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余慧敏  卢平 《新医学》2023,(4):235-238
胶原性胃炎(CG)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主要特征为胃黏膜上皮下出现厚度> 10μm的胶原沉积带,固有层内炎细胞浸润。CG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炎症、药物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为慢性复发迁延过程,分为儿童首发及成人首发两组临床症候群。目前无标准治疗方案,已报道的治疗方案包括低过敏饮食、抑制胃液分泌、消化道黏膜保护剂、铁剂、皮质类固醇激素、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不完全一致。该文就目前国内外CG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益生菌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EMs 12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G组、EG组,每组63例。CG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EG组在CG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辅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分析2组治疗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及内膜厚度、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标志物、肠道菌群多样性,并统计有妊娠需求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 治疗后,EG组治疗总有效率(93.65%,59/63),高于CG组总有效率(79.37%,50/63)(P<0.05)。治疗后,2组子宫动脉PI、RI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降低,且EG组低于CG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EG组低于CG组(P<0.05);治疗后,2组NK细胞、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EG组高于CG组(P<0.05),CD4+/CD8+、CD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EG组低于CG组(P<0.05);治疗后,2组肠道菌群丰富度、辛普森均匀度指数及香农-威...  相似文献   

3.
王振 《临床医学》2022,(2):91-93
目的 分析复方甘草酸苷(CG)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V)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开封市中心医院PV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CG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胶囊治疗,CG组采用阿维A胶囊和CG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皮损面积及严重指数(PASI)评分、免疫功能及不良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甘胆酸(CG)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探讨CG、CRP与肺、肝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4例COPD患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46例(32例合并肝损伤,14例未合并肝损伤)、稳定期18例;以健康体检者27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COPD组治疗前肝功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和白蛋白(Alb)]CG、CRP水平及治疗后血清CG、CRP水平,同时测定正常对照组血清CG、CRP水平。结果 COPD组血清CG、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CG、CRP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AECOPD组合并肝损伤组CG、CRP水平高于AECOPD未合并肝损伤组(P0.05)。COPD组治疗前血清CG、CRP阳性率分别为82.8%、85.9%,治疗后分别为28.1%、21.9%,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AECOPD合并肝损伤组ALT、AST和CG水平均高于AECOPD未合并肝损伤组及稳定期组(P0.01);AECOPD未合并肝损伤组ALT和CG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5);AECOPD合并肝损伤组及未合并肝损伤组TB、DBil和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映肝功能损伤方面,CG阳性率最高,ALT次之,AST最低。COPD患者血清CG与ALT、AST、CR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3、0.532、0.783,P0.01),与Alb、TB、DBil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208、0.252、0.267,P0.05)。结论 CG和CRP均参与了COPD的急性炎症过程。COPD患者肺损伤的同时肝脏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是一种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曾被视为一种罕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膀胱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技术的提高,CG的检出率有明显的上升,同时对其临床特征的认识也不断增加,现在CG已成为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6.
吴希静  胡志军  朱前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8):2368-2369,2371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中晚期妊娠妇女血清甘胆酸(CG)浓度的分布,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分析其与妊娠年龄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该院进行检查的妊娠妇女5 089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CG浓度。结果妊娠妇女CG值正常的占72.10%,明显升高的占7.35%;其中高龄(≥35岁)妊娠妇女组CG升高率与适龄(20~34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G浓度监测对IC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高龄可能是诱发ICP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开展血清CG、TBA和ADA的检测,提高了对各种肝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别对80例肝病患者和同期来院体检的8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酶法测CG,速率法测TBA、酶法测ADA。结果:肝病组患者的CG、TBA和AD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G、TBA和AD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病变程度的判断、治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CG)脾虚胃热证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4例C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痞闷、胃痛、少食纳呆、反酸积分及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CG脾虚胃热证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cystitis glandularis ,CG)的疗效。方法52例CG患者经活组织检查、膀胱镜检等方法确诊后,均行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后采取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进行治疗。结果52例患者获得6~36个月随访,33例治愈,8例好转,4例6~12个月复发,均未发生癌变。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联合术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治疗CG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TG,n=38)与对照组(CG,n=38),TG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CG行关节清理术,术后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TG患者HSS评分(86.36±4.17)分,CG患者HSS评分(63.71±6.2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85,P=0.000)。TG中HSS评分>85分、60~85分、<60分分别为15例、19例及4例;而CG分别为7例、13例和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8,P=0.013)。TG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47%,与CG总有效率为5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0,P=0.000)。TG中仅3例出现轻微疼痛,CG中10例出现关节肿胀;两组比较,TG明显低于CG(χ2=4.547,P=0.033)。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关节功能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龙宪和 《江西医学检验》1997,15(2):13-13,14
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117例胸腹水甘胆酸(CG)浓度,并同时测定了CG浓度的胸腹水/血清比值。漏出液组(n=25个)胸腹水(±Sμmol/L)为2.98±1.30,比值(±S)为0.23±0.04;化脓炎性组(n=28)CG为28.0±18.8,比值为70±4.70;结核组(n=57)CG为12.1±5.8,比值为3.02±1.40,癌症组(n=12)CG为17.30±9.0比值为3.62±2.35。漏出液与三组渗出液的CG和比值统计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均<0.001)。结果表明胸腹水CG及其与血清浓度比值测定对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血清甘胆酸 (C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浓度了解乙肝病毒慢性无症状携带者 (AsC)不同时期的肝功情况 ,便于指导治疗的。方法 :CG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ALT用速率法 ,将 16 5例患者分为三组 ,携带乙肝病毒(HBV) 5~ 10年为研究组 70例 ,携带HBV <5年为对照组 6 0例 ,轻度慢性肝炎组 35例。三组测定的CG和ALT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CG浓度比较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两组ALT浓度无变化。而肝炎组双项肝功浓度均增高 ,CG更高于研究组 (P <0 .0 0 1) ,这说明研究组的早期肝损害与慢性肝炎的实质损害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结论 :经实验证明测定CG出现早、恢复晚、灵敏度高 ,对了解AsC的肝功情况比ALT更有实用价值。有利于临床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防止肝脏细胞过早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D-二聚体(D-D)、甘胆酸(CG)水平变化,探讨三者在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COPD患者80例,其中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组)44例(24例合并肝损伤、20例未合并肝损伤)、稳定期(稳定期组)36例,和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45例。平行检测对照组及COPD患者各组治疗前后血清SAA、D-D、CG水平。结果对照组、稳定期组、AECOPD组血清SAA、D-D、CG水平依次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患者血清SAA、D-D、CG水平呈正相关(r=0.672、0.573、0.741,P0.01);治疗前后COPD稳定期组、AECOPD未合并肝损伤组、AECOPD合并肝损伤组血清SAA、D-D、C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AA、D-D、CG水平与COPD患者肺、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57、0.644、0.498,P0.01)。结论联合检测COPD患者血清SAA、D-D、CG水平对COPD的诊断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及甘胆酸(CG)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96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HA、PcⅢ、LN水平及CG含量,同时选择非黄疸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组血清HA、LN及C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非常湿著性(P〈0.01);而PcⅢ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A、LN及CG与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有很好的一致性,联合检测血清HA、LN及CG对判断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参考价值,PcⅢ不能为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矽肺疾病患者肝功能改变对血清甘胆酸(CG)、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六矿职工医院收治的86例矽肺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8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临床分期将矽肺患者分为I期组、Ⅱ期组、Ⅲ期组,根据有无肝损伤将矽肺患者分为肝损伤组与非肝损伤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G和CRP。结果观察组血清CG、CR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矽肺患者血清CG、CR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组患者血清CG、CRP显著低于Ⅱ期组、Ⅲ期组患者(P0.05),Ⅱ期组患者血清CG、CRP显著低于Ⅲ期组患者(P0.05)。肝损伤组血清CG、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肝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矽肺疾病患者血清CG、CRP的监测对肝功能的变化及其程度具有指导意义,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患者血清LN、PLD、Ⅳ.C、HA、CG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LN、PLD、Ⅳ.C、HA、CG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上的价值,为放免检测在选择这些标志物组成系列方面提供依据,给临床医生正确应用这些指标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测定了80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以上五种标志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五种标志物对肝硬化的阳性率依次是HA95%、CG95%、ⅣC80%、LN68%、PLD60%,而且HA、CG以高水平的升高为主,Ⅳ.C、LN、PLD以中低水平分布为主。结论:在肝硬化诊断上选择这些项目的顺序是HA、CG、N.Ⅳ.C、LN,最后是PLD。  相似文献   

17.
对30例急性肺炎及2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血治甘胆酸(CG)及β2-微球蛋白(β2一MG)含量进行了放免测定。肺炎组CG与β2-MG含量较正常组及上感级明显升高(p均<0.01),上感组CG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其β2-MG却阿显高于正常(p<O.01)。提示肝肾功能损伤是肺炎时伴随的一种普遍现象,上感办对肾功能有明显影响。认为血清CG与b-MG放免测定是监测肺炎病人肝肾损伤的灵敏指标,对下肺炎的痛消估计及共发多脏器衰竭的早期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调脏运气汤加减在脾虚气滞型慢性胃炎(CG)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脾虚气滞型CG患者114例,依据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予四联疗法+调脏运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痛缓解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恶心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脏运气汤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CG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探讨乙肝感染孕妇血清CG、ALT和TBA检测的临床意义。选取70例乙肝感染住院孕妇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行产前检查的7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G、ALT和TBA阳性率差异。试验组血清C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三阳组血清CG、ALT和TB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三阳组血清CG、ALT和TBA阳性率和小三阳组血清C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CG、ALT和TBA均为肝功能检测敏感指标,能够直观反应机体肝功能受损程度,其中CG敏感度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和甘氨胆酸(CG)含量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乙肝)患者41例,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31岁。肝硬化患者43例,男35例,女8例,平均年龄48岁。两组患者均作HA和CG测定。结果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A和CG均较对照组升高,两组间差异显著(P<0。of),急性乙肝组HA显著高于肝硬化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of,见表1)。表1肝病患者血清HA和CG测定结果(Z土S)与对照组比较,。。P<0·of;与急性乙肝组比较,面面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