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调查一定数量的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HBsAb产生和维持情况,总结分析乙肝苗接种的效果,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晓晖 《现代保健》2013,(14):89-90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检查结果,探讨B超图像与肝脏病变存在的关系,辅助临床诊断。方法:选择本院肝胆内科2007年1月一2012年1月经过影像学、实验室指标检测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67例进行B超检查。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胆囊超声异常率,研究组里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组胆囊病变情况。出现胆囊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再次复查胆囊B超结果。结果:(1)胆囊病变与肝脏的损伤有关,肝硬化、乙肝、健康人群中以肝硬化胆囊改变率、损伤程度最高,其次为乙肝胆囊改变。(2)抗生素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的胆囊B超改变,有利于协助判断肝脏的病变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脐带血乙肝标志物的检测分析和产妇宫内乙肝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的机制及产妇与脐血乙肝血清标志物相关情况。方法在具有HBV感染的孕妇中,在其分娩后留取新生儿脐血进行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新生儿脐血中乙肝的宫内感染率为3.31%。结论通过了解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机制及孕产妇乙肝标志物感染模式,积极做好孕产妇的乙肝免疫预防及新生儿的主、被动免疫工作,为减少新生儿AsC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进医院在编人员招聘方法,提高招录工作成效。方法:运用PDCA循环原理,对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措施,并实施改进。结果:通过对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人员招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施改进措施后,优化了招聘工作流程,招聘计划完成率明显提高。结论:PDCA循环的应用能够促进人才招聘工作的持续改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医改动态     
上海市:2012年拟招录2 500名医学生工作全面启动 自2010年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来,全市共招录医学生3 809名。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稳步推进实施,2012年拟计划招录2 500名医学生,预计于5月底完成招录工作。本市在原先39所已确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的基础上,根据专家评审结果,  相似文献   

6.
《上海预防医学》2007,19(1):40-40
1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种危害大的严重传染病,但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和其他措施预防。 2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3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人群对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的情况及其维持时间,为进一步做好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原玉林市教育学院336名大学生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后抗-HBs水平监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跃  刘林飞  胡锦流  王仪  范刚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247-2247
近年来,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报告工作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乙肝病例反复就诊、重复报告以及诊断标准混乱,直接影响乙肝疫情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淮安市,病毒性肝炎在1988年以后发病一直居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而其中乙肝占相当大的比重;1990年以来,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是该市重点防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为了解我市乙肝病例的报告质量,分析全市乙肝疫情现状,为今后规范乙肝报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全市开展了乙肝报告质量的调查工作,以发现在乙肝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变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对546例肝炎后肝硬变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肝炎肝硬变患者年龄主要在31~60岁,男女比例为3.92:1;单纯乙肝后肝硬变占79.8%,乙肝重叠其它肝炎占15.4%;肝炎反复发作者发展为肝硬变的时间明显短于不发作者;胃镜检查发现84.1%肝炎肝硬变患者有食管胃静脉曲张,B超声显示7.9%肝硬变患者脾体积正常;114例上消化道出血者中84例行胃镜检查,门脉高压胃病出血占61.9%,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31.0%。结论乙肝后肝硬变是肝炎肝硬变主要类型,B超声和胃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肝硬变的诊断率,门脉高压胃病和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是上消化道出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湘潭市部分健康人乙肝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乙肝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我市的乙肝预防保健工作的成效及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3~2004年3025名健康人体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五项乙肝病毒标志物。按年龄、性别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市乙肝人群感染率为6.78%,比我国平均数据(9.7%)低。结论我市的预防保健工作卓有成效,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表面抗体的阳性率偏低(28.46%),建议加强成人的乙肝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问问医生     
乙肝病与乙肝带毒有本质不同在义务献血时,发现我的血液中存在血液病毒。从此,有人对我“刮目相看”或“敬而远之”了,他们说我得了乙肝病,但我没有任何症状;又有人说我是乙肝带毒。乙肝病和乙肝带毒有什么本质不同?读者:宁菁据调查,全国的乙肝带毒者有1亿多,但绝不能说他们都患了乙肝病。乙肝病毒感染后并不一定都要发病,有三种情况:乙肝带毒者,体内有病毒,但不引起病症,检查时肝功能正常,转氨酶也不高,自己可正常地工作、生活,可以理解为人体和病毒“和平共处”;人体感染病毒后被体内的免疫细胞清除。占我国总人口58…  相似文献   

12.
儿童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比较5周岁儿童加强乙肝免疫对乙肝疫苗初免人群抗-HBs水平和HBsAg携带率的影响,评价5周岁儿童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采用ELISA检测HBsAg、抗-HBc,RIA定量检测抗-HBs,比较观察5周岁儿童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组和未加强免疫组乙肝免疫水平。结果:初免5周岁儿童普遍进行加强免疫,可使人群抗体水平超时间(3年)明显提高,使抗-HBs阳性率及滴度水平持续时间延长,但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6年观察期内与未加强免疫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提示在基础免疫5年后普遍实施加强乙肝免疫未能进一步降低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B超与肝活组织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6例慢乙肝患者分别于治疗前行超声及肝组织活检,得到肝组织分别经苏木素伊红和Masson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炎症及肝硬化程度,作出病理诊断,比较其与超声诊断的差异。结果慢乙肝患者随着病情进展,炎症及纤维化分级也加重;对于慢乙肝重度及弥漫性肝硬化B超诊断优于临床诊断(P〈0.05);慢乙肝中度、重度及早期肝硬化病理检查与B超诊断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慢乙肝轻度患者临床、B超及病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活组织检查是诊断及判断慢乙肝患者病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方法,对阻断乙肝的传播、控制发病率起到重要作用。漯河市自1992年开始,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2000年在3~18岁人群中广泛开展乙肝疫苗普种工作。为了解农村3~18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转情况,2005年8月,按照CDC病毒研究所调研项目,对农村2937名目标人群进行了乙肝表面抗体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家庭医学》2007,(4):33-33
误区一:乙肝病人不能和他人接触 乙肝不会通过空气、消化道或饮食传播。同室工作,交谈、一起进餐不会被传染。接吻也不会传染乙肝,除非消化遒和口腔有破损。但建议最好采用公筷和分食。乙肝一般也不会通过握手传染给其他人,除非双方双手都有裂口,有出血。  相似文献   

16.
李富克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68-968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全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平均在10%左右。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方法,对阻断乙肝的传播、控制发病率起到重要作用。宛城区自1992年开始,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并于1998年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乙肝疫苗普种工作。为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转情况,2003年3~5月份,笔对在校中小学生59265名进行了乙肝表面抗体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7年2月人事部公布的《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以下简称《手册》)为公务员招录体检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评判方法和标准,分析湖北省2007年公务员招录体检资料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手册》进一步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91~2003年东阳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雪芬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6):1193-1194
目的 分析东阳市病毒性肝炎疫情动态变化和流行特征,为东阳市制定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经过复核原始资料后按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及构成的变化趋势。结果 东阳市1991-2003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居各类传染病首位,总体呈下降趋势,自1999年后略有回升;发病数以乙肝为主,占69.60%,变化趋势主要受乙肝的影响,乙肝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甲肝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结论 近年来东阳市病毒性肝炎的防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防制形势仍然严峻,今后的防制工作应以控制乙肝为主,全面开展15岁以上健康人群中的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自我保健》2011,(12):12-12
随着现代人学习和工作生活的日渐繁忙,一个全新的“疾病”——“周一焦虑症”已开始困扰很多人。每到周一,身边总会出现许多“眼圈发黑、哈欠连天、慵懒少言、效率极低”的人,这就是“周一焦虑症”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加强免疫的问题,为指导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在某理工大学对2000年后入学的大学生,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明确知道入学时乙肝疫苗接种史的1201名学生,进行乙肝HBsAg和抗HBs检测。结果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后,其抗-HBs的平均应答率为77.27%,5年内能维持在较好水平。免疫无应答率为22.73%,多次接种可提高其应答率。应答率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明显关系。无应答者是乙肝高危人群,极易成为传染源。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后高水平抗HBs应答率和持续时间,降低无应答率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