g、醋炙香附6g.水煎服,早晚各1次,7日为1个疗程。老经血紫黑有块加生蒲黄9g、藕节og(无须根);心胸顿热加白芍12g、龟板9g、黄羊炭12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李振华教授治疗哮喘经验.方法:通过长期跟师侍诊,整理资料,结合典型病案分析李振华教授治疗哮喘的临证思路.结果:李振华教授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辽沙参24 g,麻黄9 g,杏仁9 g,生石膏27 g,苏子9 g,桔梗9 g,生桑白皮12 g,地骨皮12 g,炙紫菀9 g,陈皮9 g,贝母9 g,甘草3 g,白茅根15 g,地榆炭9g)治疗哮喘疗效显著.结论:李振华教授治疗哮喘有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例1男,41岁。初诊日期1996年4月12日。患慢性荨麻疹2年余,迪经西医治疗仍反复发作,至今不愈。刻诊:躯干、四肢有大小不等风团,搔痒不安。今按脉弦数、苔薄、舌质红。从风论治。书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予当归9g、赤芍9g、茺蔚子9g、薄荷sg、黄芩9g、黑荆芥9g、地肤子9g(包)、刺蒺藜9g、蝉脱15g、地龙15g、紫苏15g,共5剂。4月17日  相似文献   

17.
B 超显示左侧或右侧输卵管积液,伴腰酸或痛,白带多,少腹胀痛或下腹下坠,行经腹痛,苔薄黄,质略黯,脉沉弦。治疗方法 33例输卵管积液均为湿热阻滞,行血不畅治以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通脉.方用自拟败马汤加减:败酱草30g,马鞭草15g,王不留行15g,苡仁30g,当归10g,云苓12g,红花9g,桃仁9g,黄柏9g,桂枝6g,皂刺6g,水煎服,日1剂,腰痛甚加桑寄生12g,川断9g;腹痛甚加  相似文献   

18.
结节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肉芽肿性疾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损害多个器官。肺结节病是其中最常见的疾患,典型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小结节,少数患者后期可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治疗上主要以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为主。中医文献尚未有肺结节病的系统论述,郑心教授通过研究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发展演变过程,认为肺脾气虚,痰湿瘀结为本病的发病根源。自拟肺康方(党参28g黄芪15g炒白术12g云苓15g麦冬20g水蛭9g蜈蚣2条丹参24g桃仁15g川芎12g炒地龙12g黄芩15g蛇舌草24g薏苡仁30g甘草9g)治疗肺结节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72例中男性35例,女性对冽;年龄5~9岁15例,10~20岁20例,21~30岁9例,31~40岁17例,41~50岁7例,50岁以上4例。临床特点:咳嗽由喉部奇痒而引起,咽部痒痛燥涩,干咳连声不断,气呛无痰,胸部有明显的窒闷阻塞感。组方:银花50g,直参15g,桔梗12g,甘草6g,射干9g,马勃12g,山豆根15g,杏仁12g,紫花地了15g,白鹰蚕12g。疗效标准:①痊愈:服药1-2个疗程,咽痒咳止者;②有效:服药2个疗程后,咳嗽停止,而咽部仍有不适感者;③无效:服药2个疗程后,咽痒咳嗽不止者。治疗结果:痊愈6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9%。病…  相似文献   

20.
燮枢汤是焦树德教授多年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治疗肝胆枢机失调的有效方剂。其功效为燮理肝胆枢机。方药组成为柴胡9~15g,黄芩9~12g,炒川楝子12g,制半夏9~12g,草红花9~10g,白蒺藜9~12g,皂刺3~6g,片姜黄9~109,刘寄奴(或茜草)9~15g,焦四仙各109,炒菜菔子10g,泽泻10~18g。适用于具有较长时间右胁隐痛,或两胁均痛,脘闷迟消,腹部胀满,食思缺乏,胁下痞块(肝或聘大),倦怠乏力,小便黄,大便欠爽或清软,舌质红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弦滑兼数的肝胃失和、肝郁克牌等证候。对西医诊断的肝胆系统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