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至2010年本组进行微创手术182例,其中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89例,微骨孔入路61例,微骨孔入路加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32例。结果: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无手术死亡。结论:微创技术对脑和脊髓外科,尤其对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脑立体定向技术发展很快,为了使人们了解这门科学,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 关于脑立体定向技术的概念 脑立体定向技术是当代神经外科领域中新兴的一个学科,脑立体定向手术,就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将脑立体定向仪安装固定在病人的头部.其导向系统可将特殊的手术器械或射频传感器.传送到脑内特定位置(靶点)进行治疗脑部疾病.这种通过脑立体定向仪进行手术的方法称为脑立体定向手术。 脑立体定向仪是根据人类头颅的立体空间坐标原理而设计的,手术时将定向仪固定在病人头部特定位  相似文献   

3.
<正> 脑立体定向技术应用临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靶点定位方法多采用脑室造影法,此法常因操作繁杂或造影显示脑内结构不理想,而影响脑立体定向术的推广应用。我院在实施脑立体定向手术过程中发现,脑内靶点与前囟、垂体窝有一定关系,因而对此进行研究,利用前囟与垂体窝骨性标志进行定位(前垂骨标定位法),通过与戴姚氏人头标本对照和经过30例病人临床验证,术中安全,有效率达83.4%,现将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内血肿是急性颅脑损伤和血管性病变的常见并发症,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如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可导致不良后果。1999年8月—2004年3月笔者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抽吸术,利用CJF-Ⅱ立体定向仪,对38例脑内血肿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抽吸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患者共38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40~72岁,平均61岁。其中基底节血肿22例,皮质下1 0例,丘脑4例,破入脑室2例。血肿量2 5~3 5 mL 9例,36~60 mL 22例,60 mL以上7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标准(1995年),并经CT确诊。根据GCS评分,深…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作为神经外科的一个分支,是利用影像定位和定向仪引导,将微电极、穿刺针等显微器械置入脑内特定靶点;通过记录电生理留取组织标本、产生毁损灶、去除病灶等方法,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病症。由于以往的立体定向手术主要治疗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人们常将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视为一体。随着医学影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高科技融入,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血肿及脑室双靶点穿刺软通道引流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疗效。方法对40例适合微创治疗的脑出血伴全脑室铸型患者行立体定向下血肿腔及血肿侧脑室双靶点穿刺,术后置软通道引流,必要时尿激酶纤溶冲管,神经外科常规治疗3 d复查脑CT,引流效果满意后分次拔除引流管,观察疗效。结果经6个月随访,ADLⅠ级10例,ADLⅡ级14例,ADLⅢ级9例,ADLⅣ级4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立体定向下血肿及脑室双靶点软通道外引流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及治疗中量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将56例中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治疗前及手术后7 d检测2组患者血清VEGF含量,评估2组疗效。结果手术后7 d,治疗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肿抽吸与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引起的重型脑干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重型脑干出血患者15例,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与置管引流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1天血肿大部分排空6例,术后2~3天血肿大部分排空9例,全部于术后3~4天内拔除引流管。术后7~10天3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患者12例术后随访0.5~1.0年。其中1级2例,2级4例,3级4例,4级1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立体定向置管引流与抽吸治疗脑干出血,准确有效,患者预后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氏病,是发生于中老年期一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强直和震颤为主要症状。我院于1992年3月~1995年6月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39例震颤麻痹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l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21~71岁,平均55岁,发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18年,临床分型:震颤型25例,强直型6例,混合型8例。2疗效观察本组经采用脑立体定向术进行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后,痊愈20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和无效各1例。3护理要点病室保持整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去杭平卧,绝对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腹腔镜手术以其同时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日数减少 ,腹壁美容效果和盆腔粘连少 ,经济上节省医疗开支等优点得到日益推广[1] 。我院自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 182例 ,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护理及配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182例 ,年龄 19~ 5 9岁。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2 9例 ,行腹腔镜下病灶减灭术 ;不孕症患者 5 8例 ,行腹腔镜下通液术 ;附件肿物患者 34例 ,卵巢肿物患者 12例 ,行腹腔镜下肿物剥除术 ;宫外孕患者 35例 ,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 ;子宫纵隔患者14例 ,行…  相似文献   

11.
锁骨远端骨折约占锁骨骨折12%-15%,我科自2003年-2005年共收治锁骨远端骨折例,全部采用AO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 爱克曼线喙锁韧带修补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2.6岁,伤后至手术时间在1周内,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脑照射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意义。方法总结肺癌脑转移患者31例,全部应用全脑照射30—40Gy/3—4周,病灶局部应用立体定向照射16—20Gy/3—7天。结果31例中位生存期为8.3个月;KPS评分:治疗前平均为61分,治疗4周后平均为67分,〉70分生活可以自理者12例,占38.7%。结论全脑照射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的死亡率 ,致残率较高 ,近年来脑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亦大大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但亦非十分理想[1~ 2 ] ,我院于 1999- 0 1~ 2 0 0 0 - 12采用锥颅穿刺清除血肿并联合活血利水之品鼻饲灌胃治疗脑出血 2 1例 ,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患者全部来自我院住院的出血量大于 2 0ml且病人家属同意手术的病人 ,分为治疗组 (联合活血利水 )和对照组(单纯手术组 )。其中治疗组 2 1例 ,男性 14例 ,女性 7例 ,年龄 35~ 72岁 ,平均年龄 5 7 3岁 ,出血量 2 0~ 12 0ml,平均5 7ml,其中基底节区出血 18例 ,丘脑出血 …  相似文献   

14.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脑内核(团)治疗癫痫效果突出、安全、微创、无严重并发症。双侧胼胝体、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红核前区多靶点组合治疗,对癫痫的治疗有明显作用。使脑内神经传导和生化递质达到新的平衡,符合或接近正常生理变化,术后服用小剂量抗癫痫药,可达到改善和控制症状目的。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在我国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国内报道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病死率15.81%[1]。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36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脑出血均经脑CT确诊,男25例,女11例;年龄41~78岁,平均56.5岁。病因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21例,淀粉样脑血管病3例,脑动脉畸形2例。出血量25~80 mL,平均41mL。本组患者均在病房实施手术,用Y2-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CT定位下穿刺并固定于血肿靶点,应用正压连续冲刷、液化原理,综合生化酶…  相似文献   

16.
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手术后如发生硬膜外粘连 ,将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严重者还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为减轻为避免术后硬膜外粘连 ,自 1998年 5月以来 ,作者对 36例腰椎管手术病人常规应用透明质酸钠 ,并进行 6个月~ 2年的随访观察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3例 ,女 13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73岁 ,平均 46岁。其中椎板开窗 12例 ,半椎板切除12例 ,全椎板切除 8例 ,全椎板切除Steffee钢板固定 4例。病程最短 12天 ,最长 19年 ,平均 3年 5个月。1.2 应用方法 手术结束前 ,向椎管内注射 1%透明…  相似文献   

17.
自1992年1月~1995年12月我院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254例。对其中120例手术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工作重点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0例,男84例,女36例。年龄14~72岁,平均53岁。其中车祸伤93例,坠落伤72例,重物砸伤15例。手术距受伤时间为2~24小时。实施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58例,血肿清除术32例,钻孔弓l流术30例。治愈97例,自动出院11例,死亡12例。2护理2.l体位:术后病人根据手术部位及方式选择合理的体位。术后病人往往神志不清,术后4小时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痰液及呕吐物误吸人…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科较常见疾病,其病死率、致残率都较高,我院自1992年6月以来采用经皮颅骨穿刺脑内血肿抽吸术治疗29例脑出血病人,追踪观察效果满意,现将我们在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体会结合临床资料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人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43~60岁16例,61~74岁13例,其中高血压病人26例。合并糖尿病6例,心电图异常25例。1.2出血量:29例均>30ml。其中>100ml3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26例,脑叶出血3例,破人脑室5例,出血距手术时间6~12小时7例,12~24小时16例,24~36小时6例。1.3治疗结果;29例病人…  相似文献   

19.
笔者临床运用丹参饮治疗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病 12 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12 8例 ,皆因胃及十二指肠术后引起胆汁返流性疾病。全部病例皆以胃、上腹部嘈杂、疼痛伴有胸部灼痛为主 ,年龄2 1~ 76岁 ,平均 4 6 .5岁。术前手术原因 :溃疡病 (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4 8例 ,慢性胃炎 (萎缩及浅表 ) 12例 ,胃癌 32例 ,上消化道出血 2 2例 ,胃穿孔 5例 ,胃息肉 1例。手术方法 :毕氏一式 2 4例 ,毕氏二式 10 4例。所有病例皆经胃镜检查诊断距手术时间最短 12 d,最长 18a。术后胃镜检查示 :返流性食管炎 2 5例 ,残胃及吻…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7年6月~2000年10月,使用显微器械用阴囊纵膈皮瓣一期成形术,修复阴茎、阴囊交界处尿道下裂5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年龄3~12岁,全部为阴茎阴囊交界处尿道下裂,阴囊发育良好者术前均无手术史。全部病例术中均采用显微器械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