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部热压伤是在热烧伤和机械挤压伤双重致伤作用下的一种复合伤.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利用18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1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清创、修复手部热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37例不同程度手部热压伤患的病损特点并行临床分度,以便准确诊治、判断预后;全部病例采用早期手术治疗,轻度热压伤早期行切痂全厚或中厚皮片修复;中度和重度热压伤早期彻底清创,保留间生态组织,应用血循环丰富的组织瓣修复创面。结果:36例创面一期愈合,手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1例创面二期愈合,手功能恢复差。结论:手部热压伤应早期手术清创,据病损程度选择治疗方法及时修复组织缺损,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手功能和外形,减少致残率,缩短疗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的优缺点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4年23例手部热压伤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皮瓣移植全部成活,1例皮瓣因设计错误,而出现皮瓣中远端缺血坏死,导致手术失败,需重新设计皮瓣,1例皮瓣蒂部扭转,出现坏死,需解脱后再手术。1例出现创面感染,肿胀、坏死。随访18例,11例外形及功能满意,7例因皮瓣稍臃肿而二期行去脂术。结论 手部热压伤如创面无法接受植皮者,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创伤小,风险小,为基层医院修复手部热压伤创面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手部重度热压伤的治疗刘明华,冯光珍,张绪生热压伤是复合性损伤,其伤处病理变化复杂,治疗不当可致创面覆盖失败及伤肢残废。我科于1985~1990年共收治20例手部重度热压伤。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共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2~44岁。致伤原...  相似文献   

5.
手部热压伤是由热力和机械力所致的复合伤,具有组织损伤重、功能恢复差、疗程长、截指率高等特点.2008年10月-2009年5月,笔者单位对8例手部热压伤患者施行急诊切痂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清创、组织修复在热压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43例不同程度手部热压伤患的病损特点并行临床分度,以便准确诊治、判断预后;全部病例采用早期手术治疗,轻度热压伤(即浅Ⅲ度烧伤)早期行切痂全厚或中厚皮片修复,中度和重度热压伤早期彻底清创保留间生态组织,应用血循环丰富的组织瓣修复创面。结果 42例创面一期修复,手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1例创面二期修复,手功能恢复差。结论 手部热压伤应早期手术清创,据病损程度选择良好的方法及时修复组织缺损,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手功能和外形,减少致残率,缩短疗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10月-2011年1月对15例手部热压呈Ⅲ°、Ⅳ°灼伤患者行急诊切痂,VSD保护清洁创面,7-10d后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3个月后行分指术。结果15例皮瓣除1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延期植皮愈合外,余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9个月~2年,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部热压伤行急诊切痂.应用VSD技术保护清洁创面,结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是治疗手部热压伤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手部热压伤是烧伤的一种特殊类型,除手背皮肤及肌肉组织高温损伤外,往往累及肌腱和骨骼,治疗时多采用皮瓣修复。近年来,我科对18例手部热压伤患者采用急诊切痂扩创,真皮下血管网皮瓣(SubdermalVascularNetworkSkinFlap简称SVM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治愈后与传统皮瓣修复相比较薄而柔软,手部的形态和功能恢复均良好〔1〕。现将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17岁~28岁。平均22.5岁。致伤原因:均为造纸机热压伤。受伤部位:右手6例,左手12例,其余全手背烧伤13例,手指烧伤5例。伤后2小时内入院…  相似文献   

9.
手部热压伤常见于造纸厂和橡胶厂工人,若处理不当,常遗留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我院自1995年以来,收治手部热压伤25例,经早期切削痂网状游离皮片移植,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手部热压伤在手外伤中较常见,它是由压伤和热烧伤共同所致的复合伤,损伤机制较复杂,通常伴有皮肤、软组织等复合组织的缺损。1999年5月-2004年5月,我科对15例手部热压伤患者,根据手部皮肤缺损面积的大小、部位及烧伤的深度,采用6种手术方法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一、资料  相似文献   

11.
应用第1趾蹼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能够同时解决皮瓣的皮肤感觉、运动功能、耐磨性等问题.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我们在临床应用9例,效果较好. 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8~34岁.致伤原因:冲床压伤4例,机器绞伤2例,热压伤2例,其他因素致伤l例.部位:拇指1例,示指3例,中、环指各2例,小指1例.  相似文献   

12.
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18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18例刘晓雪岑瑛任林森于蓉自1993年~1997年,我院采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软组织缺损18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8岁~43岁。致伤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序贯策略治疗手部热压伤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例手部热压伤患者,根据损伤表现和病情演变进行序贯治疗.结果 1例经局部换药创面转归自愈,12例行清创后损伤范围、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移植组织全部成活,本组无感染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患者对外形及功能均感满意.结论 序贯治疗有利于争取间生态组织,促进热压创面转归,降低损伤判断及手术修复的难度,可最大限度保留并恢复患手的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热压伤废弃指未坏死皮肤二期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6诊治的15例手部热压伤,一期将毁损指未坏死皮肤制成剔骨皮瓣、皮管,二期利用废弃指皮肤修复虎口皮肤缺损4例,修复手掌皮肤缺损3例,修复邻指皮肤缺损8例。结果6例创面完全利用废弃指皮肤修复获得愈合,9例利用废弃指皮肤修复部分骨质肌腱外露创面,其他创面行皮瓣转移或植皮,创面均愈合。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3~15)个月。植皮获得愈合。结论有效利用废弃指未坏死皮肤修复手部热压伤创面,不增加新的创伤,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热压伤是由热力和机械力所致的复合性创伤,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筋膜室综合征[1],上肢是热压伤的最常见部位,往往伤及上肢的深部组织,特点是组织损伤严重、创伤深,可合并有血管、神经、肌腱、肌肉、骨质的损伤。因此在上肢热压伤的治疗上,不仅要考虑创面的修复,更重要的是保存手部的活动功能,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是治疗上肢热压伤的重中之中。笔者自2011-08—2014-09诊治49例上肢热压伤,结合应用抗  相似文献   

16.
手部热压伤是热力和机械力共同作用于组织的复合性损伤,治疗中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虽实用但疗程偏长且须多次手术。笔者试用VSD技术治疗手部Ⅳ度热压伤创面,实践证明有一定适应证,简单有效,易于被患者接受。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入选和排除标准(1)入选标准:年龄18~65岁的住院患者,均为手部热压伤;烧伤后24 h内入院;总面积0.5%~3.0% TBSA;创面深度至少由1名主治医师和1名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共同判断为Ⅳ度烧伤[1],手部指伸肌腱Ⅰ、Ⅱ、Ⅲ区或手部指伸肌腱和指屈肌腱Ⅰ、Ⅱ、Ⅲ区[2]同时受损;既往无糖尿病(空腹血糖值小于8.0 mmol/L),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总胆红素与肌酐水平分别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内),无代谢性疾病、血液病、严重低蛋白血症等特殊疾病患者。(2)排除标准:全身应用生长激素或局部应用生长因子者。  相似文献   

17.
应用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112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应用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的疗效。方法  1989年 1月~ 1998年 12月 ,对 112例各种原因所致手部重度热压伤采用各种皮瓣修复 ,皮瓣最小 6 cm× 8cm ,最大 12 cm× 18cm ,术后尽早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结果 术后各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到 6 6例 ,时间 6~ 12个月 ,皮瓣颜色、质地均佳 ,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根据不同的创面选择相应的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 ,并结合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 ,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手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在手部热压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促进皮瓣与创面愈合的作用原理。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笔者医院烧伤科收治的手部热压伤患者10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常规组患者在坏死组织清创术、组织损伤探查后采用下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手部创面;联合组行下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创面及负压封闭引流创面修复手术。两组均随访观察结果。结果:联合组皮瓣成活率、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联合组平均断蒂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部热压伤治疗中可提高皮瓣存活率,改善患者手部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掌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Ⅳ度烧伤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5~38岁。致伤原因:电击伤9例,热压伤5例。14例患者共有手部Ⅳ度烧伤创面16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手部热压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60例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48例,植皮22例,采用各式皮瓣修复19例,急诊截指二期手指再造5例,未行再造2例。结果:植皮22例,20例全部成活,2例部分坏死,19例皮瓣全部成活。截指一期愈合。随访3月-2年,除截指2人外,功能和外观恢复满意。结论:根据不同烧伤程度、部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手部热压伤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