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尿道1470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1 470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收集72例BPH患者,随机分为36例应用1 470nm半导体激光行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的BPH患者(激光组)和36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BPH患者(电切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导尿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膀胱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激光组术后导尿时间是(3.18±1.04)d,手术时间(63.73±6.56)min;电切组术后导尿时间是(4.05±1.08)d,手术时间(72.88±12.56)min。激光组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电切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均未发生再次导尿或二次手术事件。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QOL评分、IPSS评分和Qmax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1 470nm半导体激光行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可有效治疗BPH,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导尿时间短,效果肯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总结经尿道1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DiLEP)治疗高龄高危复杂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身心情况,术中完善的物品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和紧密的相互协作,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膀胱冲洗液的颜色等。8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电切综合征(TURS)、无术后输血、无永久性尿失禁、无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4月该科应用1 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BPH患者58例,观察其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电解质和排尿情况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该组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8.2±16.3)min,术后24 h内测定血红蛋白(Hb)、电解质比术前轻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电切综合征、勃起功能障碍和尿失禁等发生。结论 1 470 nm半导体激光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具有学习曲线短、术中出血极少和疗效确切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腔内逆行剜除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4月,应用Gyrus超脉冲等离子体行经尿道前列腺腔内逆行剜除汽化切除术124例,前列腺重量为(62.3±21.7)g.术中首先用电切镜鞘、电切环钝锐性相结合将前列腺增生腺体沿外科包膜逆行剥离、剜除,同...  相似文献   

5.
正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被认为是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但该术式存在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出血等并发症,手术实施存在一定的风险。铥激光在治疗BPH中具有汽化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穿透性小的特点[1],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疗效安全可靠[2]。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3月对1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1 470 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激光组和TURP组各50例。激光组采用1 470 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TURP组采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术后24 h白细胞介素及应激激素的含量,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短于TUR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URP组,术后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皮质醇及肾上腺素均明显低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有9例出现拔管后尿频,多于TURP组的2例,激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高于TURP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止血效果优于TURP术治疗,对患者创伤更小,引起的机体术后炎性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PKRP)联合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BPH患者45例经尿道置入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镜,常规切除中叶和左右侧叶部分前列腺组织(无须切至包膜),再以精阜为标记,于5、7点钟处侧叶远端近精阜处点切的方法找到包膜。用剜除术的方法分别剜除左右侧叶,遇到困难即终止剜除,不剥离12点的前列腺组织,切除已剥离的组织,再以包膜为界面,逐步切除尚未剥离的组织,直至完全切除。结果4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时间5~7d,拔管后均排尿良好,术后最大尿流率20~36ml/s,平均(28.8±5.27)ml/s,IPSS评分(4.5±2.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联合剜除术治疗BPH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经尿道铥激光汽化术联合膀胱颈内多点切开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周口市中心医院体积<30 ml BPH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常规组(n=46)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研究组(n=48)予以经尿道铥激光汽化术联合膀胱颈内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剜除联合手术刨削器治疗大体积(80 ml)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65例大体积BPH,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剜除组和电切组,剜除组30例,采用经尿道腔内整体剜除前列腺,完整剜除后推入膀胱,更换手术刨削器,将剜除的腺体粉碎取出;电切组35例,采用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结果 6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剜除组手术时间较TURP组短[(48.5±17.3)vs(75.6±21.4)min,t=5.55,P=0.000],术中出血量较TURP组少[(51.8±14.6)vs(102.3±32.4)ml,t=7.87,P=0.000]。腺体切除体积较TURP组多[(78.3±15.5)vs(61.8±12.9)ml,t=4.69,P=0.000]。两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比例高于电切组(8/30 vs 4/35)。两组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腔内整体剜除联合手术刨削器治疗大体积BPH,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除腺体更彻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疗效。方法将25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钬激光组(Ho LEP组,128例)和等离子电切组(PKRP组,12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Ho LEP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PKRP组,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PKRP组。两组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PVR)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o LEP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式,有望挑战PKRP成为治疗BPH的新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坐位及仰卧位支气管镜检查麻醉中气道通畅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48例行不插管全麻下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4例行坐位下支气管镜检查,24例行仰卧位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气道的通畅性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坐位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到达隆突的平均时间更短,气道通畅性更好。外周血氧饱和度(Sp O2)降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和烦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仰卧位。结论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可减轻患者不适感与恐惧感,但传统的仰卧位气管镜检查时麻醉可引起舌后坠,咽喉部塌陷、软腭和声带相关的重力可能造成上呼吸道的阻塞,不但给检查带来不便,同时也增加了相应的气道相关性风险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坐位支气管镜检查可以通过保证气道通畅性,维持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使该体位在支气管镜麻醉镇静中的应用更安全,更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总结该院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导致窦道形成患者的治疗经历,提出窦道防治的策略。方法根据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窦道的实际情况采取两种手术方式:方法一为窦道切口并进行炎性肉芽刮除,方法二为直接行窦道全切,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愈效果和手术意外的可能性。结果方法一的治愈率为66.7%,方法二的治愈率为100.0%,该组病例的总治愈率为90.5%。在窦道全切过程中,有1例窦道壁破裂。结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窦道治疗方式,并做好窦道形成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该科自2012年1月-2015年8月对49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中采用了"三明治"法进行尿道重建。结果 4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15±0.29)h,术中出血量(60.25±20.29)ml,没有直肠损伤出现。患者术后1或2 d可以下地活动。术后病理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5例,切缘阳性13例。3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2例患者出现尿道狭窄。对其中46例患者随访1~43个月,5例患者出现生化复发。结论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高危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熟悉前列腺局部解剖及熟练掌握各种腹腔镜下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留置鼻胆管引流在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LCBDE)一期缝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而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无1例病患中转开放手术。研究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两组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及手术后并发症如胆漏、胆道残余结石和胆道狭窄等的发生率等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没有发现胆道狭窄、胆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鼻胆管引流能有效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保障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的安全,缩短住院时程,提升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内科胸腔镜在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方面的价值,了解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疾病谱,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筛选通过胸水检查及其他临床情况综合判断病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共348例患者,以最终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内科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95.3%。不同年龄组间,胸腔积液病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检查术后发热(52例,15.0%)及大面积皮下气肿(49例,14.1%)常见,严重不良反应少见(3例,0.9%)。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及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ERCP术麻醉中的疗效。方法 将42例接受择期ERCP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及B组,A组接受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则接受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诱导前、诱导后、进镜时、术中以及麻醉苏醒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以及呼吸频率(RR);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分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皮质醇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与诱导前相比,A组患者在诱导后MAP及RR显著降低(P <0.05);B组患者在诱导后MAP及RR显著高于A组(P <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清皮质醇浓度均显著升高(P <0.05);B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A组(P <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适用于老年患者ERCP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在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手术中使用硬质神经内镜的初步体会。方法 2013年5月应用硬质神经内镜完成1例脊膜膨出和2例脊髓脊膜膨出的切除和修补术。男2例,女1例;中位年龄20个月(13~22个月)。手术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完成,全程应用硬质内镜观察,手术操作均在镜鞘外进行。结果 3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术前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硬质神经内镜可用于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的手术治疗,可简化手术过程,减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然低压连续灌注冲洗法在点触式探针超声碎石清石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35例肾结石患者,采用自然低压连续灌注冲洗法行经皮肾镜点触式探针超声碎石清石治疗。术中将3L袋装生理盐水悬挂输液吊钩上,上液面距患侧肾盂高度为50 cm,开放冲水管,形成自然低压连续灌流冲洗,采用点触式超声探针碎石清石。结果术中视野清晰,无大出血、肾盂黏膜吸附伤和刺伤。术后均无高热、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石残留2例,清石率为94.29%(33/35)。结论自然低压连续灌注冲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冲洗管理方便。有效预防因肾盂高压所引起的尿脓毒症发生,宜作为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灌注冲洗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困难气管插管的新生儿,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新生儿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全部成功,20例一次性操作成功,3例重新调整体位后插管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存在困难气管插管的新生儿,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能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支气管曲霉球是一种新近定义少见的肺曲霉病,探讨该类型肺曲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以期通过该研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该研究通过确诊2例支气管内曲霉球及对文献发表的29例患者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气管镜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疾病常见表现有咯血、咳嗽、咳痰,影像学多表现结节或实变影,气管镜表现:主要表现新生物及坏死物阻塞支气管腔,可伴有支气管内实质损伤(和/或)空腔性病变。该病诊断是经气管镜见管腔内新生的肿物或坏死组织,活检物组织病理发现特征性菌丝即可确诊。结论支气管内曲菌球是肺曲霉菌病的少见类型,气管镜是其诊断及治疗的关键措施,对于当抗真菌治疗无效、肺内病变无吸收甚至增大时,应警惕合并肺部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