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胸水细胞块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突变扩增系统PCR(AR MS-PCR)法检测215例NSCLC细胞块和404例NSCLC组织块中A LK基因的三类融合类型,并检测细胞块同时送检组织块的患者74例的一致性。结果:细胞块ALK基因融合阳性26例,阳性率12.09%(26/215);组织块ALK基因融合阳性25例,阳性率6.19%(25/404);74例有组织块对照的细胞块ALK融合基因结果一致性有67例,一致率达90.54%(67/74),其中细胞块ALK融合基因的阳性率14.86%(11/74),组织块阳性率18.92%(14/74)。结论:NSCLC胸水细胞块ALK融合基因的阳性率略高于组织块;有恶性胸水的NSCLC患者原发灶组织发生ALK融合基因阳性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巨块型宫颈癌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巨块与非巨块宫颈癌在宫颈浸润的深度、淋巴转移、复发率及生存率等差异。方法对 5 7例巨块型 (宫颈肿瘤≥ 4cm )与6 4例非巨块型 (宫颈肿瘤 <4cm )宫颈癌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宫颈深层浸润巨块组 75 .4% ,非巨块组 2 6 .6 % ( P<0 .0 1)。盆腔淋巴转移率巨块组 2 8.0 % ,非巨块组 14.1% ( P<0 .0 5 )。宫颈肿瘤组织放疗反应 度巨块组 6 6 .7% ,非巨块组 2 6 .6 % ( P<0 .0 1)。 3年内复发率巨块组 47.4% ,非巨块组 2 1.9% ( P<0 .0 1)。 5年生存率巨块组 5 9.7% ,非巨块组 85 .9% ( P<0 .0 1)。结论巨块型宫颈癌宫颈浸润深度、淋巴转移率及肿瘤对放疗的抗拒性均比非巨块型增加 ,而复发率比非巨块型高 ,生存率比其低 ,因此应提倡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足菌肿的临床X线征像,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足菌肿的临床资料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33例180块骨受累,其中多骨受侵27例,单骨改变6例。受累部位为跖骨(42块)、楔骨(33块)、趾骨(26块)、舟骨(10块)、骰骨(11块)、距骨(9块)、跟骨(8块)、胫骨(1块)、腕骨(22块)、掌骨(12块)、指骨(6块)。X线改变为侵蚀性骨质破坏20例,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侵蚀性破坏伴增生硬化3例,增生硬化2例;骨干增粗和皮质增厚5例;骨膜反应6例。9例邻近骨质疏松,7例关节间隙狭窄,受累关节面模糊。2例在病灶内有条片状死骨。结论足菌肿菌病病变范围广泛,易累及多骨,也可发生在手部,骨质以侵蚀性及溶骨性破坏为主要X线表现,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相似,但也各有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在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受体(c-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c-M ET)基因扩增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215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块和40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块中c-MET基因扩增,并检测细胞块同时送检组织块的患者74例的一致性。结果:细胞块c-MET基因扩增31例,扩增率14.42%(31/215);组织块c-MET基因扩增3 5例,扩增率8.6 6%(3 5/4 0 4);7 4例有组织块对照的细胞块c-M ET结果一致性有6 8例,一致率达9 1.8 9%(6 8/7 4),其中细胞块c-M ET基因扩增率1 2.1 6%(9/7 4),组织块扩增率1 7.5 7%(1 3/7 4)。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c-MET的扩增率略高于组织块;有恶性胸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原发灶组织发生c-MET扩增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在ROS1(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融合基因突变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ARMS-PCR法检测215例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和40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块中ROS1基因融合的四种类型,并检测细胞块同时送检组织块的患者74例的一致性。结果:细胞块ROS1融合基因阳性7例,阳性率3.26%(7/215);组织块ROS1融合基因阳性8例,阳性率1.98%(8/404);74例有组织块对照的细胞块ROS1融合基因结果一致性有71例,一致率达9 5.9 5%(7 1/7 4),其中细胞块RO S 1融合基因的阳性率2.7 0%(2/7 4),组织块阳性率6.7 6%(5/7 4)。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ROS1融合基因的阳性率略高于组织块;有恶性胸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原发灶组织发生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一种经口咽前路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系统,通过相应部位的解剖学测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研制各种型号经口咽前路寰椎骨折复位钢板和复位器等配套器械。选45具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椎标本,依次测量寰椎前结节厚度、两侧前弓厚度、两侧前弓高度、两侧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两侧侧块前后径及两侧侧块高度。结果:寰椎前结节厚度(6.97±0.84)mm,左前弓厚度(4.67±0.74)mm,右前弓厚度(4.61±0.85)mm,左前弓高度(10.22±1.66)mm,右前弓高度(10.15±1.45)mm,左侧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22.12±1.23)mm,右侧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22.10±1.33)mm,左侧侧块前后径(19.72±1.56)mm,右侧侧块前后径(20.21±1.69)mm,左侧侧块高度(11.90±1.10)mm,右侧侧块高度(11.52±1.06)mm,左侧侧块内倾角(11.26±1.74)°右侧侧块内倾角(12.73±1.52)°结论:寰椎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系统设计新颖,在理论上通过,。相应部位的解剖学测量证实该系统有足够的解剖安放空间。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应用超声诊断甲状腺肿块与病检对比分析.方法术前检查12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根据其声像图特征分为甲状腺囊腺瘤(41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9例)、甲状腺癌(13例),与术后病检对照,分析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B型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总符合率为81.7%.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丹  侯梅 《华西医学》2005,20(4):761-762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3岁,因“发现左颈包块2月”入院。患者在2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颈有一4cm×3cm大小包块,质硬固定,无疼痛,在当地医院穿刺涂片示“炎症”,经抗炎治疗包块稍缩小。20天前包块进行性长大伴红肿疼痛,在当地医院行包块切取活检示“小细胞恶性肿瘤,倾向胚胎型横纹肌肉瘤”。于2004年11月29日入院,入院时左颈部包块约8cm×9cm大小,活检组织切片经我院病理科会诊后,诊断:(左颈)原始神经外胚叶瘤(高度恶性)。免疫组化:CD99(+),NSE(+),Desmin(-),Myogenin(-),LCA(-),MPO(-),S-100(-)。于2004年12月5日开始全身化疗第一周期(异环…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9岁.反复右腰痛10余年,发现腹部包块2年余,加重伴腹部胀痛半个月.既往史:2007年因附件包块行妇科手术治疗.查体:右下腹可触及10 cm×8 cm的包块,活动性差,叩痛阳性.外院超声检查提示:(1)右腹部囊性包块,与右肾关系密切;(2)盆腔囊性包块(2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检测新鲜脐带不同大小与数量组织中细胞活性,选用合适的组织块大小与数量诱导培养间充质干细胞,以获得最佳的细胞数量与细胞活性。方法临床获取新鲜脐带加工处理剪切成1/8组织块大小,重量为(0.045±0.001)g,采用CCK-8检测试剂盒检测新鲜脐带组织块活性,对CCK-8试剂的剂量、加入试剂后孵育时间、脐带组织块剪切大小与数量等做了比较与分析,并在6孔板中加入3块不同脐带组织块大小(1/2组、1/4组、1/8组)诱导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对3组生成的细胞数量和细胞活性做了实验研究。结果新鲜脐带组织块剪切成厚度为0.5 cm左右环形组织块的1/8组织块大小,重量为(0.045±0.001)g,24孔板内脐带组织放置3块,CCK-8试剂浓度为15%,于37℃下孵育7-8 h为检测新鲜脐带组织块活性的最佳检测条件;6孔板中加入3块不同脐带组织块大小(1/2组、1/4组、1/8组)诱导培养间充质干细胞,3组中培养生成的细胞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但3组中培养生成的细胞数量,其中1/8组与1/2组或1/4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每克组织块生成的细胞数量最多。结论 CCK-8试剂盒可用于准确地评估新鲜脐带组织中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1.
超声诊断骶尾部异位囊肿l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30岁。自出生后骶尾部一包块 ,近来因包块疼痛来诊。检查见骶尾部一包块 ,大小约 10 cm×9cm ,质地中等 ,活动度差。诊断 :骶尾部包块性质待查。X光片提示 :骶尾后下良性软组织占位 (神经纤维瘤 ?畸胎瘤 ?)。彩超检查 :骶尾部皮下组织中见一大小约 8.7cm× 7.1cm× 7.5 cm囊性包块 ,周界清晰 ,内透声差 ,深部可见纤细分隔 ,包块紧贴骶尾骨 ,与之关系密切 (图 1)。 CDFI见包块内部无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 :骶尾部囊性占位 (畸胎瘤 ?)。术中所见 :骶尾部包块 ,约 10 cm,血供源于骶尾部 ,与脊髓不相通 ,包膜完整 ;剖开见为囊性 ,囊壁厚…  相似文献   

12.
背景:近年来椎板开门后多使用异体骨块和珊瑚人工骨等充当间隔物,结果易出现排异反应、不融合等情况。目的:验证纳米人工骨块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的患者使用纳米人工骨块充当间隔物。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纳米人工骨块置入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X射线和CT检测颈椎植骨融合状况。结果与结论:随访病例于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由置入前(7.9±1.9)分提高至(12.1±2.8),未见颈椎失稳和人工骨块松脱移位情况,纳米人工骨块和棘突融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0岁.自出生后骶尾部一包块,近来因包块疼痛来诊.检查见骶尾部一包块,大小约10 cm×9 cm,质地中等,活动度差.诊断:骶尾部包块性质待查.X光片提示:骶尾后下良性软组织占位(神经纤维瘤?畸胎瘤?).彩超检查:骶尾部皮下组织中见一大小约8.7 cm×7.1 cm×7.5 cm囊性包块,周界清晰,内透声差,深部可见纤细分隔,包块紧贴骶尾骨,与之关系密切(图1).CDFI见包块内部无血流信号,超声提示:骶尾部囊性占位(畸胎瘤?).讨论:患者出生后骶尾部见一包块,临床上以畸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93-3194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2DUS)+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甲状腺肿块患者137例,均行2DUS、CDF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2DUS、CDFI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诊断效能、良恶性甲状腺肿块声像图特征,对比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血流信号特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结果病理结果:137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良性病变91例(66.42%),恶性病变46例(33.58%);2DUS、CDFI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甲状腺肿块内部回声检出率较良性低,边界不规则、后方回声减弱检出率较良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甲状腺肿块PSV、RI较良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US+CDFI应用于甲状腺肿块患者,可明确显示良恶性声像特征、血流信号情况,提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临床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氯氨酮等复合麻醉下的手术患儿 ,仰卧体位通常需抬高背部、头后仰 ,以使患儿口、咽、喉三轴线重叠 ,保障呼吸通畅。为此 ,我们制作了可调式钳形垫肩枕应用于临床 5 0余例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材料及制作1.1 材料 :垫肩海绵 1块 ,30cm× 8cm× 6cm(长×宽×厚度 ) ;钳形海绵 2块 (钳形缺口直径约 13cm) ;橡皮布 10 0cm ,尼龙搭扣 6 0cm。1.2 制作 :将A、B钳形块及垫肩块装入相应的橡皮布套内 ;装配尼龙搭扣使A、B钳形块与垫肩块连接 ;钳形块顶边亦装配尼龙搭扣以使调整好的钳形块紧固、定位 (图 1)。2 使 用将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在盆腔包块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并与 CA_(125)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6例盆腔包块病人和65例健康献血者的 SF 和 CA_(125)值,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二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0例卵巢癌病人的 SF 和 CA_(125)值明显高于其他盆腔良性包块和对照组者。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盆腔炎性包块组的 SF 值与其它盆腔良性包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子宫内膜易位症和盆腔炎性包块组的 CA_(125)值却明显高于其它盆腔良性包块。SF 和 CA_(125)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1.25%和78.85%,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炎性包块组的 SF 阳性率(13.11%和19.35%)明显低于 CA_(125)的阳性率(70.49%和74.19%)。SF 在卵巢癌与其他盆腔包块的鉴别诊断中,除敏感性与 CA_(125)近似外,其他各项诊断学评价指标均优于 CA_(125)。结论SF 是一种较理想的卵巢癌辅助诊断方法,且在卵巢癌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炎性包块的鉴别诊断中有 CA_(125)无法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3.颈块(颈淋巴结转移):Ⅱ期鼻咽癌首发症状中颈块占40%,在就诊对症状中已占78%,先发部位在颈深上组淋巴结,前组:二腹肌下,胸锁乳突肌前缘(较少);后组:乳突尖下,胸锁乳突肌深面。为无痛性,患侧先发,对侧继发,若肿块穿破包膜则互相融合成大颈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则固定不活动。自上而下渐小呈“母子块”,约10%患者颈块为唯一症状,无头病及耳鼻症状,最易误诊为淋巴结核或淋巴结炎,亦有10%患者始终无颈块。颈块在本病误诊中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43岁。因左下肢麻木半年入院。超声检查 :盆腔见大小 2~ 4cm形态相似实质性包块 4枚 (右侧附件区一枚、子宫左后方三枚 ) ,包块与子宫及卵巢分界清楚。包块边缘规整光滑 ,有侧壁声影 ,后方回声稍减弱 ,内呈极弱均质实质回声 ,每枚中心均见一增强回声光团伴声尾 (图 1,上 )。包块与椎骨无关。双侧卵巢、子宫正常。腹盆部未见液性暗区。超声诊断 :盆腔多个良性实质占位伴中心钙化。术中盆腔见 2~ 4cm乳白色包块 4枚 ,有完整包膜 ,极硬 ,包块部分与肠系膜轻度粘连 ,右侧附件区包块与卵巢轻度粘连 ,易剥离。双侧卵巢正常。取出包块切…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个月。因哺乳时发现左耳垂部一肿块就诊。临床触诊左腮腺区皮下触及一包块,质地柔软,可移动。追问病史此包块在婴儿哭闹时增大,静息时稍有减小。彩色超声检查左腮腺区皮下见一大小约4.1 cm×1.9 cm的低回声包块,境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条状无回声区。探头加压后该包块可稍缩小(图1)。CDFI:包块内血流丰富呈蜂窝状(图2)。超声提示颌面部底回声包块,海绵状血管瘤可能。后行CT检查为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图1二维低回声包块内见散在小无回声区图2 CDFI包块内血流丰富讨论:血管瘤是人体血管及其附属结构组织的一类良性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对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61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共132个结节)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DFI和UE技术检查,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单一CDFI检查与CDFI联合UE检查对甲状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CDFI联合UE诊断甲状腺肿块良恶性敏感度及符合率均高于单一CDFI诊断(P0.05);单一CDFI与CDFI联合UE诊断甲状腺肿块良恶性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联合UE技术能显著提高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符合率、敏感度,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