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依托全省血液信息网和中心数据库实践集中化检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血液安全战略和发达国家21世纪初在血液工作中的经验,采供血机构对医疗用血实行集中化检测已是趋势[1]。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对采供血机构实行血液的集中化检测提出了要求。浙江省从2007年1月1日起,依托已经建成的浙江省血液信息网和浙江省血液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血液安全战略和发达国家21世纪初在血液事业的发展经验表明,采供血机构对临床用血实行集中化检测已成为趋势[1,2];2006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血站管理办法》对采供血机构实行血液集中化检测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自2010年2月起,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血液集中化检测的思想已被诸多的血液中心化模式与体系所证实~([1]).<血站管理办法>第8条要求:"血液中心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液的集中化检测任务".这足当前提高血液安全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4.
宁夏实行全区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卫生部在<血站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了省级血液中心职责之一是"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液的集中化检测任务"[1].从2007年1月宁夏被卫生部确定为血液集中化检测首批试点省、区以来,全区采供血机构就如何实行宁夏全区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规范血液集中化检测行为,进行了必要的论证和准备.目前集中化检测的条件基本成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供血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与集中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进一步加强血液安全工作,我国在2005年12月制定出台的《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中,提出了逐步实行集中化检测的要求,《血站管理办法》则将集中检测的职责赋予了省血液中心。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各具特点的集中检测管理模式,如何在我国落实好这项工作,是摆在我们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开展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先进经验,结合3年来血液标本集中化检测试点工作的实际经验,不断持续改进和推广应用血液集中化检测鄂州模式,探索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血液集中化检测新模式。方法通过明确和规范跨地区集中化检测机构问的义务和责任,在加强集中化检测实验室的建设、血液集中化标本管理、优化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新模式的建立和应用研究。结果开展血液集中化检测后待查再检样本呈报率下降5.89%,自愿无偿献血上升至96.9%,机采成分无偿献血率达100%。结论血液集中化检测新模式的建立和应用研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降低血液成本,有效地提高血液检测质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及新技术在采供血过程中的应用,从而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2003~2009年广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广西采供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广西血液质量监测中心不断加强全区采供血机构监管,通过不定期督查和全区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等措施,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为了解广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和趋势,探讨减少血液浪费对策,笔者对2003-2009年7年间广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的<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7.3条款要求:应对血液在运输过程中的储存温度进行监控,应建立和保存血液运输记录.本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设施及血液中心建立的历史时机,构建了"中心辐射型采供血网络"[1],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血液集中化检测.随着血液集中化检测模式的运作,血液运输过程的冷链温度监控已成为确保血液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关键环节,是整个采供血系统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将本省的血液运输冷链温度的监控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血液集中化检测管理模式设计与运行构想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新的《血站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已于2006年3月1日起实施,《办法》中赋予省级血液中心多项责任,其中有承担血液集中化检测(简称“集中检”)的任务,本中心正在积极探讨新形势下血液检测的管理模式,努力设计出安全、高效、经济、平稳和可行的实施方案,现将本中心的设计思路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采供血行业信息化发展迅速,采供血机构逐步向集中、跨区域的"信息整合"过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血液安全战略和发达同家21世纪初在血液工作中的经验,采供血机构对医疗用血实行集中化检测已是趋势,<血站管理办法>也对采供血机构实行血液的集中化检测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从采供血机构现场室间质评刍议中心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浙江省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于2002年末随机对省内八家采供血机构进行血液安全状况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对这八家采供血机构进行现场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提示开展中心化检测的必要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依据《血站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及《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要求,采供血机构应保存从献血者筛选、登记到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发放和运输整个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血站管理办法》[1],更好的推行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合理、有效配置卫生资源,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和质量。我们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各采供血机构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全区采供血机构垂直管理模式,相关工作探讨如下。1宁夏区情和采供血机构情况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为6.64万平方公里,是全国除台  相似文献   

14.
宁夏全区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建立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血站血液集中化检测是分散采集,集中检测的中心化管理模式,由于血液筛检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和信息管理网络建设,血液筛检由机器代替手工,操作过程人为化控制转变为程序化,传递信息由人工改为电子,出现一人多岗和岗位合作紧密的情况等[1]。而血站集中化管理是通过共享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刘战地  韩卫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2):1091-1092
<正>近年来各采供血机构采供血量大都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同时,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2009年)规定,将"血液检测的血液标本的保存期由原来有效期满后半年改为使用后2年"。随着标本量的大幅增加、保存期限的延长和血液安全管理的日趋严格,采供血机构标本的保存管理面临着更  相似文献   

16.
正血液集中化检测是指由送检血站负责标本的采集,检测血站负责标本检测,送检血站利用检测结果进行血液发放的工作模式。它通过检测血站较强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及规范的实验室管理来实现其较强的检测能力,对保障血液质量,减少输血传播疾病有重要意义。《血站管理办法》提出:"血  相似文献   

17.
彭楷  黄霞  许茜  骆展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6):2355-2357
目的总结重庆市采供血机构血液产品集中化质控监测试运行经验,探讨血液产品集中化质控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对比血液产品集中化质控监测前后的变化,对4家采供血机构制备的血液产品的关键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血液产品集中化质控监测运行后,检查项目齐全;检查技术和设备明显优化;白细胞残留量等关键指标符合率明显上升,血液产品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重庆采供血机构血液产品集中化质控监测,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质控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帮助基层血站完善检查指标,改进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卫生部颁布新的<血站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统一规划、设置集中化检测实验室,并逐步实施.本站按照广东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的通知>要求,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中心血站血液集中化检测,共检测集中化检测标本19 760人份,经过近4年的运行,集中化检测参与方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合中心血站血液集中化检测模式.现将中心血站血液集中化检测的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血液质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卫生部有关开展血液集中化检测的要求,2005年3月,本站与武汉血液中心合作开展血液样本集中检测,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和技术力量来提高血液质量,主要做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主要措施1.1签订《献血者血液样本集中检验合同》,明确责任和义务。①血液样本与血袋血液一致性的责任、血液样本的运送质量保证由本站承担。②血液样本检测直至结果报告发出的时限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责任由武汉血液中心承担。③血液样本的移交责任由双方签字确认。1.2统一采供血管理系统,确保血液样本集中检测信息化。1.2.1利用现代网络传输技术提高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AT)集中化在重庆市血液中心开展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6年1-6月,对重庆市14家基层血站送往重庆市血液中心的32 137份集中化检测标本的运输、检测、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等各个环节和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结果在2016年1-6月的32 137份重庆市集中化标本中,对55份标本进行了不同原因的拒收,基层血站标本的NAT单反应性率为5.1‰(164/32 137),同期重庆市血液中心为2.3‰(129/55 859),鉴别检出率基层血站为1.8‰(57/32 137),重庆市血液中心为0.6‰(35/55 859)。结论重庆市血液中心开展病毒核酸集中化检测的效果已逐步显现,基层血站检测实验室与血液中心血筛实验室在检测能力和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逐步提高集中化检测程度,有助于血液检测效率和血液安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