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改良气管切开外套管的固定带及固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用于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的寸带进行改良,增加固定带的宽度、柔软度,同时改良了固定带的固定方法.按行气管切开的时间,用随机数字表顺序编号,将146例行气管切开患者分为观察组73例、对照组73例.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布寸带为气管外套管固定带.发生皮肤损害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一致.两组皮肤损害的发生率、皮肤损害的恢复时间、患者的舒适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皮肤损害程度、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气管切开导管脱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进,以避免常规固定方法导致套管移位、皮肤损伤等并发症.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84例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分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自制气管套管固定带固定气管切开套管,对照组42例直接采用白色扁带常规的方法固定气管切开套管.观察两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方法在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程度、皮肤破损情况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方法在套管外移发生率、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套管脱出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采用自制的气管套管固定带固定气管切开套管方法患者舒适、安全、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方案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气管切开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病房进行诊疗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常规气管切开护理与集束化护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导管留置时间以及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案在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辛玲  程鸽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25-25
目的:探讨为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插管患者顺利拔出气管套管的方法.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自气管切开插管到拔除气管套管一直使用硅胶气管套管,并使用硅胶内芯封管后拔管;观察组开始用硅胶气管套管,后用金属气管套管过渡拔管.比较两种拔管方法对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拔管后48 h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插管患者使用金属气管套管过渡拔管成功率高,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改良加固面罩在重症监护室(ICU)脑卒中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吸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大学附属镇江三院ICU 2019年5月-2020年12月经口气管插管拔管后的脑卒中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吸氧面罩进行拔管后吸氧,观察组使用改良加固面罩进行拔管后吸氧.比较2...  相似文献   

6.
周松茂  王耀娟 《全科护理》2021,19(17):2366-2369
目的:探讨新型气切型防护罩与双层灭菌湿纱布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留置金属气管套管病人防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江苏省某三级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气管切开留置金属气管套管的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病人气管套管口使用新型气切型防护罩,对照组病人气管套管口使用双层灭菌湿纱布,两组病人均给予雾化吸入、机械振动叩击、协助坐位咳痰.观察两组病人使用不同防护品后第7天的痰液分度情况;观察两组病人使用防护品后1周内每日咳痰总量;观察两组病人使用防护品后第14天的肺部听诊效果;观察两组病人使用防护品后2周内的皮肤损害情况.结果:观察组痰液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人每日排痰量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其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第14天的肺部听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气切型防护罩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留置金属气管套管病人的防护效果优于双层灭菌湿纱布.  相似文献   

7.
蔡丽萍 《护理与康复》2019,18(12):44-46
目的观察新型双根止血带联合输液管交叉固定法在ICU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单根棉质白色系带打死结固定法固定气管切开套管,观察组采用新型双根止血带联合输液管交叉固定法固定气管切开套管。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在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效果、皮肤损害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气管切开套管外移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皮肤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双根止血带联合输液管交叉固定法固定效果更好,能有效地保护患者颈部皮肤,减轻患者不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上肢抗阻运动对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套管留置时间、下肢运动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4月我院康复科气管套管留置时间≥1个月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1例(2018年5月-2019年10月)和观察组30例(2019年11月-2021年4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上肢抗阻运动进行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气管套管拔除率、下肢运动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气管套管拔除率和Fugl Meyer运动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分别为76.7%和(13.200±4.197)分,高于对照组的51.6%和(10.645±3.028)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5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上肢抗阻运动在缩短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留置时间、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神经重症患者气管切开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病房的117例神经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研究对象66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行气管切开分为气管切开组(T组,35例)和未行气管切开组(NT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神经重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制棉带固定患者气管套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系带固定气管套管,观察组使用自制棉带固定气管套管,比较两组套管脱管移位发生率、局部皮肤损害发生率及更换套管带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套管脱管移位发生率、局部皮肤损害发生率、更换套管带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棉带固定气管切开套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患者,在堵管期间进行呼吸训练对其通气潜力及缩短堵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广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重症康复病房住院的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堵管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方法 ,包括缩唇呼吸、呼吸控制、呼吸训练器训练.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拔管当日用力肺活量、深吸气量及堵管时间.结果 干预前,2组气管切开患者用力肺活量、深吸气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当日,观察组气管切开患者用力肺活量、深吸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1).72例气管切开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套管,2组患者堵管时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在堵管期间进行呼吸训练,有利于改善其堵管期间用力肺活量、深吸气量,缩短堵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工作坊模式对于提高喉癌气管切开患者居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南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次行喉癌气管切开的73例患者及其各指定的一名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4—12月收治的37例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纳入观察组,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6例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工作坊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喉癌气管切开患者居家护理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后套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率、套管居家护理技能得分和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气切居家护理并发症(套管堵塞和造瘘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临床应用工作坊模式对喉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居家护理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明显降低居家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我护理效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气道管理表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气道管理表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前30例为对照组,后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气道护理,观察组按气道管理表进行气道管理.比较两组术后气管切开开放时间、肺部感染、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开放时间缩短、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住院天数缩短、平均住院费用下降及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按气道管理表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行气道管理,可提高气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聪  霍春暖  薛云娜 《护理研究》2015,(8):1019-1020
[目的]观察新型气管套管固定带对护理工时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神经内科监护室(NICU)气管切开病人,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奇数次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时采用棉布固定带(对照组),偶数次更换时采用新型固定带(观察组),记录两组更换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所耗护理工时。[结果]观察组所耗护理工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新型气管套管固定带可明显缩短固定气管切开套管所用工时,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气管切开术后的重症患者86例,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通气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及碱剩余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Delphi法构建神经外科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文献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制订集束化气管切开管理方案,采用Delphi法邀请36名专家就指标体系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指标的关键内容。将符合标准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气管切开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轮专家函询肯德尔一致性P均<0.05,权威系数为0.765、0.742,判断系数为0.922、0.941,最终形成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集束化管理方案,包括4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气管切开时间和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的集束化气管切开管理方案可规范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护理操作,缩短气管切开时长及减少相关并发症,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染料试验在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患者误吸筛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信封法将本院重症康复病房2019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需行气管切开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防误吸护理,基于医师临床经验及患者症状判断进行堵管拔管操作;观察组应用染料试验检测误吸,实施针对性防误吸护理,根据气管套管拔管指征启动堵管拔管流程。对比染料试验和吞咽造影对误吸的检出效能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拔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染料试验和吞咽造影检出的误吸率、无误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时、切开后1周的CP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气管切开后2周、3周、4周的CP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患者误吸筛查过程中应用染料试验可以有效诊断误吸,对临床实施护理操作具有指导意义,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工鼻在口腔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70例口腔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湿化,对照组采用普通无菌纱布进行湿化,除人工鼻护理仅观察组实施外,其余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两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吸氧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脱机后采用普通气泡氧气湿化装置供氧,观察组患者脱机后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设备供氧。比较两...  相似文献   

20.
将48例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硅胶气管套管,对照组采用金属气管套管.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气管出血1例,气管溃疡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发生脱管3例,气管出血2例,气管溃疡4例,气管穿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硅胶气管套管,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