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综合分析和评价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式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由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胰腺癌患者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选择其中临床资料齐全并且获得成功随访的91例患者,对有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式)进行单因素Kruskal-Wallis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的统计学分析处理,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评价因素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 可能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胰周侵犯(包括周围血管、淋巴结、邻近脏器)、远处转移(包括肝转移)、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单因素分析表明:胰周侵犯、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与胰腺癌预后密切相关(P<0.05);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与预后关系不密切(P>0.05).再对筛选出来的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病理因素,应用多因素分析表明:胰周侵犯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首位独立因素.肿瘤临床分期(TNM)Ⅰ期、Ⅱ期、Ⅲ期、Ⅴ期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0.65%、74.29%、26.32%、25.00%,5年生存率分别为16.31%、5.71%、0、0.根治手术组(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姑息手术组(包括单纯胆囊空肠吻合术、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肠吻合加胃肠吻合术、十二指肠镜下胆道内支架植入术)1年生存率分别为77.42%、23.08%,5年生存率分别为9.22%、0.结论 胰周侵犯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首位独立因素.早期确诊并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最有效方法.对不能行根治性手术的胰腺癌患者应根据其个体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姑息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胰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71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胰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71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获访,随访率达84.5%;随访时间5~36个月,中位数为16个月;其1、2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6%、23.9%及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43)、淋巴结转移(P=0.002)、远处转移(P=0.000)、TNM分期(P=0.000)及胰周侵犯(P=0.000)均与胰腺癌的预后有关,女性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存在远处转移、TNM分期越晚及存在胰周侵犯者的预后较差;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远处转移(P=0.047)、TNM分期(P=0.002)及胰周侵犯(P=0.016)均是胰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存在远处转移、TNM分期越晚及存在胰周侵犯者的预后较差。结论远处转移、TNM分期及胰周侵犯为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胰腺癌中PEDF和VEGF平衡关系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993年至2005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胰腺癌病人,共51例,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胰腺癌标本进行检测,观察两者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联系,与肿瘤血管密度和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血管侵犯,肿瘤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作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本组51例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0.3个月(6-156个月)PEDF/VEGF与MVD之间存在显著关系,PEDF/VEGF值大小与肿瘤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密切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51例病人根据PEDF/VEGF值是否大于0.5分为两组,其中PEDF/VEGF≥0.5组生存曲线明显高于PEDF/VEGF〈0.5组(log-ranktest,P=0.0005)。PEDF/VEGF比值(风险系数0.390;P=0.027)、淋巴结转移(风险系数3.38;P=0.005)、远处转移(风险系数3.447;P=0.003)是胰腺癌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PEDF/VEGF比值可较好的反映胰腺癌中的血管增生情况;它与胰腺癌病人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系胰腺癌重要的预后因子之一,可以为胰腺癌的抗血管增生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抑血管生成因子浓度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i MH  Yan CQ  Zhao YP  Song YM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7):1199-1201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抑血管生成因子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一1)、Angiostatin及Endostatin的浓度改变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32例胰腺癌可切除患者、24例不可切除患者和20例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以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TSP-1、Angiostatin及Endostatin浓度,分析其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血管侵犯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TSP-1、Angiostatin及Endostatin浓度显著低于胰腺癌组(P〈0.01);胰腺癌患者中不可切除组较可切除组Angiostatin及Endostatin表达显著升高(P〈0.05);术后1周检测Endostatin、Angiostatin及TSP-1显著降低(P〈0.05),其中Endostatin及Angiostatin差异明显(P〈0.01);Endostatin与肿瘤大小及CA19—9表达相关;Angiostatin与血管侵袭及肿瘤大小相关;TSP-1与血管侵袭及远处转移相关。结论抑血管生成因子与胰腺癌不同时期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促血管生成因子浓度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Yan CQ  Zhao YP  Dai MH  Song YM  Wu YD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7):496-498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促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浓度与临床病理学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2例胰腺癌可切除患者,24例胰腺癌不可切除患者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的VEGF、bFGF及IGF-1浓度,分析其与胰腺癌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是否侵犯血管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胰腺癌患者VEGF及bFGF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IGF-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不可切除组较可切除组VEGF显著升高(P〈0.05),bFGF及IG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与胰腺癌分化、淋巴结转移、血管侵袭、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bFGF与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相关;IGF-1与血管侵袭相关。结论胰腺癌进展过程中特有的生物学特性与胰腺癌不同时期的血管形成调控密切相关,促血管生成因子对于胰腺癌的进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检测外周血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对于胰腺癌临床筛查、诊断及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相关因子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胰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相关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胰腺癌中PEDF和VEGF平衡关系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胰腺癌标本,观察PEDF和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相应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和肿瘤血管密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血管侵犯、肿瘤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作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PEDF/VEGF与MVD之间明显关系(P<0.01),PEDF/VEGF值大小与肿瘤病理TNM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1)、远处转移(P<0.05)有密切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51例患者根据PEDF/VEGF值是否大于0.5分为两组,其中PEDF/VEGF≥0.5组生存曲线明显高于PEDF/VEGF<0.5组(log-rank test,P<0.01).PEDF/VEGF比值(风险系数0.390;P<0.05)、淋巴结转移(风险系数3.38;P<0.01)、远处转移(风险系数3.447;P<0.01)是胰腺癌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PEDF/VEGF比值可较好反映胰腺癌中的血管增生;它与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是胰腺癌重要的预后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胰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相关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胰腺癌中PEDF和VEGF平衡关系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胰腺癌标本,观察PEDF和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相应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和肿瘤血管密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血管侵犯、肿瘤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作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PEDF/VEGF与MVD之间明显关系(P<0.01),PEDF/VEGF值大小与肿瘤病理TNM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1)、远处转移(P<0.05)有密切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51例患者根据PEDF/VEGF值是否大于0.5分为两组,其中PEDF/VEGF≥0.5组生存曲线明显高于PEDF/VEGF<0.5组(log-rank test,P<0.01).PEDF/VEGF比值(风险系数0.390;P<0.05)、淋巴结转移(风险系数3.38;P<0.01)、远处转移(风险系数3.447;P<0.01)是胰腺癌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PEDF/VEGF比值可较好反映胰腺癌中的血管增生;它与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是胰腺癌重要的预后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头癌与壶腹癌在可切除性、肿瘤局部浸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预后等临床行为特点的差异。方法同期收治的胰头癌42例、壶腹癌26例为本研究对象,以手术发现和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探讨上述指标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同期收治的壶腹癌26例和胰头癌42例中,壶腹癌切除率84.62%,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为19.05%,胰头癌发生血管侵犯为83.33%,壶腹癌为11.54%,两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肿瘤局部组织浸润(P=0.13)、淋巴结转移(P=0.15)、远处转移(P=0.54),两组间无差异;两组TNM分期构成亦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壶腹癌与胰头癌因其原发组织、生长部位不同,其临床行为特点各异,术前应力争明确肿瘤部位以利于制定正确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胰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相关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胰腺癌中PEDF和VEGF平衡关系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胰腺癌标本,观察PEDF和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相应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和肿瘤血管密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血管侵犯、肿瘤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作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PEDF/VEGF与MVD之间明显关系(P<0.01),PEDF/VEGF值大小与肿瘤病理TNM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1)、远处转移(P<0.05)有密切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51例患者根据PEDF/VEGF值是否大于0.5分为两组,其中PEDF/VEGF≥0.5组生存曲线明显高于PEDF/VEGF<0.5组(log-rank test,P<0.01).PEDF/VEGF比值(风险系数0.390;P<0.05)、淋巴结转移(风险系数3.38;P<0.01)、远处转移(风险系数3.447;P<0.01)是胰腺癌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PEDF/VEGF比值可较好反映胰腺癌中的血管增生;它与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是胰腺癌重要的预后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56例非连续性结直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远处转移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P0.05),与肿瘤部位、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最大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T分期、N分期、术前CEA水平等因素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T分期、N分期、术前CEA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远处转移与肿瘤最大径、T分期、N分期、术前CE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骨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人、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的血清BMP-2和VEGF的含量,评价二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BMP-2和VEGF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并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VEGF、BMP-2的水平,有助于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结肠癌切除标本中远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白细胞抗原G(HLA-G)蛋白表达情况,探讨HLA-G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G 蛋白在结肠癌远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远癌组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旁组织与远癌组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HLA-G 与结肠癌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块大小、肿块部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 HLA-G 在结肠癌中高表达。HLA-G 在血管侵犯组、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分期较晚组表达显著升高,这些因素可能与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蛋白质分子生物标记物SOX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112例原发胃癌组织及7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SOX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70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上皮中仅有5例(7.1%)为SOX9低表达;112例胃癌组织中94例(83.9%)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SOX9高表达51例(45.5%)。胃癌组织中SOX9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其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Lauren分型(P〈0.05)、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远处转移(P〈0.05)及肿瘤TNM分期(P〈0.05)有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OX9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SOX9低表达者(29.4%比49.2%.P=0.03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P=0.046)、浸润深度(P=0.001)和远处转移(P〈0.0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而SOX9的高表达(P=0.948)不能作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SOX9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生长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并对胃癌患者预后有影响.但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刘斌  骆红  黄世锋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2):840-842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 -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64例经病理证实的术前结直肠癌患者、40例结直肠良性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IMP -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IMP -1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病患者和健康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rN)分期和转移数量(pN)分期与病理因素的关系,为合理的胃癌分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11年12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其州分期和pN分期的病理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脉管内有无癌栓、肿瘤直径、大体形态和浸润深度与rN分期和pN分期均有关(P〈0.05);组织学类型则与rN分期有关(P〈0.05),而与pN分期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管内癌栓、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是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在评估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价值上,rN分期和pN分期基本一致(P〉0.05)。结论无论是从淋巴结转移率还是从转移数量上看,脉管内癌栓、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都是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N分期对于评价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分期在诊断价值上与pN分期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144m/z蛋白峰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2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术前血清标本利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3144m/z蛋白峰的表达。结果3144m/z蛋白峰阳性率为33.9%(111/327),明显高于CEA阳性率(21.1%,69/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45.6%(149/327)。3144m/z蛋白峰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P〈0.01)、神经浸润(P〈0.01)、肿瘤大小(P〈0.01)、脉管瘤栓(P〈0.05)、淋巴结转移(P〈0.05)、CEA表达(P〈0.05)及浸润深度(P〈0.05)有关。3144m/z蛋白峰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44.7%和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经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3144m/z蛋白峰表达并未被证实为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7)。结论3144m/z蛋白峰有可能成为胃癌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COX-2和MMP-7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癌组织中环氧合酶(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55例进展期胃癌手术的切除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病灶中COX-2和MMP-7的表达情况。分析COX-2和MMP-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COX-2和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和72.7%。COX-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MMP-7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01),而与肿瘤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COX-2和MMP-7的表达呈等级正相关(P〈0.001)。结论:COX-2和MMP-7与胃癌组织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高表达是胃癌组织高侵袭能力和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COX-2和MMP-7可作为反映胃癌组织侵袭转移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iR-196b和HoxB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96b与靶基因HoxB8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的正常黏膜组织中miR-196b mRNA和HoxB8 mRNA的表达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oxB8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196b mRNA和HoxB8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在对应的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miR-196b 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Ⅰ+Ⅱ与Ⅲ+Ⅳ)及远处转移均有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均无关(P〉0.05);HoxB8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上述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miR-196b mRNA与HoxB8 mRNA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0.458,P〈0.05),而与HoxB8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236,P〉0.05)。结论 miR-196bmRNA及HoxB8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miR-196b mRNA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miR-196b可能通过与靶基因HoxB8 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抑制HoxB8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