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结果。方法:确诊突发性耳聋患者76例,在一般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男性2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7.2岁,用前列腺素E1100μg+5%葡萄糖250ml静滴,每天1次,连续使用;高压氧0.2Mpa压力下吸纯氧60分钟,每天1次,每10次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行电测听检查;观察听力提高,症状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9%,对照组为52.6%。经统计学卡方检验,x^2=9.56,两组结果有高度显著意义。结论:前列腺素E1、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作用协同,疗效确切,听力恢复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血栓通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108耳)突发性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6%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及高压主氧等常规治疗,14天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静滴治疗,14天一个疗程,结果:血栓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45/55耳),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34/53耳)(P<0.05),结论:血栓通是临床上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又一可供选择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凯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将56例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给予凯时注射液加0.9%生理盐水静脉注射、高压氧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高压氧等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凯时注射液是临床上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陈小雨 《海南医学》2005,16(11):46-47
目的观察脂微球前列腺索E1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110μ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对照组应用杏丁25ml加生理盐水250ml~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4.7%,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分别为33.3%、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脂微球前列腺索E1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凯时(脂微球载体前列腺素E1,LipoPGE1)加高压氧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并静脉注射凯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62%和62.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时加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有协同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2例,观察组76例,对照组患者在传统能量合剂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春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达到痊愈率及有效率分为别为40.79%和89.47%,对照组分别为23.61%和6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尿激酶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川芎嗪及能量合剂分别联合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突发性耳聋60例分成川芎嗪组30例,能量合剂组30例。两组均联合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和69.7%(P〈O.05o结论: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是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110μ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对照组应用杏丁25ml加生理盐水250ml~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4.7%,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分别为33.3%、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脂微球前列腺素E1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针剂等治疗,观察组予以静脉滴注东菱克栓酶针剂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对照组有效率为6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东菱克栓酶对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压氧及药物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维生素B1、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听阈的变化。结果:高压氧及药物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高压氧及综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采用葛根素治疗36例、复方丹参治疗34例。对两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葛根素治疗组总有效率79.49%,复方丹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44%,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伴眩晕者用葛根素治疗显著优于用复方丹参治疗(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对伴眩晕者有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金纳多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500 mL+地塞米松10 mg+能量合剂,静脉滴注,1次/d。同时辅以高压氧治疗60 min,1次/d。口服谷维素片、西比灵各2片,3次/d,20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纳多注射液17.5 mg×5支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0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耳聋、耳鸣、眩晕好转程度及纯音测听复查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68.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纳多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好,患者耳聋、耳鸣、眩晕明显得到改善,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烟酸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 32例患者采用烟酸治疗 (烟酸组 ) ,从静脉滴注 4 0mg开始 ,隔日递增 2 0mg至 2 0 0mg持续 4d ,每日 1次 ,2 0d为一疗程 ,同时低流量吸氧至输液结束后30min ;以使用复方丹参治疗 32例为对照组。结果 :烟酸组有效率为 80 % ,远高于对照组的 4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5 )。结论 :烟酸治疗突发性聋有效 ,安全 ,可靠 ,副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突发性聋的发病机制,测定和比较了24例突发性聋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 1(ET 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发现:治疗有效组治疗前血浆ET 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而CGRP水平则明显低于治疗后(P<0.01)。提示:ET 1升高和CGRP降低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184例患者(共199患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治疗组采用葛根素联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均辅以扩血管药、神经营养剂等药物,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1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耳聋痊愈52例,总有效率82N,对照组耳聋痊愈36例,总有效率65.31%.两组比较,治疗组对突聋及耳鸣、眩晕等并发症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泛影葡胺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 ;方法 :应用前瞻性的随机分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 ,分为泛影葡胺组及常规药物组 ,两组病人均常规给予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 ,泛影葡胺组在此基础上 ,应用泛影葡胺治疗 ;结果 :共收治突聋患者 72例 81耳 ,泛影葡胺组和常规药物组各 3 6例 ,泛影葡胺组总有效率为 85.4% ( 3 5 41 ) ,常规药物组为 67.5% ( 2 7 40 ) ,泛影葡胺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药物组 (P <0 .0 5) ;结论 :突发性聋应用泛影葡胺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2014年5月~2015年5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非激素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27.50%,总有效率为87.50%,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情况,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对溶栓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影响,评价其重要性,进而推进临床上对突发性聋的治疗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108例,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分为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各54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巴曲酶溶栓滴注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检测患者的纯音听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疗程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或黏膜处是否有出血点。结果在各疗程结束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组的患者,通过溶栓治疗,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为24.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患者,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5%。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降纤溶栓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高效,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的突发性聋患者,应尽量采用其他疗法,以免耽误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管灸疗法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管灸疗法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灸能促进突发性耳聋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