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00-202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霉素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以28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水平及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癌症的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0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1.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FP、CEA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好,化疗毒副反应轻,治疗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复发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125及HE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及血红蛋白降低、肌酐升高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可明显降低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变化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有效率(RR)为63.16%(24/38),疾病控制率(DCR)为86.84%(33/38);对照组RR为40.54%(15/37),DCR为67.57%(25/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CA125及CA15-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25及CA15-3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后血清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降低,毒副作用轻,患者耐受性好,值得广泛推荐使用于临床当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吡柔比星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介入治疗的80例肝细胞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1个疗程时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吡柔比星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晚期鼻咽癌(NPC)应用顺铂(PDD)联合吉西他滨(GEM)或氟尿嘧啶(5-FU)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晚期NPC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实施PDD联合GEM治疗;对照组实施PDD联合5-FU进行治疗,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控制率对照组为63.16%,观察组为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均减少,观察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皮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口腔溃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恶心与呕吐率为31.58%,观察组为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D联合GEM治疗比联合5-FU的总有效性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普通金属支架与~(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6例采用普通金属支架共21枚进行治疗(普通支架组),15例采用~(125)I粒子支架共16枚进行治疗(~(125)I粒子支架组),同时给予吉西他滨、顺铂等化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支架通畅率及生存率。结果 3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前,两组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4周时,~(125)I粒子支架组血清TBIL均明显低于普通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支架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CA19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支架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支架组术后12个月的通畅率及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支架组(P0.05)。结论 ~(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较普通金属支架植入治疗在黄疸消退、抑制肿瘤生长、改善症状及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明显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CRC)患者病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16例CRC患者根据不同肿瘤分期分为Ⅰ~Ⅱ期组50例和Ⅲ~Ⅳ期组66例,比较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比较化疗后12个月和24个月时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结果Ⅰ~Ⅱ期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和CA242水平均显著低于Ⅲ~Ⅳ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甲胎蛋白(AFP)、CA72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2个月,复发转移与无复发转移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CA72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4个月,复发转移与无复发转移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AFP、CA72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评估CRC患者病情、监测化疗后是否复发转移上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应用卡培他滨不同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B组患者给予多烯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C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单独治疗。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和安全性等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B组患者总有效率(60.00%)、C组患者总有效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疾病控制率(90.00%)明显高于C组疾病控制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疾病控制率(90.00%)稍高于B组疾病控制率(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癌抗原724(CA724)、CA242和CA199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B、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C三组在生理、社会和家庭、情感及功能状况等生存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与B、C两组相比在生理、社会和家庭、情感及功能状况等生存质量评分方面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期间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2.50%)稍低于B组患者(22.50%)、C组患者(2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多烯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及给予卡培他滨单独治疗,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指标得以维持在一定良好水平,预后的生存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微球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我科收治GEP-NENs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EM组及OA+GEM组各35例。GEM组采用吉西他滨(GEM)治疗,OA+GEM组采用GEM联合醋酸奥曲肽(OA)微球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短期远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激素水平、治疗后KPS评分与QOL-BREF评分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OA+GEM组近期、短期远期疗效均优于GEM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粒蛋白A(CgA)及癌胚抗原(CE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OA+GEM组低于GEM组;两组胰岛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上升,胃泌素以及胰高血糖素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OA+GEM组胰岛素水平高于GEM组,胃泌素与胰高血糖素水平低于GE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A+GEM组治疗后KPS评分与QOL-BREF评分明显优于GEM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OA微球治疗GEP-NENs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纠正患者体内紊乱胰岛素、胃泌素与胰高血糖素水平,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82-4583
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及生存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辅助、吉西他滨与顺铂+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三个周期。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CD69)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后观察组CD4+、CD8+、CD6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移酶(GG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泸州市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80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者,均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联合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肝病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而阴性率显著低于单项检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能够提高诊断的阳性率,从而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种胎儿球蛋白(AFP)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以筛选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3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86例肝良性疾病患者(肝良性疾病组)、371例肝癌患者(肝癌组)进行CA19-9、CEA、AFP检测,同时分析单个肿瘤标志物和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肝良性疾病组3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平均值均低于肝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肝良性疾病组肿瘤标志物测定阳性率均低于肝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9.0%,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9-9、CEA、AFP 3种肿瘤标志物在肝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使用GDL方案(吉西他滨、洛铂以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与CHOP方案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52例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选用GDL方案治疗,对照组选用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血小板减少、皮疹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洛铂以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较传统CHOP方案的近期疗效好,但发生骨髓抑制及皮疹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高尔基体蛋白(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和铁蛋白(SF)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唐山市南堡开发区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108例为肝癌组,按照病理分期分为Ⅰ、Ⅱ和Ⅲ期。另选同期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120例和肝炎患者102例分别作为肝硬化组和肝炎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GP73、AFPL3和SF水平,并分析其与观察组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通过检测相关指标,肝癌组GP73、AFPL3和SF水平较肝硬化组和肝炎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分期肝癌组患者3项指标水平,Ⅱ期的AFPL3和SF水平较Ⅰ期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P7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的GP73、AFPL3和SF的水平均较早期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单独检测Ⅰ和Ⅱ期肝癌的阳性率均低于70.00%,联合检测后,各期检测的阳性率均有所提高,对Ⅱ期患者检测的阳性率达到89.29%。结论联合检测可以有效地弥补3种血清标志物单独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局限性,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81-4183
目的探究贝伐单抗联合SOX化疗对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Ⅲ~Ⅳ期胃癌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SOX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SOX化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QOL)评分,观察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观察比较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高于对照组的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O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72-4、CEA、CA199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MP-2、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期胃癌患者采用贝伐单抗、SOX化疗联合治疗,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MP-2、MMP-9水平,改善生存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72-2674
综合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效果,为治疗原发性胃癌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在2013年9月~2016年10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09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1)CA125、(2)CEA、(3)CA72-4、(4)CA19-9)和免疫组化指标(Her-2)表达不同胃癌分期中的水平差异,评价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监测对原发性胃癌患者的诊断意义和预后价值。肿瘤标志物联合免疫组化指标检测阳性率远远高于单项检测(P0.05),不同分期原发性胃癌患者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免疫组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水平在不同肿瘤大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Her-2水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参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的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胃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检测CA125、CEA的表达水平能够对原发性胃癌患者进行辅助诊断;胃癌患者的CA125、CEA、CA72-4、CA19-9水平与胃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胃壁浸润深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免疫组化标志物Her-2与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人宫颈癌基因(HCCR)、甲胎蛋白(AFP)的相关性及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318例HBV相关性肝病患者为病例组,选取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CCR、AFP检测结果,并分析HBsAg水平与HCCR、AFP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血清HBsAg水平患者以及不同HBV相关性肝病患者的HCCR、AFP检测阳性率;比较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转肽酶(GGT)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结果。结果病例组HCCR和AF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sAg水平患者的HCCR与AFP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HBsAg水平的升高,HCCR、AFP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HCCR、AFP阳性率依次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LT、GGT、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GGT水平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而ALT水平则显著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R、AFP水平与HBsAg水平呈正相关,反映了HBV相关性肝病患者肝细胞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于HBsAg高水平患者,应联合检测HCCR、AFP以及早明确肝脏病变情况,提高肝癌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血脂水平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结直肠癌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清晨抽取5 m L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两组血脂、血清标志物水平,并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价值。结果两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C、LDL-C、HDL-C水平较低,CEA、CA199、CA125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86.96%)、准确度(90.79%)均高于CEA、CA199、CA125单项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结直肠癌病情预后具有密切关系,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诊断结直肠癌,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阴性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Her2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予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毒副反应、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水平。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46.67%,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手足综合征、WBC减少、脱发、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A19-9、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Her2阴性复发转移乳腺癌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A19-9、CEA水平,未加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尚可,近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凡芳  朱艺欣  左泳泳  李慧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2961-2963,2966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表柔比星对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表柔比星治疗,研究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临床疗效,以及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A125、CEA、CYFRA21-1、SCC-A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h1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Th2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宫颈癌疗效明显,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