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在中老年早期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中老年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服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观察组接受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膝部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的膝关节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可提高中老年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膝部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陆氏银质针温针灸配合外敷消肿膏、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温针灸配合外敷陆氏如意消肿膏及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日常活动功能受限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膝关节僵硬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评分及日常活动功能受限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P0.01)。结论陆氏银质针为主综合疗法能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雷火温针灸治疗风寒入络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寒入络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雷火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疗程3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Fairbank病情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airbank病情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疼痛VAS评分、Fairbank病情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温针灸治疗风寒入络型膝骨关节炎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灸组30例予针灸治疗;推拿组30例予推拿治疗;针灸联合推拿组30例予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治疗4周后统计3组临床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灸联合推拿组低于针灸组、推拿组(P0.05)。3组治疗后LK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针灸联合推拿组评分高于针灸组、推拿组(P0.05)。针灸联合推拿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针灸组(80.0%)、推拿组(83.3%)(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较单一针灸治疗及推拿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俊宏 《陕西中医》2018,(1):116-118
目的:分析针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TNF-a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膝关节注射,治疗组则采用针灸治疗。通过膝骨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程度、膝部功能及关节活动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监测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痛感VAS评分、关节僵硬程度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关节功能Lyshom评分、关节活动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西药玻璃酸钠膝关节注射,其利于缓解关节疼痛,减轻关节僵硬,改善膝部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其机制与降低TNF-a水平以减轻炎性损伤、修复软骨组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防己黄芪汤加味口服,对照组选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2组均于治疗6周后进行WOMAC评分,并统计膝关节周径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WOMAC疼痛、僵硬、日常功能和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膝关节周径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膝关节周径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味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观察组采取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及股四头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4、8周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睁眼及闭眼静态平衡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周睁眼及闭眼静态平衡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及肢体平衡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员利针联合温针对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患者,共62例,将62例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温针灸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WOMAC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WOMAC评分、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2周后两组WOMAC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分、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 0.05),显示各组WOMAC评分疼痛、僵硬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幅度不同;治疗4周后,两组WOMAC疼痛、僵硬、日常生活能力、总评分及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 0.05)。结论: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效果好,可短时间内有效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温针治疗次之。临床应扩大员利针联合治疗在该病中的应用,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短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太极拳锻炼结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针刺治疗,治疗组予针刺结合太极拳锻炼。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膝关节WOMAC量表评分及10 m行走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73.9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受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10 m行走所耗时间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太极拳锻炼结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1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70),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90.14±7.47)分高于对照组(84.78±5.25)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8.48±8.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9.73±7.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使用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的膝骨关节炎疾病的症状有所改善,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于"脊-盆-膝"整体诊疗模式的推拿手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僵硬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局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基于"脊-盆-膝"整体诊疗模式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比较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僵硬部分)评分、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以及腰椎、骨盆症状发生率。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WOMAC(僵硬部分)评分、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WOMAC(僵硬部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合并腰椎、骨盆症状患者占比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基于"脊-盆-膝"整体诊疗模式的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满意,可改善下肢力线,减轻膝关节僵硬及疼痛程度,增加关节屈伸范围。  相似文献   

12.
章闻捷  叶祥明 《新中医》2016,48(11):72-74
目的:观察应用牵引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4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以牵引疗法治疗,观察组以牵引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20天后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3周、1月、3月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牵引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3例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32例)、B组(31例)。A组患者采取温针灸联合药物治疗。B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活动难度、总分变化情况,比较患者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A组、B组患者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活动难度、总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活动难度、总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近期疗效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僵硬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几丁糖关节腔注射结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单纯膝关节腔几丁糖注射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周,观察临床疗效及膝关节WOMAC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8.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僵硬、关节功能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僵硬、关节功能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几丁糖关节腔注射结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可靠,相对于单纯膝关节腔注射疗法,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僵硬及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中医》2021,36(17)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8年1月—2020年11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温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43%比对照组71.43%高,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3周、1个月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应用温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功能,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谷右天  杨占华  安龙  关涛 《吉林中医药》2020,40(9):1209-1212
目的探究舒筋活血汤联合膝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骨关节炎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采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舒筋活血汤+针灸治疗。比较2组炎症因子指标、视觉模拟(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IL-6 、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周,观察组IL-6 、TNF-α、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4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4周,观察组ROM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筋活血汤与针灸,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降低IL-6、TNF-α水平,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在社区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社区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确诊为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西药治疗,外加综合康复护理。治疗4周之后,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膝womac表格评分、VAS疼痛评分进行对比。此后,安排6个月的随访期,将两组疾病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膝womac表格评分、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膝womac表格评分、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是13.3%,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是26.3%,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社区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时,利用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膝womac表格评分、VAS疼痛评分,控制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部筋结点分布特征及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松解对其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风寒湿痹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组加用独活寄生汤口服联合筋结点手法松解。两组疗程均为4周、随访8周,触诊受试者治疗前筋结点分布情况并对筋结点的压痛程度进行评分,观察西安大略省和麦克马斯特大学膝骨关节炎量表(WOMAC)评分、5次坐立试验(FTSST)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最终完成试验者78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2)触诊后发现,92.5%的风寒湿痹型KOA患者膝部周围存在筋结点,其主要分布在膝关节内侧,如内膝眼、鹅足部、收肌结节、内侧副韧带等;外侧主要于外膝眼处分布较多。总体而言,筋结点在膝内侧分布明显多于外侧,压痛程度内侧亦明显高于外侧。(3)治疗前后、治疗前与随访8周时组内比较,治疗组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下降,对照组除僵硬评分外、其余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随访8周时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疼痛评分存在下降趋势,其余评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明显升高,出现显著反弹(P0.05)。组间治疗后及随访8周时比较,疼痛评分、僵硬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前与随访8周时比较,两组FTSST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随访8周时与治疗后比较,对照组FTSST评分明显升高(P0. 05)。组间治疗后和随访8周时比较,治疗组FTSS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西药相比,加用独活寄生汤联合筋结点手法松解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更佳,可明显改善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且疗效稳定、不易反弹。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6,(1):101-102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到我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有36例。对照组接受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对各组患者VEGF、Ang-1、WOMAC评分、SF-36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VEGF、Ang-1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VEGF、Ang-1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功能因素、躯体疼痛、整体健康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因素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可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该过程可能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确诊为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方法治疗,30~45min/次,治疗周期为5次/周;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药物治疗,2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2周和治疗结束时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2周和治疗结束时疼痛、僵硬评分及活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躯体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活力(VT)、心理健康(MH)及整体健康(GH)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与西药口服治疗方法相比,温针灸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老年膝骨关节炎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