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为探讨我国乙型肝炎(乙肝)和肝癌高发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在广西隆安县对儿童和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大规模免疫。免疫后10年,于1995年对1~39岁人群进行了调查,并用RIA法检测了乙肝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表明,1~39岁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42.4%;HBsAg阳性率为9.5%,其中7~9岁的HBsAg年龄高峰已消失,尤其在1~8岁人群下降了100.0%~83.0%,人群的抗-HBs阳性率1~2岁组婴幼儿最高,为85.5%,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在1~19岁人群中,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1985年的相同年龄组。表明儿童大规模免疫后,紧接着实行新生儿逐年进行计划免疫,是加速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母亲是HBsAg阳性、1986年出生、注射过10μg×3乙肝疫苗的幼儿进行追踪观察。采微量血检测HBsAg和抗-HBs,并加强一针10μg乙肝疫苗,4个月后再检测抗-HBs。检测结果和1986年检测情况进行比较。5年后HBsAg阳性率为4.24%,抗-HBs阳性率为43.64%,加强一针乙肝疫苗后4个月,抗-Hk阳性率90.28%。  相似文献   

3.
用国产重组酵母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对75名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进行免疫。结果在免疫后2年,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抗-HBs阳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期的抗-HBs阳性率(100.0%)则显著高于重组CHO乙肝疫苗组(91.4%)和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80.0%),各组的抗-HBs滴度(S/N值)在免疫后9个月时形成高峰,12个月时开始下降,在24个月时,5μ  相似文献   

4.
用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血源加热灭活乙型肝炎(乙肝)疫苗6μgμg和10μg全程免疫3~6岁幼儿,免疫后1个月采血检测,其血清抗-HBs阳转率为9818%,9814%,S/N平均值为10166,11369。而每剂含12μg的三步化学灭活血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个月抗-HBs阳转率为9881%,S/N平均值为7909,明显低于加热灭活疫苗6μg组(P<005)和10μg组(P<001)。说明加热灭活乙肝疫苗免疫原性更好,且免疫剂量、价格均可降低,这将更有利于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本次共观察410名3~6岁儿童,接种两种不同灭活方式的血源乙肝疫苗后,仅个别儿童接种部位稍有疼痛感,未见发热及局部红晕反应,全程免疫后1个月检测HBsAg、抗-HBc均阴性,证明两种血源疫苗均安全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农村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0年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持久性及远期保护效果,从1986年开始,结合农村计划免疫给新生儿接种3针10μg/ml血源乙肝疫苗,对免疫后首次检测HBsAg阴性的762名免疫儿童进行了最长10年的追踪观察。结果(1)母亲HBsAg阴性儿和阳性儿的抗-HBs阳性率以S/N值≥2.1标准计算,分别从免疫后第1年94.44%和84.21%降至第10年50.24%和34.78%,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抗-HBsS/N值的GMT由第2年的31.62和23.99降至第10年的3.09和2.51,下降更为明显,且GMT以免疫后3~5年下降最快,而抗-HBs阳性率则以9~10年下降最快。(2)母亲HBsAg阴性儿688名,共观察了3559.0人年,出现5例HBsAg阳转者,HBsAg年阳转率0.14%;母亲HBsAg阳性儿74名,共观察了456.5人年,出现1例HBsAg阳转者,HBsAg年阳转率0.22%,出现的6例HBsAg阳转者均未形成慢性携带状态。与乙肝疫苗免疫前同龄HBV易感儿童HBsAg年阳转率4.27%相比,乙肝疫苗对母亲HBsAg阴性儿和阳性儿的HBsAg阳转保护率分别为96.72%和94.85%。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乙肝疫苗免后效果,我们按年龄随机抽取了237名儿童用RIA检测法对乙肝两对半进行观察,其中母亲HBsAg阴性儿童免后抗-HBs、GMT(S/N)均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HBsAg阳性率1.08%,抗-HBc阳性率为13.98%。母亲HBsAg阳性率为7.89%,抗-HBc阳性率为34.21%,说明免疫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了1018名1~7岁新生儿期接种3针10μg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的儿童,检测HBsAg、抗BHs和抗HBc,以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施低剂量免疫策略7年后的效果。结果显示HBsAg阳性率为2.0%,与1985年该免疫计划实施前儿童HBsAg阳性率12.7%比较,疫苗保护率为85.0%,保护率从免疫后1~2年的82.0%逐年上升为免疫后7年的96.4%;抗HBs阳性率为79.7%,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54.2%;两者从免疫后1~2年的91.8%和75.0%明显下降为免疫后第7年的73.7%和48.2%;抗HBc阳性率为3.0%,显著低于免疫前的18.4%。结果说明低剂量免疫策略控制乙肝是成功的,实施7年后是否需加强免疫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乙肝疫苗免后效果,我们按年龄随机抽取了237名儿童用RIA检测法对乙肝两对半进行观察,其中母亲HBsAg阴性儿童免后抗-HBs、GMT(S/N)均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HBsAg阳性率1.08%,抗-HBc阳性率为13.98%。母亲HBsAg阳性儿童抗-HBs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免后HBsAg阳性率为7.89%,抗-HBc阳性率为34.21%,说明免疫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1986年9月对大学生某人群进行HBC感染状态调查,并于当年12月对多数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1989年6月对该人群492名大学生进行免疫前后配对观察比较其HBC感染率和新感染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进行HBV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免疫前后感染率分别为69.9%和57.1%,后者明显下降。在免疫前HBsAg、抗-HBs和抗HBc3指标全阴性者148名中,接种疫苗121人和未接种者27人的新感染率分别为4.1%和18.5%。其HBsAg阳性率各为4.1%和25.9%,抗-HBc阳性率各有3.3%和22.2%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表明乙肝疫苗预防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易感人群,降低了该人群的感染率和新感染率,从而产生了人群整体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国产重组酵母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对75名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进行免疫。结果在免疫后2年,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抗-HBs阳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组的抗-HBs阳性率(100.0%)则显著高于重组CHO乙肝疫苗组(91.4%)和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80.0%)。各组的抗-HBs滴度(S/N值)在免疫后9个月时形成高峰,12个月时开始下降,在24个月时,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组、20μg重组CHO乙肝疫苗组的仍有较高抗体滴度(分别为84.7和70.9),其下降的速度(分别为16.7%,22.2%)低于30μg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34.2%)。说明国产基因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高度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德阳市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7~17岁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进行测定,并与1983年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德阳市城区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呈明显增长(u=4.42~35.62,P﹤0.01),突增高峰提前;形态指标2007年女生高于男生的曲线缩短,尤以体重和胸围为甚;身高胸围指数增幅较小,有的年龄组为负数或零。[结论]德阳市城区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呈现出长期增长趋势,还应加强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的健康教育。因突增高峰提前,应适时调整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尺桡骨骨不连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32例儿童尺桡骨骨不连患者分别选用不同的内固定、自体骨移植、骨替代物、骨间膜松解以及局部皮瓣转移等综合治疗,术后及时功能锻炼。[结果]本组32例骨不连均骨性愈合,内置物无松动及断裂,前臂功能恢复理想。[结论]正确选择内固定方法、自体骨移植、骨替代物、骨间膜松解以及局部皮瓣转移等合理治疗方法,及时功能锻炼是治疗儿童尺桡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合理选用内固定、减少局部组织损伤、预防感染、及时锻炼是预防儿童尺桡骨骨不连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现状,以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连续两年对28家医疗机构的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等方面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两年累计监测1660件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3.4%。无菌器械合格率最高(100%),合格率较低的为紫外灯辐照强度、使用中戊二醛含量和空气,分别为85.2%、86.2%和86.4%。2010年合格率较2009年有所上升。[结论]应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灭菌制度,切实做好医院消毒灭菌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进一步揭示社会经济发晨、环境变化与主要疾病发生的关系,完善和调整防治策略措施. [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指导手册的要求,调查地区2004~2005年户籍人中全部死者的死因及相关信息. [结果]2004~2005年新疆5个监测县因呼吸系统结核病死亡1 032人,占全死因的5.34%,占传染病死亡的64.65%,死亡率为34.00/10万,因非呼吸系统结核病死亡67人,占全死因的0.35%,占传染病的4.24%,死亡率为2.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2.65/10万. [结论]在新疆结核病仍然是一个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100家二级以上医院内窥镜消毒灭菌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省二级以上医院内窥镜消毒灭菌的基本情况,发现问题,以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我省部分二级以上医院内窥镜消毒灭菌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100份,在内窥镜的配置方面,三级医院种类最多的有12种,最少的有3种,平均8种。二级医院最多的有9种,最少的有1种,平均3种。以最常用的胃镜进行消毒灭菌的情况统计分析,35家三级医院统计一个月的检查数是73383人次,65家二级医院一个月的检查数是7429人次。胃镜最多的1家医院有6条,每检查数最多的1家医院有600人次。消毒灭菌基本上是采用2%戍二醛浸泡,在用2%戍二醛浸泡能达到消毒时间要求的三级医院71.42%,二级医院36.92%。能达到灭菌时间要求的三级医院34.28%,二级医院20%。还有1家医院采用洗必泰。在对患者做HBV、HCV等筛查方面,住院患者全部筛查的三级医院22家(62.85%),二级医院29家(44.61%)。在医护人员防护方面,能做到全面防护的三级医院有4家(11.61%),二级医院有4家(6.15%)。结论我省二级以上医院内窥镜的消毒灭菌工作离《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对内窥镜的消毒灭菌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医务人员虽然在消毒灭菌的认识上有很大提高,但各医院的内窥镜设置和患者的需求相差甚远,多设置内窥镜医院又无财力,目前又无很理想的消毒剂能在很短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但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各医院仍应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来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健康儿童头发与血清中七种微量元素和镁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武汉市210例7~12岁健康儿童头发和血清中锌、铜、铁、锰、铬,硒、镉七种微量元素和镁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硒采用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其它元素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表明,发铜男低女高,性别差异显著;发锌和锰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发镉则呈负相关,这种年龄差异反映出各年龄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不同;学龄期组与学龄前期组和青少年组比较,发锌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发铬和硒随年龄增加而减少。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头发和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之间有一定关系,其中发锌与血清锌呈显著正相关;身高与发锰、发铁和发锌以及体重与血清铜之间存在一定的回归关系,提示这些元素对身高和体重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无损性、灵敏的氢气呼吸试验,对30名在摄入半磅牛奶和半磅酸牛奶后的成人乳糖吸收和不耐受程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摄入牛奶后,4人牛奶乳糖完全吸收(13.3%),26人乳糖吸收不良(86.7%)。其中1人(3.3%)轻度吸收不良,16人(53.3%)中度吸收不良,9人(30%)重度吸收不良。 饮牛奶者和改饮酸牛奶者的不耐受率和不耐受指数分别为53.3%,6.7%和0.9,0.067。 牛奶乳糖吸收不良者在8小时内平均多排出的氢气量为60.34±30.57(ml),酸牛奶为14.97±13.64(ml)(p<0.01),提示酸牛奶中约75%的乳糖转化而吸收。酸牛奶有“自动消化乳糖”的作用,可弥补内源性乳糖酶的缺乏。  相似文献   

18.
The bulk of work in medical sociology … has focused a microscope onto the trivia of medical life and has tried to convince itself that what it finds there is something important. But such work has made little attempt to relate its findings to the rest of the sociological enterprise. In a word it has been medicocentric gaining its philosophies and values and sometimes even its method from the system it purports to studv.  相似文献   

19.
某市土壤、饮用水铅水平与儿童血铅、尿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洁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758-1759
目的:探讨某市使用无铅汽油对儿童环境铅暴露和血铅、尿铅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层随机抽样选择某市位于郊区的对照组、远离交通主干道的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的幼儿园各两所,分别测定土壤和饮用水铅含量。每个幼儿园随机抽取3~6岁儿童50名,检测血铅、尿铅水平,分析变化趋势和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居民区组和交通主干道组土壤和饮用水铅含量依次升高,其中交通主干道组土壤铅高达25.30mg/kg,3组自来水铅均不超标。对照组、居民区组和交通主干道组儿童血铅和尿铅含量逐渐升高,交通主干道组血铅值超过儿童铅中毒的血铅水平。血铅与尿铅问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尽管已停用含铅汽油,但对环境和儿童健康的潜在影响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1997年秋1998年春军队人群流感病毒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军队人群流感病毒抗体水平,获知易感人群的比例,了解流感毒株的变异幅度及流行趋势.方法1997年秋和1998年春2次共采集954例军人血清,应用近4年8种国内及国际流感病毒代表株,以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方法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军队人群中甲3亚型流感病毒抗体水平较高,A/山东/9/93(H3N2)、A/汉防/359/95(H3N2)抗体阳性率为89%~77%,抗体平均滴度(GMT)最高达58.该人群对近年来4种不同甲1亚型毒株的抗体水平存在很大差异.A/桂防/10/94(H1N1)抗体阳性率为84%(97秋)和89%(98春),GMT分别为90和134;最新国内代表株A/京防/53/97(H1N1)抗体阳性率明显偏低,为18%(97秋)和30%(98春),GMT分别为25和33.军队人群对乙型流感的抵抗力始终偏低,其B/京防/184/93、B/深防/12/97抗体阳性率为41%~55%,GMT为27~35.结论该部队人群甲3亚型株抗体已达饱和水平,提示抗原可能会发生变异,在一些地区引起流感中度流行甚或出现新亚型而引起大规模流行.H1N1毒株可能在军营中引起局部流行,对此应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