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关系,总结家庭教育经验,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家庭教育立法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组编的《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表》对仙桃29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亲子关系、父母期待和父母监控与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亲子=0.206,r期待=0.174,r监控=0.148);父母期待、父母监控与亲子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期待=0.189,r监控=0.461),父母心理控制与亲子关系呈显著负相关(r=0.264)。亲子关系和父母期待对问题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父母监控对亲子关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父母心理控制则对亲子关系有负向预测作用。 【结论】 家庭教育状况与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的亲子关系以及父母对儿童放纵、要求低都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因此,应该关注家庭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为家庭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及患者所采用的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37例,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高血压患者和常模的比较,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SCL-90总分及五个因子(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t1=4.377,P1<0.05;t2=2.429,P2<0.05;t3=3.627,P3<0.05;t4=3.380,P4<0.05;t5=2.263,P5<0.05),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显著高于常模(t=6.545,P<0.05)、回避因子显著低于常模(t=-3.246,P<0.05)、屈服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面对因子与除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回避因子与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屈服因子与除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其他因子与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常人;面对和回避应对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屈服应对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武汉市一般人群体内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ate,PFOA)负荷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武汉市制定控制PFOS和PFOA污染的法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4-2015年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收集在武汉市居住5年以上的、无职业性暴露的成人及儿童的血液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中PFOS和PFOA含量。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检测数据。 结果 武汉市人群血清中PFOS检出率为75.4%(儿童组)、83.3%(成人组),PFOA的检出率为80.5%(儿童组)、82.9%(成人组)。城市、农村地区儿童组、成人组男性和女性血清中PFOS和PFOA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地区女性血清中PFOS含量成人组( M=2.40 ng/ml,P25=1.58 ng/ml,P75=3.95 ng/ml)高于儿童组( M=2.00 ng/ml,P25=0.23 ng/ml,P75=3.20 ng/ml)(Z=-2.565,P=0.010),男性血清中PFOA含量成人组(M=1.80 ng/ml,P25=0.25 ng/ml,P75=5.82 ng/ml)低于儿童组(M=3.60 ng/ml,P25=1.13 ng/ml,P75=10.00 ng/ml)(Z=-2.158,P=0.031)。农村地区男性血清中PFOA含量成人组(M=1.29 ng/ml,P25=0.05 ng/ml,P75=3.60 ng/ml)低于儿童组(M=4.07 ng/ml,P25=0.24 ng/ml,P75=8.34 ng/ml)(Z=-2.820,P=0.005)。成人组女性血清中PFOS含量城市地区(M=2.40 ng/ml,P25=1.58 ng/ml,P75=3.95 ng/ml)高于农村地区(M=0.48 ng/ml,P25=0.05 ng/ml,P75=5.02 ng/ml)(Z=-4.316,P<0.001),PFOA含量城市地区(M=3.30 ng/ml,P25=0.85 ng/ml,P75=6.85 ng/ml)高于农村地区(M=0.88 ng/ml,P25=0.24 ng/ml,P75=4.05 ng/ml)(Z=-3.639,P<0.001)。武汉市人群血清中PFOS和PFOA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地区、年龄、生理状态等因素的作用都可能造成人群体内PFOS和PFOA负荷的差异。 饮食摄入可能是武汉地区人群暴露于PFOS和PFOA共同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留守儿童感戴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感戴量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498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得分男童显著高于女童(t=9.64,P<0.001),留守儿童感戴(r1=-0.15)、社会支持(r2=-0.21)与网络游戏成瘾均显著负相关(P均<0.001),社会支持在留守儿童感戴与其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感戴对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这一作用是通过社会支持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袁园  王海霞  杨玲玲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0):1243-1246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对其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 方法 抽样选取在本院治疗的20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其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性、心理弹性、应对方式资料。 结果 研究对象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52.68±14.53)分,其总分及各维度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618~-0.218,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540~-0.209,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276~0.519,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个人月收入、心理弹性、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等因素进入回归方程(β=3.658、-0.971、-0.672、-0.297、2.577,P<0.05),可解释总变异量的49.0%(ΔR2=0.490,P<0.05)。 结论 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对于提升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有正向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则有负向作用。因此,临床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高龄、月收入低的脑卒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态,帮助其采取积极态度去应对疾病,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提升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行为问题与个性特征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从某监狱选取服刑人员(已服刑3年以上)未成年子女20名为实验组;另外采用最大限度配对法选取20人为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对两组学生进行测查。 【结果】 1)实验组受试除了心身障碍维度外,其他维度的平均秩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神经质平均秩次大于对照组的,而掩饰性的平均秩次小于对照组的(P均<0.05)。2)实验组受试冲动多动行为问题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精神质维度与主观支持以及内外倾维度与客观支持分别呈负相关(P<0.05)。3)支持利用度对冲动多动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2,P=0.02);主观支持对精神质维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8,P=0.03)。 【结论】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多种行为问题和个性不良因素明显,社会支持对其行为问题和个性特征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超早产儿早期(0~2岁)的体格及神经运动发育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及改善超早产儿远期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16—2019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高危儿门诊随访的258例超早产儿的体格发育资料,与中国九城市(2005年)的0~2岁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进行比较,对比不同年龄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Z值以及每个指标在不同年龄中小于第10百分位(<P10)及小于第3百分位(<P3)的分布情况;并用贝利Ⅱ婴幼儿量表分别在矫正6、12、18、24月龄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1)超早产儿矫正2岁时体格追赶发育仍不理想,其中身长较好,其次为体重,头围最缓慢,男童身长、体重、头围的Z值分别为:-0.31、-0.51、-0.87,女童为:-0.22、-0.43、-0.54;2)超早产儿矫正2岁以内身长、体重、头围<P10及<P3占比明显高于同龄儿童的理论值P10和P3,其中男童矫正2岁时<P10的对应值分别为17.78、22.22、28.89,<P3的对应值为2.22,13.33,15.56;女童<P10的对应值为13.04、26.09、 21.73;<P3的对应值为8.70、17.39、13.04,身长及体重<P10及<P3的占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头围在2岁以内均维持较高水平;3)超早产儿矫正2岁时的智能及运动发育水平与同龄足月儿存在较大差距,2岁以内呈逐渐追赶趋势,女童的发育略优于男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超早产儿矫正2岁以内的体格发育仍然未完成追赶发育,其中身长追赶较好,体重次之,头围追赶最缓慢,早期营养强化的重点应侧重头围及体重的改善。2)超早产儿矫正2岁以内的运动及智能发育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与同龄儿童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应强化训练至2岁以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自我接纳水平和应对方式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8年9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接纳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0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护士自我接纳总分为42.29±4.40,积极应对方式维度均分为1.86±0.53,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均分为1.38±0.37。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接纳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接纳总分对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686、0.425)。结论护士自我接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尚有待提高,且自我接纳对应对方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研究乌鲁木齐市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联,为强化育人阵地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高校学生管理人员547人,运用职业倦怠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调查其心理状况、应对策略及社会支持情况。 结果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80.44%,积极应对得分(23.40±7.61)分,社会支持得分(33.20±14.77)分,年龄、工龄、学历、岗位、职务、职称、平均下班时间、每月休整日、社会支持水平、应对倾向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以及总分上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支持、积极维度、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得分均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及总分呈负相关(r=-0.946~-0.612,均P<0.001),消极维度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r=0.701~0.742,均P<0.001);逐步线性回归显示工龄、学历、应对倾向、平均下班时间、岗位、职务、每月休整日、职称、社会支持水平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虽普遍存在,但其所处的社会支持情况及应对策略比较良好,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及组织关怀,优化考核内容,促进健康心态,进而保障高校育人质量及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3~6岁儿童基本运动能力评估量表的中国常模,探讨其常模界值,为临床运用提供一项实用的评估工具。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5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3~6岁儿童基本运动能力评估量表获得全国六大行政区8个城市3~6岁儿童1 616例,统计分析量表全部6个维度的常模得分和界值点。结果 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96~117.77,P<0.001)。量表总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95%CI为0.916~0.957。最大约登指数(YI)=0.74,其对应的量表总分在常模中位于第17百分位(P17),常模的灵敏度为0.871,特异度为0.864。当分别以P15(76)P20(80)为界值点时,YI分别为0.69和0.72,灵敏度和特异度皆>0.8。结论 本研究常模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制定的界值点适当,对评估3~6岁儿童基本运动能力具有很好的临床运用价值,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研究儿童期受忽视、社会支持与中职生自伤行为的中介作用,为中职生自伤行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辽宁省5所中职院校的学生814名。采用童年期被忽视问卷、青少年自伤行为问卷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进行测量。使用回归分析检验社会支持在童年期受忽视与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 社会支持与童年期受忽视、自伤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0~-0.26,P均<0.01),而与自伤行为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24~0.28,P均<0.01)。儿童期受忽视对自伤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3,P<0.01);社会支持在儿童期受忽视与自伤行为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82%。结论 社会支持在儿童期受忽视与中职生自伤行为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宝  魏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2):1243-1245
目的考察留守儿童感戴与其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期为提升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进而增进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和支持。方法采用感戴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3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感戴、领悟社会支持(PSSS)与其生活满意度均显著正相关(r1=0.165,P0.01;r2=0.260,P0.001),领悟社会支持在留守儿童感戴与其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感戴对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一作用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学生家庭环境和简易应对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为改善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太原市1 1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用SAS 9.3和Amos 2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家庭环境的二阶维度家庭稳定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分量表时间价值感有直接效应(β=0.349,P<0.001);家庭环境的二阶维度个人关系(β=-0.268,P=0.048)、个人发展(β=0.543,P<0.001)和家庭稳定(β=0.409,P<0.001)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分量表时间监控感有直接效应;家庭环境的二阶维度家庭稳定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分量表时间效能感有直接效应(β=-0.067,P=0.011)。家庭环境的二阶维度个人发展等通过积极应对和(或)消极应对间接影响时间管理倾向。结论 简易应对方式可作为中介变量调节中学生家庭环境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VitD)是否与空腹血浆胰岛素(INS)、C肽(CP)及血糖(GLU)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足月儿58例,早产儿42例),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空腹血浆胰岛素(INS)、C肽(CP)及血糖(GLU)浓度,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足月儿组血清25(OH)D3、25(OH)D、空腹血浆INS、CP、空腹GLU浓度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血清25(OH)D3、25(OH)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r=0.515,0.324,0.523,0.335,P<0.05或<0.01),与空腹GLU呈负相关(r=-0.489,-0.514,P均<0.01)。早产儿血清25(OH)D3、25(OH)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r=0.509,0.367,0.598,0.432,P<0.05或<0.01),与空腹GLU呈负相关(r=-0.539,-0.587,P均<0.01)。结论 新生儿期血清Vit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住宿方式与中学生应对方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一般情况问卷,抽取山东省2个地区共95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应对方式在不同地区和是否住校方面都存在统计学差异,经济状况、亲子关系状况、学习成绩均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亲子关系状况、是否住校、学习成绩对积极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经济状况、亲子关系状况、是否住校对消极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 【结论】 住宿方式与中学生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相关性,住校的学生倾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青少年心理资本、时间自我评价的特点,探讨青少年心理资本与时间自我评价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维度问卷(THQ)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云南省芒市地区2 327名青少年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青少年时间自我评价的未来价值得分最高(3.79±0.52),其时间价值感发展良好(0.86)。未来取向型青少年的心理资本得分明显高于中间型和现在取向型得分(P均<0.01),中间型青少年心理资本得分明显高于现在取向型得分(P<0.01)。青少年时间自我评价的未来价值、未来计划与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470~0.492,P<0.01),时间压力与心理资本呈显著的负相关(r=-0.116,P<0.01)。心理资本可解释未来价值变异的22.4%,可解释未来计划变异的24.9%,可解释时间压力变异的2%。结论 心理资本与时间自我评价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对青少年时间自我评价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学校气氛对留守初中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学生学校气氛问卷、自编心理资本量表与学业倦怠量表,对广西农村4所初级中学389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的自信因子得分(F=11.83,P0.001)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自控力因子得分(F=14.90,P0.05)显著高于男生;学校气氛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579,P0.001),与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r=0.512,P0.001),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470,P0.001);心理资本在学校气氛与学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9.89%。结论学校气氛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学业倦怠,还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预测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儿童期忽视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使用自编问卷对烟台市中学生进行应对方式的横断面调查和儿童期忽视经历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两者相关性。 【结果】 中学生在儿童期最常见的忽视类型是交流忽视;中学生主要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其中不同性别在合理解释、求助、发泄三个维度的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忽视与中学生积极应对方式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情感忽视与逃避应对方式正相关,安全忽视与幻想应对方式正相关;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交流忽视和情感忽视是消极应对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中学生在儿童期受到的情感忽视等状况越严重,青春期遇到困难和压力时越倾向于选择逃避现实或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