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问答     
问题2:分子生物学在创伤的应用有哪些?解答:分子生物学在创伤基础研究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种生长因子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生长因子对创伤治疗作用研究,将有治疗作用的因子基因引入创伤部位,在原位表达产生因子以达到治疗目的。如将促进成骨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加速成骨过程及骨修复能力。(3)影响创伤修复的机制研究,如研究慢性溃疡与瘢痕过度增生的分子基础。(4)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水平上系统研究和探讨创伤后全身性损害和组织修复的分子机制,筛选与组织修复和再生启动与关闭相关的基因,为创伤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创伤修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生长因子在创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1]后,创伤修复这个古老的医学课题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高潮和“活跃期”。研究生长因子的意义在于:(1)它使创伤愈合和组织修复这一传统的研究课题上了一个新台阶,由整体、器官、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2)生长因子对组织修复作用的研究是基础科学和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范例之一,基础科学不仅能在理论上指导临床,而且还可将其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临床。(3)以往组织修复的治疗措施,除手术外,主要立足于消除不利于组织修复的各种因素,如局部感染、出血、水肿,同时辅以改善局部微循环…  相似文献   

3.
软组织创伤修复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软组织创伤修复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付小兵盛志勇关键词创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411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生长因子与创伤修复已初步阐明,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受多肽生长因子的调控。生长因子不仅影响炎症细胞与组织修复细胞的趋化...  相似文献   

4.
创伤修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本身的研究,对创伤修复的主要进展作一综述。认为:(1)创伤修复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基因工程生产的生长因子等药物已投放市场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2)已证实:生长因子参与调控创伤修复的全过程,炎症期主要有PDGF、TGF-α、βEGF等参与;增生期中有PDGF、IL-1、IGF-1、TGF-α,β和bFGF等参与;重塑期中有PDGF、IGF、bFGF等参与。(3)对生长因子的作用和调控机制作了探讨。(4)简述了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介绍了在本项目研究中,发现用EGF治疗后,创面旁的表皮棘细胞层内出现干细胞聚集,这可能是一种细胞逆分化现象。创伤修复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今后应深入探讨生长因子调控的网络机制,特别是难愈创面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并进一步加大生长因子的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5.
软组织创伤修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付小兵 《人民军医》1997,40(1):15-16
组织修复或创伤愈合是指外伤或其它疾病造成组织缺损(如伤口、创面等)后,局部组织通过增生或再生方式来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尽管不同组织在遭受创伤后都有各自的修复特征与规律,但软组织,特别是体表软组织创伤后的修复过程与规律最具代表性,是目前人们研究最多的一类组织修复形式。1#组织由临修复的基本清理生理过程尽管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发展已从细胞、分子甚至基因水平揭示了创伤修复的许多奥秘,但传统上人们仍习惯将创伤愈合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分成创伤后早期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增生和盛痕形成二个阶段,它们之间既…  相似文献   

6.
后基因组学与创伤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创伤急救技术不断提高和急救系统不断完善,严重创伤患者伤后急速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是,伤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医院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因损伤组织修复障碍所致的各种伤残率却并无明显减少。数十年的临床观察和创伤基础研究虽为认识创伤并发症发生机制和损伤组织修复与再生过程积累了大量的实验资料,但是这些研究都是采用经典实验生物学方法,对创伤后的机体反应不可能形成系统的、整体的、本质的认知和理解。正因如此,目前对严重创伤的治疗缺乏从根本上防治伤后并发症和促进损伤组织功能性修复与再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创伤诱导免疫细胞在损伤部位浸润,并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调节局部损伤的清除和修复。随着创伤免疫学的发展,免疫系统在骨愈合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得到深入研究。骨折时,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细胞先后到达骨折区并参与骨折吸收与修复若骨创伤微环境免疫失调.将导致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间协调作用紊乱,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因此,深入系统地探讨骨创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与免疫细胞、成骨或破骨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机制相当重要。笔者就骨创伤后死骨的清除与骨修复过程中的免疫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骨创伤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丹  董玉兰 《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688-689
创伤修复是体内多种因子和细胞参与的复杂过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影响创伤修复的整个过程,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研究经bFGF刺激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αv整合素表达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分泌的情况,从而分析bFGF促进内皮细胞迁移,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bFGF促进创伤修复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中重点叙述了:1.PDGF分子生物学(PDGF的分子结构、PDGF的受体、PDGF的产生与作用方式、PDGF的生物学作用);2.PDGF相关基因的转录与调控;3.PDGF与疾病的关系;4.PDGF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5.PDGF与基因治疗.指出:PDGF作为损伤修复因子,在组织修复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存在诸如生物半衰期短、易灭活、生物利用度低、创面释放的非持续性等缺点.因此,对其有待进一步研究与阐述.  相似文献   

10.
软组织创伤修复与再生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笔者根据国内外文献,并结合自己参与创伤修复的研究实践,就软组织创伤修复与再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涉及组织的功能修复、功能性组织替代物、内脏损伤修复、神经精神因素对修复的作用以及高新技术与组织修复和再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刘翔 《创伤外科杂志》2001,3(3):223-225
生长因子存在于多种眼组织细胞中,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眼创伤(包括手术创伤)导致多种生长因子分泌和释放到创伤部位,参与调节组织的创伤反应和修复过程,一方面发挥保护眼组织、促进组织修复的有利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引起瘢痕化、PVR(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后发性白内障等不良后果。许多学者对生长因子与眼创伤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基因芯片在脑创伤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创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 ,占各部位损伤的 10 %~ 15 % ,死亡率位居所有损伤的首位。颅脑创伤在医学研究领域 ,尤其是军事医学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基因改变虽在颅脑创伤机制及神经修复中有重要意义 ,但如何来理解颅脑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 ,以及利用基因修正、插入、替换等方法来提高颅脑创伤的救治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近期国外已经建立起急性颅脑损伤病情发展及预后随不同病理学分类的实验室模型 ;在颅脑损伤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 ,已经涉及到诱导轴索膜和细胞骨架等分子水平上的异常 ,如 :Ca2 + 、细胞因子等导致D…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损伤,包括创伤、战伤以及烧伤等创面的处理十分重要.根据相关经验,一些新的或过去已经建立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如负压引流技术、新型敷料和基因工程生长因子的应用等可能在创面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强调这些技术的重要性并概略介绍它们在战(创、烧)伤创面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丹  高峰 《中华创伤杂志》2001,17(6):382-384
基因治疗是借助基因转移 (genetransfer)或基因转染 (genetransfection)技术将具有生物学作用的基因材料或信息(称为目的基因 )转入细胞内 ,以改变细胞的功能来治疗或预防疾病[1 ] 。可以通过病毒载体、脂质体或基因枪将基因转入到细胞内。基因治疗为疾病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 ,通过体内 (invivo)和体外 (exvivo)基因转移技术 ,将编码核酸或蛋白质的调节因子 (如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转录因子等 )的基因成功地转入了骨骼肌肉系统的组织中 ,包括骨、关节软骨、半月板、肌腱、韧带等组织[2 ] ,…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 ,《中华创伤杂志》在继续坚持既定的办刊方针的基础上 ,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了对重大创伤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际应用的报道力度 ,全年共刊文 36 7篇 ,并推出了骨与软骨组织工程、创伤评分、颅脑创伤分子病理学、瘢痕修复、颌面部损伤、颈椎颈髓损伤、周围大血管损伤、胰腺损伤共八个方面的重点报道 ,基本反映了我国创伤基础研究的动向和临床救治的进展。现综述如下。一、基础研究新世纪伊始 ,本刊总编辑王正国院士 (1:5 )回顾了 2 0世纪创伤研究的成果 ,并对 2 1世纪创伤研究进行了展望。他指出 ,为…  相似文献   

16.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组织创伤修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组织创伤修复是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细胞-细胞、细胞-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中活性分子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探索创伤修复过程的形成机制以求达到理想的组织修复,一直是外科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经典的医学研究大多侧重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细胞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细胞外基质了解较少。近些年来,胞外基质的活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有国外学者提出“基质学”的概念。其中,作为参与胞外基质降解的主要蛋白酶类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tis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手指创伤后所致的组织缺损,不仅破坏了局部的美学形态,更影响局部功能。本研究对于手指外伤的早期组织修复进行探讨。方法将整形外科技术应用于手部创伤的早期治疗中,应用各种皮瓣修复皮肤缺损45例。结果45例均获早期修复,手指的形态和功能均获得了良好的修复。结论早期应用皮瓣转移修复手指创伤性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功能、防止畸形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关于创面愈合机制研究,已经从组织形态学水平,深入到细胞、分子与基因水平。其中,关于创面愈合的细胞凋亡机制成为创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参与调控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多个环节而影响其预后,与正常创伤后的组织修复、慢性溃疡愈合及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形成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外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腮腺创伤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宏观、体视学、显微镜图象分析方法 ,对外用重组bFGF对大鼠腮腺创伤修复的影响进行动态分阶段分析研究。结果 :外用重组bFGF明显促进了肉芽组织和毛细血管的增生 ,增强了创伤性炎症增生反应 ,同时无促进腺泡细胞增生和涎液分泌的作用。结论 :外用重组bFGF促进腮腺创伤的愈合 ,减少腮瘘并发证的发生 ,对腮腺创伤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是一个涉及发育、遗传、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随着相关学科领域研究方法与思路的不断拓展与完善及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促进了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领域的发展,其研究重点也从单纯追求愈合速度逐渐转变为重视愈合质量,并更加重视功能的恢复与组织的重建。自从我国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的学术组织一隶属于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的组织修复学组的建立,将国内该领域分散的研究发展为有系统、有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每2年一届定期举办的学术会议和如雨后春笋不断创刊的学术期刊为国内从事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的学者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使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逐步扩大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跟上了国际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领域研究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