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经~(137)Csγ射线辐照红细胞悬液后淋巴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Bcl-2/Bax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Fas-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FasL-FITC、Bcl-2-FITC、Bax-FITC荧光标记抗体,应用单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辐照血液与未辐照血液的淋巴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经25 Gy剂量的~(137)Csγ射线辐照的红细胞悬液,淋巴细胞凋亡蛋白Fas、FasL表达显著升高(P0.05),Fas/FasL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明显下降(P0.05),且Bcl-2/Bax的比值下降更加显著(P0.01)。结论 ~(137)Csγ射线辐照可促使离体血液淋巴细胞凋亡,并且可应用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Bcl-2/Bax比值作为判断离体血液淋巴细胞经~(137)Csγ射线辐照后是否灭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60Co辐照血液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Bc l-Bax的蛋白表达水平。方法利用淋巴血细胞分离液分离辐照前后血液的淋巴血细胞,应用单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经35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的全血,淋巴细胞凋亡基因蛋白Fas、FasL表达显著升高,P<0.05,Fas/FasL的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凋亡基因Bc l-2、Bax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但Bc l-2/Bax的比值下降更加显著,P<0.01。结论60Co辐照可促使离体全血淋巴细胞凋亡,并且可应用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Bc l-2/Bax比值作为判断离体全血淋巴细胞经60Co辐照后是否灭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Fas/FasL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对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免疫机能损伤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35例血透患者血浆可溶性Fas、FasL(sEas、sFas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_3~ 细胞Fas抗原的表达。结果 血透患者CD_3~ Fas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透析后Fas表达明显降低(P<0.01);但FasL表达率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血浆sFasL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 < 0.01),透析后虽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经相关分析发现 sEas与CD_3~ Fas细胞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尿素氮、肌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Fas/FasL表达率增高促使外周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不同保存期对ACD-全血中红细胞活性(ATP酶)、SOD值、2,3-DPG含量(红细胞携氧能力)及γ射线辐照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0份ACD-全血(保质期21d)200ml分为4组,于采血后当天进行0、15、25、35Gy射线辐照。所有样本于-4℃保存,在辐照后0、7、14、21d分别测定红细胞ATP酶活性、SOD值、2,3-DPG含量,同时测定辐照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在各保存期,各辐照剂量组的红细胞ATP酶活性、SOD值、2,3-DP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新鲜全血,照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数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8比值无改变(P>0.05)。结论25、35Gy剂量的γ射线辐照能有效杀灭淋巴细胞而对红细胞的功能无破坏。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时Fas/FasL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Fas/FasL在雷公藤内酯醇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方法 培养人T淋巴细胞,10、20、30μg/L的雷公藤内酯醇分别刺激细胞4、8、16 h,流式细胞仪DNA分析、FITC-Annexin Ⅴ binding/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检测Fas/FasL蛋白的表达。 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形式诱导T细胞凋亡,雷公藤内酯醇诱导T细胞凋亡的同时伴随有Fas和FasL表达的上调,同样,雷公藤内酯醇诱导Fas和FasL表达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形式诱导人T细胞凋亡,雷公藤内酯醇诱导T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可能是通过Fas/FasL途径激活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 (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凋亡及Fas、FasL的表达情况 ,探讨CA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的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CA患者PBLC表面Fas、FasL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率。结果 :CA患者PBLC凋亡率及Fas、Fas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PBLC凋亡率与Fas、Fas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 =0 6781 ,P <0 0 1 ;r <0 72 82 ,P <0 0 1 )。结论 :CA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异常与淋巴细胞凋亡过度有关 ,Fas/FasL在介导凋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T细胞凋亡状态及其细胞表面Fas、FasL、Bcl-2抗原的表达,以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不足/过度与这些抗原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加重期(AE-COPD)及稳定期COPD患者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凋亡率及其表面Fas、FasL、Bcl-2抗原表达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CD4+T凋亡率均增加,CD8+T凋亡率均降低,P<0.05;与COPD稳定期相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D4+凋亡率增加,CD8+凋亡率降低,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CD4+Fas、CD4+FasL的表达均增加,CD4+Bcl-2表达降低,P<0.01;与COPD稳定期相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D4+Fas、CD4+FasL的表达均增加,CD4+Bcl-2表达降低,P<0.05;且COPD稳定期、急性加重期CD4+凋亡率均与CD4+Fas、CD4+FasL正呈相关,与CD4+Bcl-2负相关;(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CD8+Fas、CD8+FasL的表达均增加(P<0.05);与COPD稳定期相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D8+Fas、CD8+FasL的表达增加(P<0.05),三组之间CD8+Bcl-2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凋亡率与CD8+Fas、CD8+FasL、CD8+Bcl-2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1)COPD患者CD4+T凋亡增加,凋亡途径Fas/FasL及Bcl-2可能起重要作用;(2)COPD患者CD8+凋亡与其表达Fas、FasL、Bcl-2无相关性,凋亡途径Fas/FasL及Bcl-2可能不起主要作用,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治疗后烫伤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基因调控变化机制,为进一步阐明烫伤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机制和在细胞凋亡水平防治烧伤后脏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黄芪皂苷治疗后烫伤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同时测定肺组织Fas/FasL的表达的变化.结果鼠烫伤后肺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表现为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加(P<0.05);Fas抗原、FasL在烫伤鼠肺组织表达明显上调(P<0.01),Fas抗原、FasL表达的增加与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呈平行关系;用黄芪皂苷治疗后凋亡明显减少,Fas抗原、FasL表达减弱.结论黄芪皂苷治疗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烫伤鼠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其机理可能与Fas/FasL系统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Fas及其配基FasL的结构、分布及其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机理。并就Fas、FasL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免疫学意义及其与移植耐受、肿瘤发生、病毒感染的关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Fas抗原-配体系统与肝脏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s抗原和Fas配体(FasL)是细胞表面的两种跨膜蛋白。当一个细胞的Fas与另一细胞的FasL相结合时,可以导致表达Fas的细胞凋亡;T淋巴细胞表达FasL可以使表达Fas的肝细胞凋亡。Fa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在某些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不同剂量60 Co辐照血淋巴细胞、粒细胞与单核细胞细胞Bcl 2与Bax凋亡基因蛋白表达。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结果 经不同剂量60 Co辐照的离体全血淋巴、单核与粒细胞Bcl 2凋亡基因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P <0 .0 1) ,并随着60 Co辐照剂量的逐渐增加Bcl 2凋亡基因蛋白表达下降也逐渐明显。对淋巴细胞Bax凋亡基因蛋白表达除 35Gy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 (P <0 .0 1)外 ,其他剂量组未呈显著性 (P>0 .0 5 ) ;单核细胞Bax凋亡基因蛋白表达除 30Gy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未呈显著性 (P >0 .0 5 )外 ,其他剂量组均呈显著性 (P <0 .0 1) ;粒细胞Bax凋亡基因蛋白表达未呈显著性 (P >0 .0 5 )。淋巴细胞与粒细胞经60 Co辐照后的Bcl 2 /Bax的比值不同程度的下降 (P <0 .0 1) ,尤其是淋巴细胞下降更为明显 ;单核细胞比值无改变 (P >0 .0 5 )。结论  15 35Gy60 Co辐照可促使离体全血淋巴细胞与粒细胞凋亡 ,并且可应用Bcl 2 /Bax比值作为判断离体全血淋巴细胞经60 Co辐照后是否灭活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武万超  韩宇环  李丽洁 《实用医学杂志》2023,(24):3182-3187+3194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调节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酸合成酶配体(FasL)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鉴定从需正畸的18~20岁患者第三磨牙中分离的人牙髓干细胞(hDPSCs)。用低、中、高剂量TanⅡA处理LPS诱导的hDPSCs后,再用人重组FasL蛋白(rh FasL)干预高剂量TanⅡA作用后的LPS诱导的hDPSCs,检测hDPSCs增殖、凋亡、hDPSCs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hDPSCs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裂解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分离出hDPSCs。TanⅡA可促进LPS诱导的牙髓干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上调PCNA蛋白表达,抑制TNF-α、IL-6水平及Cleaved 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rh FasL对LPS诱导的牙髓干细胞的影响与上述对应指标变化趋势相反(P <0.05);rh FasL减弱了高剂量TanⅡA对LPS诱导的牙髓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屑病皮损中角质形成细胞(KC)凋亡与Fas/FasL表达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ABC法对银屑病患者皮损中Fas、FasL表达进行检测,TUNEL法检测皮损中KC凋亡情况。结果银屑病皮损中既可表达Fas,又可表达FasL,而在正常皮肤不表达;患者皮损中KC发生凋亡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病程的不同阶段其细胞凋亡指数(AI)不同,进行期高于静止期。结论KC凋亡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过程,Fas、FasL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放疗对子宫内膜癌中Fas/FasL,P53表达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前放疗对癌组织中Fas/FasL、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放疗与细胞凋亡、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前诊刮病理切片中Fas/FasL、P53。放疗手术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切片中Fas/FasL、P53。结果:P53蛋白表达放疗后较放疗前减弱,Fas蛋白表达放疗后较放疗前增强,FasL蛋白表达放疗前后未发现有明显变化。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前放疗对癌组织中Fas、P53表达有显著影响(P〈0.01),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Fas/FasL系统与Bcl-2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的研究揭示Fas/FasL系统在多种肿瘤组织表达,并且表明Fas/FasL反击和Fas/FasL抵抗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Bcl-2致癌基因是一种普遍的直接调节凋亡的细胞死亡抑制基因,Bcl-2基因及其产物亦高度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Bcl-2的表达水平能影响多种Fas敏感细胞的凋亡控制.Fas/FasL系统与Bcl-2呈现一定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和促凋亡信号在此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末端原位杂交(TUNEL)、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对1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活检组织(IPF组)及1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检测了细胞凋亡、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上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中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高于对照组(P〈0.01);IPF组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其Fas/FasL mRNA及蛋白表达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肺纤维化时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上调,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强,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Fas/FasL系统与肝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众  陶其敏 《临床荟萃》2001,16(4):185-187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与细胞有丝分裂作用相反的,调节细胞群全相对稳定的一种重要方式,生理状态下的凋亡维持了体内正常细胞的更新和异常细胞的清除,但在病理状态下异常的凋亡又与生物体内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Fas抗原及Fas配体(FasL)是细胞表面的两种跨膜蛋白,当某一细胞的Fas和另一细胞的FasL相结合时,可以导致表达Fas的细胞凋亡,目前已知Fas/FasL系统是介导肝细胞凋亡的主要形式,因此Fas/FasL的异常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已成为当今肝病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Fas/FasL系统与Bcl—2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的研究揭示Fas/FasL系统在多种肿瘤组织表达,并且表明Fas/FasL反击和Fas/FasL抵抗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Bcl-2致癌基因是一种普遍的直接调节凋亡的细胞死亡抑制基因,Bcl-2基因及其产物亦高度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Bcl-2的表达水平能影响多种Fas敏感细胞的凋亡控制,Fasl/FasL系统与Bcl-2呈现一定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19.
Fas系统与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s和FasL分别属于TNF R/NGF R和TNF超家族。Fas表达于多种细胞表面,其中以活化淋巴细胞、淋巴系恶性肿瘤细胞表达最为丰富。FasL主要表达于活化T细胞。FasL与Fas结合可介导Fas~+细胞凋亡,也可协同刺激T细胞增殖。Fas系统在机体维持自身稳定中起重要作用。该系统的缺损或功能紊乱将导致疾病。  相似文献   

20.
诊断超声照射后人早孕绒毛Fas/FasL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诊断超声辐照与人早孕绒毛 Fas/ Fas L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拟进行人工流产的 2 4例早孕 (4 5~ 6 0 d)妇女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为空白照射组、10 min组、2 0 min组和 30 min组。应用 Hp85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经腹对孕囊进行不同时间的持续照射 ,照射后 2 4h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上述各组绒毛滋养层细胞 Fas/ Fas L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超声照射后 10 min组绒毛滋养层细胞 Fas/ Fas L蛋白表达率与对照组无差别 (P>0 .0 5 ) ;2 0 min组和 30 min组滋养层细胞表达率明显增加 ,显著大于对照组和 10 min组 (P<0 .0 0 1)。结论 :诊断超声持续照射早孕孕囊组织 >10 min可引起绒毛滋养层细胞 Fas/ Fas L 蛋白表达率增加 ,从而诱导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