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发现右耳下无痛性肿块15年。患者15年前无意发现左侧腮腺区有一无痛性肿块,后于2年前在原肿块前下方发现有一约1.5cm×1cm大小的肿块,均无疼痛及任何不适,也未予治疗。2个月前感觉肿块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体检:左侧腮腺区可扪及大小不等的2个瘤体:右耳后下方暗红色肿块约3cm×2cm大小,右侧耳屏前肿  相似文献   

2.
例1:患者女,35岁,因"发现左腮腺区肿块一年余"拟诊"腮腺混合瘤"入院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位于左腮腺深叶,大小约1.5 cm×1.0 cm×1.0 cm,有境界,部分囊性,囊内含灰白色颗粒状肿物,质地脆。局部切除肿块,术后病理报告后未行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8岁,1个月前偶然发现右侧腮腺区较对侧肿大,可触及一无痛包块,1周前患者休息时发现左侧耳垂下方有一肿块,无痛,故来我院就诊。查体:右腮腺区触及3.0cm×3.0cm×1.5cm半球形肿块,左侧耳垂下方触及3.0cm×2.5cm×2.5cm肿物,质软,可活动,皮色正常,择期分别手术切除。术中所见:右侧腮腺浅叶内见3.0cm×2.5cm×2.5cm卵圆形肿物,  相似文献   

4.
    
<正>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1岁。患者于5年前发现左耳后下方蚕豆大小包块,5年来肿块渐生长,未经任何治疗,现约蛋黄大小,近1个月肿块疼痛不适来就诊。触诊:质地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无红肿,压痛(+)。B超示:左侧腮腺区实性占位,内见少许血流。CT平扫示左腮腺区见一软组织结节影,边界较清晰(图1、图2)。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强化程度较低(图3、图4);门脉期病灶轻-中度强化,强化范围稍扩大(图5、图6)。双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术中见病灶位于腮腺浅叶内,约2.5×2.0 cm2大小,质中,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术后病理:(左腮腺区)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5.
女,46岁,未绝经,月经规律。6个月前偶然发现右侧乳腺有一肿块,无乳头溢液,无局部皮肤红肿、凹陷及桔皮征,偶尔出现一过性刺痛,为求进一步诊治而入院。体检:双侧乳头对称,右侧乳腺内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约0.5cm的圆形隆起肿块,距乳头约6.0cm,质硬,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活动性,无触压痛,与局部皮肤无粘连。该肿块周围乳腺组织呈片状弥漫性增厚,质韧,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左侧乳腺未扪及肿块。双侧腋窝及锁骨上窝均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1病例简介患者男,65岁,以发现右侧腮区肿物呈渐渐性增大3年快速增大3个月,无伴疼痛,无面瘫及面部麻木感,无发热,既往体健,有嗜烟,每日两包,查体:双下颌、颈部及全身浅淋巴结未及肿大,右腮腺区见一肿物大小约3.0cm×4.0cm,质韧,活动度欠佳,B超示“肿物边界清,考虑为腮腺混合瘤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农民,21岁。右侧腮腺区肿1年余,近半年来肿块逐渐增大,有右下颌麻痛史。检查右腮腺区明显隆起,大小约8cm~2,呈球形,表面光滑,质地柔软。临床诊断:右腮腺混合瘤,有恶变可能。病理标本检查:圆形肿物1个,大小为9×7×3cm,有部分包膜,质软。切面分叶状,部分出血坏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8岁,发现颈部肿块1年余于2010年10月25日入院.既往于1992年因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体格检查:颈前区气管前方可扪及一肿块,约2 cm×2 cm,质韧,无压痛,肿块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双侧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入院后行心脏彩超未发现心室内异常血流,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峡部实性结节,双侧甲状腺缺如,甲状腺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3岁。头部、颈部肿块约14年,颈部肿块明显增大1年,于2008年2月16日在我科诊治。约于9岁时家长发现其颈前有一肿块,约花生米大小,半年后发现左侧枕部肿块,肿块缓慢增大,近1年颈部肿块明显增大,无胸闷及其他不适。体检见:左枕部有一正常皮色条形肿块,约4cm×2.5cm大小,质软,表面光滑,活动度差。胸骨上窝有一肿块,约3cm×3cm大小,质韧,表面光滑,基底固定,活动度差,不随吞咽上下移动。头部CT示:左枕部可见条形脂肪样密度影,考虑脂肪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改良单纯块摘除术治疗腮腺混合瘤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观察72例行传统的肿瘤及腮浅叶摘除术和72例行改良单纯肿块摘除术的腮腺混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所有144例患者术后随访年均无复发,改良组术后积液和局限性面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1),结论:改良单纯肿块摘技术治疗腮腺混合校传统的肿瘤及腮腺浅叶摘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病历资料
  患者,男,39岁,于3个月前无意发现右侧颈部肿物,逐渐缓慢增大,近2个月增大较明显。浅表超声检查示:右侧颈部可见一大小约3.8cm ×1.7cm ×2.5cm的中等回声,边界清,形态规则,可见包膜,内可见部分无回声区。其位于颈部血管前方,胸锁乳突肌后内侧,横切其内侧可见筛网状中强回声,纵切呈纤维样,与该肿物关系密切。CDFI 示其周边及内部可见条形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结果示:右侧颈部实性肿物,考虑神经来源,神经鞘瘤不除外。术后病理结果提示:颈部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发现"右侧颈动脉三角处无痛性肿块1个月余".超声检查所见:右侧颈总动脉分支部探及一大小为50 mm×40 mm×30 mm的中等偏低回声团块,位于颈内、外动脉的后方,并将之向前方挤压,但未包绕该二血管(图1A);肿块边界清晰,有包膜,内部回声中等偏低,欠均匀(图1B);CDFI显示肿块的足侧探及稍丰富的血流信号,而其余大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图1C).超声诊断为:右侧颈部实性占位,考虑(1)神经鞘瘤可能;(2)颈动脉体瘤可能.术后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 患者,女,60岁,因“发现外阴肿物5年,伴疼痛2年,外院肿块切除术后11天”入院。患者11天前在当地医院行外阴肿块切除,术后病理检查为“透明细胞癌”转入我院。体格检查:患者营养状况可,无明显消瘦。锁骨上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妇科检查:右侧大阴唇增厚,触其下1/3深部有一大小约4cm×2cm×2cm之肿块,呈柱形,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右侧胸壁肿块约15年入院.1 年前在当地个体诊所行肿块部分切除,未行病检,术后肿块明显增大.体查见右前上胸壁有2个直径分别约5cm、3cm大小的圆球形肿块.表面皮肤变薄,呈浅褐色,边界欠清,质中,不活动,无触痛.同侧腋窝可扪及2枚约花生米大淋巴结,活动.  相似文献   

15.
颈部髓外浆细胞瘤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杨某某,男性,47岁,教师,住院号239987。发现颈部右侧包块4月入院。4月前无意中发现颈右侧包块4cm×4cm,表面无红肿,不痛。无消瘦、低热、盗汗、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或咯血。发病后包块未明显长大。查体:T37℃,颈部右胸锁乳突肌外侧右锁骨上方较左侧明显丰满,表面皮肤无红肿,扪及约4cm×4cm,质中、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之包块。包块固定,无压痛或波动器,不随吞咽上下移动。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甲状腺不肿大,心肺腹部检查阴性。尿本周氏蛋白阴性,CEA及CA_(50)正常范围,B超右锁骨上实质包块,肝脾正常,胸片心肺正常,  相似文献   

16.
腮腺恶性淋巴上皮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患女,32岁。发现左腮腺无痛性肿块3月。查体:左腮腺部可摸到2cm×2.8cm大小的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受限,质硬,无压痛。入院诊断:左腮腺混合瘤。术中发现肿块位于腮腺深叶,面神经下颌支贯穿肿块,经分离将肿块切除。病理检查:组织2块,大者2.2cm×2cm×0.6cm,无包膜,切面灰白-灰黄色,质硬,外周有少量脂肪组织。显微镜下除肿块边缘尚残留少量腮腺组织外,几乎由淋巴组织替代,导管上皮增生,肌“上皮岛”形成,部  相似文献   

17.
病儿,女,5岁。颈后部肿块逐渐增大2年余。体检:颈后部有一鸡蛋大小肿块,质硬,无压痛,表面凹凸不平,局部皮肤无红热。X线检查:颈部侧位片,颈后部软组织内有一卵圆形钙化区,范围5cm×4cm,密度不均,后缘及下缘钙化光滑整齐,前缘及上缘不规则。与颈椎不相连。术中发现肿块位于半棘肌处,大小约10cm×5cm×2cm.能推动,无明显粘连,肿块完整摘除。病理诊断:颈部软组织内软骨瘤。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9岁,发现左腮腺包块1月于2007年6月6日入院.查体:左侧腮腺包块约3cm×3cm,质硬,与周围粘连.临床诊断为左腮腺包块待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大小约3cm×3cm,与周围腮腺组织粘连,质硬,无明显包膜,予以切除送病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沈蓉  刘德纯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1):21-21,F0004
患者女性,57岁.因发现右颈部肿块20余年,疼痛1月余入院.有声音嘶哑,但无吞咽困难.体检:右侧甲状腺可扪及5 cm×5 cm×4 cm肿块,质硬,境界不清.  相似文献   

20.
女,47岁。因腹部不适伴一无痛性肿物50天入院,。肿物鸡蛋大小,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腹平,右侧扪及约10cm×6cm胀物,表面光滑、质硬、边界清楚,较固定、压痛不明显,肝剑下4cm。肋下未扪清,质软,无压痛,脾未扪及。B超右上腹探及实性椭圆形肿块。静脉肾盂造影见双肾功能好,右侧输尿管向外侧推移。临床诊断为腹膜后肿瘤。剖腹探查见右侧腹膜后一1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