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蛴螬提取物中的脂溶性成分。 方法 采用乙酸乙酯回流提取蛴螬中的脂溶性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并对主要脂溶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 从蛴螬脂溶性成分中鉴定出33个化合物,十五酸、Z-11-十六烯酸、十六酸、十七酸、十八烯酸和十八酸为其主要的脂溶性成分。 结论 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动物药和确认蛴螬的有效成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蛴螬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提取蛴螬生物碱的方法;采用MTT和荷瘤小鼠抑瘤率的方法测定生物碱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蛴螬粗粉用体积分数95%乙醇浸泡提取24h;蛴螬生物碱对体内外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结论蛴螬粗粉用体积分数95%乙醇浸泡24h提取,浓缩浸膏经过酸化萃取得到的生物碱抗肿瘤活性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炒蛴螬药材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方法:用清炒法,制定炒蛴螬药材最佳的生产工艺。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控制其质量标准。结果:经验证,实验确定的炒蛴螬药材工艺重现性好、生产工艺稳定,所制定的质量标准测定结果重现性好。结论:本实验炒蛴螬工艺可行,制定的质量控制方法可用于炒蛴螬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蛴螬多糖的急性毒性并研究其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最大耐受量法测定蛴螬多糖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高剂量重复给药2周,观察肝功能及病理改变。采用四氯化碳(CCl_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检测血清酶水平及肝组织病理改变来评价蛴螬多糖对急性肝损伤的影响。体外培养正常人肝细胞HL7702,MTT法测定蛴螬多糖对肝细胞活力的影响,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分别检测蛴螬多糖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蛴螬多糖对小鼠腹腔注射的最大耐受量为8 g·kg~(-1)。高剂量重复给药2周可明显降低正常大鼠肝脏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但对肝组织结构和凝血时间等无明显影响。蛴螬多糖25,50和100 mg·kg~(-1) 3个剂量组均可降低模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减轻肝损伤的组织病理变化程度;且呈剂量依赖性。体外实验发现,蛴螬多糖质量浓度在0.1~100 mg·L~(-1)范围内对肝细胞无毒,质量浓度为0.3~100 mg·L~(-1)时可抑制受损肝细胞,存活率下降;蛴螬多糖能明显抑制受损肝细胞MDA水平的升高和SOD活性的减弱。结论蛴螬多糖腹腔注射无明显毒性,大剂量注射未引起肝损伤;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蛴螬均一性多糖组分HDPS-2Ⅱ对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碱水提取,反复冻融除蛋白等方法获得蛴螬总多糖;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尺寸排阻色谱法分离纯化总多糖获得均一性多糖组分HDPS-2Ⅱ。用高效尺寸排阻色谱法(HPSEC)和考马斯亮蓝法等测定HDPS-2Ⅱ的理化性质。采用MTT、划痕实验和H22肝癌移植瘤小鼠模型测定蛴螬多糖体内外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蛴螬多糖组分HDPS-2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103 Da,蛋白质、糖醛酸、硫酸基和氨基含量分别为2.08%,12.08%,0.24%和4.89%。HDPS-2Ⅱ体外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体内可显著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HDPS-2Ⅱ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52.0%和56.9%;与环磷酰胺(CTX)组比较,蛴螬多糖组分HDPS-2Ⅱ可显著增高脾脏指数、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P<0.05)。结论蛴螬多糖组分HDPS-2Ⅱ具有抑制细胞体外迁移、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和免疫调节作用,具有进一步研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黄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訾瑛 《哈尔滨医药》2011,31(2):131-131
叙述了中药大黄近年来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其在治疗血热便秘、黄疸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上有非常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骨肌康搽剂(GJKL)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治疗骨质增生的机理。方法:造成动物软组织损伤,通过外观及组织学变化观察治疗作用;体外骨细胞培养,观察对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活动的影响。结果:GJKL对软组织损伤有明显加速其恢复作用,对成骨细胞功能受到抑制,而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破骨活动加强。结论:GJKL对软组织损伤有治疗作用,治疗骨质增生是通过减少异常骨质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AFS法测定蛴螬中砷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进行样品处理,原子荧光法测定蛴螬中砷的含量。结果:砷在0~50.0 μ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4.6%(RSD=1.91%)。结论:建立的微波消解-AFS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为控制蛴螬中砷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综述传统南药巴戟天抗抑郁药理研究概况,为其抗抑郁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巴戟天”及“抑郁”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查询论文及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及评价。结果 所获得文献在巴戟天抗抑郁基础药理研究及临床研究均有涉及。基础药理研究涉及体外试验及整体动物试验,药效评价及机制研究均有报道,临床研究主要为巴戟天寡糖胶囊的临床药效及耐受性与毒副反应评估,涉及单独给药及与经典化药的联用,选择的志愿者有一般的抑郁症患者及特定类型的抑郁症患者。结论 巴戟天抗抑郁药效确切但作用物质基础及机制复杂,建议进一步加强物质基础,质量标准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蛴螬中9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所测定农药的回收率为84.0%~107.4%,样品中六六六的4种异构体、滴滴涕的4种异构体和五氯硝基苯的含量均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适用于蛴螬有机氯类农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12.
郭宇鹏  潘军 《中国药师》2015,(12):2162-2163
摘 要 目的: 建立检查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专属性方法。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LC MS/MS)同时检测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氧氟沙星10种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 本分析方法条件下10种常被用于非法添加的喹诺酮类药物在色谱柱中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再配合二级质谱图进行定性,利用多反应监测模式的峰面积进行定量计算,专属性强,精密度良好,回收率和线性关系满足筛查需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应用于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喹诺酮类化学成分的实验室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治疗雄激素性脱发(AGA)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并结合网络靶标反向查找中药,发现治疗AGA的有效中药,为处方发现提供依据。方法 以“脱发”为关键词,在中医药百科全书在线数据库(ETCM v2.0)检索古代方剂和中成药,按照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开展用药频次、药性理论、关联规则等分析。利用文献检索AGA相关通路及靶点,反向查找靶点所对应的中药,对2部分中药进行交集,按照中药材对应靶点个数进行排序,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 v2.0)收集排名前20味中药的化学成分,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并进行可视化。结果 分析得出传统组方中治疗脱发的高频次中药为当归、川芎、熟地黄、茯苓、附子、白术等,核心组合10个,使用频次>10的关联规则6个。依据数据库分析富集靶点个数最多的中药为枸杞子、山药、半夏、地黄等,同时富集4条通路及雄激素受体(AR)、II型5α-还原酶(SRD5A2)基因的中药为丹参,其发挥作用的成分为丹参环庚三烯酚酮、胡萝卜苷、齐墩果醇酸、丹参醛、丹酚酸B。结论 针对AGA的中药主要以补肝血、养血滋阴类为主。丹参可能是治疗AGA的潜在有效中药材,并可能是通过丹参环庚三烯酚酮、胡萝卜苷、齐墩果醇酸、丹参醛、丹酚酸B等成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Adulteration of allegedly "natural herbal medicines" with undeclared synthetic drugs is a common and dangerous phenomenon of alternative medicin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develop a procedure for detection of most common synthetic adulterants in herbal remedies, using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ESI-MS-MS). Eighty drugs belonging to various pharmacological clas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For most drugs two transitions were monitored, using protonated or deprotonated molecules as precursor ions. The drugs were isolated from herbal remedies using simple methanol extraction.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done in gradient of acetonitrile-10 mM ammonium formate buffer (pH 3.0). Drugs tested were grouped in suites, comprising analgesic drugs, antibiotics, antidiabetic drugs, antiepileptic drugs, aphrodisiacs, hormones and anabolic drugs, psychotropic drugs, and weight reducing compounds. These suites were used according to the declared benefits of examined preparations. Limits of detection ranged from 5 pg to 1 ng per injected sample. Drug-free herbal remedy spiked with eight various pharmaceuticals occurring in adulterated herbal preparations was used for internal proficiency testing. The recoveries of spiked drugs ranged from 63 to 100%. The procedure was applied in everyday casework. Several undeclared drugs were identified in "herbal" remedies, like e.g. sildenafil, tadalafil, testosterone, or glibenclamide.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detected drugs always corresponded with the claims of the "natural" remedies. The method presents a valuable extension of standard GC-MS screening used for this purpose.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以加味逍遥片及其处方中的6种药材,2种提取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231种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为加味逍遥片中农药残留情况研究及限度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欧洲药典》规定的植物药中农药检测指标结合我国农药实际使用调研,共筛选出231个农药品种作为本方法的检测对象。对前处理方式进行考察和优化,针对加味逍遥片生产过程中涉及药材、中间体提取物及成药不同基质特点,确定了6种中药材,2种提取物和1种制剂的前处理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匀浆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在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测定。GC-MS/MS和LC-MS/MS方法皆采用基质匹配标液计算残留量。结果:建立的GC-MS/MS和LC-MS/MS农药多残留检测法,各待测化合物质量浓度在1.0~100.0 ng·mL-1范围内呈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在0.01、0.1、0.5 mg·kg-1三水平进行加样回收率考察,94%的农药指标平均回收率在70%~120%之间,RSD≤7%,符合痕量残留分析的检测要求。采用建立的方法对药材、提取物和制剂共计36批次样品进行检测,共检出12种农药,但检出浓度水平较低,除1批白芍中检出的七氯(0.34 mg·kg-1)超出《欧洲药典》限量规定(0.05 mg·kg-1)外,绝大部分符合限量标准的要求。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加味逍遥片及其处方中药材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此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快速,且检测指标针对性强,可用于其日常生产全过程农药残留的监控。同时,检测结果为其农药风险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传统中药材质量评价及标准制订提供概念上的依据。方法:从中医药学的发展过程及影响中药材药性和质量的诸多因素,对中药材的质量本质以及与天然药物的关系、“地道药材”产生的人文及生态原因作一些探讨。结果:中药材和民间药虽然都是天然药物,作为药物,其性质有时是完全不同的,中药材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质量评价方法也应根据传统质量评价情况与天然药物或民间药物区别对待。结论:中药材具有明确的药性(药效谱)、较好的性状质量、较高的有效成分含量,以及稳定的各成分比例关系,“道地药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天然药物和民间药是属于辨病用药的药物,而不是中医的辨证用药。本文根据中药材质量的内涵,提出指纹图谱结合成分权重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评价中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近年来中药材掺伪染色的形式及鉴别技术进行总结,为中药材掺伪、染色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近年来发表的中药材掺伪染色相关的文献报道,归纳相应的鉴别技术,总结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结果:中药材的掺伪染色多样,形式不同,适用的鉴别方法亦不同。结论:性状、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均有其特长,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品种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使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以达到鉴别中药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整理和分析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妊娠期、哺乳期中成药,为临床药物咨询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及2020年版一部收载的中成药所涉及的妊娠禁忌相关描述及用药注意事项进行统计、比较、分类和归纳,明确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妊娠、哺乳期中成药变化情况。结果 中国药典2020年版较中国药典2015年版新增54种妊娠禁忌相关中成药,其中新增妊娠期患者慎用中成药14种,忌用中成药13种,禁用中成药20种,新增哺乳期患者禁忌用药7种;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载的含有禁用中药饮片但注意项下无禁忌说明的中成药共有134种,涉及的禁用中药饮片有22种;同一处方不同剂型的品种注意项下标注的妊娠禁忌不统一的中成药共有4种。结论 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收载的妊娠、哺乳期中成药较2015年版更加具体,但仍存在饮片、中成药及同一处方不同剂型中成药用药禁忌不统一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尽量建立统一的妊娠、哺乳期用药禁忌标准,为中成药的合理运用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