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伤口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伤口愈合理论、伤口敷料的选择、伤口护理技术三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伤口护理研究进展.指出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伤口局部封闭负压引流的压力范围,吸引方式,伤口不同时期敷料的针对性选择等.随着循证护理的发展和高层次护理人员和增加,伤口护理实践将会变得更加系统、规范.  相似文献   

2.
伤口的评估及护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伤口的护理方法,随着伤口愈合理论、条件性致病菌的演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不同的医疗卫生系统中不断地得到调整和发展。现代伤口护理不但涉及医疗,同时还涉及社会、法律等多个环节。重点就伤口的评估、伤口临床护理指南以及伤口覆盖物的选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1月在伤口护理中心就诊的慢性伤口患者1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75),对照组实施常规伤口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比较2组伤口愈合时间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外伤性溃疡、术后切口延迟愈合、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伤口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能有效缩短慢性伤口护理过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伤口护理技术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述了伤口整体护理的要点,重点介绍了伤口渗出的护理、皮肤撕裂的护理和伤口取标本技术方面的技术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将120例慢性感染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遵医嘱给予伤口常规换药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示干预组疗效、焦虑程度、伤口疼痛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精神、躯体处于最佳状态,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随着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我国的推广和造口治疗师的培养,慢性伤口护理逐渐由医生为主导向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转变。很多医院已成立伤口护理中心或伤口护理小组,由全职或双职造口治疗师或伤口专科护士全程负责病人的慢性伤口护理工作。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种规范的伤口护理记录单,在伤口处理  相似文献   

7.
楚伟英  邓博  李燕辉  蔡春燕  骆大行 《全科护理》2020,18(10):1246-1248
[目的]探讨伤口专科小组在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伤口专科小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伤口愈合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病人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7.77%(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管理中应用伤口专科小组可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从而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下肢静脉性溃疡占血管性溃疡患者的绝大部分,多见于老年人,属于慢性复杂性伤口之一,由于伤口护理难度大、缺乏统一的伤口护理标准。现将下肢静脉溃疡的伤口护理分别从伤口清洗、伤口清创、伤口敷料选择、以及其他伤口影响因素的护理进展进行系统地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在门诊慢性伤口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伤口门诊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的慢性伤口17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的慢性伤口172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治疗效果、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告知签字率、案例收集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护理投诉、院感缺陷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在伤口门诊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良好,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昕  蒋琪霞  彭青  李洋  黄秀玲 《护理研究》2014,(35):4402-4403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方案在癌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例癌性伤口病人采用姑息护理方案,连续观察4周,比较护理前后渗液量、伤口气味及疼痛评分。[结果]癌性伤口经过姑息护理后,渗液量和气味得到有效控制,疼痛明显缓解,护理后21d、28d疼痛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姑息护理方案能有效减轻癌性伤口的疼痛、控制气味和渗液量,有助于改善癌症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郭江凤  汤曼力  肖馨爽  谭杰 《全科护理》2020,18(3):304-308,312
伤口护理特别是慢性伤口护理一直是伤口治疗过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而由医护人员单方面进行治疗的传统模式均会因各自专业特点的限制而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医护一体化慢性伤口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医护工作方式,此模式强调医护双方根据不同伤口特点共同制订个性化、高效的伤口治疗方案。现就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伤口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慢性伤口治疗中使用该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伤口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伤口愈合理论发生了变化,由干性愈合逐渐转变为湿性愈合,伤口护理的过程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伤口消毒和更换敷料。对伤口不愈合的原因进行分析,规范伤口的护理管理,合理选择各阶段伤口敷料,应  相似文献   

13.
伤口的评估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口的护理方法 ,随着伤口愈合理论、条件性致病菌的演变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不同的医疗卫生系统中不断地得到调整和发展。现代伤口护理不但涉及医疗 ,同时还涉及社会、法律等多个环节。重点就伤口的评估、伤口临床护理指南以及伤口覆盖物的选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周昕  蒋琪霞  彭青  李洋  黄秀玲 《护理研究》2014,(12):4402-4403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方案在癌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例癌性伤口病人采用姑息护理方案,连续观察4周,比较护理前后渗液量、伤口气味及疼痛评分。[结果]癌性伤口经过姑息护理后,渗液量和气味得到有效控制,疼痛明显缓解,护理后21 d、28 d 疼痛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姑息护理方案能有效减轻癌性伤口的疼痛、控制气味和渗液量,有助于改善癌症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伤口护理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以及缩小这种差距的方法。重点阐述了霉菌感染伤口的定义、病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二级甲等中医院护士伤口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为伤口护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及技能现场测评方法,对某二级甲等中医院96名护士伤口护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护士伤口护理理论知识掌握不满意的前4位:伤口的分类及评估、伤口清创的各种方法、伤口敷料的应用,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55%护士对伤口系统评估不正确,69%护士伤口局部处理不正确;79%的护士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伤口护理培训。结论二级甲等中医院护士伤口护理相关知识掌握不满意,应加强伤口护理专业知识培训,拓宽知识面,提高专科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细顺  张莉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1):44-45,63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技术在骨科隧道型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3月本院骨科12例隧道型伤口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1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伤口护理,实验组应用内镜微创技术护理伤口,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发现腔内异物存留情况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腔内异物存留的发现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内镜微创技术可清晰观察隧道型伤口的情况,可进行有效的伤口护理,缩短了病程,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新技术,值得在隧道型伤口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OWSMMS)联合伤口处理对患者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肠OWSMMS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通过伤口处理、造口护理及伤口的二期缝合等进行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愈合效果、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渗液的减少时间、拆除缝线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WSMMS联合伤口处理措施可加速患者创口愈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伤口愈合的新理念在临床得到推广,各种新型敷料的问世对伤口愈合亦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伤口护理作为基础护理的一部分,反映了患者在医院所接受的整体护理质量;与此同时,压疮、造口、瘘口、大小便失禁等引起的伤口问题仍是护理领域的难题。如何为患者提供高效、全程的伤口护理,是护理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护士慢性伤口护理知识培训现状,对临床中有关护理人员慢性伤口的培训方式、培训需求进行阐述和展望,为进一步建设伤口护理知识培训平台、完善我国慢性伤口护理知识的培训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