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脾胃病的健康状态辨识结果,指导脾胃病临床诊疗和预防保健,进行中医健康管理。方法对1 748例脾胃病患者开展《脾胃病表征参数采集表》问卷调查,运用健康状态理论,分析其健康状态辨识特点。结果脾胃病女性、男性患者,分别占51%和49%;主要发病年龄为40岁以上,占72.1%。未病态、欲病态、已病态分别占11%、15%、74%。欲病态中证的偏颇主要为气滞证、湿阻证、食积证;已病态的主要证型为胃气滞证、痰湿内阻、胃虚气滞证、湿阻胃滞证。结论脾胃病常发病于年龄40岁以上人群,且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因脾胃不适症状于医院就诊时,经中医状态辨识后大部分就诊人群处于已病态,少部分人群处于欲病态。运用以上辨识结论,能够指导脾胃病的中医临床诊治,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脾胃病的预防保健。  相似文献   

2.
马坤  邱志洁 《西部医学》2014,45(6):24-25
<正>伊春锦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近40 a,在中医消化病方面造诣尤深。笔者有幸能跟师学习,收获颇丰。现将伊师临床上应用解毒法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如下。1解"毒"伊师认为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毒"大致有以下含义:1脾胃升降紊乱,清浊失位,肝失疏泄,肾失收藏,气化失常,水湿痰饮内生,久郁化毒,为内生之毒,如湿毒、热毒、痰毒、瘀毒等,致使胃络瘀滞,气机阻滞,气不布津,血不养经,胃失荣养,腺体萎缩,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脾胃病从心论治的理法方药。方法通过对心与胃的解剖位置、经络特点、五行关系、生理功能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心与胃的相关性,探索脾胃病"从心论治的理论依据。结果通过调心治疗脾胃病,体现了欲治其子,先安其母,开辟了治疗脾胃病的新途径。结论从调心治疗脾胃病值得探讨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脾主运化 ,以升为健 ,胃主受纳 ,以降为和。就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脾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陈映山老先生是已故广东潮汕名老中医 ,躬耕杏林 5 0余载 ,医术精湛 ,每可起沉疴重疾 ,其中尤以治疗脾胃病经验最为丰富。陈老在治疗脾胃病时 ,强调动态治疗 ,用药时兼顾到脾胃本身的升降、寒热、阴阳、虚实及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 ,每每收效颇佳。陈老认为脾胃处于中焦 ,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如因饮食、劳倦、六淫、七情等原因导致气机升降失序 ,则脾胃失调而致病。脾胃病的病机以纯虚纯实少见而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为多 ,因此症状表现常错综复杂。如可见胃中灼热 ,口气臭秽同时并见下利清谷 ,此胃热而肠寒也。此时如果一味清胃热而不顾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类中药治疗脾胃湿阻型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社区卫生院中医科(2014.12~2016.5)收治的100例脾胃湿阻型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醒脾化湿汤治疗,比较2组脾胃湿阻型胃病患者用药治疗2-4周后的临床疗效和胃镜疗效。结果:对照组脾胃湿阻型胃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00%,胃镜总有效率为86.00%,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胃镜总有效率为98.00%,2组脾胃湿阻型胃病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使用健脾化湿类中药(醒脾化湿汤)治疗脾胃湿阻型胃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在各级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胃主受纳,以降为和。就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脾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心胃相关是指心与胃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笔者从心与脾胃位置、经络、五行、气血功能之间的联系探讨心胃之间的联系。并探讨心胃相关在心病及胃病中的指导意义,是心、胃病治疗的另外一条思路,认为治疗上心胃兼顾,在脾胃疾病诊治上除了调理脾胃之外还应重视养心安神,治疗心系疾病时不忘通胃腑而畅心脉以提高疗效。将心病治胃、胃病治心、心胃同治理论运用到临床中去。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口中六种不同的味觉(即口甜、口酸、口苦、口咸、口淡、口臭等)与脾胃病的辨证关系。“脾气通于口”、“脾开窍于口”,五脏有疾,虽然通过口腔不同的味觉来反应,但大多于脾胃的病理变化相关,所以,根据疾病的虚实寒热、轻重缓急,调治脾胃,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用脾胃升降理论,对胃病治疗,按胃气以降为和六腑以通为补,胃腑宜通的原则,归纳为疏肝降胃、宣肺舒胃、升脾益胃、益阴和胃、泻肝清胃、活血化淤、消食泻胃等七法。  相似文献   

11.
脾胃为一身之枢纽,调理脾胃对治疗其他疾病有关键作用,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一是气血不足,二是津液易亏。既患胃病,胃气易虚,胃阴亦常不足,脾胃功能受损,但仍须摄食水谷,气机失于调畅,故常表现本虚标实的证候。其脾胃已然受损,证治复杂,若不有效调理,不但会加重其他原发病的病情,脾胃亦会愈来虚损。针对老年人气阴两虚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提出了诊治老年脾胃病的一些方法:气阴双补;升降并调;导滞消食;湿热宜清、润燥相结;风动胜湿、护膜活血。  相似文献   

12.
沈舒文教授临证辨治胃病注重脾胃,燥润相济,升降合用,但降胃尤重以润为降,养阴重于益气;降胃辅以升脾但重于升脾,应用此法治疗胃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宏伟 《中外医疗》2009,28(1):88-88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俗有“十人九胃”之说。其发病原因错综复杂。笔者通过长年临床观察,认为脾胃病的发生与肝气不舒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居中州、喜燥恶湿,易为湿所困。由于地域的差异,加上饮食结构的改变,湿浊致病已成为脾胃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周老师从事临床50余载,对湿浊所致疾病的辨证治疗,确立以脾胃为病之本,以化湿法为治疗大法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5.
脾与胃同属中焦,互为表里,并以纳与化、升与降、燥与湿三种相反相成的特性,维持其生理功能。任何一方出现偏颇,都会影响对方。当脾或胃出现病变时,应根据其特性加以调整。苦辛通降法是运用苦寒和辛温两种不同性味的药物配伍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方法,适用于脾胃病之太阴、阳明同病的证候,有寄开于泄,寓通于降,相反相成,互制互济的效果。临床上脾胃病中出现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时当以苦辛通降法治之。王少华取法张仲景治疗痞证之苦辛通降法,将其从治疗少阳误下痞证,发展为治疗脾胃病之太阴、阳明同病的证候,广泛用于临床上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肠炎、胃神经官能症及溃疡性结肠炎等脾胃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1300例胃粘膜活检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表明胃粘膜损伤是导致各类胃病发病和加重的主要原因。胃窦部是各类胃病的好发部位,胃角次之。其发病季节以春秋季为甚,男多于女(6.7:1),发病年龄除胃癌仍多见于老年外,其余胃病均以中年为多,而胃癌的发病年龄明显前移。  相似文献   

17.
王德林主任医师在50余载的临证中,主张“鼓邪出、内畅遂”,具体在脾胃病的应用中即主张通降之法。中医学理论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主运化,就是将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传输至全身,故有“后天之本”之说。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为脾胃的运化做准备,胃以降为和。在脾胃病的治疗中,王师着重于疏通气机,调其升降,消其郁滞,流畅气血,推陈出新,导引食浊瘀滞下行,给邪以出路。脾胃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气机郁滞,食浊瘀滞等形成,由于气机瘀滞,食浊瘀滞,首先影响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因而气血精微无以化…  相似文献   

18.
三个养胃法     
<正>人的胃提前衰老,除可致胃病外还会因营养吸收不足而影响其他器官。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中医认为脾胃强弱为决定寿命的关键。《景岳全书》中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什么是胃气呢?吃得好,能吸收,这样胃气就  相似文献   

19.
卢亚娟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84-1085
舌象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舌质和舌苔的外在特征。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舌乃脾之外候,舌苔由胃中生气所现,而胃与脾相表里,脾主运化水湿,胃蒸脾湿上潮就形成了舌苔。正常舌质淡红,舌体柔软、润泽,舌背表面覆盖薄白苔。当机体发生病变,特别是发生脾胃系病变时,舌象就会发生变化,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腻苔在脾胃病中的舌象特点、病理本质及其病证相关性做出初步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腻苔的临床意义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气机升降是生命存在的基础,“生死之机.升降而已”。它具体地反映了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基本形式。正如《医学求是》指出“明呼脏腑阴阳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领”。而脾胃升降又在整个气机升降运动中占非常重要地位,脾胃居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气血生化之源,也是一切气机升降的根本。因此,调理脾升胃降是治疗胃病的一个主要方面。调理脾升胃降之大法,内经指出:“病在上者,取之于下,病在下者,取之于上”,“高者仰之,下者举之”,通过疏其气血,调和阴阳,祛其邪恶,复其脾胃升降之序,以达到补其不足,助升运和降,纠其反作,以举陷降逆,辛甘升脾,苦酸降胃之法,具体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