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个体稳定因素包括个体的年龄、性别、遗传素质、人格特质等和情景因素包括应激情境的客观特征(如应激程度、可控程度、人际交往技能)、环境资源(如社会支持)交互作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1]于1936年提出了压力这一概念,认为压力是“由许多有害因素产生的一种综合征”。也有研究者认为,压力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对能力的不平衡,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紧张反应状态。Folk-man等[2]曾给压力应对定义为“个体在处理来自内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应激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人格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的设计方法,应用职业应激测量工具随机调查广东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901名护士,并按职业应激得分的高低分为4组。结果不同职业应激分组个体在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A型行为及心理控制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个体职业应激得分的增加,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得分下降,而A型行为、心理控制源得分及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增加。职业应激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与人格特征及心理状况不佳呈正相关。结论个体职业应激受应对方式、社会支持、A型行为、心理控制源的影响。建议通过开展护士人格教育、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及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有效缓解护理人员的职业应激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1485例中学生心理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学生心理常见应激源和应对方式,为了解中学生心理需求和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选取1485例学生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简化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学习压力因子与人际关系因子得分分别是1.37±0.84和1.27±0.91,为最主要的应激源。问题解决因子得分2.73±0.56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应对方式。应激源和应对方式在年级、学习成绩,家庭因素等分层因素存在差异。相关性总体上,问题指向等积极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呈负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呈正相关。结论中学生日常生活构成心理应激源,应关注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的学生,在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科院校大学生主要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医科院校34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应激问题是自我强化、各种压力以及外界突然的变化,情绪反应是医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是由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应对方武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应有针对性地在医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心理因素和心理活动与躯体疾病有着极为复杂的相互关系,近几年来,大量国内外有关糖尿病的病理生理、遗传学和冶疗等方面的观察及研究资料已经证实,在对包括糖尿病在内的许多内分泌疾病的心身疾病研究中,应激(应对紧张刺激)对它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应激是指生命活动中能够激发情绪活动并引起特殊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的遭遇和环境因素。如果情绪活动和躯体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个体达到损害机体功能的程度时,就会出现机体的功能甚至是组织机构的病变。第一,由于人们的个体素质、情境以及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同,产生的心理躯体效应差异可以很大;第二,个人的心理生理反应不仅与紧张刺激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也与个体对刺激的情绪体验以及适应和应对能力有关,这些差异取决于个体的社会化、性格、生活经历和遗传素质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应激源现状、特点,探索有效增强军校医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方法编制《军校医学生心理应激源调查量表》,2018年9—10月对314名军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编制的量表α系数为0.925,总分与压力知觉量表(PS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95,P0.01),能够作为调查军校医学生的有效工具;(2)军校医学生心理应激源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军校医学生心理应激源排名居于前几位的是学业负担严重(13.1%)、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12.1%)、与上级或队干部有矛盾(10.8%)、家庭的经济压力(10.5%)。结论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应激源以学业负担重为首,且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开展以提升心理弹性和积极情绪为重点的应激管理策略可以为促进军校医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其应激应对能力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1245名中学生应激源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城市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应激源,为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杭州市l245名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应激源量表调查。结果 城市中学生的主要应激源是学习、教师、同学朋友和自我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学习问题是最主要的应激源,与个体的焦虑、抑郁反应密切相关。结论 维护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11名大学生压力管理训练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压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1],它包含了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是个体的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对压力事件的一种生理反应.压力管理训练则主要是指采取一些方法来增强个体应对压力情景/事件和由此引起的负性情绪能力[2].  相似文献   

10.
正职业紧张是个体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与个人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不平衡时出现的心理与生理反应,呈现持续状态,可导致身心健康的损害;也被称作"工作紧张""职业应激""工作应激"或"工作压力"。它代表机体对环境压力的一种反应。职业紧张是普遍存在的,几乎涉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各个环节。对大多数人而言,职业紧张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譬如,当我们面对棘手的工作时,会感到一种兴奋感,觉得干劲倍增,同时也可能感到某种程度的威胁和不安。过度的职业  相似文献   

11.
郑开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20-2522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学生抑郁情绪的应激因素及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的作用,为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以775名高职高专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进行调查,对其抑郁情绪、应激因素、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影响抑郁情绪的应激因素及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对抑郁的影响路径。[结果]考试失败或不理想、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家庭经济困难、升学压力和个性化应激源为引发高职高专学生抑郁的主要应激源。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自我概念中的积极自我为抑郁的拮抗因素。而自责和消极自我为引发抑郁的因素。另外,自责、积极自我和消极自我可通过影响应激评价对抑郁情绪产生影响。[结论]高职高专学生的应激源具有自己的特点。降低自责的应对方式和消极的自我概念,提高积极自我概念的心理干预方法能够降低应激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影响,进而使抑郁情绪得以改善。同时,上述方法及提高解决问题的应对能力,也可直接对抗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任俊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508-1509
汶川大地震在带来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给灾区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初中生处于心理学意义上人生发展的过渡期,可塑性强,既有发展的重要契机,又面临地震的重大伤害,会形成诸如创伤后应激障碍[1-2]、应付能力降低[3]、灾后综合征[4]等不良后果.应付是人们如何应对压力,减轻不良情绪对身心负面影响的重要心理活动,是近20 a来心理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应付方式是影响个体环境适应性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5],在压力和心理疾病方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6],有研究揭示了消极应付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7].应付的各种研究模式中,"现象学——相互作用"理论认为应对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它既承认应对的个体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又承认情境的变化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格功能论和情境论的缺陷.本研究采用这一基本的研究取向对重建期灾区初中生的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进行系统研究,力图对震后灾区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指导提供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13.
张强 《大众健康》2024,(1):16-18
<正>多项任务积攒在一起,让“打工人”经常需要加班,压力自然加倍。“压力山大”成为“打工人”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我们感受到的压力是指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换言之,压力是当个体遇到紧张事件或环境刺激,现有的能力和资源难以应对,从而产生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等情绪,或者心跳加速、肌肉紧绷、失眠等生理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压力也称应激,是机体的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出了个体能力所及的时候,就会体现为压力〔1〕。过高的压力会对个体的心理、生理、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医护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职责,承担着繁重的医疗工作,面临着各种医疗风险,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充满压力的行业〔2〕。了解医护人员的压力状况及原因,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维稳期间民兵觉察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应激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对心理应激影响程度的大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新疆维稳民兵832名,运用觉察压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心理应激与消极应对、觉察压力中的预测感呈正相关(P0.05,P0.01),与控制感、超载感呈负相关(P0.01)。(2)影响维稳民兵心理应激的因素是预测感、控制感、超载感和消极应对;影响维稳民兵消极应对的因素是控制感。(3)觉察压力各维度均对心理应激有直接效应;消极应对在控制感与心理应激间有中介作用,其间接效应值为0.008,占总效应比0.148(5.7%)。结论觉察压力和消极应对是导致维稳民兵心理应激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觉察压力更为明显;消极应对在控制感与心理应激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因素可通过心理中介机制影响人的情绪、行为、身心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社会因素也称之为心理社会因素(psychosocial factors)。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个体心理应对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并产生的身心效应过程称之心理社会应激(psychosocial stress)。生命早期的心理社会应激可能对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包括青春发动时相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孙亚蜀  任俊  吴超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514-1516
青少年的自身心理特点、家庭教养和监督、社会文化和网络环境影响其对网络的使用[1-2].初中生自控能力欠缺,认知能力有限,很难抵抗网上新奇刺激信息的诱惑,从而容易造成过度使用网络[3].心理韧性(心理弹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和特质[4],具体表现为个体认知、情绪、行为及所处环境对帮助其抵御逆境,获得良好适应的特质[5].心理韧性水平高,预示更为积极的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及恢复力.  相似文献   

18.
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在择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其高低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1].心理安全感是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是个体来自对自身生理和心理、他人、社会等方面因素可能引发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测和感知,以及个体应对处置时的确定控制感,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原因[2].近年来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给其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并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3].  相似文献   

19.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和社会适应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应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一系列的压力,而生活事件又是构成这些压力的主要应激源,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该文就近年来有关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概念、分类、差异性研究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一综述,旨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中学生应激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高中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维护和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浙江省2 482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学生感受较重的应激源是学习与自我压力;面对各种应激源,主要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女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应激源主要对消极的应对方式起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具有主效应和缓冲效应.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结论 高中生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应对方式是应激源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