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血栓前状态的近期疗效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1 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都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0.4 ml(4000 AxaIU),皮下注射,Q12h,共10d.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栓前状态10d,治疗组总有效率96.6%(57/59),对照组总有效率70.2% (42/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1)、人凝血酶原片段(F1+2)、纤维蛋白原(FIB)、人血浆a颗粒膜蛋白(GMP-140)、D二聚体(DD)、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0.42±0.17) mL/L、(0.95±0.46) mmoL/L、(3.25±1.24) g/L、(57.83±25.91) mg/L、(6.15±1.70) mg/L、(53±4.5) mm Hg,和治疗前比(0.67±0.21) mL/L、(1.90±0.81) mmoL/L、(5.19±1.2) g/L、(78.65±27.01)mg/L、(13.10±2.72) mg/L、(67±5.0) mm Hg降低,氧分压(PaO2)治疗后(71±6.0) mm Hg比治疗前(60±6.5) mm Hg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虽血气指标有改善,而凝血标志物未见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10d后,治疗组PaCO2明显降低,PaO2显著增高,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低切变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血栓前状态效果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D-D)血浆含量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35例)有血管并发症,另一组(34例)无血管并发症。对每个患者进行血浆GMP-140、Fg及D-D含量的测定,并与3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无论有无血管并发症,血浆GMP-140、Fg及D-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血管并发症组与无血管并发症组相比,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显著(P均<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功能异常,并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测定血浆GMP-140、Fg及D-D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前状态及血管病变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对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74例,根据抗凝方法不同分为无肝素组(35例)和低分子肝素组(39例),无肝素组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不使用肝素,低分子肝素组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Ⅲ)评分、血栓前体蛋白(Tp P)、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PLT)水平,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炎症指标IL-6、TNF-α及血栓前体蛋白(Tp 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治疗后组间凝血功能、肾功能、炎症因子、Tp P水平、28 d APACHEⅢ预计死亡率、实际死亡数及实际病死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肝素/低分子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均可改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凝血、肾功能及炎性相关指标,减轻病情,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常规血液透析抗凝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7例透析患者分别采用普通肝素(UFH)和低分子(LMWH)抗凝进行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观察不同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透析器及透析管道凝血程度,内瘘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透析结束时血小板计数较血液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UFH)组,而APTT、TT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过程中无明显延长,而普通肝素(UFH)则明显延长。与普通肝素(UFH)组比较,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缩短明显。透析器及透析管道未出现凝血现象。结论 LMW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理想的抗凝剂,较UFH更有效、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
杨钧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541-1542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D-二聚体检测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D-二聚体检测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水平及血常规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D-二聚体、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降低产妇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在急性中毒血液灌流中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成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每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血液灌流前后凝血功能(APTT、PT、TT)、血小板(PLT),灌流器及管路凝血、机体出血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前后PLT、APTT、PT、TT无明显变化(P均0.05),普通肝素组治疗后PLT减少,APTT、PT、T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路凝血发生率:普通肝素组11.67%,低分子肝素组1.67%;出血发生率:普通肝素组18.33%,低分子肝素组5.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血液灌流时抗凝作用强而不易引起出血,是首选抗凝药物,并且无需在灌流后常规做凝血功能检测。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6,(3):353-35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和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ICU收治的84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水平,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各项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对脓毒血症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后,炎性指标hs-CRP、PCT、D-二聚体表达显著下调,MODS发生率降低,对于脓毒血症应早期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炎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局部枸橼酸抗凝与低分子肝素抗凝应用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科2019年1月-2020年9月41例行CRRT的脓毒症患者分组,对照组2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组21例给予局部枸橼酸抗凝.观察两组抗凝有效性、凝血功能、肾功能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7,(5):645-64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应用于预防妇科术后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行妇科手术(均为三级以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嘱其早下床活动以预防血栓,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和凝血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血栓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患者妇科手术后的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尘肺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 60例尘肺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针,观察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肺动脉平均压(mPAP)、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低分子肝素能缓解尘肺肺心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和血液高凝,降低肺动脉高压;治疗后2组的治疗有效率、FEV1、FVC、FEV1/FVC、mPAP及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654-2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已确诊的10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传统综合疗法,治疗组在传统综合疗法的基础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654-2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PaO2、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结论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654-2治疗肺心病可使PaO2、PaCO2得到显著改善,明显提高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壮阳宣肺方联合自血疗法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壮阳宣肺方联合自血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2周,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研究组的BNP、CRP、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壮阳宣肺方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能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体酮治疗煤工尘肺(CWP)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CWP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合并呼吸衰竭黄体酮治疗组、合并呼吸衰竭基础治疗组和不合并呼吸衰竭黄体酮治疗组,对比三组问、不同尘肺期别治疗前后血气、肺功能变化,观察不良反应。结果CWP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黄体酮治疗后Pa02明显升高(P〈0.01),PaCO,明显降低(P〈0.01),而不合并呼吸衰竭组黄体酮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Ⅱ期尘肺黄体酮治疗后血气和肺功能改善较Ⅲ期尘肺明显。结论黄体酮治疗CWP肺心病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煤工尘肺肺心病尤其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及肺功能,对I期、Ⅱ期尘肺疗效优于Ⅲ期尘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g)浓度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 LX-20测定 244例 ACI 患者(ACI 组)、102名健康人(对照组)空腹血浆Hcy、DD、hs-CRP和 Fg的浓度水平.结果 ACI 患者血浆Hcy、DD、hs-CRP和Fg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1).结论 血浆 Hcy、DD、hs-CRP、Fg 浓度水平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上述四项指标对ACI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肝循环障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慢性肺心病急发期肝循环的变化。方法 慢性肺心急发期患者28例,治疗前分别测定血气分析及常规肝功能,并描记心,肝阻扰微分图,计算心输出量,肝血流量,肝血流量,肝动脉血流量和门静脉血量,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肝脏,肝动脉及门静血流量均明显减少,以并以右以心衰时为甚。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发期存在明显的肝循环障碍,且发生较早,是造成肝脏损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g)差异和变化,探讨上述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稳定性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凝血酶比浊法和免疫层析法测定CK-MB、Hs-CRP、DD、Fg、cTnI和H-FABP,同时选取3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入院12 h时,AMI组各项指标中以cTnI(87.5%)、CK-MB(93.8%)和H-FABP(92.8%)阳性率最高,且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CK-MB、cTnI和H-FABP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0%和100%,优于三者单独检测。③AMI组Hs-CRP、DD和Fg水平均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5),而SAP组和对照组S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MI组患者溶栓治疗后48 h内Hs-CRP含量持续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在溶栓后12h内明显下降(P〈0.05),Fg水平明显升高(P〈0.05),至治疗后48h,两者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联合检测cTnI、CK-MB和H-FABP可减少误诊,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正确性,而Hs-CRP、DD和Fg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和指导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GMP-140、血浆GMP-140、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大灶脑梗死组(n=22)、小灶脑梗死组(n=25)和腔隙性脑梗死组(n=20)病人进行研究,于发病后3d和2周采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测定血小板GMP-140、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GMP-140的浓度。结果发病3d内大灶脑梗死组血小板GMP-140、血浆GMP-140浓度较对照组非常显著升高(P<0.001),小灶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血小板GMP-140、血浆GMP-140浓度也较对照组升高(P<0.005~0.001),但无大灶脑梗死组升高明显(P<0.05);小灶脑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病人血小板粘附率(PAd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均显著升高(P<0.01)。发病2周时,3组病人血小板GMP-140、血浆GMP-140浓度均已明显下降,但仍较对照组高(P<0.05),而PAdT和PAgT均降至正常或更低。结论不同类型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处于显著的活化状态,血浆GMP-140浓度PAdT和PAgT能更准确地反映血小板的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监测患者动脉血气(pH、PaO2、PaCO2)的变化,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63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与呼吸兴奋剂,观察治疗前、治疗2d后的血气PH、PaCO2、PaO2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d治疗组血气指标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PQ)肺损伤的疗效。方法将3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序贯性血液净化(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综合治疗。对照组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结果对照组40%患者有效,治疗组75%患者有效,两组间有效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aO2、PaCO2、PaO2/FiO2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X线胸片提示肺损伤好转9例,显著多于对照组5例(P<0.05);死亡率两组无差异。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动脉血气、呼吸参数,对急性PQ中毒肺损伤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2例,对照组28例,分别给予综合及加服黄芪、川芎等中药剂治疗;治疗前后4、8周时测定T细胞亚群值,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治疗前后对比,临床疗效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60例患者CD3、CD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氧分压均明显升高,住院天数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8周时,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虽未达到正常水平,但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P〈0.01),8周时CD3、CD4中药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细胞免疫有增强调节作用,对防治肺心病急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