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多层螺旋CT扫描征象,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CT扫描资料。扫描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1例术前螺旋CT双期扫描对RCC的检出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100%,分期的准确度为94%。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对RCC进行较准确的术前诊断,是肾细胞癌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恶性肿瘤B超定位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B型超声在定位诊断肾上腺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作为B超检查的肾上腺恶性肿瘤33例。结果:病理证实其中恶性嗜铬细胞瘤(PHEO)20例,占60.61%(20/33),皮质腺癌11例占33.33%(11/33),肉瘤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占3.03%(1/33),B超定位诊断符合率93.94%(31/33),结论:B超由于兼具安全,价廉,定位准确,便于复查等优点是发现肾上腺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罗雪  李波 《华西医学》2009,(7):1664-166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超声检查,并收集其手术、病理结果。结果:本组病例超声与手术结果完全相符者83例(占90.2%),基本相符者6例(占6.5%),漏诊3例(占3.3%)。其中脾破裂49例,肝破裂16例,肾破裂14例,胰腺损伤1例,肠破裂6例,复合性内脏破裂6例。92例患者均伴有腹腔积液,超声检出率100%(92/92)。结论:超声能迅速、较准确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作出诊断,尤其诊断实质性脏器破裂比空腔脏器破裂更有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尿路造影(CTU)及三维重建技术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尿路结石患者实施CT尿路造影检查,采用原始数据进行重建获得CTU、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组(CPR)。结果所有经CT检查的100例患者中,94例结石能够确诊,图像直观,结石定位准确,诊断率为94%。结论 CT尿路造影获得图像质量好,对结石的检出率高,结合横断面图像诊断率可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5.
氙-CT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简单、快捷、无损伤的检查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客观的评价脑血流量的重要手段,对脑血管病的研究分析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2006年2~8月我院行氙-CT检查的脑血管病患者共110例,Xe-CTCBF分析结果令人满意且所得数据真实可信;为了得到更多准确、高质的CBF图像,尽量减低不成功率,检查前中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CT诊断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与临床治疗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CT特征,探讨CT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经颅脑CT扫描,临床确诊的化脓性脑膜炎患)L40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总结CT表现特征。结果:单纯硬膜下积液或积脓占15%(6/40),单纯脑积水占5%(2/40),蛛网膜下腔积液占17.5%(7/40),硬膜下积液伴脑积水占57.%(23/40),脑实质改变占5%(2/40)。结论:化脓性脑膜炎为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但其临床体征并不明显,CT检查的价值在于能直观地反映出患儿化脓性脑膜炎引起的并发症。因此,CT检查不失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CT在蝶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蝶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头面部外伤高分辨CT检查346例,详细观察蝶骨受损情况。结果:蝶骨骨折86例,发生率为24.9%,明显高于颞骨骨折,其中蝶骨大翼骨折81例(占94%),蝶骨体部骨折66例(占76.7%),蝶骨小翼骨折49例(占56.9%),蝶骨翼突骨折19例(占22.1%),2个以上部位的多处骨折81例,占94.1%;合并头面部其它部位骨折79例,占91.1%。结论:水平位和冠状位结合高分辨CT可准确及时发现蝶骨骨折及其部位,蝶骨骨折多为多部位骨折,头面部外伤合并蝶骨骨折提示病情复杂。  相似文献   

8.
LEEP环形电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97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LEEP环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阴道镜辅助下宫颈环行电切术,对97例CIN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患者中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7岁。根据LCT检查结果,诊断为高度病变(HSIL)62例占63.91%;低度病变(LSIL)28例占28.86%;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6例占6.18%;非典型腺细胞倾向高度(AGCUS—H)1例占1.03%;对细胞学检查异常的97例患者行HPV—DNA检查,高危型HPV-DNA感染者94例,占96.90%,3例为阴性,占3.09%。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Ⅰ—Ⅲ级的97例,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阴性者3例(3.09%),术后病理学检查CIN Ⅰ级12例(12.37%);CIN Ⅱ 级60例(61.85%);CINⅢ级17例(17.52%):宫颈原位癌2例(2.06%),其中有2例切缘未净,术后12月复查细胞学、HPV—DNA均为阴性。97例中,应用LEEP治疗后95例治愈,(2例宫颈原位癌行子宫全切)。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LEEP是治疗CIN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6例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进行CT扫描征象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表现。材料和方法:16例病人均进行CT扫描。结果:中央型10例,占62.5%,外侧型4例,占25%,远外侧型2例,占12.5%。结论:高原地区氧分压低,CT检查在椎间盘突出病人检查手段中具有快速准确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泌尿系疾病的X线诊断。方法:对1985年-2005年收治的238例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7例患者占检查人数的66.0%,输尿管结石61例(25.6%),肾结石43例(18.1%),膀胱结石18例(7.6%),居发病前三位。结论: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经济、简便,仍为泌尿系疾病检查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技术在评估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后大脑分水岭灌注状态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3月于脑病科初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经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评估双侧颈动脉狭窄度。同时行3D ASL成像检查,使用Functool软件将原始数据自动生成脑血流量(CBF)伪彩图,分别于皮质分水岭前角及后角、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选取兴趣区(ROI=200±20 mm2),测量并分析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大脑分水岭区CBF值差异。结果共采集颈动脉120根,其中颈动脉无狭窄30根,轻度狭窄49根,中度狭窄26根,重度狭窄15根,颈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皮质分水岭前、后角CBF值与颈动脉无狭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内分水岭区CBF值低于无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颈动脉中度、重度狭窄患者皮质分水岭及内分水岭CBF值均明显低于无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3D ASL成像技术可敏感评估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大脑分水岭区脑灌注状态,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DSA和CT结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CT检查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0例24小时内CT检查和SAH无颅内血肿的患者行DSA检查。结果:一次SAH患者脑动脉瘤32例,正常29例,19例二次SAH患者全部为脉其中16例再次出血发生在发病后7-18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症状性单侧颈内动脉(ICA)严重狭窄或闭塞的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TPI)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模式。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3例症状性单侧ICA严重狭窄(>70%)或闭塞的患者的全脑CTPI资料,分别重建4D-CTA及CTPI参数图(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及延迟(Delay)图),分别记录ICA狭窄程度、患者临床症状、有无梗死及梗死部位、CTPI参数图特点及绝对值,并对病灶侧及对侧脑区灌注参数值进行比较。结果:单侧ICA闭塞15例,严重狭窄8例。大脑中动脉(MCA)和/或大脑前动脉(ACA)分布区脑梗死13例,内侧分水岭区梗死6例,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2例,无梗死2例。CTPI血流动力学模式有:①CBV/CBF基本正常,MTT/TTP/Delay延长(4例);②CBV基本正常,CBF轻度下降,MTT/TTP/Delay延长(3例);③CBV/CBF明显减低,MTT局灶缩短并周围MTT/TTP/Delay延长(16例)。统计学分析显示:病灶同侧CBV、CBF、TTP、Delay与对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同侧MTT与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结论:320排CT全脑容积CTA/CTPI能一次显示颅内段ICA的狭窄程度并能全面反映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加CT血管成像技术在早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108例发病在6h内临床可疑脑梗死,其中105例进行CT平扫、CT脑灌注和CTA,部分复查CTP的住院患者资料,并对影像资料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CT平扫7例脑实质密度轻微减低、脑沟变浅(6.6%),CT脑灌注83例显示与临床症状对应区域血流灌注异常(79.1%),与对侧比较CBF下降、CBV下降或正常、TTP延长.22例CT灌注未见异常(20.9%).CT血管成像显示53支动脉(39例)有不同密度斑块及管腔狭窄,3例检查未成功.结论 CT脑灌注加CTA成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确定缺血半暗带及病变血管,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脑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radiographic contrast agents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as evaluated by measurement of serum creatine kinase B-subunit (CKB) levels with use of radioimmunoassay in 5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mputed tomographic (CT) scanning and 4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erebral angiography for evalu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brain tumors, and other neurologic disorders. In 11 patients (10.6%), the CKB increased to abnormally high levels within 4 hours after the radiographic procedures, and the median value after 30 minut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precontrast value (P less than 0.01). Eight of the 11 patients had recent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7 of the 11 had undergone CT scan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elevation of the serum CKB levels may be interpreted as reflecting breakdown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neural damage. Intravascularly administered radiographic media are generally safe, but 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suggested the potential for detrimental effects, particularly in patients with recent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相似文献   

16.
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灌注CT成像在缺血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15例伴有急性脑血管意外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起病至就诊时间约为5~20h。常规CT检查后立即行CT灌注检查,所有图像传送到独立工作站进行处理,并用CT Perfusion软件分别计算出下列参数图像:脑血容量,脑血流量,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造影剂达到峰值时间。结果 4/15例患者(发病时间均大于12h)CT平扫图像能隐约或能较明确地显示出脑梗死灶,CT灌注扫描的参数图像能够明确显示出病灶区;6/15例患者(发病时间均小于12h)平扫未发现脑梗死灶,但灌注cT检查均显示了参数图像的异常改变;5/15例患者平扫和灌注CT检查均未发现明显脑梗死灶。结论 脑CT灌注成像是一个新型的功能性影像学检查手段,能较好地评价脑的灌注状态,可理想地应用于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及CT和MRI影像特征,以期提高结核性脑膜炎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及头颅CT和MRI影像资料。结果本组患者26例行头颅CT检查,同时10例行MRI检查,11例直接行MRI检查;头颅CT平扫显示脑积水、脑梗死、单发或多发结核瘤、脑沟及脑裂池变窄、脑出血等异常改变17例,未显示异常者9例;21例行头颅MRI平扫显示,16例脑沟脑池狭窄和闭塞,邻近脑膜增厚,增强扫描显示受累脑膜呈线条状、点状、斑片状、环状或结节状强化,12例脑积水中4例为重度,10例脑梗死,8例结核瘤,未显示异常4例。结论头颅CT及MRI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心电图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经头颅CT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62例病人,入院后6卜内记录12导联心电图,每1周复查1次心电图。结果262例中211例(80 5%)出现心电图异常,110例脑出血中95例(86.4%)出现心电图异常,152例脑梗死中116例(7.3%)出现心电图异常.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与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损害部位、面积有关,心电图异常率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拟诊早期脑梗死患者38例,均在症状出现24 h内行头颅CT平扫及CTP检查。将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区与健侧对应区的情况做对比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15例头颅CT平扫发现可疑脑梗死区,主要位于大脑半球,表现为密度轻度减低、局部脑沟稍变浅等;其余23例患者CT平扫未发现异常。38例患者的CTP检查均发现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梗死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与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均较健侧对应区明显下降,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较健侧对应区缩短,对比剂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较健侧对应区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脑梗死患者IP区与梗死核心区比较,CBF、CBV、MTT及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P区与健侧对应区比较,CBF、MTT、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随访的18例患者中,经积极溶栓等治疗后梗死区缩小6例,梗死区消失5例,仅表现为梗死区TTP和MTT延长、CBF和CBV变化不大3例,梗死区无明显变化4例。结论:64排螺旋CTP检查可以准确地提示早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并以此判断高压氧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99Tcm-双半胱乙酰(99Tcm-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imple porton emission computertomograph,SPECT)显像方法对26例不同病因所致的PVS患者进行了观察,9例随访60 d至3年,其中17例行脑CT,14例行脑MRI检查.结果26例PVS患者脑血流灌注全部显示异常,9例PVS患者显示部位与脑CT或MRI相符,9例不符.9例随访观察SPECT显示,6例随病情恢复,脑血流灌注亦恢复正常,另3例中,2例患者无明显变化,仍处于PVS,1例患者血流灌注进一步减少,3年后死亡.结论99Tcm-ECD脑SPECT显像检查安全可靠,可明确反映PVS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弥补脑CT或MRI之不足,并可作为高压氧综合治疗PVS观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