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骨转移是肺癌患者常见的难治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肺癌远端骨转移的发生,需经历肿瘤细胞的定植、休眠、再激活以及生长等过程。该文就肺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进一步阐述与肺癌细胞休眠再激活和增殖密切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在肺癌骨转移诊断、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OPG、RANKL、RANK是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最重要的分子,OPG/RANKL/RANK系统在肿瘤骨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可通过扰乱OPG/RANKL/RANK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破骨细胞异常激活,导致肿瘤骨转移部位溶骨性破坏.尽管成骨性破坏并非前列腺癌细胞直接干扰OPG/RANKL/RANK系统的结果,但局部破骨细胞激活导致的骨质破坏仍是肿瘤转移并形成成骨性破坏的必要条件.OPG可与TRAIL结合而抑制其对肿瘤细胞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诱导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通过检测和干预OPG/RANKL/RANK系统,可早期发现并有效控制肿瘤骨转移.  相似文献   

3.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而炎症反应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参与骨转移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通过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望寻找到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新的药物靶点。本文就骨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炎性细胞因子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ISBN-10:0128101644ISBN-13:978-0128101643Academic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2版736页本书由国际公认的骨肿瘤微环境、骨转移、肿瘤破骨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循环肿瘤细胞及临床试验领域的专家撰写。在保留首版主要章节的基础上全面介绍骨生物学领域近五年的重大发现;扩充了有关骨恶性肿瘤进展(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原始综述的内容;增加了新的章节,阐述了大量原发性骨肿瘤与骨转移瘤生物学、治疗学崭新理念;囊括了从  相似文献   

5.
双膦酸盐在骨转移瘤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鹏 《中国骨伤》2008,21(6):480-482
骨转移瘤是肿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与骨痛、病理性骨折、神经缺失和(或)高钙血症等紧密相关,因此,骨转移瘤的治疗是必要的。双膦酸盐是标准的治疗和预防骨相关事件的药物,可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显示抗癌活性,是最有效的治疗骨转移瘤和预防骨转移并发症的药物,可降低患者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钙平衡对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骨组织是人体最重要的钙库,维持骨组织的动态平衡有利于机体的钙平衡.钙敏感受体在多种细胞中都有表达.研究发现在成骨细胞中,钙敏感受体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矿化作用;而在破骨细胞中,钙敏感受体介导高浓度钙离子引起细胞分化和凋亡.此外,钙敏感受体还能协助造血干细胞的准确定位.而肿瘤细胞中钙敏感受体的高度表达,提示该肿瘤细胞具有骨转移的倾向.笔者综述了钙敏感受体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造血干细胞、肿瘤骨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与溶骨增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转换包括破骨细胞骨吸收和随后发生的成骨细胞骨形成的过程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数量、活性和存活均受全身激素及局部因子的影响 ,尤其是骨髓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对骨转换起重要作用。破骨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具体地说 ,起源于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GM) ,其形成包括由 CFU-GM经过分裂增殖形成单核破骨细胞前体 (增殖阶段 ) ,后者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此为不成熟的破骨细胞 (分化阶段 ) ,再经活化后形成成熟的破骨细胞 ,成熟的破骨细胞贴附于骨表面并极化 ,分泌酸和蛋白酶进行溶骨 ,最后破骨细胞凋亡。溶骨增强包括…  相似文献   

8.
破骨细胞的形成、功能及细胞因子的调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破骨细胞的形成、功能及细胞因子的调节文剑明郑铭豪破骨细胞为多核巨细胞,其生成及其在骨吸收中的作用受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调节。在许多常见病中,如骨质疏松症、骨炎性变形、无菌性移植松脱、原发性骨肿瘤和恶性肿瘤骨转移等都可见到破骨细胞的活化。本文就细...  相似文献   

9.
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骨是多种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临床上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甚至先于原发性肿瘤,了解肿瘤骨转移机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肿瘤转移及其引发的骨结构变化,主要与骨的结构特异性及微环境内肿瘤细胞与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相互作用有关。该文就骨结构和微环境对肿瘤转移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找出抑制肿瘤骨转移,减少靶器官破坏的新而有益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二磷酸盐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磷酸盐具有非常强的抗骨质吸收活性,已临床应用多年,用于治疗高钙血症和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骼并发症。在二磷酸盐应用的早期,人们认为其作用机制只是抑制了破骨细胞的功能,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也发挥了一定的功能。除了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外,二磷酸盐还对肿瘤细胞产生同样的作用。二磷酸盐与近来确认的rT细胞配体具有相同结构。研究显示,二磷酸盐可以刺激T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产生抗肿瘤作用。另外,二磷酸盐在体外可以诱导骨髓瘤细胞、乳腺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在许多二磷酸盐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无…  相似文献   

11.
侵袭和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骨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国内外对骨转移的研究显示,骨髓中长期存在肿瘤细胞是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早期就发现具有潜在骨转移风险的高危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老龄化带来了疾病谱的改变,癌症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步增高趋势,加上衰老使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减退,肿瘤更容易向远处转移,最常发生的有肺转移、肝转移和骨转移.60岁以上癌症患者中60%可伴有骨转移,常见骨转移部位有颅骨、脊柱、骨盆、股骨以及肱骨近端.肿瘤骨转移发生机制为,原发肿瘤灶内血管组织增殖,肿瘤细胞入侵后形成癌栓并随着血液循环附着于骨骼毛细血管床,然后肿瘤细胞自血管内侵入周围软组织,最终导致肿瘤骨转移[1].按发生肿瘤骨转移概率高低排序,由高至低依次为乳房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肺癌、肾癌以及消化道肿瘤.一旦形成骨转移,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应当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破骨细胞来源于微环境造血前体细胞,它的生存、增殖、分化和激活需要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参与。RANKL与相应的RANK受体结合,从而刺激破骨前体细胞分化成为破骨细胞。这一过程由不同的调节蛋白和激酶来调控,并且依赖于RANKL-RANK信号。本文中,笔者总结了目前已知的在破骨细胞发生过程中调节RANK信号的机制。在早期阶段,RANK信号的调节通过募集调节蛋白如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 TRAF6),引起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s)以及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和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 AP-1)的活化。活化的NF-κB进一步激活调节破骨细胞生成的重要因子-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cytoplasmic 1, NFATc1)。在信号传递的中间阶段,共刺激信号通过激活磷脂酶Cγ2(phospholipase Cγ2, PLCγ2)连同c-Fos/AP-1引起钙离子(Ca~(2+))振荡,同时Ca~(2+)信号促进NFATc1的产生。在破骨细胞生成的晚期阶段,NFATc1入核诱导大量的破骨细胞特异性靶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融合并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溶骨性骨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临床上骨转移大多为溶骨性转移,乳腺癌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基质细胞共同参与这一病理过程。这些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骨转移启动和发展环节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治疗骨转移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破骨细胞是起源于骨髓单核细胞的多核细胞,成熟的破骨细胞位于骨小梁和骨皮质内表面。骨组织稳态受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引起的骨吸收之间的平衡调节。然而在病理状态下,多种因素,包括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配体和炎性蛋白质等都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使骨代谢失去平衡,导致骨组织过度吸收和过度形成。破骨细胞过度活化常见于骨质疏松症,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等骨代谢疾病。破骨细胞功能障碍同样会导致如石骨症等疾病。因此,破骨细胞是骨代谢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重要靶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有关破骨细胞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本文就破骨细胞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骨骼是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常见癌症晚期好发的转移部位,癌症骨转移通常伴随剧烈的慢性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癌症骨转移的发生,肿瘤微环境在骨组织形成,转移部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一系列疼痛相关分子的释放,从而诱发骨癌痛(bone cancer pain, BCP)。文章对近年来针对BCP分子...  相似文献   

17.
正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成员,它通过结合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介导破骨细胞的成熟和功能。因为骨骼的表面面积相对较大,其微观环境又有益于肿瘤生长,所以骨骼是实体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骨转移瘤患者中,破骨细胞活性过度增强,导致骨质破坏和流失,从而造成骨骼癌源性疼痛和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s),如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  相似文献   

18.
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是一种酸性磷酸化糖蛋白,属于骨组织的非胶原蛋白,参与骨细胞外基质和骨质代谢,血清BSP浓度可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现象。自1994年首次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BSP表达后,BSP就引起癌症研究者注意,随后在其他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细胞中也确定有BSP的表达,而从BSP的组织局限性特征来分析,它在癌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的骨转移有关。本文简要综述BSP表达调控及其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陈天洪  李景峰 《骨科》2022,13(2):181-187
RANKL/RANK通路可激活下游的TRAF6、NF-κB、MAPK等信号从而调节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是治疗许多骨疾病的关键靶点通路之一.地诺单抗是一种抗RANKL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在骨质疏松、骨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等疾病中,地诺单抗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症状,增强手术效果,并...  相似文献   

20.
TGF-β调节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及其受体的一般特点,并且就TGF-β对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及破骨细胞的趋化作用进行全面综述,同时也概述了破骨细胞合成、分泌及活化TGF-β的作用。此外,分析了TGF-β1及其Ⅱ型受体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和作用,就其中破骨细胞的来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