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哮喘患儿治疗前后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的变化。方法:采用德国康讯肺功能仪对72例婴幼儿哮喘治疗前、后和对照组50例健康婴幼儿进行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检测。结果:观察组婴幼儿哮喘治疗前后潮气量相比较对照组偏小,呼吸频率较对照组增快(P<0.01),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均缩短(P<0.01),吸呼比降低,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增快,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呼气相升支陡峭,降支的斜率较对照组增大,甚至向内凹陷。观察组治疗后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下降,吸气时间、呼气时间较治疗前延长,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仍较健康组的婴幼儿低,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呼气下降支斜率较治疗前减小。结论:达峰时间比和达峰容积比可以作为反映婴幼儿小气道阻力和呼吸流速改变的指标。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测定能够评价婴幼儿哮喘的气道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婴幼儿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测定结果,分析这些参数在喘息患儿病情评估及临床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婴幼儿哮喘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及正常对照组婴幼儿40例,于镇静后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然后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15min再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TBFV)、主要参数: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呼气峰流速(PEF),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比较各期肺功能指标及TBFV环变化。结果 (1)哮喘组、毛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毛支组RR增快明显高于哮喘组及对照组;哮喘组、毛支组VT、PEF、TPTEF/Te、VPEF/Ve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哮喘组与毛支组治疗后(哮喘组经规范治疗1-3个月的控制期、毛支组经7-10d住院治疗)TPTEF/Te、VPEF/Ve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的TPTEF/Te、VPEF/Ve与对照组比较仍存在很大差距。结论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是监测和判断喘息性患儿病情及转归的的客观指标,可作为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强锋 《吉林医学》2015,(3):426-427
目的:探讨婴幼儿腺病毒(AV)肺炎的肺功能动态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腺病毒肺炎的婴幼儿46例为观察组,采用德国耶格公司Master Screen Pasd婴幼儿肺功能仪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同时对75例健康婴幼儿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结果:婴幼儿腺病毒肺炎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潮气呼气峰流速/潮气量(PTEF/Ve)增加、潮气量(Vt)、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气时间(Ti)、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的呼气量/潮气量(VPTEF/Ve)、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的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减少,与同龄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婴幼儿腺病毒肺炎在急性期呈现小气道阻力增高、潮气量下降、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改变,肺功能检查是监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病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耶格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 Paed型肺功能仪对8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治疗前后和52例健康婴幼儿做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并做对照.结果: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前潮气量较对照组减小,呼吸频率较对照组增快(P<0.01),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均缩短(P<0.01),吸呼比降低,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增快,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呼气相升支陡峭,降支的斜率较对照组增大,甚至向内凹陷.治疗后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下降,吸气时间、呼气时间较治疗前延长,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仍较健康婴幼儿低,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呼气下降支斜率较治疗前减小.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测定能够评价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气道损伤程度,为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氨溴索对婴幼儿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30 mg氨溴索加入5 m L 0.9%Na Cl注射液中混匀后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在雾化吸入氨溴索的同时静脉注射剂量为1 mg/(kg·d)的低分子肝素。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婴幼儿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并与健康婴幼儿比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0%(46/50)比70.0%(35/5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气促、咳嗽、发绀、三凹征、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18±1.27)d比(6.4±1.6)d、(1.38±0.91)d比(3.7±1.2)d、(2.04±0.86)d比(3.9±1.5)d、(2.42±0.67)d比(4.0±1.1)d、(3.46±0.84)d比(6.8±1.7)d](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吸气时间(tI)、呼气峰值流速(PEF)、呼气时间(tE)、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呼气中期流速/吸气中期流速(ME/MI)分别为(39±4)次/min、(6.9±1.4)m L、(0.65±0.16)s、(1.13±0.22)s、(22±5)、(21±5)、(101±43)m L/s、(0.69±0.23),观察组RR、TV、tI、tE、tPEF/tE、VPEF/VE、PEF、ME/MI分别为(38±5)次/min、(7.0±1.2)m L、(0.67±0.13)s、(1.16±0.29)s、(25±6)、(24±4)、(100±47)m L/s、(0.70±0.18),两组患儿各项指标(ME/MI除外)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儿治疗各项治疗(ME/MI除外)均明显改善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疗效指标(TPEF/TE、VPEF/VE除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氨溴索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显著,不仅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且患儿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损害也明显减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功能测定对可必特(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联合制剂)雾化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意义.方法 应用婴幼儿肺功能测试仪对360例喘息性疾病婴幼儿雾化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选择潮气状态下的通气功能-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潮气流速容肇环的形态-吸气时间/呼气时间(Ti/Te)、到达潮气峰流速的时间/总呼吸时间(T-PF/Te)、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TEF25/PTEF)作为观察的指标.结果 患儿雾化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功能测定可以了解喘息性疾病的气道阻塞情况和气道的可逆性,为该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判断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道开放枕对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的45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国耶格公司肺功能仪对同一婴幼儿分别进行2次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其中仰卧位颈后垫气道开放枕为试验组,自然仰卧位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婴幼儿的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量(PTEF)。结果试验组RR、PTEF低于对照组[(28±10)次/min比(30±11)次/min,(100±35) m L/s比(110±37) m L/s](P <0. 01或P <0. 05),Ti、Te、TPTEF/TE、VPEF/VE均高于对照组[(0. 96±0. 30) s比(0. 88±0. 26) s,(1. 4±0. 4) s比(1. 3±0. 4) s,(37±21)%比(27±11)%,(37±19)%比(29±9)%](P <0. 01)。结论婴幼儿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使用气道开放枕能较好地固定婴幼儿体位、开放气道,更好地反映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婴幼儿水平及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RSV感染婴幼儿以及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将124例RSV感染婴幼儿纳入观察组,100名健康婴幼儿纳入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性期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潮气呼吸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呼气峰流速(PTEF)、呼气峰流速/呼气达峰时间(PTEF/TPTEF)、呼气峰流速/潮气量(PTEF/VE)、平均吸气流速(MI)、PaCO_2、FeNO高于恢复期以及正常对照组,每公斤潮气量(VT/kg)、吸呼时间比(TI/TE)、呼气达峰时间(TPTEF)、到达峰流速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达峰容积比(%VPF)、呼气达峰容积(VPTEF)、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TEF25%)、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平均呼气流速(ME)、平均呼气流速/平均吸气流速比(ME/MI)、PaO_2低于恢复期以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期PTEF/TPTEF、FeNO高于正常对照组,TPTEF/TE、%VPF、25/PF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分化簇3(CD3~+)、分化簇4(CD4~+)、分化簇8(CD8~+)水平低于恢复期以及正常对照组,sIL-2R水平高于恢复期以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期CD4~+、CD8+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sIL-2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RSV感染婴幼儿FeNO水平、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PaO_2和PaCO_2以及相关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可有效监测RSV感染婴幼儿病程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特征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3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JAEGER公司的Master Screen Pediatric型肺功能仪对两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进行测定,即观察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io,RR)、每公斤潮气量(tida volume,VT)、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到峰流速的时间与呼气时间的比值,即达峰时间比(atio TPTEF to TE,TPTEF/TE);达到呼气峰流速时呼出的气体容积与呼气容积的比值,即达峰容积比(ratio VPTEF to VE,VPTEF/VE)。测定呼吸气中期流速比值(ratio TEF50%to TIF50%,TEF50%/TIF50%),并采用单阻断法测定呼吸系统阻力(Rrs)、每千克体质量呼吸系统顺应性(Crs SO/kg)。结果:研究组患儿RR、Ti/Te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VT、Ti、Te、TPTEF/TE、VPTEF/VE、TEF50%/TIF50%均低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较正常幼儿,呼吸系统阻力增高,小气道阻塞,呼吸系统顺应性相对降低,应用婴幼儿肺功能评估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婴幼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急性期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5例作为对照组.首先对两组婴幼儿进行一般资料比较,再对两组婴幼儿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观察组患儿在急性期完成一次测定,记录数据,经吸入治疗进入缓解期,再次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并记录数据.对照组直接进行一次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并记录数据,三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婴幼儿在年龄、身高、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潮气量呼气流速(TEF25%)、TEF50%值均小于对照组,呼吸频率(RR)和潮气量(VT/k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缓解期TI/TE、TPTEF/TE、VPEF/VE、TEF25%、TEF50%值均较急性期明显升高,RR、VT/kg较急性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缓解期和急性期TEF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对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有显著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其安全性.方法 共入选6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实验组30例患者应用辛伐他汀( 1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辛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治疗10天后的血脂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血脂均有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明显.患者总胆固...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因素,国内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断切点尚有争议,本研究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比较不同切点引起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情况。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同诊断切点〔同型半胱氨酸(Hcy)≥10 μmol/L,Hcy≥15 μmol/L〕对高血压患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及健康中心新诊断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cy水平分为:A组50例(Hcy<10 μmol/L),B组52例(10 μmol/L≤Hcy<15 μmol/L),C组66例(Hcy≥15 μmol/L)。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叶酸、Hcy〕、超声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腔隙性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腔隙性脑梗死和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叶酸高于B组、C组,B组叶酸高于C组(P<0.05);A组Hcy低于B组、C组,B组Hcy低于C组(P<0.05)。C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A组、B组(P<0.05),B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A组(P<0.05)。C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A组、B组(P<0.05),A组和B组冠心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cy≥10 μmol/L、IMT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Hcy≥15 μmol/L、EDD为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Hcy≥10 μmol/L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Hcy≥15 μmol/L为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洛汀新(苯那普利)降压治疗,实验组同时用洛汀新和nCPAP治疗,观察12周,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压水平、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及脑血流、血液流变学、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但实验组血压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平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下降,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睡眠结构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血液流变学和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脑血流明显改善(P<0.05)。结论nCPAP治疗OSAS并发的高血压可能是一种针对高血压病因的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并可降低血黏度、C反应蛋白,明显改善脑血流,从而可能降低冠心病、脑血管病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感与妄想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妄想症状与自尊和缺陷感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尊和缺陷感对妄想症状出现的影响,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为康复期认知心理治疗指明方向。方法运用PAN—SS、SES、FIS、SAS、SDS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完成评定的患者共96例,其中56例存在明确的妄想(为研究组),40例未发现有妄想(为对照组)。两组的SES、FIS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妄想的出现与自尊感、缺陷感明显相关(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低自尊和高缺陷感是影响患者妄想症状出现和加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林俊雄 《河北医学》2014,(4):571-573
目的:观察对比单用垂体后叶素与垂体后叶素、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咯血的治疗效果、副作用、治疗费用。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至2012年因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引起咯血的留观病例98例,随机分成两组,比较两组疗效、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明显有效40例(80%),一般显效8例(16%),无效2例(4%)。对照组明显有效27例(56.3%),一般有效11例22.9%),无效10例(20.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咯血快速有效,价格低廉,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加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咯血的疗效。方法应用地塞米松加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咯血50例定为联合治疗组,并把同期应用垂体后叶素单药治疗咯血50例定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48 h后显示: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大咯血时,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中量咯血时,联合治疗组有效率75.0%,对照组有效率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小咯血时,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3.8%,对照组有效率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较垂体后叶素单药疗效明显提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IL-1β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ALP3、IL-1β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A、NALP3、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NALP3、IL-1β的水平,疗效较别嘌醇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