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原发性胃淋巴瘤属结外淋巴瘤。临床上容易误诊,现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资料统计,胃肠非霍奇金淋巴瘤大约占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的4%~20%,而胃是结外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大约占全部消化道淋巴瘤的55%~65%。原发性胃淋巴瘤绝大部分为B……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病程不同时期并发第二种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结果。其中2例初诊时即并发两种恶性肿瘤,5例系化疗后不同阶段并发恶怀淋巴瘤。实诊患者合并两种恶性肿瘤对化疗效果较慢粒化并发恶性淋巴瘤的疗效为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病程不同时期并发第二种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结果。其中2例初诊时即并发两种恶性肿瘤,5例系化疗后不同阶段并发恶性淋巴瘤。初诊患者合并两种恶性肿瘤对化疗效果较慢粒化疗后并发恶性淋巴瘤的疗效为好。  相似文献   

4.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附1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附15例报告)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耳鼻喉科(430070)张萍,姜加维恶性淋巴瘤是来自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1],5年生存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明显减低,故早期确诊极为重要。头颈部为结外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但鼻腔鼻窦发生者少见。回顾我院2...  相似文献   

5.
王宝贵 《癌症进展》2010,8(6):576-582
胃是结外淋巴瘤的好发器官,约占结外淋巴瘤的70%。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来源于B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病变,约占全部胃恶性肿瘤的4%~8%。过去10年,对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的冠著变化是向非手术治疗转化。主要原因包括对其病因学的认识和最近应用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放疗和化疗的临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姚鹏飞  张桂兰 《癌症》1993,12(2):186-187
近年来医学界已注意到某些先天畸形好发某些恶性肿瘤的现象,已有恶性淋巴瘤与小畸形关联16例的报道。本室自1978年1月—1990年10月共收治先天  相似文献   

7.
假性淋巴瘤是少见的病变,可发生于眼眶、皮肤、唾液腺、肺、直肠、小肠、乳腺及软组织。胃是假性淋巴瘤好发部位.1958年Smith 等首先论述此病,1963年Jacobs 命名为局灶性淋巴样增生.胃假性淋巴瘤组织学上分三型:①炎症型;常有溃疡病变,其周围有淋巴样细胞侵润及致密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8.
张莹 《肿瘤防治研究》1999,26(2):150-151
 淋巴瘤在中国、欧美或中国不同的地区其发病是不尽相同的。本文采用1994年国际淋巴瘤研究小组(InternationalLymphomaStudyGroupILSG)拟定的新分类法,对珠海地区1980~1996年17年间报告的47例淋巴瘤(包括13例何杰金氏病和34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重新分类,得出结论显示:1低发的淋巴瘤(0.21%);2低发的何杰金氏病(0.06%);3低发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0.15%);4低比例的T淋巴瘤(88%);5高比例的B细胞性淋巴瘤(91.2%);6低比例的低度恶性淋巴瘤(58%)。珠海地区据此与国内外淋巴瘤不同的区别特点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9.
腹型恶性淋巴瘤2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恭伟 《癌症》1993,12(4):334-336
腹型淋巴瘤系指主要原发于胃肠道及胃肠道外的腹腔原发恶性淋巴瘤。本组腹型淋巴瘤20例,其临床以腹痛、腹胀、腹块、体重减轻及腹泻、便血等为主要特点。腹型淋巴瘤以非何杰金淋巴瘤(NHC)为多,其组织学则以弥漫型B细胞为主。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之一。本组病例腹部肿瘤明显,仅3例同时存在腹外病灶。腹型淋巴瘤应用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的综合治疗,胃肠道原发淋巴瘤如有机会获得根治手术切除则预后较好,同时亦提示加强化疗强度及加强治疗后随诊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肠道为结外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国内、外报告已不少,本文报告江苏、上海、四川、河南、黑龙江及延边等地28所省、市、县级医院共378例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协作研究材料,并着重探讨此类肿瘤的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材料来自国内28所医院理活检证实的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共378例例(内有信访的  相似文献   

11.
恶性淋巴瘤通常发生于淋巴结。原发于淋巴结以外者较少见。小肠是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好发部位之一。一、发病情况小肠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是少见的。据Spratt 统计,在34,000例住院病人中,仅发现30例小肠原发肿瘤(占0.09%)。其中19例为恶性肿瘤。仅有2例是恶性淋巴瘤。据FuYS 报告,在小肠恶性肿瘤中,淋巴瘤居第二位(腺癌占44%,淋巴瘤占18.%,类癌占15%,平滑肌瘤占12%)。本病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地中海地区发病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确诊为骨盆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病理类型以及病灶特点.方法 收集136例经病理确诊为骨盆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WHO 2013版骨肿瘤分型标准以及骨盆分区对136例患者的病灶特点以及病理类型进行分类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浆细胞瘤发病率最高(30.1%),其次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1.3%)、软骨肉瘤(16.2%)、骨肉瘤(9.6%);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以及儿童,平均年龄为(24.6±14.9)岁,好发年龄段位为2~28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2.25:1);尤文肉瘤也是青少年好发的骨盆恶性骨肿瘤之一,年龄为2~39岁,相比骨肉瘤年龄跨度更大.136例患者中41例患者单区发病,Ⅲ区发病例数最多为20例,发病率最高(48.8%),其次为Ⅰ区、Ⅳ区、Ⅱ区,单区发病中软骨肉瘤病例数为16例,发病率最高(39.0%);53例患者为多区发病,Ⅰ+Ⅱ+Ⅳ区发病例数17例,发病率最高(32.1%),其次为Ⅰ+Ⅳ、Ⅰ+Ⅱ、Ⅱ+Ⅲ、Ⅰ+Ⅱ+Ⅲ+Ⅳ区,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例数为15例,发病率最高(28.3%).结论 根据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分析得出骨盆恶性骨肿瘤中浆细胞瘤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软骨肉瘤、骨肉瘤;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总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中骨肉瘤以及尤文肉瘤好发于青少年;骨盆恶性骨肿瘤患者单发病灶中以Ⅲ区相对好发,且软骨肉瘤在单区病灶中发病率最高;多区病灶中Ⅰ+Ⅱ+Ⅳ区相对好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附2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诊断,治疗.方法分析1988~1998年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25例.结果本病例占同期胃肠恶性肿瘤的1.3%,25例患者平均年龄35.5岁.好发部位顺序为回盲部及回肠、胃、结肠、空肠.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痛、腹部包块、腹泻、血便.病理类型本组25例患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4例,其中B细胞淋巴瘤22例,T细胞淋巴瘤2例.何杰金氏病1例.本病术前误诊率高,本组误诊率为76%.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手术加化疗、放疗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4.
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附8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为头颈部结外器官好发部位。我科于1986年3月~1988年3月共收治咽淋巴环NHL 89例,均经病理证实,重点讨论其预后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胃是最常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部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lymphoma,DLBCL)占40%左右,80%~90%为Ⅰ期和Ⅱ期.传统治疗以手术为主,最近化疗和放疗已逐步转变为主要治疗手段.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收治的胃原发DLBCL的治疗结果并分析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是结外恶性淋巴瘤(简称恶淋)的好发部位,约占结外恶淋的34.4%。本文报告我院66例原发于胃肠道恶淋,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 材料和方法 本文报告我院1974~1990年间手术切除、剖腹探查活检和内窥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肠道恶淋66例,均符合Dawson诊断标准。病理组织学分类按照第四届全国淋巴瘤会议工作方案(成都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17.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是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最为好发的部位(占27.8%)。但术前临床确诊较困难,易误诊为胃溃疡、胃癌,大多数病例需术后病理检查才能确诊。现将我院1966年—1986年经病理证实的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淋巴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纪小龙  申明识 《癌症》1999,18(5):570-572
目的:了解中国人的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自1955 年至1997 年42 年间诊断为淋巴瘤的1631 例作为分析对象。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病理诊断共4 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31例淋巴瘤中, 结内688 例, 占42-18 % ; 结外943 例, 占57-82 % 。在943 例结外淋巴瘤中, 见于消化道229 例, 占24-28% ;鼻腔121 例,占12-83 % ;皮肤104 例,占11-03 % ;扁桃体84 例,占8-9 % ;口腔77 例,占8-17% ;骨55 例,占5-83 % ;鼻咽部40 例,占4-24 % 。其余部位为软组织37 例,腹腔26 例,涎腺24 例,肝脏22 例,眼部19 例,肺19 例,颅内14 例,睾丸11 例,脾10 例,纵隔9 例,喉部8 例,甲状腺6 例,胸腔6 例,乳腺5 例,胰腺及膀胱各2 例,肾上腺、肾及卵巢各1 例。结论:1 本组材料中结外淋巴瘤高达58 % 。超过结内淋巴瘤的比率,这是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中比例最高的。这是否是中国人淋巴瘤的特点,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证实;2 美国白种人的结外淋巴瘤好发部位是胃、皮肤、扁桃体、涎腺、骨,而本组结果得出的结外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依次  相似文献   

19.
恶性淋巴瘤(因没有良性淋巴瘤,故以下简称淋巴瘤)可发生于淋巴结内和淋巴结外,胃肠道则是给外淋巴瘤最好发的部位,而胃又是胃肠道淋巴瘤中最多见者。长期以来,胃淋巴瘤虽然有一些与其它部位淋巴瘤所不同的特性,但并未引起特别的关注,只有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f  相似文献   

20.
头颈部淋巴结外的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以原发于咽淋巴环内较为常见,其中原发舌根恶性淋巴瘤较少见。本文回顾分析放射治疗27例舌根非何杰金淋巴瘤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