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老年病死率及病死原因 ,探讨老年疾病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推动老年卫生服务全面开展 ,适应本世纪老年化社会带来的新问题和新难点的关键。一、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 :本次分析所采用的资料全部来自山西省 12个疾病监测点的监测结果 ,覆盖时间为 1990年 1月 1日到1999年 12月 31日。调查对象年龄≥ 6 0岁。 12个监测点分布在全省 11个地 (市 )的城市和农村。监测点相对稳定 ,监测人口以 1990年普查结果为基础 ,以后每年根据监测点出生率和死亡率推算监测人口数。2 .死因分析的方法和指标 :(1)分析方法 :疾病监测系统登记报告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疾病监测系统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疾病监测系统于 1990年建立 ,包括 4个城市监测点和 5个农村点 ,覆盖人口 6 2万多 ,占福建省总人口的 2 %左右 ,具有良好的人群代表性〔1〕。本系统除报告甲、乙类 2 6种传染病外 ,还对 9种丙类传染病实施监测。本文对 1998年监测系统报告的甲、乙、丙 3类传染病的疫情特点进行了分析。材料与方法  (1)人口及疫情资料 :福建省 9个疾病监测点 ,1998年监测总人口 6 2万 ,其中城市人口约 12万 ,农村人口约 5 0万。疫情资料来源于 1993~ 1998年 9个监测点主动监测上报的传染病月、年报表。 (2 )漏报率 :全省居民甲、乙类传染病漏报率是…  相似文献   

3.
我市是全国疾病监测点之一.本文拟对1990~1994年我市监测点的丙类传染病监测的情况作一分析.资料来源和方法1.监测点简况:我市共设监测乡(镇)8个.其中在平原地区3个,监测人口43965人,丘陵地区3个,监测人口40385人;山区2个,监测人口20879人.合计监测人口105229人.2.疾病诊断标准:按《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详解》.3.资料来源:8个疾病监测点疫情报告统计资料.4.质量控制:自1990年开始丙类传染病正式列  相似文献   

4.
1991年对全市16个城乡疾病监测点,414076人进行监测,现将主要结果分析如下:1 疾病监测数据控制1.1 组织结构由卫生、公安、劳动、交通等部门组成疾病监测领导小组;监测基地成立县(区)级领导小组;市防病中心、县(区)防疫站设慢病防治科;监测点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兴山县1997~2000年疾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摸清三峡大坝建成前后疾病变化 ,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自 1997年以来 ,按照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三峡坝区、库区疾病监测方案》〔1〕,在建阳坪乡建立疾病监测点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点基本情况建阳坪乡位于兴山县东南部 ,与秭归县接壤 ,辖 12个村 ,9315人 (2 0 0 0年人口数 )。共有医疗机构 12个 ,其中卫生院、卫生所各 1所 ,10个村卫生室 ,医务人员 31人 ,病床31张。2 人口健康状况1997~ 2 0 0 0年共出生人口 2 34人 ,死亡 2 11人 ,出生率为 5 .88‰ ,人口死亡率为 5 .30‰ ,新生儿死亡率为 2 1.37‰ ,人口自然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 河南省1990年疾病监测工作会议于10月12日至15日在扶沟县召开,全省9个综合疾病监测点,6个疫情监测点和3个伤寒监测点均派人参加了会议;扶沟县政府、卫生局,防疫站的有关领导和省站疾病监测科的同志也出席会议。省防疫站疾病监测科负责人马桂芳同志传达了全国1990年疾病监测工作会议精神和文件。然后代表们就新生儿出生漏报、死  相似文献   

7.
传染病监测是疾病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结并分析四川省监测点的传染病疫情变化趋势 ,为四川省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现将 2 0 0 0年四川省 2 1个监测点的传染病监测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人口资料来源于 2 1个综合疾病监测点所在地公安部门 ,并与监测点所掌握的数据核对。传染病资料来源于 2 1个综合疾病监测点的传染病年报。使用“PHIS传染病疫情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 1 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概况2 1 1 甲、乙、丙类传染病一般情况  2 0 0 0年全省 2 1个监测点报告甲类传染病 3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描述2006-2012年全国伤害监测工作现状,为监测数据的利用和解释及监测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制定的全国伤害监测统一方案,通过回顾性自查收集2006-2012年全国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监测点伤害监测漏报率、错填率、漏录率、错录率、伤害监测产出数量以及2012年伤害监测专职工作人员数、伤害监测配套工作经费数及伤害监测数据共享情况指标,由慢病中心复核、录入及分析数据。结果 2006-2012年全国伤害监测病例增长1倍。各监测点漏报率和错填率持续降低:72.1%(31个)的监测点漏报率降低、53.5%(23个)的监测点错填率降低;2012年≤10%漏报率和错填率的监测点分别占76.7%(33个)和90.7%(39个)。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中省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伤害监测专职人员分别占44.2%(19个)和76.2%(32个)。有27.9%的监测点(12个)未利用伤害监测数据发布过报告,有7.0%的监测点(3个)从未利用伤害监测数据;与其他部门实现数据共享的监测点仅占30.2%(13个)。结论 2006-2012年全国伤害监测工作质量显著提高且影响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9.
2000年三峡工程宜昌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昌是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确定的三峡工程疾病监测点之一。为了解三峡工程坝区及宜昌库区居民死亡特点及影响因素 ,为制订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 ,现将三峡工程宜昌疾病监测点 2 0 0 0年居民病伤死亡监测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人口资料来源于宜昌疾病监测点 (建阳坪、郭家坝、三斗坪、乐天溪 4个乡镇 ) ,死亡资料来自疾病监测点各医疗卫生单位按要求填写上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9)进行编码 ,资料采用卫生部居民病伤死因软件分析。2 结果2 1 居民死亡概况  2 0 0 0年监测点人…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移民淹没区2001~2002年病媒生物监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三峡水库于2 0 0 3年6月下闸蓄水,三峡水库初步形成。为了解蓄水前二期移民淹没区病媒生物现状,为库区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按照国务院三建委《长江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实施规划》〔1〕,于2 0 0 1~2 0 0 2年在三峡水库重庆库区开展了病媒生物监测。1 监测内容与方法1 .1 监测点设置 在淹没人口5万人以上的区(县)设立监测点,监测点有涪陵、万州、丰都、忠县、云阳、奉节、巫山等7个区(县)。1 .2 材料来源 捕鼠工具统一采用江西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的中号铁板鼠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电动吸蚊器,合川市某厂生产;资料来源于各监测点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循环系统疾病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慢性传染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病种 ,特别是循环系统疾病的各种死因 ,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报告也随之变迁 ,并反映出各自的特点。本文对 2 0 0 1年湖北省综合性疾病监测点报告的死亡个案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1)资料包括人口数和死亡个案 ,均由湖北省 6个综合性疾病监测点提供。 (2 )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 9)进行编码统计。 (3 )数据处理 :人口数据和死亡个案数据处理方法与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一致〔1〕。结 果  (1)总死亡率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 :我省 6个综合性疾病监测点 ,2 0 0 1年共…  相似文献   

12.
10月12~14日全省疾病监测工作会议在奉化市召开。会议交流了今年以来各监测点工作开展情况,讨论布置了各监测点在11月份进行的医院和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新生儿出生漏报及死亡漏报调查方案等。5个全国监测点、7个省内监测点及金华卫Ⅲ项目3个实验区的市、县(区)卫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鄞县婴儿出生体重的分布特征和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我们利用1996年本县疾病监测点婴儿出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疾病监测点: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县东、南,西、北、中的不同方位,抽取6个镇(乡)为监测点,监测人口10万人左右。2.资料收集:各监测镇(乡),由经过县卫生  相似文献   

14.
对传染病的监测是疾病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总结并分析我省监测点的传染病疫情变化趋势 ,给我省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现将 2 0 0 1年我省 2 1个监测点的传染病监测情况及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人口资料来源于 2 0 0 1年 2 1个综合疾病监测点所在地公安部门 ,并与监测点所掌握的数据核对产生。传染病资料来源于 2 1个综合疾病监测点的传染病年报。使用“PHIS传染病疫情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原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 .1 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概括2 .1.1 甲、乙、丙类传染病的一般情况  2 0 0 1年全省 2 1…  相似文献   

15.
目前 ,青少年吸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解青海农村青少年吸烟状况 ,并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全国疾病监测中心的安排 ,1998年 10月协同门源县卫生防疫站对门源县疾病监测点进行了青少年吸烟行为的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1998年 10月在疾病监测县门源县随机抽查初中、高中 (包括中专、民师 )共 10所学校 ,预计抽查 12~ 18岁初中和高中学生各 30 0名。将北山、东川监测点所覆盖的行政村名单编码并录入计算机 ,用随机数字表抽取 10个行政村。再将抽中的行政村总户数编码录入计算机 ,从每村随机抽取 12 0户…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疾病监测人群居民死亡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居民病死亡模式监测是流行病学中疾病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 ,人群中的健康水平和死因病谱顺位情况 ,并能够为制定防病规划和卫生保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按照全国疾病监测方案的要求 ,于1996年在河南省 10个综合疾病监测点 10 0万居民中进行了死亡情况的监测研究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全省 10个综合疾病监测点 ,使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提供的疾病监测软件统一进行整理和分析[1] 。2 结果2 1  10个综合疾病监测点 1996年共报告居民死亡 5 160例 ,报告死亡率为 5 0…  相似文献   

17.
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寨里镇是全国疾病监测点之一 ,监测农村人口 10 75 84人。为进一步了解疾病监测点居民出生、死亡、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发病的实际情况及就诊情况 ,评价监测数据的报告质量 ,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 0 0 2年 1月对监测点中的 5个行政村 15 6 5户居民逐户调查 1999~ 2 0 0 1年的出生、死亡、慢性非传染病 (慢病 )患病状况及2 0 0 1年传染病发病情况。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2年 1月 ,在莱城区 2个疾病监测点按照单纯随机原则抽取 5个行政村 ,每村随机抽取 30 0户以上居民 (不足 30 0户的村在…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全国布病监测点 1995年建立 ,按照“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和“郑州市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 ,逐年开展监测。现将2 0 0 0年郑州市布病监测点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荥阳市为固定监测市 ,其中豫龙镇、贾峪镇、王村镇、广武镇、乔楼镇为固定监测镇 ,其余乡 (镇 )为非固定监测乡 (镇 ) ,巩义市等其他 11个县 (市 )、区同时做重点监测。2 监测结果2 .1 固定监测点监测 荥阳市人间流行病学调查 5个镇、10个村、1180人 ,其中农民 888人、学生 2 5 4人、屠宰业 1人、兽医 1人、皮毛加工 6人、干部 7…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 ,在死因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温岭市是浙江省卫生监测区之一 ,1 992~2 0 0 1年监测点内共报告恶性肿瘤死亡 1 552例。为探索恶性肿瘤死亡规律 ,做好对恶性肿瘤的防治 ,现对我市的恶性肿瘤死因及对寿命的影响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死亡个案卡由温岭市 7个疾病监测点提供。人口资料由温岭市公安局和统计局提供。 (2 )方法 :死亡名单由监测乡镇派出所提供。乡镇防疫医生根据名单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 ,填报死亡报告卡。报告卡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 - 9编码 ,根据卫生部统一下发的疾病监测软…  相似文献   

20.
南雄县疾病监测点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曾庆光1990年我县被确定为二类农村疾病监测点。在6个乡镇建立了疾病监测小组。监测点总人口数为144018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32.93%。现将我县1990~1994年疾病监测点传染病监测情况和报告质量报告如下:1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